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1
篇文章
<
1
2
…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浙西南速生工业原料林阔叶树种评价与选择研究
被引量:
31
1
作者
柳新红
王章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7-503,共7页
在分析浙西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基础上,针对营造工业原料林的需求,制订阔叶造林树种选择标准。以生长量、适应性、造林特性和经济特性为树种选择的主要依据,确定了11个评价指标,采用5分制提出了每一个指标的分级标准,并运用层...
在分析浙西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基础上,针对营造工业原料林的需求,制订阔叶造林树种选择标准。以生长量、适应性、造林特性和经济特性为树种选择的主要依据,确定了11个评价指标,采用5分制提出了每一个指标的分级标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根据各指标分值和权重,对实地调查和资料检索确定的20个参选树种(无性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毛红椿(Toona ciliatevar.pubescens)、杨树(Populus del-toides)、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香椿(Toona sinensis)、苦楝(M elia azedarach)、翅荚木(Zenia insignis)、桤木(Alnus cremastogyne)等综合评价表现较好。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结合树种特性和浙西南立地实际,建议选择毛红椿、南酸枣、香椿、桤木、杨树作为当前浙西南速生工业原料林主要阔叶造林树种,因地制宜进行推广,翅荚木可选耐寒种源进行试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原料林
阔叶树种
选择指标
综合评价
浙西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西南野生观赏树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
11
2
作者
林玉美
雷林华
徐美青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7-80,共4页
对丽水市野生观赏树木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全市共有野生观赏树木528种,隶属89科266 属,根据观赏部位不同,将其分为赏形、观叶、观花、观果、观千5种类型,并对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观赏树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浙西南
植物资源
野生观赏树木
调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西南斗争史与浙西南革命精神探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浙西南革命精神与地域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组
王闰吉
《丽水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51-58,共8页
浙西南艰苦卓绝的生活环境,一方面培育了浙西南人民朴实勤劳、刻苦勇敢的品质,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浙西南人民与生俱来的反抗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战斗意志。浙西南人民为了生存、为了民族平等、为了公平正义、为了国家主权、为了民族解放,英...
浙西南艰苦卓绝的生活环境,一方面培育了浙西南人民朴实勤劳、刻苦勇敢的品质,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浙西南人民与生俱来的反抗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战斗意志。浙西南人民为了生存、为了民族平等、为了公平正义、为了国家主权、为了民族解放,英勇抗争,不屈不挠,表现了坚强勇敢、敢作敢为、奋勇当先、出生入死、宁死不屈、决战到底的斗争精神。自隋唐以来,浙西南人民一直没停止过对剥削压迫势力的奋力抗争。浙西南革命精神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正是在浙西南人民长期抗争和斗争的历史中孕育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南
斗争史
革命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藜麦品种(系)在浙西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
4
4
作者
吴应齐
姚理武
+3 位作者
吴丽芳
吴伟玮
叶增新
陈吴伟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30-36,共7页
为了筛选适宜浙西南地区种植的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品种(系),对收集的‘陇藜1号’‘陇藜3号’‘冀藜1号’‘冀藜2号’‘青藜4号’、红藜、72号、65号8个藜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抗倒伏性状和生产性状等指标进行考察,采用相关性分析...
为了筛选适宜浙西南地区种植的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品种(系),对收集的‘陇藜1号’‘陇藜3号’‘冀藜1号’‘冀藜2号’‘青藜4号’、红藜、72号、65号8个藜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抗倒伏性状和生产性状等指标进行考察,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藜麦品种(系)皆能在浙西南地区正常成熟,生育期在106-125 d之间;对15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藜麦产量与单株产量、株高、第一有效分枝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从15个性状主成分分析提取的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6.62%;根据主成分综合评价,红藜的综合得分最高,综合评价最优,‘冀藜1号’次之,红藜、‘冀藜1号’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可在与研究地周边生态环境相似的浙西南地区推广;在遗传距离为5时,将8个品系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Ⅳ类群为红藜,植株高大,抗倒伏性状、产量性状最佳,第Ⅲ类群为‘陇藜3号’,植株矮小,保存率差,产量性状差。以上研究结果为浙西南地区藜麦种植及藜麦产业发展提供候选品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适应性
农艺性状
浙西南地区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西南乡村景观中红色文化的价值诠释与视觉表达
5
作者
林丹
杨承清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77-84,共8页
丽水是“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是浙西南红色资源的主要集中地。文章在对丽水红色文化景观资源分类统计的基础上,重点诠释红色文化的纪念、教育和旅游价值。基于空间认知、情绪感知和精神觉知三个层次,分析乡村景观中红色文化的视觉...
