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西南次海盆广角地震探测 被引量:7
1
作者 吴振利 阮爱国 +3 位作者 李家彪 李昭兴 丘学林 丁巍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39,共5页
2010年12月—2011年3月在南海西南次海盆开展了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探测,采用Sedis IV型、I-4C型和MicrOBS3种不同型号的OBS,以4×24.5L的大容量气枪为震源,获得了覆盖西南次海盆残留扩张脊的3D人工地震数据... 2010年12月—2011年3月在南海西南次海盆开展了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探测,采用Sedis IV型、I-4C型和MicrOBS3种不同型号的OBS,以4×24.5L的大容量气枪为震源,获得了覆盖西南次海盆残留扩张脊的3D人工地震数据。从处理的地震数据可知,此次试验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地震实验,OBS地震记录清晰、震相丰富,所使用的气枪有足够的能量输出,显示了其良好的工作能力。选取剖面1中的7台OBS进行了2D剖面处理。初步建模结果表明,南海西南次海盆地壳结构为普通洋壳,海山顶部沉积层很薄,莫霍面埋深较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仪 广角地震 南海 西南次海盆 海底扩张
下载PDF
南海西南次海盆反射莫霍面成像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于俊辉 阎贫 +2 位作者 郑红波 王彦林 赵旭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5-81,共7页
深部地质结构是研究海盆动力成因的重要基础。南海西南次海盆以往多道地震资料中莫霍面的成像普遍不清,选取NH973-1测线长排列多道地震数据对西南次海盆的莫霍面反射成像进行研究。该地震资料中层间多次波非常发育,严重掩盖或干扰了莫... 深部地质结构是研究海盆动力成因的重要基础。南海西南次海盆以往多道地震资料中莫霍面的成像普遍不清,选取NH973-1测线长排列多道地震数据对西南次海盆的莫霍面反射成像进行研究。该地震资料中层间多次波非常发育,严重掩盖或干扰了莫霍面有效反射信号。针对地震资料特征,首先采用抛物线型Radon变换滤波对部分层间多次波进行压制以拾取一个相对准确的初始速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速度滤波和内切除组合方法对层间多次波进行压制。从资料处理效果看,层间多次波得到有效压制,莫霍面成像清晰,呈现出断断续续的特征。由此解释的海盆区地壳(除沉积层外)厚度整体较薄,约为2.3~3.9km,有别于正常洋壳结构,更接近于构造拉伸主导型的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莫霍面成像 层间多次波压制 薄地壳 西南次海盆
下载PDF
南海西南次海盆与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地壳结构对比 被引量:3
3
作者 于俊辉 阎贫 林间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61,共11页
近年来对西南印度洋中脊的研究显示,超慢速扩张(全扩张率:12~18mm·yr^(-1))的西南印度洋中脊包含岩浆增生型和非岩浆增生型两种截然不同的地壳结构。岩浆增生型中脊段表现为轴向的海底隆起,通常具有较低的地幔布格重力异常和较强... 近年来对西南印度洋中脊的研究显示,超慢速扩张(全扩张率:12~18mm·yr^(-1))的西南印度洋中脊包含岩浆增生型和非岩浆增生型两种截然不同的地壳结构。岩浆增生型中脊段表现为轴向的海底隆起,通常具有较低的地幔布格重力异常和较强的磁性,地壳厚度较大;非岩浆增生型中脊段通常水深较深,缺乏转换断层,发育拆离断层和高角度正断层,具有较高的地幔布格重力异常和微弱的磁性,大量蛇纹石化的地幔橄榄岩出露海底,火成岩地壳较薄甚至不存在。南海西南次海盆具有较慢速扩张率(全扩张率:50~35mm·yr^(-1)),其接近消亡洋中脊中央部分的地壳厚度也较薄,也有可能存在蛇纹石化地幔,具有超慢速扩张脊非岩浆增生段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印度洋中脊 岩浆和非岩浆增生型地壳 蛇纹石化橄榄岩 西南次海盆 超慢速扩张
下载PDF
南海西南次海盆剪刀式扩张 被引量:1
4
作者 邱燕 黄文凯 +3 位作者 尉建功 韩冰 谢志远 杜文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43-2760,共18页
