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4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致密油形成的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97
1
作者 付锁堂 张道伟 +1 位作者 薛建勤 张晓宝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2-682,共11页
柴达木盆地具备致密油形成的地质条件。柴达木盆地大面积分布的中下侏罗统(J1+2)半深湖相泥岩、第三系下干柴沟组(E3)、上干柴沟组(N1)半深湖及深湖相烃源岩和与其互层或位于其附近的滨浅湖相砂体或碳酸盐岩构成了对致密油形成非常有利... 柴达木盆地具备致密油形成的地质条件。柴达木盆地大面积分布的中下侏罗统(J1+2)半深湖相泥岩、第三系下干柴沟组(E3)、上干柴沟组(N1)半深湖及深湖相烃源岩和与其互层或位于其附近的滨浅湖相砂体或碳酸盐岩构成了对致密油形成非常有利的源储共生关系。柴北缘侏罗系湖相烃源岩有机碳平均1.85%,有机质类型以Ⅰ—Ⅱ2型为主,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具有较好的生油潜力。柴西第三系烃源岩有机碳一般在0.4%~1.2%,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型为主,RO分布在0.4%~1.2%范围内,处于生油窗内。与国内其它盆地相比,柴西第三系烃源岩具有烃转化率较高的特点。碎屑岩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隙为主,孔隙度3.8%~10.2%,渗透率0.1~2.0×10-3μm2,储层具有单层厚度较薄、纵向上多层叠加、累计厚度较大、平面上多油层复合叠置分布的特点。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和层间收缩缝为主,孔隙度5%~7%,渗透率0.2~0.7×10-3μm2,储层层数较多,单层厚度薄,多沉积相带控制,具有横向广覆连片分布的特点。古构造斜坡区和生油凹陷中心是致密油分布集中区。致密油可能的成藏组合包括源内包裹组合、源上广覆组合、源下依伏组合和源侧披覆组合等四种。柴达木盆地致密油资源丰富、潜力大,初步估算资源量在8.16~10.46×108t。通过成藏条件分析,认为柴西扎哈泉—乌南、小梁山—南翼山、七个泉—跃进和柴北缘冷湖等四个有利勘探区带可作为近期致密油勘探的首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利区带 勘探潜力 地质条件 致密油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北缘榴辉岩的峰期和退变质年龄:来自U-Pb及Ar-Ar同位素测定的证据 被引量:82
2
作者 张建新 杨经绥 +3 位作者 许志琴 张泽明 陈文 李海兵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7-222,共6页
柴北缘大柴旦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以角闪岩相变质条件为特征的片麻岩中。选择新鲜的保存较好的榴辉岩分别进行U-Ph和Ar-Ar同位素年代学测定,含石榴子石的白云母片麻岩(此榴辉岩的围岩)被选用于白云母的Ar-Ar测定。榴辉... 柴北缘大柴旦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以角闪岩相变质条件为特征的片麻岩中。选择新鲜的保存较好的榴辉岩分别进行U-Ph和Ar-Ar同位素年代学测定,含石榴子石的白云母片麻岩(此榴辉岩的围岩)被选用于白云母的Ar-Ar测定。榴辉岩的 U-Ph测定显示^(206)Pb/^(2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为(494. 6±6. 5)Ma,代表榴辉岩的峰期变质作用年龄。同样榴辉岩样品的多硅白云母被分选出用于^(39)Ar-^(40)Ar年代学测定。测定结果获得的坪年龄为(466. 7±1. 2)Ma,等时线年龄为(465. 9±5. 4)Ma,代表榴辉岩在退变过程中的冷却年龄;围岩中白云母的^(39)Ar-^(40)Ar年代学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为(477. 67±17. 72)Ma。相似的 Ar-Ar年龄值表明,榴辉岩和围岩在抬升过程中经历了一致的冷却及退变质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柴达木盆地 铀-铅定年 氩-氩定年
下载PDF
柴达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及其控油气作用 被引量:87
3
作者 金之钧 张明利 +1 位作者 汤良杰 李京昌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3-608,共6页
