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国志》裴松之音注浅论 被引量:3
1
作者 储泰松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70-74,共5页
《三国志》裴松之注音共92条(不计重复),考察这些注音的被注字、注音来源以及它们与《王三》、《广韵》、《集韵》等韵书在音系上的差异,分析某些特殊注音,可以为我们校勘《三国志》正文和裴注提供有益的线索与证据。
关键词 《三国志》 音注 中古音
下载PDF
《三国志》典型人物的选择原则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贵龙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4期76-77,共2页
《三国志》虽为史书,但处于文史未分家之时,亦可作为文学作品来研究。其中传主,亦可作为典型人物来研究,而典型人物的选择原则,也是其中的研究点之一。关于陈寿《三国志》的人物选择原则,罕有论者,因而有撰文的价值。本文通过对陈寿在... 《三国志》虽为史书,但处于文史未分家之时,亦可作为文学作品来研究。其中传主,亦可作为典型人物来研究,而典型人物的选择原则,也是其中的研究点之一。关于陈寿《三国志》的人物选择原则,罕有论者,因而有撰文的价值。本文通过对陈寿在各卷后的传末评曰进行考查,从中发现陈寿选择入传人物的三个原则,分别是广异闻而表奇事原则,可观、可纪、可称的原则,资治矫俗的原则,并对之进行详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寿 《三国志》 典型人物 选择原则
下载PDF
论《三国志》和裴注代词词序的变化
3
作者 邓军 李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7-72,共6页
与上古汉语相比,《三国志》和裴注中代词宾语的词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宾语的位置上:(1)否定句代词宾语一律后置;(2)疑问句代词宾语虽遵循前置的规则,但已出现了后置的趋势;(3)肯定句代词宾语由于押韵需要而前置,是修辞上的仿古用法。
关键词 三国志 裴注 代词 宾语 词序
下载PDF
从《三国志》和《三国志演义》谈张飞形象的转变
4
作者 崔新 《陇东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3-56,共4页
张飞是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一员战将,也是三国时期蜀汉集团最为重要的武将之一。在《三国志演义》这部小说中,小说家罗贯中对张飞这个形象的创作可谓着墨众多,下功极深。他不仅忠实于历史上张飞真实的形象,并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对其进行... 张飞是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一员战将,也是三国时期蜀汉集团最为重要的武将之一。在《三国志演义》这部小说中,小说家罗贯中对张飞这个形象的创作可谓着墨众多,下功极深。他不仅忠实于历史上张飞真实的形象,并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使得张飞性格突出、形象鲜明。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张飞究竟如何,是什么样,却值得商榷。本文首先列举了《三国志》和《三国志演义》中张飞形象的异同,并对"假张飞"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张飞真实的形象进行了探讨,此外,还对其形象转变所带来的影响及其意义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三国志演义》 张飞 形象转变
下载PDF
从《三国志》亲属称谓看《汉语大词典》编纂之缺失
5
作者 马丽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9,共3页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代表中国二十世纪历史性语文辞书的最高编纂水平的辞典,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忽视了常见书和常用词的考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仅从《三国志》亲属称谓角度认为《汉语大词典》存在着:词目未收、义项未收、义项失...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代表中国二十世纪历史性语文辞书的最高编纂水平的辞典,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忽视了常见书和常用词的考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仅从《三国志》亲属称谓角度认为《汉语大词典》存在着:词目未收、义项未收、义项失序、义项误立、书证有误、体例不一等方面的失误,从而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有力的语料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亲属称谓 《汉语大词典》