丽水是“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是浙西南红色资源的主要集中地。文章在对丽水红色文化景观资源分类统计的基础上,重点诠释红色文化的纪念、教育和旅游价值。基于空间认知、情绪感知和精神觉知三个层次,分析乡村景观中红色文化的视觉表达逻辑。从符号化、叙事性和体验感三个维度,阐述乡村景观中红色文化的视觉表达手法。浙西南乡村景观建设应强化红色文化价值诠释与视觉表达,凸显其地域历史文化特色,以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南
乡村景观
红色文化
视觉表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个桃新品种在浙西南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6
作者
范伟青
黄明文
+3 位作者
谢爱香
周文彬
钟子龙
唐昌贻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82-87,共6页
为筛选出适合浙西南山区种植的桃Prunus persica新品种,以‘中桃金阳’‘中蟠11号’‘中蟠9号’‘中蟠7号’‘中油8号’‘中油21号’6个桃新品种为试材,对种植2 a的地径、树高、冠幅以及种植4 a的产量、质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比。试验结...
为筛选出适合浙西南山区种植的桃Prunus persica新品种,以‘中桃金阳’‘中蟠11号’‘中蟠9号’‘中蟠7号’‘中油8号’‘中油21号’6个桃新品种为试材,对种植2 a的地径、树高、冠幅以及种植4 a的产量、质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6个品种中‘中蟠11号’树体生长量最低,单株产量‘中油8号’最低,为3.68 kg,但均已达到《桃树快速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规定的标准。由此可见,这6个品种均适应浙西南山区的生境条件。②不同品种间的单株鲜果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其中,‘中油21号’‘中蟠11号’‘中蟠7号’3个品种,单株鲜果产量≥5.49 kg,较最少的‘中油8号’增加了49.18%,且果形大、呈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4%、可食率≥93.9%,可以在浙西南山区大面积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新品种
引种
适应性
浙西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西南地区民间童帽纹样研究
7
作者
黄冠茹
闫晶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10期39-43,共5页
在服饰文化宝库中,童帽艺术是其中颇具艺术性的一支。它包涵着地方民俗的心理和个人审美的观念。童帽装饰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彰显着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浙西南地区民间童帽纹饰的题材及其...
在服饰文化宝库中,童帽艺术是其中颇具艺术性的一支。它包涵着地方民俗的心理和个人审美的观念。童帽装饰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彰显着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浙西南地区民间童帽纹饰的题材及其文化内涵进行解析,透过纹饰窥见当地人们的精神生活、审美情趣、民俗文化等,也是为整理、保护、传承和研究浙西南地区民间艺术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南
民间童帽
纹样
意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拔伤”:浙西南畲族死者的过渡仪式
被引量:
4
8
作者
蓝希瑜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64,124-125,共10页
在浙西南畲族的传统观念中,生者是可以"干预"亡灵世界的。"拔伤"是浙西南畲族生者对亡灵的一种补救性治疗仪式,目的是让死者从伤病、不利的境况转换到健康、稳定的境地,是针对死者的过渡仪式。借助"拔伤"...
在浙西南畲族的传统观念中,生者是可以"干预"亡灵世界的。"拔伤"是浙西南畲族生者对亡灵的一种补救性治疗仪式,目的是让死者从伤病、不利的境况转换到健康、稳定的境地,是针对死者的过渡仪式。借助"拔伤"仪式,死者获得了正常死亡的地位,实现了从凶死之鬼到健康之魂的过渡。"拔伤"过渡仪式,丰富了过渡仪式理论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伤”
过渡仪式
补救性治疗
畲族
浙西南
原文传递
地域性园林小品设计研究与实践——以浙西南地域为例
被引量:
3
9
作者
胡牮
管梓言
彭重华
《中外建筑》
2018年第3期128-132,共5页
地域特征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审美价值与人文价值,以浙西南地域特征为例研究地域性园林小品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分析浙西南地域特征及其园林小品应用现状,指出地域性园林小品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公众参与、继承创新的原则,可运用表层...
地域特征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审美价值与人文价值,以浙西南地域特征为例研究地域性园林小品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分析浙西南地域特征及其园林小品应用现状,指出地域性园林小品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公众参与、继承创新的原则,可运用表层、融合、深层的设计方法,并从色彩定位、造型识别、材料选择、意境传达等维度提出浙西南地域性园林小品的形象构建途径。理论指导实践,设计了景墙、廊架、座椅、景观灯等渐西南地域性园林小品。将地域特征融入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不仅有助于自然生态的和谐、社会环境的营造、地域文脉的延续,更有助于增强市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促进城市景观环境的重塑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园林小品
形象构建途径
设计实践
设计原则
设计方法
浙西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西南萤石矿床成矿背景及矿床类型
被引量:
3
10
作者
张根红
张国全
+3 位作者
赵国法
吕新前
张志强
汪衙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73-74,共2页
近年来浙西南萤石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相继勘查出常山岩前(八面山)和开化黄山两个大型萤石矿床,对区内(隐伏)萤石矿床的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总结了区域成矿背景及矿床类型,结合区域地质矿产、物化探异常特征等并简要探...