柴达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经历了 4个不同的阶段 ,即早、中侏罗世裂陷阶段 ;晚侏罗世—白垩纪挤压阶段 ;早第三纪 (路乐河期 )—上新世晚期 (上油砂山期 )区域挤压坳陷与局部走滑、逃逸阶段 ;上新世晚期 (狮子沟期 )—第四纪挤压、推覆... 柴达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经历了 4个不同的阶段 ,即早、中侏罗世裂陷阶段 ;晚侏罗世—白垩纪挤压阶段 ;早第三纪 (路乐河期 )—上新世晚期 (上油砂山期 )区域挤压坳陷与局部走滑、逃逸阶段 ;上新世晚期 (狮子沟期 )—第四纪挤压、推覆阶段。裂陷阶段 ,在柴北缘形成中、下侏罗统烃源岩 ;挤压坳陷阶段 ,伴随盆地西部整体坳陷 ,在盆地西部形成第三系烃源岩层 ;挤压、推覆阶段 ,随着盆地西部的隆升 ,东部地区的强烈沉降 ,在盆地东部第四纪坳陷中沉积了第四系烃源岩。柴达木盆地断裂、褶皱构造十分发育 ,油气藏类型以构造油气藏为主 ,其中背斜、断鼻油气藏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茫崖凹陷 ,而与断层有关的断鼻、断块油气藏主要分布于柴北缘断陷区。柴达木盆地第三系油气储层中沸腾包裹体的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中新生代 盆地演化 油气成藏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40多年来的气候变化研究 被引量:87
4
作者 时兴合 赵燕宁 +4 位作者 戴升 徐亮 李应业 贾红莉 张青梅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分析青海省柴达木盆地1961—2002年气象观测资料得出,年度和四季的气温、降水和地表蒸发的气候变化倾向率均为正值。尤其是近10多年来,柴达木盆地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地表蒸发增加,这些气象要素都有利于气候向暖湿方向发展,但考虑到柴... 分析青海省柴达木盆地1961—2002年气象观测资料得出,年度和四季的气温、降水和地表蒸发的气候变化倾向率均为正值。尤其是近10多年来,柴达木盆地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地表蒸发增加,这些气象要素都有利于气候向暖湿方向发展,但考虑到柴达木盆地的降水总量有限(平均每日降水不足0 3mm),而地表蒸发总量又与降水总量比较接近,因此,从气象要素的历史变化和季节分布特征看,柴达木盆地的整体环境状况仍处于比较差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降水 气候变化 气象要素 地表 地气 气象观测资料 气温升高 四季 蒸发
下载PDF
柴达木东缘山地千年祁连圆柏年轮定年分析 被引量:78
5
作者 邵雪梅 方修琦 +1 位作者 刘洪滨 黄磊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0-100,共11页
针对中国干旱区生长的树木缺失轮和伪轮多等具体情况,及常规树轮定年方法应用于中国干旱地区时所遇到的问题,本文以柴达木盆地东缘山地上生长的千年祁连圆柏树轮定年工作为例,详细探讨了在中国干旱地区建立树轮定年年表的方法体系及技... 针对中国干旱区生长的树木缺失轮和伪轮多等具体情况,及常规树轮定年方法应用于中国干旱地区时所遇到的问题,本文以柴达木盆地东缘山地上生长的千年祁连圆柏树轮定年工作为例,详细探讨了在中国干旱地区建立树轮定年年表的方法体系及技术路线,对常规的工作方法提出新的改进。这包括:采样中要采集不同树龄、不同小生境且大复本量的样本;交叉定年工作要按一定的工作程序;安放缺失轮时要同时考虑窄轮和宽轮变化的一致性;用多种方法对定年和轮宽量测值进行检验等。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有助于在中国干旱地区建立定年准确、千年尺度的树轮年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代学 树轮年表 交叉定年 千年祁连圆柏 气候变化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构造分区及其油气远景 被引量:80
6
作者 戴俊生 叶兴树 +4 位作者 汤良杰 金之钧 邵文斌 胡勇 张兵山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1-296,共6页
基于对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的研究 ,主要依据基底性质和起伏、地层展布、构造变形强度、盆地演化特征、断裂和山脉的分割性和含油气系统的分布等将柴达木盆地划分为北部块断带、茫崖坳陷、三湖坳陷和德令哈坳陷 4个一级单元和 ... 基于对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的研究 ,主要依据基底性质和起伏、地层展布、构造变形强度、盆地演化特征、断裂和山脉的分割性和含油气系统的分布等将柴达木盆地划分为北部块断带、茫崖坳陷、三湖坳陷和德令哈坳陷 4个一级单元和 2 1个二级单元。依据烃源岩的分布、生储盖组合和构造圈闭发育程度等 ,按Ⅰ类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构造分区 油气远景 地质构造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含油气盆地
