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法的内外部体系论矿产资源法律体系的完善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莉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1-14,25,共5页
依据法律体系系统性的标准,我国矿产资源法律体系存在效力等级不合理,事项内容缺失,法律规范不衔接和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论文运用法的"外部体系"和"内部体系"的理论,结合现实背景、立法宗旨和法律属性,提出完善... 依据法律体系系统性的标准,我国矿产资源法律体系存在效力等级不合理,事项内容缺失,法律规范不衔接和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论文运用法的"外部体系"和"内部体系"的理论,结合现实背景、立法宗旨和法律属性,提出完善矿产资源法律体系要兼顾宏观和微观,要将制度的完善归于相应原则中。坚持宪法原则——真正实现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完善矿业权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原则——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维护生产安全和保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体系 国家所有权 矿业权 生产安全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安全生产权与劳动安全卫生权
2
作者 刘诚 《工会理论研究》 2023年第5期4-20,共17页
安全生产与劳动安全卫生都应该限于工作场所,安全生产的概念应该剔除公共安全卫生和交通运输安全。安全生产权与劳动安全卫生权虽有共同点,但存在本质区别。安全生产权的理论依据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和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理论,而劳... 安全生产与劳动安全卫生都应该限于工作场所,安全生产的概念应该剔除公共安全卫生和交通运输安全。安全生产权与劳动安全卫生权虽有共同点,但存在本质区别。安全生产权的理论依据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和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理论,而劳动安全卫生权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劳动权理论;安全生产权的权利主体是用人单位,而劳动安全卫生权的权利主体是劳动者;安全生产权立法的目的是保护生产力(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并列)、减少经济损失(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并列),而劳动安全卫生权立法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减少伤亡和职业病人数。安全生产权与劳动安全卫生权概念混淆,导致立法错位、法律运行低效和规章制度的法律性质模糊等一系列问题。应该认真对待安全生产权与劳动安全卫生权的区别,正确使用语词、把握概念,并根据法律性质立法、按照专业化原则设定执法机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安全卫生权 安全生产权 生产力保护 劳动者保护 规章制度
下载PDF
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市场化管理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栗 石昌智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57,共2页
通过对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抽象"处理为安全生产权,然后对安全生产权再进行"物化"处理成安全生产票,最后通过安全生产票的发行、配售、回收、没收、转让、储存、追加等市场手段实现安全生产票在各个企业的分配;通... 通过对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抽象"处理为安全生产权,然后对安全生产权再进行"物化"处理成安全生产票,最后通过安全生产票的发行、配售、回收、没收、转让、储存、追加等市场手段实现安全生产票在各个企业的分配;通过安全生产票与企业安全生产量的"强制"关联关系决定企业的产量和产值,并由此影响企业的利润,使得企业管理者关心和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由此,使得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许可证 安全生产权 安全生产票 市场化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