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午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之萌发 被引量:13
1
作者 郑大华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45,共16页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中国割地赔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这场灾难不仅使早已存在的民族危机变得日益严重起来,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复兴"之思想的孕育或萌发。正是以甲午战争为契机,孙中山提出了...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中国割地赔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这场灾难不仅使早已存在的民族危机变得日益严重起来,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复兴"之思想的孕育或萌发。正是以甲午战争为契机,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梁启超提出了"少年中国"、国粹派提出了"古学复兴"等具有民族复兴思想内涵的口号、梦想和主张,这些口号、梦想和主张涉及到民族复兴的主体、民族复兴的目标、民族复兴的力量和民族复兴的途径等有关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孙中山、梁启超和国粹派并没有明确使用"民族复兴"一词,并把它与"中华民族"结合结起来,从而清晰地表达出"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想涵义,这也是我们把他们提出的口号、梦想和主张称之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之萌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中华民族 民族复兴
原文传递
钓鱼岛之争的历史脉络与中日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江永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1,127,共19页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整体是非对抗性的,但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的争议的局部对抗性矛盾依然存在。如今,日方拒不承认中日之间存在领土争议和曾经达成搁置争议的共识,而企图以军事实力、日美同盟制约中国。这就使钓鱼岛这一...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整体是非对抗性的,但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的争议的局部对抗性矛盾依然存在。如今,日方拒不承认中日之间存在领土争议和曾经达成搁置争议的共识,而企图以军事实力、日美同盟制约中国。这就使钓鱼岛这一局部争议,影响到两国关系的全局。在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抚今思昔,对钓鱼岛问题追根溯源,了解这一领土争议的来龙去脉,从日本对华战略演变角度分析中日钓鱼岛之争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钓鱼岛 中日关系 安倍晋三 日本政治右倾化
原文传递
从甲午战争前欧洲人所绘中国地图看钓鱼岛列岛的历史 被引量:11
3
作者 韩昭庆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8,157,共11页
本文主要介绍甲午战争(1894—1895年)前欧洲人绘制的8幅中国钓鱼岛列岛海域的地图特点,并与中国人绘制的相关地图作比较。从地名、地图在划界中的作用,以及18世纪西欧地图绘制已产生国家疆界的意识的历史背景等入手,论证甲午战争前钓鱼... 本文主要介绍甲午战争(1894—1895年)前欧洲人绘制的8幅中国钓鱼岛列岛海域的地图特点,并与中国人绘制的相关地图作比较。从地名、地图在划界中的作用,以及18世纪西欧地图绘制已产生国家疆界的意识的历史背景等入手,论证甲午战争前钓鱼岛列岛早已进入中国管辖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钓鱼岛列岛 欧洲人绘制中国地图
原文传递
从《申报》资料看中日甲午战争前国民的社会心理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小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24-27,共4页
《申报》是中国近代创办最早的报刊,对甲午中日战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为我们今天研究甲午中日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申报》的资料分析,来透视... 《申报》是中国近代创办最早的报刊,对甲午中日战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为我们今天研究甲午中日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申报》的资料分析,来透视甲午中日战争前国民的主要社会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甲午中日战争 朝鲜 中国 日本
下载PDF
近代日本的文明论、殖民论及其批判之声——甲午战争130周年祭
5
作者 王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0-36,共17页
在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政学两界人士效仿欧美列强,把“文明”作为一个重要的对中国开战的理由,用“文明”来文饰、掩盖、美化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真实意图,甚至将“文明”作为一种政治叙事,来描述战前的中日关系。作为一个肇始于近代西方... 在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政学两界人士效仿欧美列强,把“文明”作为一个重要的对中国开战的理由,用“文明”来文饰、掩盖、美化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真实意图,甚至将“文明”作为一种政治叙事,来描述战前的中日关系。作为一个肇始于近代西方的词汇,“文明”(civilization)这一旨在描述理想的政治制度、社会形态、生产方式、道德准则、个人特质的词汇与近代日本的殖民扩张活动之间有何关联,日本的意识形态家们是如何将文明与殖民扩张勾连起来的?在近代日本,有无检讨、批判这一做法的声音,其理论基础又是什么?凡此种种,值得展开讨论,此乃理解甲午战争以来东亚局势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日本 文明论 福泽谕吉 幸德秋水 内藤湖南 尾崎秀实