下载PDF
《三国志》称谓词札记
6
作者 马丽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9-71,共3页
《三国志》是一部在汉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化典籍,记录了较多的称谓词,其中的"所怙""侯""阿翁""下流""同堂姊""主人""同乡"等七个称谓词较具代表性。通过对... 《三国志》是一部在汉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化典籍,记录了较多的称谓词,其中的"所怙""侯""阿翁""下流""同堂姊""主人""同乡"等七个称谓词较具代表性。通过对它们的考释,为辞书编纂提出修正意见,进而说明专书研究在汉语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称谓词 专书研究
下载PDF
《三国志》及裴注人称代词研究
7
作者 刘海波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13年第Z2期95-104,共10页
《三国志》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认为第三、四世纪是上古汉语至中古汉语的过渡时期,《三国志》在语言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沿用旧的语法形式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语法形式。《三国志注》时代比《三国... 《三国志》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认为第三、四世纪是上古汉语至中古汉语的过渡时期,《三国志》在语言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沿用旧的语法形式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语法形式。《三国志注》时代比《三国志》稍晚,其中保存了魏晋时代大量同时期的语料,为研究这一时代的汉语特点提供了方便。本文通过共时的分析和历时的比较对《三国志》及裴注中主要人称代词的特点和语法功能进行描写,探讨人称代词体系的发展和兴衰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三国志注 人称代词 语法特点
原文传递
《三国志》新考辨
8
作者 石冬梅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69-71,共3页
考证《三国志·董卓传》、《刘表传》等篇中10处记载不确切和传抄讹误的地方。这些地方涉及到职官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地理等,有些还关系到对整个文本的解读。
关键词 《三国志》 上谷郡 刘表 髡刑
下载PDF
《传世藏书文白对照三国志》指瑕
9
作者 王彤伟 《唐都学刊》 2006年第4期86-89,共4页
田余庆、吴树平等翻译的三秦出版社《传世藏书文白对照三国志》①第二版译文有不少优点,同时也存在校对不精、译文有误、当译不译、漏译词句等四方面的瑕疵。在充分认同其优点的同时就上述四个方面择其要者谈一点商榷的意见,不但会有利... 田余庆、吴树平等翻译的三秦出版社《传世藏书文白对照三国志》①第二版译文有不少优点,同时也存在校对不精、译文有误、当译不译、漏译词句等四方面的瑕疵。在充分认同其优点的同时就上述四个方面择其要者谈一点商榷的意见,不但会有利于提高其下一版的质量,也会对同类书的翻译、出版有所裨益,从而真正继承“前修未密,后出转精”的学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词语 校勘 考释
下载PDF
基于本体的历史年代知识元在古籍数字化中的应用——以《三国志》历史年代知识元的抽取、存储和表示为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肖怀志 李明杰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3,共6页
“正史”纪传体因人记事的体例,造成了同一史实散见于史书不同篇卷的弊端。为满足专业研究者查找史实全貌的需要,本文选取较有代表性的《三国志》为例,通过历史年代本体建立的语义关联来聚集相关历史年代知识元,达到聚集同一或相关史实... “正史”纪传体因人记事的体例,造成了同一史实散见于史书不同篇卷的弊端。为满足专业研究者查找史实全貌的需要,本文选取较有代表性的《三国志》为例,通过历史年代本体建立的语义关联来聚集相关历史年代知识元,达到聚集同一或相关史实的目的,为古籍数字化知识发现功能的实现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数字化 知识发现 历史知识元 本体 《三国志》
下载PDF
关羽和刘渊——关羽形象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3
11