南海西南次海盆的平面形态比较独特,是一个往北东开口、尖角指向西南的“V”字型海盆。正确认识其扩张运动学特征是研究南海新生代扩张与构造演化的关键一环。本文利用反射地震剖面、重力异常和磁异常资料、IODP大洋钻孔资料等,详细分... 南海西南次海盆的平面形态比较独特,是一个往北东开口、尖角指向西南的“V”字型海盆。正确认识其扩张运动学特征是研究南海新生代扩张与构造演化的关键一环。本文利用反射地震剖面、重力异常和磁异常资料、IODP大洋钻孔资料等,详细分析了西南次海盆的地质构造特征。研究结果揭示,次海盆边缘扩张期的上超层序自北东而西南特征相同,是海盆同一时间开启形成的沉积;作为西南次海盆与东部次海盆的构造分界,中南-礼乐断裂带并非完全呈S—N向延伸,而是一条南、北两端均朝西弯曲、略呈弧形的断裂带,此为西南次海盆扩张期间呈扇形推移所导致;西南次海盆西部一条断层面西倾的断裂带在此分隔了扩张海盆区与过渡壳区,两区之上发育一套扩张期间沉积的层序,覆盖在扩张区的洋壳之上和过渡壳区的古近系之上,证实两区经历了同步拉张的过程。由此证实,西南次海盆的扩张运动学模式为“剪刀式扩张”。即海盆的扩张自北东而西南同时开启,扩张速率却自北东而西南逐渐减慢,导致越往西洋壳区越窄,使得海盆西部尖角区域成为有拉张而无扩张、面积较窄的过渡壳区,因而形成呈“V”字型展布的西南次海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扩张运动学特征 剪刀式扩张 “V”字型展布 南海西南次海盆
下载PDF
南海西南次海盆北缘海底地震仪测线深部地壳结构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吕川川 郝天珧 +2 位作者 丘学林 赵明辉 游庆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29-3138,共10页
基于2009年和2011年采集的海底地震仪数据,辅以多道地震数据,对南海西南次海盆北缘的地壳结构进行了探索.利用二维射线追踪的反演方法建立测线上的模型.利用声学基底面的反射波,下地壳顶界面的反射波和莫霍面的反射波走时的反演勾绘了... 基于2009年和2011年采集的海底地震仪数据,辅以多道地震数据,对南海西南次海盆北缘的地壳结构进行了探索.利用二维射线追踪的反演方法建立测线上的模型.利用声学基底面的反射波,下地壳顶界面的反射波和莫霍面的反射波走时的反演勾绘了地层中的不连续界面,利用自声学基底面下的折射波和来自上地幔的首波来反演整条测线的P波速度结构.结果发现在下地壳顶界面和莫霍面都出现了较大的起伏,据此推断西南次海盆的张裂模式,并得到西南次海盆与非火山型的大陆边缘伊比利亚-纽芬兰的张裂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的结论.说明了大陆张裂的两种端元力学模型不能很好的解释西南次海盆的拉张模式,而应用弹性梁的力学模型可以解释这种拉张模式.虽然在西南次海盆北部陆坡区的下地壳中没有发现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但是得出在莫霍界面上方可能有小规模熔融物质存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南次海盆 海底地震仪 广角地震 大陆张裂模式
下载PDF
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估算南海中尺度涡的地转流速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兴辉 宋海斌 +2 位作者 拜阳 刘伯然 陈江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1-187,共7页
中尺度涡是重要的海洋学现象,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洋内部的能量传递过程.由于传统海洋学观测手段的固有局限性,一直以来对中尺度涡观测和研究的程度都比较低.地震海洋学的诞生和发展为海洋学观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手段.对南海的历史... 中尺度涡是重要的海洋学现象,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洋内部的能量传递过程.由于传统海洋学观测手段的固有局限性,一直以来对中尺度涡观测和研究的程度都比较低.地震海洋学的诞生和发展为海洋学观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手段.对南海的历史地震数据重新处理后,我们首次在本研究海域的地震剖面上看到了透镜状结构.它位于南海西南次海盆(~113.6°E,11.4°N),中心深度约为450m,中心厚度约为300m,半径约为55~65km,具有典型的中尺度涡特征,综合解释为反气旋.我们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估算了地转剪切,结合来自于卫星高度数据的海表面地转流速度进一步得到了绝对流速的垂向剖面.结果显示,流速的最大值约为0.7m/s,出现在400~450m处,对应于涡旋的中心深度;西北部分为正,东南部分为负,整体呈现出顺时针的转动方向,说明了它是一个反气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海洋学 南海西南次海盆 中尺度涡 地转剪切