近年来浙西南萤石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相继勘查出常山岩前(八面山)和开化黄山两个大型萤石矿床,对区内(隐伏)萤石矿床的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总结了区域成矿背景及矿床类型,结合区域地质矿产、物化探异常特征等并简要探讨了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地球化学异常
萤石矿床
热液充填型
热液交代型
找矿潜力
浙西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西南山区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
2
11
作者
刘建芳
朱显岳
徐象华
《丽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0-13,共4页
虽然从整体上看浙江省乡村振兴步伐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对浙西南山区而言,乡村振兴仍然任重道远。基于浙西南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秉承"山区农村开放"和"生态资源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农业+"发展路径...
虽然从整体上看浙江省乡村振兴步伐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对浙西南山区而言,乡村振兴仍然任重道远。基于浙西南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秉承"山区农村开放"和"生态资源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农业+"发展路径,引导山区优质农业农村资源得到高效开发利用,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提出推进山区乡村振兴建设的五项行动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南
山区“
农业+”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西南民间灯舞的活态现状及传承价值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罗俊毅
《丽水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2-85,共4页
浙西南民间灯舞是浙西南民间百花艺苑中的一朵奇葩,通过对浙西南民间灯舞艺术风格特点的梳理及现状研究,揭示浙西南民间灯舞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音乐舞蹈正面临着逐渐消逝的危机,进一步阐述了传承浙西南民间灯舞的意义。
关键词
浙西南
民间灯舞
风格特点
现状
传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西南畲族舞蹈的艺术特征探析
被引量:
2
13
作者
刘小霞
《丽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48-52,共5页
畲族舞蹈是畲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载体。在浙西南独特的空间场域中,畲族在日常劳作、传统习俗和文化交融中形成独特的舞蹈表演风格:从民族文化角度看,畲族舞蹈带有农耕文化、巫文化、民间手工艺文化、民间体育竞技文化等特征;从具体的...
畲族舞蹈是畲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载体。在浙西南独特的空间场域中,畲族在日常劳作、传统习俗和文化交融中形成独特的舞蹈表演风格:从民族文化角度看,畲族舞蹈带有农耕文化、巫文化、民间手工艺文化、民间体育竞技文化等特征;从具体的表演上来看,畲族舞蹈的动作及节奏律动具有鲜明个性,反映出畲民独特的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南
畲族舞蹈
民族文化特征
表演风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西南山地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张建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0-236,共7页
浙西南山地蕨类植物十分丰富,区系有46科99属396种(含变种及变型)组成。优势科是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等;优势属是鳞毛蕨属、复叶耳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毛蕨属等。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亚热带性质,但兼有亚热...
浙西南山地蕨类植物十分丰富,区系有46科99属396种(含变种及变型)组成。优势科是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等;优势属是鳞毛蕨属、复叶耳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毛蕨属等。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亚热带性质,但兼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区系起源古老,不乏古老的科、属及孑遗种;区系具有丰富的中国特有成分;该区系与邻近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关系的密切程度依次为西南、华南、日本、华中、台湾、华北、西北、西藏和东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
浙西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背景下丽水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思考
被引量:
1
15
作者
胡兴旺
季晨吟
《丽水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4-59,共6页
地处浙西南的丽水,是浙江省唯一的全部县(市、区)均是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长期的革命斗争在丽水留下了许多具有推进及转折性意义的革命文物。在新时代背景下,丽水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遇到了资源分散且投入不足、管理多头、...
地处浙西南的丽水,是浙江省唯一的全部县(市、区)均是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长期的革命斗争在丽水留下了许多具有推进及转折性意义的革命文物。在新时代背景下,丽水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遇到了资源分散且投入不足、管理多头、产权多元、文旅融合不深、人才匮乏等难题。要把丽水浙西南革命文物利用好、革命传统弘扬好、革命文化传承好,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多方位、多层次、多部门统筹和推动,力争以更高的站位、更鲜明的特色、更深度的融合和更广阔的视角推进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
浙西南
革命文物
保护利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民生活与浙西南革命运动的发展
被引量:
1
16
作者
林源西
《龙岩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9-35,共7页
土地革命前夕,浙西南农民生活贫困,受政权和族权的压迫,具有反抗的意愿,这是以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在工农红军挺进师到来之前,以"青帮"为代表,浙西南的农民进行了不断的反抗斗争,但由于实力悬殊,斗争孤立...
土地革命前夕,浙西南农民生活贫困,受政权和族权的压迫,具有反抗的意愿,这是以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在工农红军挺进师到来之前,以"青帮"为代表,浙西南的农民进行了不断的反抗斗争,但由于实力悬殊,斗争孤立,农民运动很快被镇压。挺进师到来后,对浙西南的反抗力量进行了整合,建立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使浙西南的农民运动得以升华。虽然不久后革命在国民党政权和地主武装的镇压下陷入低潮,但也将当地很多群众培养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革命战士,使他们为贫苦大众的解放继续斗争,直到新中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生活
挺进师
浙西南
革命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西南松叶蕨分布区的群落结构与生境特征
被引量:
1
17
作者
朱圣潮
莫建军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0-345,共6页
松叶蕨(Psilotumnudum)是裸蕨类松叶蕨属孑遗植物,由于分布范围的急剧缩小,现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对分布于浙江缙云的松叶蕨的自然环境进行了野外调查,测定群落的总体方差比率及X^2统计量等种间联结性指标,并测定其土壤含水量、...
