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雷达资料的一次高原涡天气云降水宏微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筱杨 郑佳锋 +2 位作者 朱克云 张杰 王雨琪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15-1425,共11页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并结合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Ⅲ)的毫米波云雷达资料和激光雨滴谱仪雨滴谱资料,对影响那曲地区的一次高原涡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天气背景和云-降水水平、垂直结构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此次高原涡天...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并结合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Ⅲ)的毫米波云雷达资料和激光雨滴谱仪雨滴谱资料,对影响那曲地区的一次高原涡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天气背景和云-降水水平、垂直结构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此次高原涡天气形成了涡旋状的云系,从垂直结构看本次过程由对流云演变为积层混合云。对流云阶段,回波多呈小面积的零星稀疏分布,持续时间较短,与此同时还伴有强烈的上升运动,云中正速度区多呈条状或细带状,云顶较高,呈“蘑菇状”,此时对应降水强度小,雨滴粒子浓度较低。混合云阶段,回波多呈整齐的片状,回波持续时间较长,云中的正速度区常呈柱状或方块状,近地面1 km位置处亮带明显,是由于粒子相态变化造成的,亮带以下降水粒子碰撞破碎,反射率因子明显降低,对应雨滴粒子直径多处于1~3 mm,且浓度较大。高原涡过程中不同阶段云所对应的雷达回波结构和降水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别,本研究可为高原天气预报和物理过程等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那曲 高原涡 云降水 宏微观特征 云雷达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侧九龙夏季非降水云的观测特征
2
作者 徐桂荣 王晓芳 +3 位作者 万蓉 李平 李雨生 王俊超 《暴雨灾害》 2024年第2期135-145,共11页
青藏高原东侧九龙地区是西南涡多发区,利用该地区新型探测设备开展云探测,有助于增强对西南涡多发区云特征的认识。利用2018—2019年6—8月九龙站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夏季非降水云的出现率、液态水路径及过冷水路径的观测... 青藏高原东侧九龙地区是西南涡多发区,利用该地区新型探测设备开展云探测,有助于增强对西南涡多发区云特征的认识。利用2018—2019年6—8月九龙站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夏季非降水云的出现率、液态水路径及过冷水路径的观测特征。结果表明:九龙夏季非降水云出现率月均值在67%~82%之间,以低云和中云为主,高云较少;低云出现率表现为白天低、夜间高,而中云和高云则相反;云出现率的垂直分布表现为单峰形态,在约2km高度存在云出现率峰值8.1%;受大气热力层结日变化影响,云出现率的单峰垂直分布呈现日夜差异。另外,九龙夏季非降水云的液态水路径均值为0.433kg·m^(-2),其中低云、中云、高云的液态水路径均值分别为0.665、0.240、0.102kg·m^(-2);低云的液态水路径日变化特征与其出现率相似,而中云和高云的液态水路径日变化特征不明显。此外,九龙夏季非降水云中冷云的过冷水路径均值为0.154kg·m^(-2),其中低云、中云、高云的过冷水路径均值分别为0.065、0.166、0.102kg·m^(-2);总体上过冷水路径在液态水路径中的占比约为34.3%~38.8%,过冷水路径占比随云的高度而增大,这使得中云和高云的过冷水路径日变化与其液态水路径相似。与同纬度华中地区相比,九龙夏季非降水云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这与两地之间的大气水汽特征差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西南涡 非降水云 云出现率 液态水路径 过冷水路径
下载PDF
青藏高原低涡的演变机理、多尺度变化及其对全球地震活动的制约
3
作者 招洁兰 任亮 +2 位作者 耿庆国 汪成民 高建国 《价值工程》 2021年第1期248-249,共2页
本文系统阐述青藏高原低涡的演变东移机理、青藏高原低涡的演变机理、多尺度变化及其对全球地震活动的制约关系。
关键词 青藏高原低涡 高原低涡的演变东移机理 全球地震活动的制约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表温度对一例高原涡影响的数值模拟
4
作者 朱伊 范广洲 衡志炜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2年第3期48-57,共10页
基于FNL再分析资料、FY-2D气象卫星黑体亮温数据以及多源融合降水数据,运用WRF模式模拟了2015年6月9~11日的一次高原涡过程,通过对比控制试验和6组青藏高原地表温度敏感性试验的差异,从高原涡生成位置、结构、强度、移动路径等多个方面... 基于FNL再分析资料、FY-2D气象卫星黑体亮温数据以及多源融合降水数据,运用WRF模式模拟了2015年6月9~11日的一次高原涡过程,通过对比控制试验和6组青藏高原地表温度敏感性试验的差异,从高原涡生成位置、结构、强度、移动路径等多个方面研究了地表温度对其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应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高原涡生成、发展和成熟各阶段的位置、结构、移动路径、500 hPa环流形势以及降水情况;青藏高原地表温度对高原涡强度和降水有一定影响,对高原涡生成和移动影响不大;地表温度对高原涡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感热通量和地表潜热通量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表温度 高原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春季感热通量与我国东部气温的年际关系