下载PDF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期次——以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田第三系储层为例 被引量:78
7
作者 高先志 陈发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48-554,共7页
储层中的流体包裹体是储层成岩过程被自生矿物晶格所捕获而形成的油气水包裹体 ,它们记录了油气水充注储层时的组成、性质以及物理化学条件。不同自生矿物或不同期次的胶结矿物捕获的包裹体 ,其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不同 ,这些特征是油气... 储层中的流体包裹体是储层成岩过程被自生矿物晶格所捕获而形成的油气水包裹体 ,它们记录了油气水充注储层时的组成、性质以及物理化学条件。不同自生矿物或不同期次的胶结矿物捕获的包裹体 ,其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不同 ,这些特征是油气藏形成演化历史的直接标志。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田是一个侏罗系生烃、第三系储集的成藏系统。文章通过包裹体类型、成岩矿物期次、烃类包裹体成分以及均一化温度和盐度等分析 ,证明南八仙油田上第三系与下第三系有着不同的油气注入和成藏期次 :下第三系的油气藏为两期充注的结果 ,而上第三系油气藏则主要为一期成藏。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以及南八仙第三系埋藏史和古地温资料推断 ,南八仙油田下第三系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时期为渐新世和上新世 ,上第三系油气成藏的地质时期为上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包裹体 油气成藏期次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纪与新近纪沉积相 被引量:81
8
作者 党玉琪 尹成明 赵东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7-306,共10页
利用数十口井的电性、岩性及分析化验资料 ,将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纪与新近纪沉积相划分为七种相和亚相 :洪积锥、水下冲积扇、河道和泛滥平原、滨湖、浅湖、较深湖和三角洲。沉积相的空间展布概括起来分为三大带 :( 1)阿尔金山前西... 利用数十口井的电性、岩性及分析化验资料 ,将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纪与新近纪沉积相划分为七种相和亚相 :洪积锥、水下冲积扇、河道和泛滥平原、滨湖、浅湖、较深湖和三角洲。沉积相的空间展布概括起来分为三大带 :( 1)阿尔金山前西段陡坡带洪积锥 -水下冲积扇 -扇三角洲 -河道和泛滥平原 -湖相 ;( 2 )阿尔金山前中段陡坡带洪积锥 -水下冲积扇 -湖相 ;( 3)昆仑山前洪积锥 -河道和泛滥平原 -三角洲相。沉积相不仅影响着碎屑岩的成分和结构 ,而且也影响其物性与含油性。由洪积锥到水下冲积扇 ,到河道和泛滥平原 ,到三角洲 ,到湖相 ,石英和胶结物含量逐渐升高 ,岩屑和杂基含量逐渐降低 ,分选及磨圆变好 ,颗粒的粒级变细。浅层以河道和泛滥平原及三角洲相的物性最好 ,深层以三角洲相的物性最好 ,次为冲积扇 ,湖相最差。碎屑岩的油气富集以河道、泛滥平原和三角洲相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古近纪 新近纪 沉积相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构造古地理分析 被引量:77
9
作者 汤良杰 金之钧 +4 位作者 张明利 刘池阳 吴汉宁 由福报 张兵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21-429,共9页
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柴达木盆地显生宙构造古地理特征和盆地叠合过程。在寒武纪—泥盆纪 ,柴达木板块处于低纬度区 ,从寒武纪时的南纬 4 1°往北漂移到泥盆纪时的北纬 10 6° ,与塔里木、华北、扬子等块体有较大的纬度差 ,表明... 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柴达木盆地显生宙构造古地理特征和盆地叠合过程。在寒武纪—泥盆纪 ,柴达木板块处于低纬度区 ,从寒武纪时的南纬 4 1°往北漂移到泥盆纪时的北纬 10 6° ,与塔里木、华北、扬子等块体有较大的纬度差 ,表明柴达木板块在该时期是一个并不隶属于其它任何板块的独立的块体 :与华北板块之间以北祁连洋相隔 ,与塔里木板块之间以阿尔金洋相隔 ,与中昆仑地块之间以东昆仑洋相隔 ,柴达木板块内部也被赛什腾—锡铁山洋所分隔。这些洋盆经历了寒武纪—早、中奥陶世张裂阶段和晚奥陶世—早、中泥盆世聚敛阶段 ,最终于中泥盆世末期闭合。该时期在柴达木盆地内部 ,叠合在震旦纪大陆裂谷盆地之上的是寒武—奥陶纪台地—陆棚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建造 ,生物发育 ;志留纪—早、中泥盆世柴达木盆地以隆起为特征。