松叶蕨(Psilotumnudum)是裸蕨类松叶蕨属孑遗植物,由于分布范围的急剧缩小,现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对分布于浙江缙云的松叶蕨的自然环境进行了野外调查,测定群落的总体方差比率及X^2统计量等种间联结性指标,并测定其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以及植株和土壤中的K、Ca、Mg、Fe、Zn、Cu、Mn、Na、Al、Pb、Cd等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松叶蕨群落种类丰富,植被类型的次生特征明显.松叶蕨与极少数种群的种间联结性显著,与大部分种群种间联结性不显著,松叶蕨在群落中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或随机性.松叶蕨多分布于岩石缝隙或附生在树干上,群落土壤含水量在12.8%~24.6%,pH值4.75~5.18,电导率0.236~0.089mS·cm^-1,有机质含量3.60%~6.08%;松叶蕨对K、Na、Ca和Mg的需要量较高,对Cu、Pb和Cd等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叶蕨
种间联结
生境
群落
浙西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21年浙江西南部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分析
18
作者
何靓
安涛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4期76-78,共3页
由于暴雨灾害具有较强的破坏性、突发性、局地性的特征。因此,目前针对如何有效提高针对暴雨气象预报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已经成为气象行业工作者和相关研究者的目标和科研热点问题。本研究以2021年浙江省西南部“6·30”暴雨为例,从...
由于暴雨灾害具有较强的破坏性、突发性、局地性的特征。因此,目前针对如何有效提高针对暴雨气象预报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已经成为气象行业工作者和相关研究者的目标和科研热点问题。本研究以2021年浙江省西南部“6·30”暴雨为例,从环流条件、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并结合雷达、卫星等综合分析了该暴雨的形成过程和变化特征,得到了较为丰富可靠的结论,以期为今后气象行业工作者针对类似暴雨过程的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
浙江西南部
综合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理性弱势群体视角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环境改造策略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
1
19
作者
张一兵
李环宇
顾贤光
《中外建筑》
2018年第3期138-141,共4页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得到了空前重视和发展,其主要服务对象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就医环境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通过对徐州市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医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分别从其室内色彩环境设置情况,室...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得到了空前重视和发展,其主要服务对象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就医环境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通过对徐州市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医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分别从其室内色彩环境设置情况,室内空间照明情况、室内地面铺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生理性弱势群体对就医环境的需求,从调整室内色彩、增强空间照明、改善铺装材质、完善人性化设施、增设公共交流空间这五个方面提出针对性改造策略,以期营造一个满足特殊群体就医需求的良好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就医环境
生理性弱势群体
改造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西南高山地带果树开发利用技术
被引量:
1
20
作者
柳旭波
杨继
+1 位作者
曹鹏飞
鲍金平
《东南园艺》
2014年第3期37-41,共5页
浙西南山区是浙江地势最高极,气候呈垂直地带性变化,其高山地带果树开发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搞好高山果树开发能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山区城乡一体化进程。本文阐明了浙西南山区高山地带果树开发资源条件,分析了高山果树开发优势...
浙西南山区是浙江地势最高极,气候呈垂直地带性变化,其高山地带果树开发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搞好高山果树开发能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山区城乡一体化进程。本文阐明了浙西南山区高山地带果树开发资源条件,分析了高山果树开发优势和劣势,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一套浙西南高山地带果树开发利用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南
高山
果树
开发
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西南速生工业原料林阔叶树种评价与选择研究
被引量:
31
1
作者
柳新红
王章荣
机构
浙江省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7-503,共7页
基金
浙江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重大科技项目
浙江省丽水市重大科技招标项目"短轮伐期高效工业原料林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LKJZB200304)资助
文摘
在分析浙西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基础上,针对营造工业原料林的需求,制订阔叶造林树种选择标准。以生长量、适应性、造林特性和经济特性为树种选择的主要依据,确定了11个评价指标,采用5分制提出了每一个指标的分级标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根据各指标分值和权重,对实地调查和资料检索确定的20个参选树种(无性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毛红椿(Toona ciliatevar.pubescens)、杨树(Populus del-toides)、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香椿(Toona sinensis)、苦楝(M elia azedarach)、翅荚木(Zenia insignis)、桤木(Alnus cremastogyne)等综合评价表现较好。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结合树种特性和浙西南立地实际,建议选择毛红椿、南酸枣、香椿、桤木、杨树作为当前浙西南速生工业原料林主要阔叶造林树种,因地制宜进行推广,翅荚木可选耐寒种源进行试验发展。
关键词
工业原料林
阔叶树种
选择指标
综合评价
浙西南
Keywords
industrial
plantation
broad
leaved
tree
species
selection
index
integrative
evaluation
southwest
zhejiang
分类号
S727.3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西南野生观赏树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
11
2
作者
林玉美
雷林华
徐美青