作者 大塚秀高 闫家仁 董皓 《保定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24-30,共7页
《三国志平话》中有以下描写:汉帝外孙刘渊把晋怀帝抓获,处死在刘禅庙前,并以此祭祖。不久,晋国灭亡,刘渊即汉帝之位,全书至此告终。这与《三国志演义》的结局有所不同。   刘渊是五胡十六国之汉的建国者,在北齐·魏收的... 《三国志平话》中有以下描写:汉帝外孙刘渊把晋怀帝抓获,处死在刘禅庙前,并以此祭祖。不久,晋国灭亡,刘渊即汉帝之位,全书至此告终。这与《三国志演义》的结局有所不同。   刘渊是五胡十六国之汉的建国者,在北齐·魏收的《魏书·匈奴刘聪传》中有所记载 (刘聪为刘渊的儿子 )。唐·房玄龄等的《晋书》中有传。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三国志平话》的结尾是根据《晋书》编写的。《晋书》有两、三种建安坊刻的宋元刊本存世。但是,《三国志平话》的“编者”不仅仅是依据《晋书》,还依据以《晋书》等改编的《资治通鉴》乃至《通鉴记事本末》编写了《三国志平话》的结尾部分。   《三国志平话》的“编者”还从《晋书·刘元海 (刘渊 )载记》中把龙神的因素加到关羽的形象中。起初,关羽和刘渊的形象是表里一体的关系。在《晋书》的刘渊形象中,以发现玉玺这一情节为关键,早已被注入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中的关羽形象。归根结底,刘渊的须及爱读《春秋左氏传》的因素从关羽形象中袭出,而关羽的龙神因素则从刘渊形象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演义》 关羽 刘渊 人物形象 小说
下载PDF
对司马相如成名与文翁化蜀关系的再认识——以《三国志·秦宓传》所录秦宓致王商书信为重点 被引量:6
12
作者 房锐 《唐都学刊》 2007年第6期1-5,共5页
司马相如与蜀郡太守文翁均为汉代著名人物,关于司马相如成名与文翁化蜀之间的关系,前人多有误解。以《三国志.秦宓传》所录秦宓致王商书信为重点,对这一问题加以辨析,可以澄清相关历史事实。
关键词 司马相如 文翁 《三国志·秦宓传》 秦宓
下载PDF
一峰独秀与诸峰并立——谈《全相平话三国志》与《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张飞形象塑造的差异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小红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87-91,共5页
《全相平话三国志》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人物塑造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张飞形象的塑造上。原因在于:关羽崇拜的影响;不同作者审美取向的差异;不同艺术形式叙述传统的差异。
关键词 全相平话三国志 三国志通俗演义 张飞 关羽崇拜 审美取向 叙述传统
下载PDF
赵一清《三国志》研究成就发覆——以《三国志注补》为例
14
作者 刁生虎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74-81,共8页
清代《水经注》研究大家赵一清亦是不容忽视的《三国志》研究专家,其治《三国志》之功不在《水经注》之下,这从其所撰六十五卷本《三国志注补》可见一斑。赵一清从字句考订、词义训释、意义阐发、史实补充、地理诠解、官职考释、人名疏... 清代《水经注》研究大家赵一清亦是不容忽视的《三国志》研究专家,其治《三国志》之功不在《水经注》之下,这从其所撰六十五卷本《三国志注补》可见一斑。赵一清从字句考订、词义训释、意义阐发、史实补充、地理诠解、官职考释、人名疏证、书名疏释、异文辨析、讹误纠擿等十个层面对陈寿《三国志》原文以及裴松之注文中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研,构成《三国志》研究史上的重要一环,值得学界深切关注并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一清 《三国志注补》 《三国志》研究
下载PDF
史传文学与信史的联系与区隔——以“三国”为例
15
作者 冯天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5-139,共5页
本文以讲史小说《三国演义》与史书《三国志》的联系与区隔说明:"文"与"史"固然不宜截然分家,但决不能混淆,文史各有职能侧重,文学求美,史学求真,二者的主要功能不能相互取代,以文代史,便会导致"观者惑乱"... 本文以讲史小说《三国演义》与史书《三国志》的联系与区隔说明:"文"与"史"固然不宜截然分家,但决不能混淆,文史各有职能侧重,文学求美,史学求真,二者的主要功能不能相互取代,以文代史,便会导致"观者惑乱"。作为"观者"的我们,要想在历史真实的认识上不受"惑乱",应当学会把握信史与史传文学的联系性与差异性,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 《三国志》 《三国演义》 信史 史传文学
下载PDF
《三国志·蜀书》校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斌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比勘百衲本与中华书局标点本《三国志·蜀书》的异文,并纠正标点本的一些文字讹误。
