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痛-历史沿革与文献探微 被引量:31
1
作者 谭伟伟 何升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3期87-88,93,共3页
腰痛古代中医文献称之为"腰腿痛""腰胯痛""痹症",可追溯到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首次出现"腰痛",为肾精亏虚、寒湿外邪、外伤瘀血、脏腑经络病变和情志内伤;隋唐医家认识更趋完善,《诸病源候... 腰痛古代中医文献称之为"腰腿痛""腰胯痛""痹症",可追溯到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首次出现"腰痛",为肾精亏虚、寒湿外邪、外伤瘀血、脏腑经络病变和情志内伤;隋唐医家认识更趋完善,《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归纳为阳气虚衰、风寒侵袭、肾精亏虚、跌坠伤筋、久卧湿地五大类,另有饭后即卧、大便强努、笑多和卒然伤损亦可引起;宋金元涌现出大量名医名家,《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丹溪心法》除延续《内经》中肾虚、瘀血、闪搓等,认为痰饮、湿热也是重要病因;明清《景岳全书》:真阴虚证为主,实邪较为少见,《证治准绳》:肾虚是根本,余者皆为标也,《症因脉治》"湿热岁气"致腰痛,《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医宗金鉴》《四圣心源》《金匮翼》《冯氏锦囊秘录》等,延续历代医家,补充脾湿肝郁、闪挫气滞、湿热岁气、食积、久坐而致腰痛,及妇人童子腰痛等。近现代认为气血、经络与脏腑功能失调和腰痛密切相关,辨证分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结核、梨状肌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泌尿系疾患(如肾结石、肾盂肾炎等)、妇科疾患(盆腔炎、子宫盆腔瘀血等)均可引起腰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腰腿痛 腰胯痛 痹症 秦汉 黄帝内经 隋唐 诸病源候论 备急千金要方 宋金元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丹溪心法 明清 景岳全书 医宗金鉴 四圣心源 现代 辨证分型
下载PDF
中古社会史研究的数理统计与士族问题——评毛汉光先生《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被引量:14
2
作者 韩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98,共8页
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魏晋隋唐社会的变迁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可以使该时代社会政治史更具有确定性 ,避免轻易的定性分析造成的以论代史 ,但也遇到史料不完整和不确定的障碍 ,对史料的选取判断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士族的特点是什么 ... 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魏晋隋唐社会的变迁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可以使该时代社会政治史更具有确定性 ,避免轻易的定性分析造成的以论代史 ,但也遇到史料不完整和不确定的障碍 ,对史料的选取判断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士族的特点是什么 ,与寒素、豪强、官僚有何区分 ,其向城市的迁徙具有什么意义 ?这些都是研究中古社会史必须予以明确回答的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隋唐 士族 统计 社会史
下载PDF
唐代“坐、立部伎”的起源、沿革及流传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4年第2期55-61,共7页
“坐、立部伎”是唐代非常重要的乐舞,但由于文献佚散、转抄遗漏等方面的原因,对研究带来诸多困难,也产生诸多分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音乐史学的角度,运用音乐文献学的方法,对唐代“坐、立部伎”的起源、沿革及其在异域流传的... “坐、立部伎”是唐代非常重要的乐舞,但由于文献佚散、转抄遗漏等方面的原因,对研究带来诸多困难,也产生诸多分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音乐史学的角度,运用音乐文献学的方法,对唐代“坐、立部伎”的起源、沿革及其在异域流传的问题进行梳理与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部伎 隋唐 燕乐 日本
下载PDF
论魏晋至宋律学的兴衰及其社会政治原因 被引量:14
4
作者 叶炜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44,共9页
中国古代作为官办法律教育机构的律学,存在于魏晋至宋。律学之废,并不是北方民族入主的结果。律学的兴衰,与科举制中明法科的变化以及政府对文官法律素养要求的变化关系密切。律学从创建到消亡的过程,历经了士大夫“经律双修”的瓦解和... 中国古代作为官办法律教育机构的律学,存在于魏晋至宋。律学之废,并不是北方民族入主的结果。律学的兴衰,与科举制中明法科的变化以及政府对文官法律素养要求的变化关系密切。律学从创建到消亡的过程,历经了士大夫“经律双修”的瓦解和重建,也伴随着政府对普通文官法律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从唐代的提倡、鼓励政策到宋朝制度上的要求,再到明清成为法律上的规定。独立律学的消亡,并不是“士大夫始鲜知律”的原因,而是在重经义、重儒学的大背景下,政府要求普通文官具备法律基本素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律学 法律教育 法律素养 科举制度 文官
