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初儒道的天道观分歧及其治术思想之别——以《淮南子》和《春秋繁露》为中心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徽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31,共12页
汉初儒道关于治术的有为与无为之争,本质上源于其天道观的根本分歧。对于天道的不同理解,既是儒道有为与无为之争的信仰依据,也体现为他们本质有别的天人感应说和工夫论。天道观的分歧也使得儒道的阴阳刑德思想表现出形似而实别的特点:...
汉初儒道关于治术的有为与无为之争,本质上源于其天道观的根本分歧。对于天道的不同理解,既是儒道有为与无为之争的信仰依据,也体现为他们本质有别的天人感应说和工夫论。天道观的分歧也使得儒道的阴阳刑德思想表现出形似而实别的特点:尽管儒道皆主张阳尊阴卑并以刑德配阴阳,但二家赋予阴阳刑德说以截然不同的伦理政治意义,提出了迥然有别的治世主张。进而言之,儒道的有为与无为之争也可归结为文质之辨。如何看待此辨,关乎如何看待人性以及何为文明、文明何用等重要问题。在此,道家尚质抑文的价值取向及其无为之术所可能导致的风俗鄙陋、人心败坏之弊,随着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越发显露出来。所以,武帝以后儒术得尊、经学昌明的思想文化局面的形成,不仅是儒家尚文重教的属性使然,而且是历史时势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
天道观
治术
阴阳刑德说
文质之辨
原文传递
题名
汉初儒道的天道观分歧及其治术思想之别——以《淮南子》和《春秋繁露》为中心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徽
机构
同济大学哲学系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31,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道家政治哲学研究”(项目编号:20BZX050)
上海市哲学社科规划“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课题“出土简、帛文献与道家思想从先秦至汉代的衍变”(项目编号:2018ZJX00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汉初儒道关于治术的有为与无为之争,本质上源于其天道观的根本分歧。对于天道的不同理解,既是儒道有为与无为之争的信仰依据,也体现为他们本质有别的天人感应说和工夫论。天道观的分歧也使得儒道的阴阳刑德思想表现出形似而实别的特点:尽管儒道皆主张阳尊阴卑并以刑德配阴阳,但二家赋予阴阳刑德说以截然不同的伦理政治意义,提出了迥然有别的治世主张。进而言之,儒道的有为与无为之争也可归结为文质之辨。如何看待此辨,关乎如何看待人性以及何为文明、文明何用等重要问题。在此,道家尚质抑文的价值取向及其无为之术所可能导致的风俗鄙陋、人心败坏之弊,随着汉初社会经济的发展越发显露出来。所以,武帝以后儒术得尊、经学昌明的思想文化局面的形成,不仅是儒家尚文重教的属性使然,而且是历史时势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汉初
天道观
治术
阴阳刑德说
文质之辨
Keywords
the
Early
Han
Dynasty
the
View
of
Tiandao
Concept
of
Governance
the
theory
of
yin
-
yang
-
xing
-
de
the
Question
of
Priority
of
Wen
or
Zhi
分类号
B23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初儒道的天道观分歧及其治术思想之别——以《淮南子》和《春秋繁露》为中心
陈徽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