石炭纪—三叠纪柴达木板块继续北移 ,石炭纪时位于北纬 11 9° ,二叠纪时位于北纬 12 7° ,三叠纪时位于北纬 2 2 2° ,该时期柴达木板块已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拼合 ,但与羌塘板块之间以南昆仑洋相隔 ,柴达木处于南昆仑洋的弧后部位 ,叠加在早期盆地之上的是石炭纪—早二叠世滨岸—台地—陆棚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夹煤线。晚二叠世—三叠纪柴达木盆地再度隆升。侏罗纪以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古地理 古地磁 叠合盆地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油气聚集规律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75
10
作者 徐凤银 彭德华 侯恩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共6页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 ,是中国 7个大型内陆含油气盆地之一。发育有石炭系、侏罗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4个大含油气系统 ,形成了北缘、西部和中部 3个勘探领域 ,共有油气资源量 42× 10 8t(油当量 ) ,油气聚集受烃源岩、构造叠...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 ,是中国 7个大型内陆含油气盆地之一。发育有石炭系、侏罗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4个大含油气系统 ,形成了北缘、西部和中部 3个勘探领域 ,共有油气资源量 42× 10 8t(油当量 ) ,油气聚集受烃源岩、构造叠加及储集层性质的控制。该盆地勘探程度较低 ,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和广阔的勘探前景 ,是中国最有油气勘探潜力的盆地之一。根据盆地内不同地区的油气藏控制因素 ,盆地的西部南区、西北缘的阿尔金山前、北缘的冷湖三号等地区是碎屑岩油藏勘探的重要领域 ,西部北区是非常规储层油藏的重点勘探区 ,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油气聚集规律 勘探潜力 勘探方向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新进展 被引量:79
11
作者 付锁堂 马达德 +2 位作者 陈琰 张国卿 伍坤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10,共10页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受喜马拉雅晚期新构造运动影响,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勘探难度大,自20世纪80年代尕斯库勒油田发现以后,勘探长期陷入沉寂。"十一五"(2006—2010年)以来,深化基础地质研究,在盆地演化、烃源岩分布、...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受喜马拉雅晚期新构造运动影响,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勘探难度大,自20世纪80年代尕斯库勒油田发现以后,勘探长期陷入沉寂。"十一五"(2006—2010年)以来,深化基础地质研究,在盆地演化、烃源岩分布、沉积储层、输导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明确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新建了走滑冲断-源外油气富集模式、坳内断褶-源上油气富集模式、凹陷斜坡-源内近源油气富集模式,高原咸化湖盆油气成藏理论得以丰富。在该理论指导下,梳理出盆地3大勘探新领域:盆缘古隆起、盆内凹陷—斜坡带、盆内晚期构造带,落实了21个有利区带,在昆北、英东、东坪、扎哈泉4个地区获得重大勘探发现,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4.03×108t,为盆地前50年探明总储量的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走滑-挤压叠合盆地 咸化湖相烃源岩 古隆起 晚期构造 基岩气藏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基底构造特征及其控油意义 被引量:63
12
作者 陈世悦 徐凤银 彭德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5-179,共5页