关键词 《三国志·蜀书》 古代书籍 校勘 印刷错误
下载PDF
《三国志》裴注与《太平御览》引东晋孙盛著书异文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玲娣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1-45,127,128,共7页
晋代史学家孙盛著书颇丰,其佚文资料在《三国志》裴注和《御览》中均有征引。这两部书所引孙盛著书存在大量异文,对这些异文现象进行分析,可以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参证。裴注与《御览》所引孙盛著书中的异文文字主要有通假、异体... 晋代史学家孙盛著书颇丰,其佚文资料在《三国志》裴注和《御览》中均有征引。这两部书所引孙盛著书存在大量异文,对这些异文现象进行分析,可以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参证。裴注与《御览》所引孙盛著书中的异文文字主要有通假、异体、古今三种形式,有些文字上的讹误主要是因为音近或形近而造成的。异文词语基本上是同义或近义关系,根据异文所指相同可以推出相关异文词语的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裴注 《太平御览》 孙盛 异文
下载PDF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三国志演义》虚实艺术新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关四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80-85,共6页
对《三国志演义》虚实问题的评价 ,迄今仍众说纷纭 ,褒贬不一。本文从七个方面多角度透视了其虚实艺术模式 ,认为 :作为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其虚实艺术成功的奥秘 ,关键在于宏观总体实与微观具体虚的和谐统一。宏观上与史实合拍 ,切合... 对《三国志演义》虚实问题的评价 ,迄今仍众说纷纭 ,褒贬不一。本文从七个方面多角度透视了其虚实艺术模式 ,认为 :作为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其虚实艺术成功的奥秘 ,关键在于宏观总体实与微观具体虚的和谐统一。宏观上与史实合拍 ,切合历史小说的个性特征 ;微观上的虚构成分 ,又充分发挥了其艺术创造力 ,体现出小说艺术的共性特征。宏观与微观的交融 ,形成了其实中有虚、寓虚于实的总体特征 ,成为中国历史小说虚实艺术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演义》 虚实艺术 宏观实 微观虚 评价 历史小说 人物塑造 情节 小说艺术
下载PDF
《三国志注》《太平御览》所引志怪类著作对应异文研究
19
作者 吕玲娣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68-73,共6页
裴松之《三国志注》征引志怪类著作共7种,与《太平御览》所引对应内容形成大量异文。这些异文形式丰富,有文字上的异体字、通假字、形似而讹字,有词汇上的同义替换词、同义异形词,也有语法上的语序和结构变化等。如“含-灌”表示将水含... 裴松之《三国志注》征引志怪类著作共7种,与《太平御览》所引对应内容形成大量异文。这些异文形式丰富,有文字上的异体字、通假字、形似而讹字,有词汇上的同义替换词、同义异形词,也有语法上的语序和结构变化等。如“含-灌”表示将水含在口中而喷出,是古代道家、佛家救人治病的常用方式;“捉-投”“蹷-蹙”形似而讹,“使”乃“促”字之讹,从而与“遽”形成同义异文。通过辨析字形、考查词义可以为文献阅读提供正确释读参考,也可以为中古汉语研究补证词义和语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注 太平御览 志怪类 异文
下载PDF
《三国志演义》童谣略说
20
作者 廖瑜 《红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84-86,共3页
童谣在古代文化中往往被认为能够预示世运或人事,因此在许多叙事性作品中常常利用童谣以求达到某种既定的叙事效果。在《三国志演义》中亦是如此。无论是其源泉的《三国志》还是之后的嘉靖本,亦或今日流传度最广的毛评本,都或多或少的... 童谣在古代文化中往往被认为能够预示世运或人事,因此在许多叙事性作品中常常利用童谣以求达到某种既定的叙事效果。在《三国志演义》中亦是如此。无论是其源泉的《三国志》还是之后的嘉靖本,亦或今日流传度最广的毛评本,都或多或少的引用了童谣。童谣在"三国"故事的叙事过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同时童谣还具有一定的功能意义。而正是基于这些因素,某些童谣逐渐淘汰出"三国"故事的叙述,而又有新的童谣进入"三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演义 童谣 功能 演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