下载PDF
月牙凳与隋唐设计文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秦晓宇 徐伟 詹先旭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0年第10期44-48,共5页
隋唐时期是中国传统家具由低矮型向高足型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月牙凳是最能代表隋唐时期审美风格和设计文化的家具之一。研究了月牙凳的形成、形制、造型特点、装饰风格以及在现代具有的借鉴价值,借此表现隋唐时期的设计文化,得出形式与... 隋唐时期是中国传统家具由低矮型向高足型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月牙凳是最能代表隋唐时期审美风格和设计文化的家具之一。研究了月牙凳的形成、形制、造型特点、装饰风格以及在现代具有的借鉴价值,借此表现隋唐时期的设计文化,得出形式与功能相适宜的设计观点和交流融合的设计文化发展过程,为现代设计提供借鉴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牙凳 设计文化 隋唐时期
下载PDF
隋唐时期民族共同体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文光 胡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2,共7页
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学术研究中,必须要有历史维度。隋唐时期是多民族中国发展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时期,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得到了巨大发展,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同样在孕育中得到了发展。因为隋唐两朝开明的民... 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学术研究中,必须要有历史维度。隋唐时期是多民族中国发展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时期,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得到了巨大发展,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同样在孕育中得到了发展。因为隋唐两朝开明的民族共同体思想与民族政策,中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历史时期。隋朝君臣在处理民族问题时提出了“混一戎夏”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唐太宗等皇帝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形成了“天下一家”“华夷一家”的民族共同体思想,这些民族共同体思想就是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时期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隋唐时期药物衡量单位的考察 被引量:9
7
作者 张瑞贤 芦琴 +1 位作者 张卫 张慕群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201-2204,共4页
隋朝度量衡改制,但医药、天文、乐律方面并未改制,造成了大、小2种制式。唐代度量衡基本沿用隋制,并且将隋以来的大小制按典章制度作了规定。除大小秤以外,在衡器变动中,与医学相关较为紧密的还有钱、分等。
关键词 隋唐时期 药物计量单位 度量衡
下载PDF
Reconstructing temperature change in Central East China during 601-920 AD 被引量:9
8
作者 GE QuanSheng LIU HaoLong ZHENG JingYun ZHANG XueZh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34期3944-3949,共6页
Using historical records on first and last frost and snow,spring cultivation,David peach blossom,autumn crop harvest,grade of sea freeze and change in northern citrus boundary,we reconstructed temperature change durin... Using historical records on first and last frost and snow,spring cultivation,David peach blossom,autumn crop harvest,grade of sea freeze and change in northern citrus boundary,we reconstructed temperature change during 601-920 AD.The mean temperature of the winter half-year(October to April)over Central East China during this period was about-0.22°C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resent(1961-2000 AD mean).During 601-820 AD,mean temperature was about-0.52°C higher than the present.During 821-920 AD,the mean temperature was 0.42°C lower than the