基于岩性、重力、磁场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分析了柴达木盆地的基底构造特征。柴达木盆地是在印支运动之后的总体挤压构造应力场的背景下形成的,基底构造发育。沿北西方向受祁连山与昆仑山相向挤压对冲的控制,发育了祁连南缘断裂、柴... 基于岩性、重力、磁场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分析了柴达木盆地的基底构造特征。柴达木盆地是在印支运动之后的总体挤压构造应力场的背景下形成的,基底构造发育。沿北西方向受祁连山与昆仑山相向挤压对冲的控制,发育了祁连南缘断裂、柴北缘断裂、葫北─陵间─达霍断裂、Ⅺ号断裂和昆北断裂等区域性断裂构造;沿北东东─北东方向受阿尔金构造带的强烈影响,发育了阿南断裂、塔尔丁─鱼卡断裂和格尔木一锡铁山断裂。两组方向的基底构造的复合叠加对盖层沉积建造的发育和展布起着重大控制作用,致使柴达木中、新生代盆地具有北西-南东向分带,北东-南西向分区的特点,并且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侏罗纪、第三纪和第四纪油气资源的形成、分布和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基底构造 油气资源 中生代 新生代
下载PDF
柴达木野生黑果枸杞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75
13
作者 矫晓丽 迟晓峰 +2 位作者 董琦 肖远灿 胡凤祖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1年第3期60-62,共3页
对柴达木野生黑果枸杞果实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果枸杞鲜果含水质量分数85.03%,其干果蛋白质量分数10.61%,脂肪6.66%,多糖4.28%,总黄酮质量分数4.29%,原花青素3.42%。果实含有γ-VE及δ-VE,每百克分别为0.0075和0.016... 对柴达木野生黑果枸杞果实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果枸杞鲜果含水质量分数85.03%,其干果蛋白质量分数10.61%,脂肪6.66%,多糖4.28%,总黄酮质量分数4.29%,原花青素3.42%。果实含有γ-VE及δ-VE,每百克分别为0.0075和0.016 mg,从黑果枸杞籽中提取的枸杞籽油维生素E含量较果实要高的多,籽油富含α-VE、γ-VE及δ-VE,每百克分别为0.1906 mg、1.8939 mg和0.045 mg。黑果枸杞中氨基酸种类相对较丰富,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等含量相对较高。黑果枸杞中矿质元素丰富,其中钾的含量最高,且远高于钠的含量,属于高钾低钠的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营养成分 分析 柴达木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形成机理、分布规律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61
14
作者 魏国齐 刘德来 +3 位作者 张英 李本亮 胡国艺 李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4-89,共6页
从生物气成烃条件、运移方式和封盖机理等方面,研究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原始有机质生物气生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原始有机质生物转化率可以高达85%以上。虽然第四系烃源岩残余有机质丰度低,平均有机碳含量为0.... 从生物气成烃条件、运移方式和封盖机理等方面,研究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原始有机质生物气生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原始有机质生物转化率可以高达85%以上。虽然第四系烃源岩残余有机质丰度低,平均有机碳含量为0.3%,但低丰度烃源岩仍然可以形成大型生物气田。柴达木盆地中东部三湖地区生物气主要以水溶相运移为主,即在盆地南侧和深部生成的生物气溶解在地层水中,由南向北侧向运移,当到达北侧时,埋藏变浅,地层水矿化度变高,天然气从地层水中析出,以游离相形式垂向运移成藏。在柴达木盆地北斜坡地区,同时存在物性封闭、饱和盐水封闭和动态封闭3种机理。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形成条件良好,三湖地区北斜坡仍然是今后生物气的勘探重点地区,东部察尔汗地区和北斜坡深层是生物气勘探的有前景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第四系 生物气 生气机理 运聚模式 勘探前景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高原向北生长过程 被引量:53
15
作者 王成善 朱利东 刘志飞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3-381,共9页
