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斯大林化”抑或“斯大林主义”——论1956年波匈事件的成因
1
作者 郝承敦 张盛楠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0-87,共8页
1956年爆发的波匈事件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产生了重大影响。围绕波匈事件发生的原因问题,中、苏、南三党展开论战。中苏两党认为苏共二十大后的"非斯大林化",是形成事件的主要因素,而南党则认为"斯大林主义"是导致... 1956年爆发的波匈事件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产生了重大影响。围绕波匈事件发生的原因问题,中、苏、南三党展开论战。中苏两党认为苏共二十大后的"非斯大林化",是形成事件的主要因素,而南党则认为"斯大林主义"是导致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通览1956年的波匈事件可以看出,"斯大林主义"与"非斯大林化"共同促成了事件的爆发。"斯大林主义"是其根本因素,而"非斯大林化"则是导火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匈事件 非斯大林化 斯大林主义 斯大林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