present.Th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maximum amplitude of 1.05°C at the centennial scale,1.38°C at the 50-year scale,2.02°C at the 30-year scale,and 2.3°C at the 20-year scale.There were four peaks warmer than today(601-620 AD,mean of 1°C higher temperature;641-660 AD,1.44°C;701-720 AD,0.88°C;781-800 AD,0.65°C).Three cold periods were in 741-760,821-840,and 881-900 AD,the mean temperature of which was 0.37-0.87°C lower than the pres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中国 平均温度 广告 春季栽培 作物收获 历史记录 海域界线
原文传递
隋唐东都城的里坊空间试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石自社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5-223,共9页
隋唐时期是中国中古社会里坊制度最成熟的时期,是国家政权对城市居民的主要管理模式,也是当时城市居民的主要生活形态,隋唐长安城和东都城的里坊是这一时期里坊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的集中体现。无论从规划设计、形制布局还是管理方式上,... 隋唐时期是中国中古社会里坊制度最成熟的时期,是国家政权对城市居民的主要管理模式,也是当时城市居民的主要生活形态,隋唐长安城和东都城的里坊是这一时期里坊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的集中体现。无论从规划设计、形制布局还是管理方式上,都是我国里坊制度的典型代表。本文以考古为中心并结合文献记载分析隋唐东都城里坊的空间形态和内部结构,探索这一时期东都城的形制布局和居民生活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东都 里坊空间
原文传递
隋唐命妇冠饰初探--兼谈萧后冠饰各构件定名问题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永晴 王尔阳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8-86,共9页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唐代以前有关命妇礼冠的记载,缺少足够的完整文物与图像资料。不过,类似文物的出土与发现,最近几年开始增多,尤其隋炀帝萧皇后冠的完整出土与修复、复原,为人们提供了又一例隋唐命妇冠饰实证。对照研究历史文献与...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唐代以前有关命妇礼冠的记载,缺少足够的完整文物与图像资料。不过,类似文物的出土与发现,最近几年开始增多,尤其隋炀帝萧皇后冠的完整出土与修复、复原,为人们提供了又一例隋唐命妇冠饰实证。对照研究历史文献与包括此冠在内的出土实物,可对隋唐时代命妇冠饰历史发展源流,作出更为具体的考证,如传世文献中语焉不详的宝钿、花树、蔽髻等究竟外形如何,博鬓、钿钗等的发展演变,并可对萧后冠饰本身的主要构件定名、形态及组合方式作进一步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命妇冠饰 萧皇后冠 宝钿花树 蔽髻 博鬓 钿钗
原文传递
寿州窑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光云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24-29,共6页
寿州窑是我国隋唐时期著名的窑场之一。自1960年发现以来,已有57年,寿州窑及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遗址的调查研究、瓷器的理化测试、陶瓷的艺术特征、与它窑的关系、技艺的传承创新、综合研究等六个方面,对寿州窑的成果进... 寿州窑是我国隋唐时期著名的窑场之一。自1960年发现以来,已有57年,寿州窑及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遗址的调查研究、瓷器的理化测试、陶瓷的艺术特征、与它窑的关系、技艺的传承创新、综合研究等六个方面,对寿州窑的成果进行了初步梳理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州窑 安徽淮南 隋唐 黄釉瓷
下载PDF
隋唐墓葬出土铁券考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月馨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7-115,共9页
考古发现的隋唐时期墓葬中,偶尔出土一类长20~30、宽10~20厘米的薄铁片,多发现于墓主头部附近,发掘材料报道中常以铁券、铁板、铁片、铁牌、铁刀等名称之。为叙述方便,本文暂统称为铁券。
关键词 隋唐时期 墓葬 铁券 买地券
原文传递
隋唐琵琶源流考--以石窟寺所见琵琶图像为中心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杨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73,共10页