机构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林业局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林业站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7-80,共4页
基金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科技局重点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和品种筛选"(2002-24)
文摘
对丽水市野生观赏树木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全市共有野生观赏树木528种,隶属89科266 属,根据观赏部位不同,将其分为赏形、观叶、观花、观果、观千5种类型,并对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观赏树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浙西南
植物资源
野生观赏树木
调查
Keywords
southwest
zhejiang
plant
resources
wild
ornamental
tree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S6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西南斗争史与浙西南革命精神探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浙西南革命精神与地域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组
王闰吉
机构
丽水学院民族学院
出处
《丽水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51-58,共8页
文摘
浙西南艰苦卓绝的生活环境,一方面培育了浙西南人民朴实勤劳、刻苦勇敢的品质,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浙西南人民与生俱来的反抗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战斗意志。浙西南人民为了生存、为了民族平等、为了公平正义、为了国家主权、为了民族解放,英勇抗争,不屈不挠,表现了坚强勇敢、敢作敢为、奋勇当先、出生入死、宁死不屈、决战到底的斗争精神。自隋唐以来,浙西南人民一直没停止过对剥削压迫势力的奋力抗争。浙西南革命精神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正是在浙西南人民长期抗争和斗争的历史中孕育出来的。
关键词
浙西南
斗争史
革命精神
Keywords
southwest
zhejiang
history
of
struggles
revolutionary
spirit
分类号
D642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藜麦品种(系)在浙西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
4
4
作者
吴应齐
姚理武
吴丽芳
吴伟玮
叶增新
陈吴伟
机构
庆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庆元县睦睦家庭农场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30-36,共7页
基金
浙江省林业发展和资源保护专项基金项目(庆林计[2019]1号)。
文摘
为了筛选适宜浙西南地区种植的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品种(系),对收集的‘陇藜1号’‘陇藜3号’‘冀藜1号’‘冀藜2号’‘青藜4号’、红藜、72号、65号8个藜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抗倒伏性状和生产性状等指标进行考察,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藜麦品种(系)皆能在浙西南地区正常成熟,生育期在106-125 d之间;对15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藜麦产量与单株产量、株高、第一有效分枝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从15个性状主成分分析提取的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6.62%;根据主成分综合评价,红藜的综合得分最高,综合评价最优,‘冀藜1号’次之,红藜、‘冀藜1号’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可在与研究地周边生态环境相似的浙西南地区推广;在遗传距离为5时,将8个品系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Ⅳ类群为红藜,植株高大,抗倒伏性状、产量性状最佳,第Ⅲ类群为‘陇藜3号’,植株矮小,保存率差,产量性状差。以上研究结果为浙西南地区藜麦种植及藜麦产业发展提供候选品种(系)。
关键词
藜麦
适应性
农艺性状
浙西南地区
综合评价
Keywords
Chenopodium
quinoa
adaptability
agronomic
traits
southwest
zhejia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S318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西南乡村景观中红色文化的价值诠释与视觉表达
5
作者
林丹
杨承清
机构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林业科技学院
丽水学院生态学院
出处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77-84,共8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美丽乡村景观建设中乡土文化的表达策略——以浙江丽水为例”(Y202250120)
丽水市科协服务科技创新项目“乡土文化在丽水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视觉传达研究”(2023RKT15)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雕文织彩、创美造富’园林工程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LZYJG202301)。
文摘
丽水是“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是浙西南红色资源的主要集中地。文章在对丽水红色文化景观资源分类统计的基础上,重点诠释红色文化的纪念、教育和旅游价值。基于空间认知、情绪感知和精神觉知三个层次,分析乡村景观中红色文化的视觉表达逻辑。从符号化、叙事性和体验感三个维度,阐述乡村景观中红色文化的视觉表达手法。浙西南乡村景观建设应强化红色文化价值诠释与视觉表达,凸显其地域历史文化特色,以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关键词
浙西南
乡村景观
红色文化
视觉表达
Keywords
southwest
zhejiang
rural
landscape
red
culture
visual
expression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6个桃新品种在浙西南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6
作者
范伟青
黄明文
谢爱香
周文彬
钟子龙
唐昌贻
机构
遂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82-87,共6页
基金
浙江省遂昌县县校合作科技项目“应村乡桃新品种引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2020-HZ26)。
文摘
为筛选出适合浙西南山区种植的桃Prunus persica新品种,以‘中桃金阳’‘中蟠11号’‘中蟠9号’‘中蟠7号’‘中油8号’‘中油21号’6个桃新品种为试材,对种植2 a的地径、树高、冠幅以及种植4 a的产量、质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6个品种中‘中蟠11号’树体生长量最低,单株产量‘中油8号’最低,为3.68 kg,但均已达到《桃树快速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规定的标准。由此可见,这6个品种均适应浙西南山区的生境条件。②不同品种间的单株鲜果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其中,‘中油21号’‘中蟠11号’‘中蟠7号’3个品种,单株鲜果产量≥5.49 kg,较最少的‘中油8号’增加了49.18%,且果形大、呈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4%、可食率≥93.9%,可以在浙西南山区大面积栽培。
