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的西方”与“政治的东方”--冷战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根源 被引量:2
1
作者 理查德·萨克瓦 杨辉(翻译)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44-59,共1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冷战,创建和塑造了一个“政治的西方”,同时它也成为1945年建立的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国际宪章体系中最重要的次级秩序之一。1991年冷战结束时,人们认为与之相关的机制、实践和机构(尤其是北约)也会解散,从而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冷战,创建和塑造了一个“政治的西方”,同时它也成为1945年建立的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国际宪章体系中最重要的次级秩序之一。1991年冷战结束时,人们认为与之相关的机制、实践和机构(尤其是北约)也会解散,从而产生积极和平的新实践。然而,“政治的西方”却以胜利者自居,其实践和意识形态也变得日益激进和具有扩张性,声称自己具有某种普遍性,从而导致冷战所特有的消极和平卷土重来,引起了2014年“第二次冷战”和后来的乌克兰热战。但是,“政治的西方”只是特定时间条件下的西方。另有一个根源于古代的“文化的西方”,今天依然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和科学属于这个西方。俄罗斯当然是“文化的西方”的一份子,并且在过去的一千年里为之贡献良多。还有一个形成于过去500年间的“文明的西方”。这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时代,但也可以看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繁荣。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往往有些暧昧,既不断发现自己在现代化模式上落后于西方,又一直在自己的价值观上模棱两可。后共产主义时代的俄罗斯全情投入了“文化的西方”,却与“文明的西方”渐行渐远,与“政治的西方”彻底敌对。俄罗斯引领了大欧亚的构建,也为“政治的东方”更为广阔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寻求捍卫《联合国宪章》体系的同时提供了另一种现代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国际政治体系 俄乌冲突 政治的西方 政治的东方
原文传递
是“藩属体系”还是“朝贡体系”?——以唐王朝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元晖 李大龙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7,178,共7页
关于历史上东亚存在的政治秩序,以往学者有不同的命名和解读。本文在梳理已有观点的基础上,以唐王朝构建的政治秩序为例,认为朝贡活动只是唐王朝构建和维持"天下"秩序运转的政策之一,其存在的前提是政治上的隶属关系。东亚历... 关于历史上东亚存在的政治秩序,以往学者有不同的命名和解读。本文在梳理已有观点的基础上,以唐王朝构建的政治秩序为例,认为朝贡活动只是唐王朝构建和维持"天下"秩序运转的政策之一,其存在的前提是政治上的隶属关系。东亚历史上藩属体制的存在多数情况下呈现多样化,既有中原王朝主导的一个大藩属体制,也有数个藩属体制并存的情况,而在大的藩属体制之下也经常会存在着若干个小的藩属体制,其内部也会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朝贡现象。但无论是册封,还是朝贡,都是历代王朝维持这一体制运转的具体治策和措施,本意是"藩卫"核心地区的安全,而且从"藩臣"、"属国"区域共同构成"边疆"的角度,称为藩属体系也更为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藩属 朝贡 东亚政治秩序 唐王朝
原文传递
多边主义与东亚高政治合作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刚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0,共7页
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外交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当代中国外交文化的先进性内涵。推动东亚政治合作是面向21世纪中国奉行多边主义外交战略的重要步骤,它事关东亚能否崛起为世界重要一极。中国在东亚的多边主义战... 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外交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当代中国外交文化的先进性内涵。推动东亚政治合作是面向21世纪中国奉行多边主义外交战略的重要步骤,它事关东亚能否崛起为世界重要一极。中国在东亚的多边主义战略目标是构建一个和谐的东亚政治经济和安全环境。由于传统和历史的原因,东亚国家一直比较重视在“低政治”领域展开合作,但对“高政治”领域的合作却畏首畏尾,显得比较缓慢和迟钝。其实,东亚国家在战后初期就存在着大国主导“高政治”领域合作的空间。东亚虽然是世界主要的文明发祥地、战后各主要国家也先后实现了经济的起飞,但是政治上的作用却未能很好发挥出来。相反,东亚却成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轻易得手和随意操纵的地方,特别是由于政治合作意愿淡薄,直接导致了东亚大国政治上的分散化和政治问题的频繁发生,进而也威胁到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日关系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解决朝核问题的多边主义模式应该机制化,这是东亚“高政治”合作的重要起点,而中国应该成为该机制化过程中的主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主义 东亚高政治合作 道德约束
下载PDF
三“李杜”事件与汉末政治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蓉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7-33,共7页
汉末名士群体与外戚宦官及其所代表的皇权的抗争,是汉末政治的重要内容。这期间,李固、杜乔在立桓帝问题上与梁冀的对立,李云、杜众对于桓帝封五侯外家的指责,李膺、杜密在桓、灵之际党锢事件中的表现,均具有典型意义。三"李杜&qu... 汉末名士群体与外戚宦官及其所代表的皇权的抗争,是汉末政治的重要内容。这期间,李固、杜乔在立桓帝问题上与梁冀的对立,李云、杜众对于桓帝封五侯外家的指责,李膺、杜密在桓、灵之际党锢事件中的表现,均具有典型意义。三"李杜"在汉末名士群体中乃至在民众间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们的行为、气节鼓舞着当时的士大夫们立身持正,与黑暗政治作斗争。三"李杜"最终都死于非命,预示着东汉皇权与作为政治精英的名士群体的背离,从而也预示着东汉政权的崩解覆亡。同时,三"李杜"树立的道德价值理念,在名士阶层的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政治 李杜事件 名士 皇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