5
作者 任倩 周长艳 +2 位作者 夏阳 岑思弦 龙园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3-792,共10页
利用ERA-Interim提供的地表感热、环流场资料和1979-2013年753站中国春季气温观测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东部春季感热通量与我国东部气温的关系。春季高原东部感热与我国东部气温在年际变化上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去除9年滑... 利用ERA-Interim提供的地表感热、环流场资料和1979-2013年753站中国春季气温观测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东部春季感热通量与我国东部气温的关系。春季高原东部感热与我国东部气温在年际变化上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去除9年滑动平均以后的SVD第一模态结果表明,当高原东部感热出现南弱(强)北强(弱)时,对应我国东北和华南地区的气温异常偏低(高)。当春季高原感热呈现南负北正的分布时,高层200hPa上,高纬东风异常减弱背景西风有利于冷空气的南下,加之副热带西风急流显著增强,有利于东北地区形成气旋性环流。中低层环流场上,我国北方地区上空为一深厚的东北冷涡所控制,从对流层低层到高层,均呈现较强的气旋式环流分布。一方面,它引导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东北地区气压异常减弱,气温异常偏低;另一方面,其西侧北风异常阻滞了华南地区上空的背景西南风,不利于暖气流的输送。进一步分析得出,与PC1相关的南北温度差值场上,东亚地区上空从低纬到高纬呈现"负-正-负"的分布形势,有利于副热带西风急流在我国上空的显著增强。气旋中心上暖下冷的结构,导致位涡显著发展并向低层伸展、侵入,增强了对流层中低层的气旋性环流。气旋中心整个对流层为深厚的异常干空气,湿度负值中心与冷中心相对应,表明干冷空气异常下传发展。干侵入使得冷涡加强发展,维持了异常气旋性环流,导致春季东北、华南地区的异常降温。虽然前冬Nino3.4区海温与春季感热相关较好,但其对我国东部春季气温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感热 东部气温 年际变化 东北冷涡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大气低频振荡与低涡群发性的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孙国武 陈葆德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3-121,共9页
本文指出,夏半年青藏高原低涡具有群发性,即低涡集中在某些时段连续不断地发生,而在另一些时段又不发生的特征。高原低涡的群发时段与高原大气低频振荡位相转换和垂直结构以及高原大气高频扰动的强弱有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高原大... 本文指出,夏半年青藏高原低涡具有群发性,即低涡集中在某些时段连续不断地发生,而在另一些时段又不发生的特征。高原低涡的群发时段与高原大气低频振荡位相转换和垂直结构以及高原大气高频扰动的强弱有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高原大气扰动──高频部分与低频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低涡群 大气 低频振荡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旋卷(扭)构造变形遥感探测及其地球动力学与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相博 王新民 +4 位作者 袁剑英 马龙 靳久强 于均民 晁吉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3-439,共7页
利用遥感技术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发现了祁连山西段旋卷构造、柴北缘赛什腾山旋卷构造、柴达木西南祁漫塔格山弧形扭动构造及祁连东部大型旋卷构造等四个旋卷 (扭 )构造。分析了这些旋卷 (扭 )构造产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及其与油气运移和... 利用遥感技术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发现了祁连山西段旋卷构造、柴北缘赛什腾山旋卷构造、柴达木西南祁漫塔格山弧形扭动构造及祁连东部大型旋卷构造等四个旋卷 (扭 )构造。分析了这些旋卷 (扭 )构造产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及其与油气运移和聚集之间的关系 ,并指出这些发现对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也对这一地区今后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指出Tapponnier的“走向滑移线场和构造逃逸理论”存在两点明显不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遥感 地球动力学 油气地质 旋卷构造 旋扭构造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