关键词
桃新品种
引种
适应性
浙西南
Keywords
peach
cultivar
introduction
adaptability
southwest
zhejiang
分类号
S602.2 [农业科学—园艺学]
S66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西南地区民间童帽纹样研究
7
作者
黄冠茹
闫晶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10期39-43,共5页
基金
畲汉民族服饰艺术交流交融史证研究(22BMZ06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
文摘
在服饰文化宝库中,童帽艺术是其中颇具艺术性的一支。它包涵着地方民俗的心理和个人审美的观念。童帽装饰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彰显着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浙西南地区民间童帽纹饰的题材及其文化内涵进行解析,透过纹饰窥见当地人们的精神生活、审美情趣、民俗文化等,也是为整理、保护、传承和研究浙西南地区民间艺术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
关键词
浙西南
民间童帽
纹样
意涵
Keywords
southwest
zhejiang
Folk
children's
hats
Pattern
design
Meaning
分类号
J523.6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拔伤”:浙西南畲族死者的过渡仪式
被引量:
4
8
作者
蓝希瑜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出处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64,124-125,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浙闽边区畲族民间信仰研究"(项目编号:15YJC850005)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攀登项目"闽浙两省交界山区畲族民间信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在浙西南畲族的传统观念中,生者是可以"干预"亡灵世界的。"拔伤"是浙西南畲族生者对亡灵的一种补救性治疗仪式,目的是让死者从伤病、不利的境况转换到健康、稳定的境地,是针对死者的过渡仪式。借助"拔伤"仪式,死者获得了正常死亡的地位,实现了从凶死之鬼到健康之魂的过渡。"拔伤"过渡仪式,丰富了过渡仪式理论的内涵。
关键词
“拔伤”
过渡仪式
补救性治疗
畲族
浙西南
Keywords
'Ba
Shang'
a
rite
of
passage
a
ritual
of
remedial
treatment
the
Shes
southwest
zhejiang
分类号
K892.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地域性园林小品设计研究与实践——以浙西南地域为例
被引量:
3
9
作者
胡牮
管梓言
彭重华
机构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出处
《中外建筑》
2018年第3期128-132,共5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高校国内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FG2015156)
丽水市级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15sjzc11)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培育基金项目(LZYA201501)
文摘
地域特征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审美价值与人文价值,以浙西南地域特征为例研究地域性园林小品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分析浙西南地域特征及其园林小品应用现状,指出地域性园林小品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公众参与、继承创新的原则,可运用表层、融合、深层的设计方法,并从色彩定位、造型识别、材料选择、意境传达等维度提出浙西南地域性园林小品的形象构建途径。理论指导实践,设计了景墙、廊架、座椅、景观灯等渐西南地域性园林小品。将地域特征融入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不仅有助于自然生态的和谐、社会环境的营造、地域文脉的延续,更有助于增强市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促进城市景观环境的重塑与再生。
关键词
地域性园林小品
形象构建途径
设计实践
设计原则
设计方法
浙西南
Keywords
regional
landscape
sketch
image
construction
approach
design
practice
design
principle
design
method
southwest
zhejiang
分类号
TU986.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西南萤石矿床成矿背景及矿床类型
被引量:
3
10
作者
张根红
张国全
赵国法
吕新前
张志强
汪衙锋
机构
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73-74,共2页
文摘
近年来浙西南萤石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相继勘查出常山岩前(八面山)和开化黄山两个大型萤石矿床,对区内(隐伏)萤石矿床的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总结了区域成矿背景及矿床类型,结合区域地质矿产、物化探异常特征等并简要探讨了找矿潜力。
关键词
氟地球化学异常
萤石矿床
热液充填型
热液交代型
找矿潜力
浙西南
Keywords
Fluorine
geochemical
anomaly,
Fluorite
Hydrothermal
filling
Hydrothermal
metasoma
deposit,
type,tic
type,Prospecting
Potential,
southwest
zhejiang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西南山区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
2
11
作者
刘建芳
朱显岳
徐象华
机构
丽水学院商学院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丽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0-13,共4页
基金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稻田养鱼’生态系统生态总值核算研究”(20NDFC330YB)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山区稻渔综合种养经营模式优化与政策因应”(Y201839844)
+1 种基金
丽水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丽水市全域旅游‘三旅’融合机制与实践研究”(LB201816)
丽水市公益性技术项目“全产业链视角下青田‘稻鱼共生’产业发展研究”(2019GYX18)
文摘
虽然从整体上看浙江省乡村振兴步伐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对浙西南山区而言,乡村振兴仍然任重道远。基于浙西南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秉承"山区农村开放"和"生态资源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农业+"发展路径,引导山区优质农业农村资源得到高效开发利用,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提出推进山区乡村振兴建设的五项行动计划。
关键词
浙西南
山区“
农业+”
乡村振兴
Keywords
southwest
zhejiang
mountain
region
"agriculture
+"approach
rural
revitalization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西南民间灯舞的活态现状及传承价值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罗俊毅