琵琶是中国中古时期的重要乐器,但是其形制演变与时空传播长期存在杂乱混淆。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琵琶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考察琵琶发展和传播的源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佛教石窟寺中的琵琶图像为中心,利用考古类型学方法,系统梳理敦煌... 琵琶是中国中古时期的重要乐器,但是其形制演变与时空传播长期存在杂乱混淆。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琵琶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考察琵琶发展和传播的源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佛教石窟寺中的琵琶图像为中心,利用考古类型学方法,系统梳理敦煌莫高窟和新疆地区石窟寺中所见琵琶图像的发展演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一件乐器的变化背后往往蕴含着文化的交融,展现着时代的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图像 敦煌莫高窟 龟兹石窟 隋唐
下载PDF
隋唐五代时期苜蓿栽培利用刍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启忠 柳茜 +2 位作者 陶雅 李峰 徐丽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3-193,共11页
秦汉以来,唐马最盛。马嗜苜蓿,苜蓿作为马的最佳牧草,为唐马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采用植物考据原理与方法,以记载隋唐五代苜蓿的典籍为基础,结合现代研究成果,考查了隋唐五代时期苜蓿的种植分布与栽培利用等。结果表明,陇右8坊48监和1... 秦汉以来,唐马最盛。马嗜苜蓿,苜蓿作为马的最佳牧草,为唐马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采用植物考据原理与方法,以记载隋唐五代苜蓿的典籍为基础,结合现代研究成果,考查了隋唐五代时期苜蓿的种植分布与栽培利用等。结果表明,陇右8坊48监和1296个陆驿的设置,带动了唐苜蓿的发展。《陇右监牧颂德碑》记载:时在陇右牧区,"莳茼麦、苜蓿一千九百顷,以茭蓄禦冬"。考查发现,唐时期陇右、关内、河东三道、安西都、毗沙都和渭河与黄河下游流域乃至郢州等皆有苜蓿分布。《新唐书》记载:"凡驿马,给地四顷,莳以苜蓿。"根据《唐六典》记载的驿站马匹数量,最大的都亭驿站有驿马75匹,应有种植苜蓿等饲料的驿田200hm2,最小的驿站有驿马8匹,应有种植苜蓿等饲料的驿田21.33hm2。驿田之性质与牧田同,这些驿田,用来种植苜蓿,解决马饲料问题。在苜蓿种植管理技术方面,在隋朝设有掌管种植苜蓿的部门,唐有苜蓿丁掌管苜蓿种植,并以律令制度对苜蓿种植进行了规定,建立了以苜蓿为主的饲草基地,解决了冬季饲草这个大规模发展畜牧业的关键问题;唐代仍沿用着汉代苜蓿分期播种技术,加强了苜蓿秋冬季的管理,苜蓿在饲用、食用、药用和香料等方面都有大的发展。隋唐五代苜蓿的管理经验和种植利用技术,对今天我国苜蓿的发展具有积极的鉴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隋唐 栽培利用 苜蓿史
下载PDF
隋唐时期医学思想特点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志斌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1-26,共6页
隋唐时期的文化特色是敢于开放 ,并通过文化交流 ,既吸收域外优秀文化 ,也使华夏文明远播海外。在这样宽松的文化大环境中 ,医学思维尤其活跃。这一时期医学思想大致具有以下特点①受大同思想影响的医书编撰思想 ;②重视人命、重视健康... 隋唐时期的文化特色是敢于开放 ,并通过文化交流 ,既吸收域外优秀文化 ,也使华夏文明远播海外。在这样宽松的文化大环境中 ,医学思维尤其活跃。这一时期医学思想大致具有以下特点①受大同思想影响的医书编撰思想 ;②重视人命、重视健康的思想 ;③重视实践感知的认识论 ;④分析综合法倾向为主的方法论 ;⑤在鬼神、天命方面具有矛盾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医学思想 研究 大同思想 认识论
原文传递
晋代至唐代中国与斯里兰卡的佛教文化交流 被引量:5
16
作者 索毕德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29,共4页
中国古代文献中称斯里兰卡为"狮子国",又称"锡兰"、"锡兰山"等。自晋至唐,中斯两国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佛教文化交流尤为突出。两国佛教文化的密切交往,促进了双方的政治、文化的发展。两国之间的佛教文化... 中国古代文献中称斯里兰卡为"狮子国",又称"锡兰"、"锡兰山"等。自晋至唐,中斯两国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佛教文化交流尤为突出。两国佛教文化的密切交往,促进了双方的政治、文化的发展。两国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对于各自国家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斯里兰卡 南北朝 隋唐 文化交流 佛教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亡佚字书研究综述
17
作者 王虎 张秀杰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字书,大部分已亡佚,但其佚文材料十分宝贵,一些学者对此展开研究且成果丰厚。所指亡佚字书为有辑本的古佚字书(以龙璋《小学搜逸》为基础),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从辑佚类与研究类两方面展开论述:辑佚类主要...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字书,大部分已亡佚,但其佚文材料十分宝贵,一些学者对此展开研究且成果丰厚。所指亡佚字书为有辑本的古佚字书(以龙璋《小学搜逸》为基础),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从辑佚类与研究类两方面展开论述:辑佚类主要包括清人辑本、今人辑本和域外辑本三类;研究类主要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期刊、硕博论文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成果分为字书专书研究、古文献引字书研究以及字书对比研究三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亡佚字书研究现状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亡佚字书 综述