下载PDF
甲午战争的日本近代思想史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岳兵 《日本学论坛》 2008年第1期9-13,共5页
在日本的思想舆论界,甲午战争的性质被普遍认为是"开化对保守的战争"、"文明对野蛮的战争",日本方面将这场获得加入帝国主义阵营的通行证的侵略战争美化成为"圣战"、"义战",在日本近现代思想... 在日本的思想舆论界,甲午战争的性质被普遍认为是"开化对保守的战争"、"文明对野蛮的战争",日本方面将这场获得加入帝国主义阵营的通行证的侵略战争美化成为"圣战"、"义战",在日本近现代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战争结束之后,一些思想家如内村鉴三转向了和平论,而大多数则如德富苏峰那样走向了帝国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帝国主义 福泽谕吉 德富苏峰 内村鉴三
下载PDF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被引量:3
7
作者 成伟明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50-53,共4页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这是一场由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日本政府坚定的对外扩张和侵略的国家意志,以及神道文化对天皇制政府的坚定维护,使日本国民在国家意志的指挥下形成了国民普遍的进取心。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惰性——...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这是一场由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日本政府坚定的对外扩张和侵略的国家意志,以及神道文化对天皇制政府的坚定维护,使日本国民在国家意志的指挥下形成了国民普遍的进取心。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惰性———安于现状、消极隐退、保守封闭,空谈"义、理",较少研究维护"义、理"的方略,这注定清政府不可能形成坚强的战争意志,进取的大国精神。清政府的腐败和战争意志的薄弱以及国民精神的颓废决定了战争的结果。这是构成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由此,我们得出,国家意志的正确和坚强以及国民精神的奋发向上也是硬道理。这也是维系一个国家能否由弱到强,长盛不衰的永久的动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中国 国家意志 国民精神 战争性质 日本 国民精神 清政府 《马关条约》 制海权
下载PDF
关于甲午陆战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辨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邱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52,共9页
认真辨析相关史料,我们就会发现,甲午战争研究中过去曾被定案的某些史实,如今似有重新提起讨论的必要。以第一阶段的平壤战役为例。清军前敌统帅叶志超稍作抵抗,便弃城逃回国内。对此,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当时平壤城内军储充足,叶志超宣... 认真辨析相关史料,我们就会发现,甲午战争研究中过去曾被定案的某些史实,如今似有重新提起讨论的必要。以第一阶段的平壤战役为例。清军前敌统帅叶志超稍作抵抗,便弃城逃回国内。对此,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当时平壤城内军储充足,叶志超宣称装备不足,是为临阵脱逃开脱罪责。然而认真检讨平壤城内清军弹药给养,可知,叶志超所陈并非虚言,清军的确没有做好备战。再如,依克唐阿历来被认为是怯战将领,可史料显示,他的部队武器装备之差,根本无法应对当时战争的需要。而徐邦道,历来被认为是敢于抵抗的将领。可仔细考察便知,此人军事素养较差,算不上称职的将领,根本不能承担前敌重任。说清政府要为甲午陆战失败承担责任,这一点也不为过。但具体下来,究竟是政府中哪些人应该负责?要负怎样的责任?甲午陆战失败是由于前线将领的贪生怕死?还是后方决策者的政策失误?这些都需要对史料做艰苦的考索才能给予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平壤战役 徐邦道 近代军事素养 军械
下载PDF
近代日本侵略亚洲国家思想探源——以福泽谕吉及其“脱亚入欧”思想为中心 被引量:4
9
作者 肖朗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9,共15页
"脱亚入欧"思想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日本,福泽谕吉是其主要代表人物。他全盘接受了近代西方的"文明史观"及"欧洲中心论",形成了"文明=欧美"、"野蛮=亚洲"以及"脱儒=脱亚"... "脱亚入欧"思想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日本,福泽谕吉是其主要代表人物。他全盘接受了近代西方的"文明史观"及"欧洲中心论",形成了"文明=欧美"、"野蛮=亚洲"以及"脱儒=脱亚"的思维模式,为"脱亚入欧"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福泽谕吉于1885年发表的《脱亚论》不仅标志着"脱亚入欧"思想的正式出台,而且把这种思想推向了对外侵略的方向,在客观上对甲午战争的爆发发挥了舆论先导的作用。探讨和分析福泽谕吉形成"脱亚入欧"思想的认识根源、逻辑前提以及《脱亚论》发表的影响等问题,将有助于认识近代日本多次对亚洲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思想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日本 亚洲国家 福泽谕吉 “脱亚人欧”思想 《脱亚论》 “欧洲中心论” 东亚国际 关系 甲午战争
原文传递
试论“洋务运动”与近代自强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爱军 任国平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3-67,共5页