机构
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出处
《丽水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2-85,共4页
基金
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08B110)
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yb08073)
文摘
浙西南民间灯舞是浙西南民间百花艺苑中的一朵奇葩,通过对浙西南民间灯舞艺术风格特点的梳理及现状研究,揭示浙西南民间灯舞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音乐舞蹈正面临着逐渐消逝的危机,进一步阐述了传承浙西南民间灯舞的意义。
关键词
浙西南
民间灯舞
风格特点
现状
传承
Keywords
the
southwest
zhejiang
folk
lantern
dance
the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
present
situation
inheritance
分类号
J722.2 [艺术—舞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西南畲族舞蹈的艺术特征探析
被引量:
2
13
作者
刘小霞
机构
丽水学院民族学院
出处
《丽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48-52,共5页
基金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地方高校舞蹈教学对民间艺术文化资源的整合研究——以畲族舞蹈研究为例”(2015B020)
文摘
畲族舞蹈是畲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载体。在浙西南独特的空间场域中,畲族在日常劳作、传统习俗和文化交融中形成独特的舞蹈表演风格:从民族文化角度看,畲族舞蹈带有农耕文化、巫文化、民间手工艺文化、民间体育竞技文化等特征;从具体的表演上来看,畲族舞蹈的动作及节奏律动具有鲜明个性,反映出畲民独特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浙西南
畲族舞蹈
民族文化特征
表演风格
Keywords
southwest
zhejiang
folk
dance
of
SHE
ethnic
group
ethnic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erforming
style
分类号
J722.22 [艺术—舞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西南山地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张建新
机构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系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0-236,共7页
文摘
浙西南山地蕨类植物十分丰富,区系有46科99属396种(含变种及变型)组成。优势科是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等;优势属是鳞毛蕨属、复叶耳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毛蕨属等。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亚热带性质,但兼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区系起源古老,不乏古老的科、属及孑遗种;区系具有丰富的中国特有成分;该区系与邻近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关系的密切程度依次为西南、华南、日本、华中、台湾、华北、西北、西藏和东北。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
浙西南
Keywords
Pteridophyte
flora
southwest
zhejiang
分类号
Q949.36 [生物学—植物学]
Q948.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背景下丽水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思考
被引量:
1
15
作者
胡兴旺
季晨吟
机构
丽水市博物馆
出处
《丽水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4-59,共6页
文摘
地处浙西南的丽水,是浙江省唯一的全部县(市、区)均是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长期的革命斗争在丽水留下了许多具有推进及转折性意义的革命文物。在新时代背景下,丽水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遇到了资源分散且投入不足、管理多头、产权多元、文旅融合不深、人才匮乏等难题。要把丽水浙西南革命文物利用好、革命传统弘扬好、革命文化传承好,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多方位、多层次、多部门统筹和推动,力争以更高的站位、更鲜明的特色、更深度的融合和更广阔的视角推进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关键词
丽水
浙西南
革命文物
保护利用
Keywords
Lishui
southwest
zhejiang
revolutionar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分类号
G2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民生活与浙西南革命运动的发展
被引量:
1
16
作者
林源西
机构
丽水学院华侨学院
出处
《龙岩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9-35,共7页
文摘
土地革命前夕,浙西南农民生活贫困,受政权和族权的压迫,具有反抗的意愿,这是以后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在工农红军挺进师到来之前,以"青帮"为代表,浙西南的农民进行了不断的反抗斗争,但由于实力悬殊,斗争孤立,农民运动很快被镇压。挺进师到来后,对浙西南的反抗力量进行了整合,建立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使浙西南的农民运动得以升华。虽然不久后革命在国民党政权和地主武装的镇压下陷入低潮,但也将当地很多群众培养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革命战士,使他们为贫苦大众的解放继续斗争,直到新中国成立。
关键词
农民生活
挺进师
浙西南
革命运动
Keywords
peasant
life
Red
Army
southwest
zhejiang
revolutionary
movement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西南松叶蕨分布区的群落结构与生境特征
被引量:
1
17
作者
朱圣潮
莫建军
机构
丽水学院生物系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0-345,共6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51362)
丽水学院科研重点项目KZ05006
文摘
松叶蕨(Psilotumnudum)是裸蕨类松叶蕨属孑遗植物,由于分布范围的急剧缩小,现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对分布于浙江缙云的松叶蕨的自然环境进行了野外调查,测定群落的总体方差比率及X^2统计量等种间联结性指标,并测定其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以及植株和土壤中的K、Ca、Mg、Fe、Zn、Cu、Mn、Na、Al、Pb、Cd等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松叶蕨群落种类丰富,植被类型的次生特征明显.松叶蕨与极少数种群的种间联结性显著,与大部分种群种间联结性不显著,松叶蕨在群落中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或随机性.松叶蕨多分布于岩石缝隙或附生在树干上,群落土壤含水量在12.8%~24.6%,pH值4.75~5.18,电导率0.236~0.089mS·cm^-1,有机质含量3.60%~6.08%;松叶蕨对K、Na、Ca和Mg的需要量较高,对Cu、Pb和Cd等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不显著.