下载PDF
明朝之前中医骨伤科文献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明亮 厉亚楠 秦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502-507,共6页
中医骨伤科起源于远古时期;战国、秦汉时中医骨伤科解剖生理知识、创伤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基本形成;魏晋隋唐时期骨伤科诊疗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骨折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三大原则及整体观念、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治治伤理念初... 中医骨伤科起源于远古时期;战国、秦汉时中医骨伤科解剖生理知识、创伤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基本形成;魏晋隋唐时期骨伤科诊疗技术取得了重大进步,骨折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三大原则及整体观念、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治治伤理念初步形成;至宋金元时期,骨伤科独立成科,不但创新了复位方法,而且对开放性损伤以及手术治疗有了进一步探索,骨伤科理论得到升华,临床经验得到总结,为明清时期骨伤科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 秦汉 魏晋隋唐时期 宋金元时期 文献
下载PDF
隋唐河东地方家族变迁略探——以襄垣浩喆家族为例
19
作者 张葳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150-159,共10页
根据近年考古发现及石刻文献探讨北朝至隋唐潞州襄垣浩喆家族的兴衰变迁史,发现目前出土的五方浩喆家族墓志中书写的其先祖及本人官职真伪参半,其中一些较为显赫的官职多为其家族成员为炫耀家族政治地位而编造,他们实际上主要在潞州襄... 根据近年考古发现及石刻文献探讨北朝至隋唐潞州襄垣浩喆家族的兴衰变迁史,发现目前出土的五方浩喆家族墓志中书写的其先祖及本人官职真伪参半,其中一些较为显赫的官职多为其家族成员为炫耀家族政治地位而编造,他们实际上主要在潞州襄垣本地任职,以州、县僚佐为主,同时也有一些没有实职的版授官。这类官职虽然在中央官僚体系中微不足道,却为其家族在地方上积累了一定的政治资源,使他们成为襄垣地方较有势力的家族。然而其家族在文化方面的素养不高,在九品中正制取消之后,他们无法通过参加科举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其势力范围只能局限于潞州襄垣本地,难有向上发展的机会,导致其家族历史随墓志记载至唐中宗时期戛然而止,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家族入唐以后在政治上并未取得突破性发展。虽然有证据表明唐宋时期潞州地区仍有不少浩氏聚居于此,但似乎再未有类似于浩喆家族的地方家族出现。以浩喆家族作为考察对象,从不同视角探讨隋唐废止乡长对地方家族及地方社会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隋唐乡里制度的改变导致地方家族难以有上升空间,地方社会也因此在政治方面表现得更具限制性、封闭性,这是造成中晚唐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根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乡长 地方社会 地方家族 潞州 襄垣 浩氏 墓志
下载PDF
隋唐时期襦裙服饰艺术特征及成因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陶辉 苏亚兰 +1 位作者 邹颖 裴红萍 《服饰导刊》 2023年第1期15-23,共9页
以隋唐时期的女子襦裙服饰为主要研究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对比法、图像研究等方法,对该时期女子襦裙服饰款式、色彩、纹样艺术特征进行归纳,从而针对性分析其艺术特征形成的原因。研究表明:①款式艺术特征——襦裙服装及配饰的... 以隋唐时期的女子襦裙服饰为主要研究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归纳对比法、图像研究等方法,对该时期女子襦裙服饰款式、色彩、纹样艺术特征进行归纳,从而针对性分析其艺术特征形成的原因。研究表明:①款式艺术特征——襦裙服装及配饰的款式配置完整度较高;襦裙服饰领口形状为主要的款式结构变化。成因——宗教信仰以及女性地位提高的内在因素影响;丝绸之路背景的外在因素影响。②色彩艺术特征——淡雅稳重冷色调,实现服饰色彩氛围感;明亮轻快暖色调,营造抽象丰富的审美情趣。成因——开通运河,水路交通成熟,加强南北交通、推动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形成因地制宜的“硬实力”;江南地区色彩印染业与丝织业逐渐崭露头角,形成得天独厚的“软实力”。③纹样艺术特征——构图精密,组织严谨,结构线条相辅相成;写实多元化,抽象包容性,写实抽象和谐共存。成因——佛寺道观的纹样环境传播影响;中央官制,唐代设少府监和将作监,严格管理国家手工业作坊的服饰制度与生产,造就成熟全面的纹样纺织手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时期 襦裙 款式结构 色彩纹样 艺术特征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