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向梅兰芳致敬:论费穆抗战话剧《秋海棠》的戏中戏
1
作者 李清宇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23年第6期34-41,共8页
要:1942年年底,上海艺术剧团推出了由费穆主创的话剧《秋海棠》。该剧中的种种情节,不过是费穆的隐喻,意在颂扬梅兰芳在抗战中坚守民族气节,甘愿牺牲一艺术生命的义举。费穆在该剧演出中穿插了《苏三起解》《宇宙锋》等京剧片段,而设置... 要:1942年年底,上海艺术剧团推出了由费穆主创的话剧《秋海棠》。该剧中的种种情节,不过是费穆的隐喻,意在颂扬梅兰芳在抗战中坚守民族气节,甘愿牺牲一艺术生命的义举。费穆在该剧演出中穿插了《苏三起解》《宇宙锋》等京剧片段,而设置戏中戏的目的,是让观众通过联想,在秋海棠和梅兰芳之间建立关联。费穆的戏中戏,不仅利用相关京剧的内容,构成对梅兰芳形象和精神的喻指,同时也汲取京剧艺术精华,以丰富话剧舞台的编导技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费穆 抗战话剧 《秋海棠》 戏中戏
原文传递
倒置真实:《幕间》戏中戏结构研究
2
作者 张乐 范家瑜 舒凌鸿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3年第1期59-63,共5页
《幕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最后一部作品。整部作品如一个寓言,具有高度的象征性。在《幕间》中,除了意识流技巧的运用,还呈现出在小说里鲜见的戏中戏结构。戏中戏结构指在一部戏剧中内置一个或多个层面的戏剧,《幕间》中的戏中... 《幕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最后一部作品。整部作品如一个寓言,具有高度的象征性。在《幕间》中,除了意识流技巧的运用,还呈现出在小说里鲜见的戏中戏结构。戏中戏结构指在一部戏剧中内置一个或多个层面的戏剧,《幕间》中的戏中戏结构具有两个层面:一层是外显的,由露天历史剧及波宅生活构成;一层是潜藏的,由言语和意识构成。戏中戏结构将人们观念中的真实与虚构倒置,这种倒置传达出伍尔夫的历史观:历史是不断循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间》 戏中戏 虚构
下载PDF
“戏中戏”与延宕技巧——论张恨水小说《夜深沉》的电视剧改编中的戏剧元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惠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0年第3期97-100,共4页
电视连续剧《夜深沉》根据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其中运用了许多戏剧元素,"戏中戏"和"延宕"是两个运用比较成功的戏剧技巧。
关键词 《夜深沉》 戏中戏 延宕
下载PDF
陈与郊与其杂剧《袁氏义犬》
4
作者 胡斌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1-86,共6页
万历年间,戏曲家陈与郊创作的杂剧《袁氏义犬》,其题材虽来源于历史故事,却带有浓重的自传色彩。该杂剧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将王衡的杂剧《没奈何》插入第一出,采用了"戏中戏"的艺术手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戏剧效果;另... 万历年间,戏曲家陈与郊创作的杂剧《袁氏义犬》,其题材虽来源于历史故事,却带有浓重的自传色彩。该杂剧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将王衡的杂剧《没奈何》插入第一出,采用了"戏中戏"的艺术手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戏剧效果;另一个是陈与郊有心将该剧写成一部"寓言剧",并通过一个寓言故事的演述来寄寓和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与郊 《袁氏义犬》 戏中戏 寓言剧
下载PDF
论赖声川《暗恋桃花源》的后现代特征
5
作者 李宗霖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41-46,共6页
20世纪末,台湾现代戏剧呈现出特色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其融入的后现代元素使戏剧文本和舞台演出都取得不俗的成就。赖声川作为"开拓台湾现代剧场的先行者",他的代表性话剧《暗恋桃花源》展现了独特的后现代特征,影响深远。... 20世纪末,台湾现代戏剧呈现出特色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其融入的后现代元素使戏剧文本和舞台演出都取得不俗的成就。赖声川作为"开拓台湾现代剧场的先行者",他的代表性话剧《暗恋桃花源》展现了独特的后现代特征,影响深远。它在结构上有"戏中戏"拼贴的离奇组合,在内容上有荒诞化的多元主体,在精神实质上则有安托南·阿尔托的残酷的生命意识,这三方面的突出特征在该剧中反映了赖声川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恋桃花源》 后现代特征 戏中戏 荒诞化 残酷意识
下载PDF
“戏中戏”裂缝的弥合——以莎剧《哈姆雷特》和皮兰德娄的《亨利四世》对比为例
6
作者 陈爽 《枣庄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41-46,共6页
剧场中舞台与现实的关系、演员与观众的关系,是剧作家热衷于探讨的问题。许多剧作家更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实践中,创作了关于戏剧的戏剧,于是"戏中戏"出现了。如果说外面一层是外戏,里面那层是内戏,那么,内戏与外戏如何呈现?两... 剧场中舞台与现实的关系、演员与观众的关系,是剧作家热衷于探讨的问题。许多剧作家更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实践中,创作了关于戏剧的戏剧,于是"戏中戏"出现了。如果说外面一层是外戏,里面那层是内戏,那么,内戏与外戏如何呈现?两者如何缝合?内戏又会对外戏造成何种影响?我试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皮兰德娄的《亨利四世》为例,探讨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中戏 叙述方式 反作用