从可可西里到河西走廊的青藏高原的北部地区 ,地貌具有独特的“盆—岭”相间的特征 ,是青藏高原隆升增长过程中长期地质作用的产物 ,沉积盆地记录了这一过程的演化历史。对可可西里盆地、柴达木盆地和酒泉盆地新生代的沉积充填与盆地动... 从可可西里到河西走廊的青藏高原的北部地区 ,地貌具有独特的“盆—岭”相间的特征 ,是青藏高原隆升增长过程中长期地质作用的产物 ,沉积盆地记录了这一过程的演化历史。对可可西里盆地、柴达木盆地和酒泉盆地新生代的沉积充填与盆地动力学背景的研究发现 ,3个盆地的演化序列具有相似性 ,盆地的早期为走滑盆地或伸展盆地性质 ,中期发育前陆盆地 ,最后以山间盆地结束。以南北向挤压短缩为动力背景的前陆盆地是高原北部造山带运动的直接响应。高原北部前陆盆地的发育时序为 :可可西里前陆盆地 (5 3~ 2 3Ma)、柴达木前陆盆地 (46~ 2 .4 5Ma)和酒泉前陆盆地 (2 9.5~ 0 .13Ma) ,反映了青藏高原北部在新生代具有向北阶段性生长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可可西里盆地 柴达木盆地 酒泉盆地 生长模式
下载PDF
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模式 被引量:52
16
作者 汤良杰 金之钧 庞雄奇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2000年第4期67-70,共4页
多期叠合盆地的主要特征是盆地经历了多个演化阶段 ,并且在不同演化阶段中具有不同的盆地类型和性质。对中国西北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进行了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研究。这两个盆地自震旦纪以来经历了震旦纪中泥盆世、晚泥盆世三叠纪和侏... 多期叠合盆地的主要特征是盆地经历了多个演化阶段 ,并且在不同演化阶段中具有不同的盆地类型和性质。对中国西北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进行了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研究。这两个盆地自震旦纪以来经历了震旦纪中泥盆世、晚泥盆世三叠纪和侏罗纪第四纪等 3个开合旋回 ,在演化过程中出现由海向陆的转化和拉张 -挤压的交替转化 ,形成了油气来自多源、油气形成多期、油气运移多方向、油气聚集多场所的油气运聚特征。多期叠合盆地有 3种基本油气运聚模式 :①放射状运移、环状聚集模式 ,以柴达木盆地西部环英雄岭构造带为代表 ,油气运移方向垂直于构造等高线的方向 ;②前陆油气运聚模式 ,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为代表 ,油气运移方向平行于造山带挤压应力方向 ;③古生代海相克拉通盆地油气运聚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断裂 不整合 模式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混积岩储层岩石类型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62
17
作者 张宁生 任晓娟 +2 位作者 魏金星 康有新 张存厚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6,共5页
根据储层岩石的层理构造产状将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混积岩储层分为变形层理混积岩岩层、水平层理混积岩岩层和块状层理混积岩岩层3种类型。对各类岩层的成因、组成、岩石类型、孔隙结构特征及物性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类型的混积岩层对... 根据储层岩石的层理构造产状将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混积岩储层分为变形层理混积岩岩层、水平层理混积岩岩层和块状层理混积岩岩层3种类型。对各类岩层的成因、组成、岩石类型、孔隙结构特征及物性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类型的混积岩层对应3种沉积环境。岩层的岩石类型组合决定了储层岩石的微结构构造,而微结构构造决定了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微裂缝发育程度,进而决定了储层的物性。变形层理混积岩岩层的储层物性最好;水平层理混积岩岩层次之;块状层理混积岩岩层储层物性最差,这种储层必须配合以发育的构造裂缝才有实际意义。本区储层的含油气性与储层的岩性和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南翼山 混积岩 岩石类型 孔隙结构 油气分布
下载PDF
生物气研究新进展与勘探策略 被引量:57
18
作者 张水昌 赵文智 +3 位作者 李先奇 黄海平 苏爱国 帅燕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0-96,共7页