清政府在历经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并未通过签订条约实现与西方国家的和平相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依然失败。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清政府试图通过开展洋务运动解决政治上的窘迫处境。对于洋务运动,部分学者认为是中国转向自强的起点,... 清政府在历经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并未通过签订条约实现与西方国家的和平相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依然失败。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清政府试图通过开展洋务运动解决政治上的窘迫处境。对于洋务运动,部分学者认为是中国转向自强的起点,这一说法是不符合晚清整体的国情和历史发展趋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政局 洋务运动 自大到自强 甲午战争 转折点
下载PDF
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孤本《津督院往来电》考述
11
作者 吉辰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2,共8页
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津督院往来电》是一份未经学界利用的甲午战争孤本史料。书中收录了直隶总督李鸿章与直隶提督叶志超的往来电报278通,内容涵盖甲午战争前夕及初期清军在朝鲜活动的整个过程,可补现有史料之不足。通过比对本书与《李... 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津督院往来电》是一份未经学界利用的甲午战争孤本史料。书中收录了直隶总督李鸿章与直隶提督叶志超的往来电报278通,内容涵盖甲午战争前夕及初期清军在朝鲜活动的整个过程,可补现有史料之不足。通过比对本书与《李鸿章全集》重合的部分,能够还原李鸿章对叶志超来电内容的改动与剪裁,进而可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李、叶二人当时的思想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督院往来电》 静嘉堂文库 甲午战争 叶志超 李鸿章
下载PDF
安倍晋三与伊藤博文对华政策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江永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41,共7页
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再度执政一年来,其许多做法与中日甲午战争前10年伊藤博文内阁颇为相似。今年正值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明年将是不平等的《马关条约》签署120周年。在这120年间,中国和日本经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甲子,这主要是时代... 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再度执政一年来,其许多做法与中日甲午战争前10年伊藤博文内阁颇为相似。今年正值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明年将是不平等的《马关条约》签署120周年。在这120年间,中国和日本经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甲子,这主要是时代背景与日本的国家发展模式不同所引起的。抚今思昔,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十分必要。从2014年甲午马年开始,未来的新甲子中日关系前景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仍将取决于未来日本走什么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倍晋三 伊藤博文 甲午战争 钓鱼岛 中日关系
下载PDF
中日甲午战争与黄遵宪晚年的民族国家思想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明枢 《嘉应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4-17,共4页
在重新解读黄遵宪咏甲午战争的诗,更能总结出黄氏晚年在总结甲午战争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思想。首先,民族的救亡图存须要中国人养成民族国家观念,从而以全民族之合力对付列强的入侵。其次,要区别传统的“忠”和“义”观念与现代的民族... 在重新解读黄遵宪咏甲午战争的诗,更能总结出黄氏晚年在总结甲午战争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思想。首先,民族的救亡图存须要中国人养成民族国家观念,从而以全民族之合力对付列强的入侵。其次,要区别传统的“忠”和“义”观念与现代的民族观念:要用“中西合璧”来形成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再次,甲午战后,他依然坚持要战胜种族歧视,坚持民族和平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遵宪 甲午中日战争 现代民族观
下载PDF
甲午前后的长沙--以吴大澂致汪鸣銮信札为依据的考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文君 《长沙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22-28,共7页
故宫博物院藏有吴大澂在长沙任职期间致其表弟汪鸣銮的信札9通,内容涉及吴大澂向京城赠送例贡,北上作战失利后回任湘抚等。这些信札,对研究甲午前后长沙的社会情形,有一定价值;对了解吴大澂在甲午战争前后的心理变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吴大澂 汪鸣銮 甲午战争 长沙
下载PDF
依克唐阿在辽南地区与日军作战考——从千山无量观万岁峰摩崖更易谈起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继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44-49,共6页
千山无量观"万岁峰"原名"将军峰",清光绪年间,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曾题书"攻凤攻海,功成一篑",记载了他在凤城、海城等地与日寇的战争情况。本文对千山无量观万岁峰摩崖的更易情况进行梳理,并对依克唐阿... 千山无量观"万岁峰"原名"将军峰",清光绪年间,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曾题书"攻凤攻海,功成一篑",记载了他在凤城、海城等地与日寇的战争情况。本文对千山无量观万岁峰摩崖的更易情况进行梳理,并对依克唐阿与日寇在凤城和海城的战斗情况进行考述,纠正了《奉天通志》、《辽阳县志》关于依克唐阿在对日战争中的一些错误记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山 依克唐阿 甲午战争