下载PDF
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新生代构造沉降特征及演化过程 被引量:4
7
作者 朱荣伟 刘海龄 +2 位作者 姚永坚 聂鑫 徐子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92,共11页
构造沉降史分析有助于认识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基础。为对比分析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本文选取了横穿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的多道地震剖面测线,其中NH973-3测线横跨西南次海盆北侧陆缘中-西沙地... 构造沉降史分析有助于认识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是盆地分析的重要基础。为对比分析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本文选取了横穿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的多道地震剖面测线,其中NH973-3测线横跨西南次海盆北侧陆缘中-西沙地块,NH973-1+SO27-04联合剖面跨越西南次海盆南侧陆缘南沙地块,在地震地层解释的基础上,采用回剥法和平衡剖面技术分析了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构造沉降特征及伸展过程。分析结果表明:(1)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的构造沉降曲线特征表现为裂陷初始期曲线斜率平缓,裂陷强烈期和末期曲线斜率较陡,断-拗转换期和拗陷期曲线斜率又回归相对平缓的反“S”形多段式特征;(2)两侧陆缘的构造沉降具有一定的延迟滞后性,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岩石圈的分层差异伸展及南海西缘断裂的右旋走滑活动有关,且南海西缘断裂的右旋走滑活动造成两侧陆缘的构造沉降中心向南迁移;(3)两侧陆缘盆地主要形成于晚渐新世,北侧陆缘因受晚渐新世南海西缘断裂右旋走滑活动的改造影响而形成伸展-走滑相关的沉积盆地,南侧陆缘在早中新世因受到挤压碰撞的改造影响而形成伸展-挠曲复合型沉积盆地。这些研究成果可为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沉积盆地的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背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伸展过程 构造沉降 共轭陆缘 南海西南次海盆
下载PDF
南海西南次海盆柱状沉积物酸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先庆 陈升 +1 位作者 许兰芳 彭登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7期17-24,共8页
南海西南次海盆是南海海盆中的一个重要构造单元,了解其沉积物的地球化学信息对于认识南海沉积环境至关重要。采用色谱质谱(GC-MS)方法对南海西南次海盆B3C和C7两个站位沉积柱中的酸类化合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南海西南次海盆B3C和C... 南海西南次海盆是南海海盆中的一个重要构造单元,了解其沉积物的地球化学信息对于认识南海沉积环境至关重要。采用色谱质谱(GC-MS)方法对南海西南次海盆B3C和C7两个站位沉积柱中的酸类化合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南海西南次海盆B3C和C7站位柱状沉积物中的正构脂肪酸呈偶奇优势分布,普遍以n-C16和n-C18为主;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浮游生物、藻类、细菌等,并有陆源高等植物的贡献。(2)B3C和B7沉积柱中酸类化合物来源主要以海源为主,总正构脂肪酸含量以及陆源优势正构脂肪酸(n-C24、n-C26、n-C28)、海源优势正构脂肪酸(n-C12、n-C14、n-C16)含量在垂向上分布较为稳定,变化波动小,表明该地区的大部分时期沉积环境较为稳定。(3)总脂肪酸(TFA)和TFA/TOC均表明该区域有机物积累普遍较低,且该处沉积区域处于非透光区和非热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南次海盆 柱状沉积物 生物标志化合物 脂肪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