生物气是厌氧环境下特殊的生物产甲烷菌的代谢产物,形成途径主要有乙酸发酵和CO2还原两种。对于生物气形成,沉积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并不重要,同生水溶解有机碳及无机碳均可为微生物活动提供碳源和能源,因此,需重新建立生物气源岩评价体... 生物气是厌氧环境下特殊的生物产甲烷菌的代谢产物,形成途径主要有乙酸发酵和CO2还原两种。对于生物气形成,沉积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并不重要,同生水溶解有机碳及无机碳均可为微生物活动提供碳源和能源,因此,需重新建立生物气源岩评价体系。在总结生物气形成有利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初步分析认为,生物气勘探成功的关键是识别生物气聚集过程并建立合适评价方法;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流动与生物气化学分析相结合,可以有效确定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气 产甲烷菌 乙酸发酵 CO2还原 稳定同位素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断裂控烃理论与油气勘探实践 被引量:56
19
作者 罗群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1-756,共6页
断裂控烃理论认为 ,断裂是叠合含油气盆地控制油气生运聚散和分布的根本原因 ;断裂与油气藏的关系是枝与果、藤与瓜的关系 ;科学的勘探思路是以断裂为基本线索 ,“沿枝 (断裂 )摘果 (油气藏 ) ,顺藤 (断裂 )摸瓜 (油气藏 )” .运用断裂... 断裂控烃理论认为 ,断裂是叠合含油气盆地控制油气生运聚散和分布的根本原因 ;断裂与油气藏的关系是枝与果、藤与瓜的关系 ;科学的勘探思路是以断裂为基本线索 ,“沿枝 (断裂 )摘果 (油气藏 ) ,顺藤 (断裂 )摸瓜 (油气藏 )” .运用断裂控烃理论研究表明 ,北塘凹陷塘沽潜山油源断裂发育 ,潜山油气藏成藏条件良好 ,值得重视 ;柴达木盆地的腹地控烃断裂发育 ,资源潜力巨大 ,具备形成大型、特大型油气藏的地质条件 ,为油气勘探大转移提供了依据 ;断裂控烃理论为HNFS凹陷找到了主力生排烃洼陷 ,开辟了新的油气勘探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控烃理论 油气勘探 柴达木盆地 油气运聚 地质条件
下载PDF
柴达木走滑叠合盆地及其控油气作用 被引量:63
20
作者 付锁堂 马达德 +1 位作者 郭召杰 程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2-722,共11页
在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周缘地区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盆地内近年来的油气勘探实践,提出了新生代柴达木盆地是由东昆仑左行走滑断裂和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联合控制的走滑叠合盆地的新认识,认为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带为主要控盆边界,东昆... 在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周缘地区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盆地内近年来的油气勘探实践,提出了新生代柴达木盆地是由东昆仑左行走滑断裂和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联合控制的走滑叠合盆地的新认识,认为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带为主要控盆边界,东昆仑走滑断裂为主要调节边界,柴北缘—祁连山逆冲褶皱带为挤压转换被动适应边界。在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动力学背景下,阿尔金断裂自始新世发生左行走滑,使得柴达木盆地向北东方向逐渐迁移,造成柴北缘—祁连山地区北西—南东走向断层的逆冲推覆与走滑变形,使得柴达木盆地自古近系路乐河组沉积期开始了新生代沉积。柴北缘地区古近系表现为类似前陆盆地区的粗碎屑沉积组合,烃源岩品质较差,而在柴西南地区表现为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凹陷沉积区,发育品质优良的古近系烃源岩。自中新世,东昆仑左行走滑断裂开始活动,走滑断裂逐渐向北迁移,形成了一系列雁行排列的分支断裂(如昆北断裂、阿拉尔断裂以及红柳泉断裂等),柴西南地区古近纪的伸展背景逐渐反转为新近纪的走滑挤压背景。形成于新近纪的走滑挤压相关构造(如英雄岭构造等)是柴西南地区以古近系烃源岩为主的油气聚集和成藏的重要场所。因此,东昆仑走滑断裂和阿尔金走滑断裂这两条世界级大型左行走滑断裂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叠合,控制了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与新生代盆地的沉积和变形,也是控制柴达木盆地特别是柴西地区油气成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东昆仑断裂 阿尔金断裂 走滑叠合盆地 控油气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