下载PDF
甲午战后全国性钱荒危机的爆发及其对城乡社会的冲击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祥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136,共22页
甲午战后的全国性钱荒危机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集中爆发的,其中铜价上涨、官钱减铸、民间私销是长期存在的基础性因素,甲午战争期间日军的货币掠夺、1895年严重的大范围灾荒则是直接的诱发性因素,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钱荒危机破坏... 甲午战后的全国性钱荒危机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集中爆发的,其中铜价上涨、官钱减铸、民间私销是长期存在的基础性因素,甲午战争期间日军的货币掠夺、1895年严重的大范围灾荒则是直接的诱发性因素,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钱荒危机破坏了各地原有的货币流通秩序,清政府希图通过铸造轻质制钱、开铸大小银元、开办官钱局等调整钱法的举措来应对钱荒,但遭到失败。农村地区则通过城乡贸易吸收制钱、销毁制钱改铸私钱、扩张短陌惯例等途径缓和了钱荒的冲击,并形成私铸在村、运销在城的民间铸币权运行模式。清政府督饬各省核减税赋折钱的措施多无实效,而地方政府的折钱浮收加重了农民负担与市场钱荒。动荡社会中的货币流通受到自然、政治、社会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不断地在均衡与非均衡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钱荒危机 制钱 币制改革 城乡社会
原文传递
《垫底辣妹》:论父权制与代际叙事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帅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149-156,160,共9页
在东亚文化圈中,自古以来有关代际关系的演绎就未曾断绝,与西方国家形成的“接力模式”不同,东亚地区长期奉行着“反馈模式”(亦被称为“代际交换”),这种模式浸染于儒家礼乐传统的化育机制中,催生出独具特色的代际意识和家教文化。作... 在东亚文化圈中,自古以来有关代际关系的演绎就未曾断绝,与西方国家形成的“接力模式”不同,东亚地区长期奉行着“反馈模式”(亦被称为“代际交换”),这种模式浸染于儒家礼乐传统的化育机制中,催生出独具特色的代际意识和家教文化。作为近年来日本励志题材影片的代表之作,《垫底辣妹》通过对主人公沙耶加不同成长阶段的非线性叙事,以艺术化的方式演绎了其家庭代际关系的三次转变。导演土井裕泰运用对比互衬的手法把存寄于母女之间的代际互信与父女之间的代际冲突层次鲜明地展现出来,在向观众深入诠释与传递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等正向价值观的同时,也深刻揭露出父权制背景下日本青少年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所面临的挑战,并引导社会公众从代际关系的视角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功能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权制 代际叙事 代际关系 家庭教育
下载PDF
“困惑”下的“忠实”记录——英国战地记者维利尔斯眼中的旅顺大屠杀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啸虎 《大连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23-27,共5页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人在旅顺现场的西方战地记者群体中,英国战地记者弗里德里克·维利尔斯(Frederic Villiers)引起的关注相对较少。维利尔斯对旅顺大屠杀的观察同样细致入微,甚至有切身感受在其中,并由此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但是,...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人在旅顺现场的西方战地记者群体中,英国战地记者弗里德里克·维利尔斯(Frederic Villiers)引起的关注相对较少。维利尔斯对旅顺大屠杀的观察同样细致入微,甚至有切身感受在其中,并由此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但是,维利尔斯作为来自西方"文明国度"的记者,头脑中无形的"文明"优越感仍左右着他对东方的认知,从而使他只能在"无法理解"的"困惑"之下做"忠实"的记录。而且维利尔斯"困惑"之下的"忠实"记录,实际带有一种意识到"半文明的日本竟仍如此野蛮"后的震惊。这背后所隐藏的西方文明中心观与优越感,更值得世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旅顺大屠杀 战地记者 弗里德里克·维利尔斯 文明
下载PDF
甲午战争中“后清流”提出的御敌方略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海涛 杨宝杰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甲午战争中,作为当时清廷中一股重要政治力量,后清流积极鼓动对日作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御敌方略,其中包括:进攻和防御策略、军队建设策略、后勤与保障策略及马关签约时期的迁都与日进行持久战的主张。通过分析后清流提出的具体战略战术,... 甲午战争中,作为当时清廷中一股重要政治力量,后清流积极鼓动对日作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御敌方略,其中包括:进攻和防御策略、军队建设策略、后勤与保障策略及马关签约时期的迁都与日进行持久战的主张。通过分析后清流提出的具体战略战术,将有助于我们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后清流 御敌方略
下载PDF
中日甲午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玉芬 《天中学刊》 2010年第3期111-114,共4页
甲午战争的胜利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成为日本历史发展的转折点。这次战争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日本军国主义的膨胀。甲午战争10年后,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成为远东一霸,跨入世界强国行列。
关键词 日本 甲午战争 军国主义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