关键词
松叶蕨
种间联结
生境
群落
浙西南
Keywords
Psilotum
nudum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
habitat
community
southwest
zhejiang
分类号
Q949.36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1年浙江西南部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分析
18
作者
何靓
安涛
机构
绍兴市柯桥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淳安县气象局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4期76-78,共3页
文摘
由于暴雨灾害具有较强的破坏性、突发性、局地性的特征。因此,目前针对如何有效提高针对暴雨气象预报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已经成为气象行业工作者和相关研究者的目标和科研热点问题。本研究以2021年浙江省西南部“6·30”暴雨为例,从环流条件、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并结合雷达、卫星等综合分析了该暴雨的形成过程和变化特征,得到了较为丰富可靠的结论,以期为今后气象行业工作者针对类似暴雨过程的分析提供依据。
关键词
暴雨过程
浙江西南部
综合分析
Keywords
Rainstorm
process
southwest
zhejiang
Comprehensive
analysis
分类号
P458.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理性弱势群体视角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环境改造策略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
1
19
作者
张一兵
李环宇
顾贤光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出处
《中外建筑》
2018年第3期138-141,共4页
文摘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得到了空前重视和发展,其主要服务对象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就医环境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通过对徐州市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医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分别从其室内色彩环境设置情况,室内空间照明情况、室内地面铺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生理性弱势群体对就医环境的需求,从调整室内色彩、增强空间照明、改善铺装材质、完善人性化设施、增设公共交流空间这五个方面提出针对性改造策略,以期营造一个满足特殊群体就医需求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就医环境
生理性弱势群体
改造策略
Keywords
regional
landscape
sketch
image
construction
approach:
design
practice
design
principle
design
method
southwest
zhejiang
分类号
TU246.9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西南高山地带果树开发利用技术
被引量:
1
20
作者
柳旭波
杨继
曹鹏飞
鲍金平
机构
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农业局
出处
《东南园艺》
2014年第3期37-41,共5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2013C02004)
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09C32055)
文摘
浙西南山区是浙江地势最高极,气候呈垂直地带性变化,其高山地带果树开发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搞好高山果树开发能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山区城乡一体化进程。本文阐明了浙西南山区高山地带果树开发资源条件,分析了高山果树开发优势和劣势,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一套浙西南高山地带果树开发利用关键技术。
关键词
浙西南
高山
果树
开发
技术
Keywords
southwest
zhejiang
Alpine
Fruiter
Develop
Technology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浙西南速生工业原料林阔叶树种评价与选择研究
柳新红
王章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浙西南野生观赏树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林玉美
雷林华
徐美青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浙西南斗争史与浙西南革命精神探析
浙西南革命精神与地域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组
王闰吉
《丽水学院学报》
2019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藜麦品种(系)在浙西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吴应齐
姚理武
吴丽芳
吴伟玮
叶增新
陈吴伟
《浙江林业科技》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浙西南乡村景观中红色文化的价值诠释与视觉表达
林丹
杨承清
《丽水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6个桃新品种在浙西南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范伟青
黄明文
谢爱香
周文彬
钟子龙
唐昌贻
《浙江林业科技》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浙西南地区民间童帽纹样研究
黄冠茹
闫晶
《服装设计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拔伤”:浙西南畲族死者的过渡仪式
蓝希瑜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原文传递
9
地域性园林小品设计研究与实践——以浙西南地域为例
胡牮
管梓言
彭重华
《中外建筑》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浙西南萤石矿床成矿背景及矿床类型
张根红
张国全
赵国法
吕新前
张志强
汪衙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浙西南山区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对策探讨
刘建芳
朱显岳
徐象华
《丽水学院学报》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浙西南民间灯舞的活态现状及传承价值研究
罗俊毅
《丽水学院学报》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浙西南畲族舞蹈的艺术特征探析
刘小霞
《丽水学院学报》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浙西南山地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张建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新时代背景下丽水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思考
胡兴旺
季晨吟
《丽水学院学报》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农民生活与浙西南革命运动的发展
林源西
《龙岩学院学报》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浙西南松叶蕨分布区的群落结构与生境特征
朱圣潮
莫建军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2021年浙江西南部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分析
何靓
安涛
《农业灾害研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生理性弱势群体视角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环境改造策略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张一兵
李环宇
顾贤光
《中外建筑》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浙西南高山地带果树开发利用技术
柳旭波
杨继
曹鹏飞
鲍金平
《东南园艺》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6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