下载PDF
莎士比亚“戏中戏”对纳博科夫英语小说叙事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肖谊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52,共6页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戏剧”是对莎士比亚“戏中戏”创作理念的移植。将“戏中戏”理念移植到小说的创作之中本身就是一种对小说叙事方式的实验,而这一实验在他的小说叙事中产生了多米诺效应。不论是纳博科夫小说自反性的显露,还是他小说...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戏剧”是对莎士比亚“戏中戏”创作理念的移植。将“戏中戏”理念移植到小说的创作之中本身就是一种对小说叙事方式的实验,而这一实验在他的小说叙事中产生了多米诺效应。不论是纳博科夫小说自反性的显露,还是他小说元叙事性质的生成,都是“小说中的戏剧”所带来的效应,也进一步说明了莎士比亚“戏中戏”对纳博科夫小说叙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中戏”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戏剧” 小说叙事 多米诺效应
下载PDF
《耻》的叙事策略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金怀梅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345-350,共6页
从叙事视角、叙事话语、叙事结构三方面具体剖析了库切小说《耻》的叙事策略、主旨蕴涵与审美品质,认为作者在创作中运用双重叙事视角、各具特色的人物话语模式、明暗并置的叙事线索和嵌套的"戏中戏"结构使作品达到了叙事艺... 从叙事视角、叙事话语、叙事结构三方面具体剖析了库切小说《耻》的叙事策略、主旨蕴涵与审美品质,认为作者在创作中运用双重叙事视角、各具特色的人物话语模式、明暗并置的叙事线索和嵌套的"戏中戏"结构使作品达到了叙事艺术和叙事效果的完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耻》 叙事策略 “戏中戏”结构
下载PDF
戏剧艺术中的“戏中戏”探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金桃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9-61,共3页
通过对一些戏剧的分析,说明戏中戏不仅是一种戏剧编排结构,是对艺术真实的重新界定,利用戏中戏的手法,可以诠释人与自我的矛盾,生活与艺术的矛盾,更形成一种开放的故事结构,给人很多启示。
关键词 戏中戏 艺术真实 元叙事 开放的故事结构
下载PDF
当代电影《黑天鹅》中的人性寓言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33-36,共4页
当代电影《黑天鹅》借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故事框架,运用内聚焦型叙事手法生动地呈现了现代白天鹅奋起反抗命运、突破自我局限、破解命运诅咒的心路历程。影片对现代白天鹅命运的重新诠释启人深思:命运的诅咒实际只是自我的限制... 当代电影《黑天鹅》借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故事框架,运用内聚焦型叙事手法生动地呈现了现代白天鹅奋起反抗命运、突破自我局限、破解命运诅咒的心路历程。影片对现代白天鹅命运的重新诠释启人深思:命运的诅咒实际只是自我的限制,只有解放自我,直面亦黑亦白的人性本色才能开启缤纷的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天鹅》 《天鹅湖》 戏中戏结构 内聚焦型叙事手法 人性
下载PDF
论冯内古特的元小说文本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世丹 司若武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0-134,共5页
元小说揭示了文学作品如何构筑它们想象的世界,帮助我们认识到每天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也同样是构筑的,同样是写下来的。元小说的解构方法不仅帮助小说家和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叙事结构,而且提供一种认识当代人类世界经验的模式。冯内古特... 元小说揭示了文学作品如何构筑它们想象的世界,帮助我们认识到每天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也同样是构筑的,同样是写下来的。元小说的解构方法不仅帮助小说家和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叙事结构,而且提供一种认识当代人类世界经验的模式。冯内古特的元小说艺术创新不仅考查小说的叙事结构而且有效地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小说 反传统小说 元小说式的戏中戏
原文传递
《消失的她》:悬疑感背后的时代焦虑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慧瑜 《电影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69,F0004,共5页
《消失的她》是一部类型成熟的悬疑电影,不仅制造了环环相扣的紧张、刺激的悬疑感,而且在多次反转、戏中戏等叙事套层中带来拨云见日的推理快感。悬疑电影本身是一种把无法言明的社会焦虑和恐惧形象化、影像化的商业类型,是通过指认邪... 《消失的她》是一部类型成熟的悬疑电影,不仅制造了环环相扣的紧张、刺激的悬疑感,而且在多次反转、戏中戏等叙事套层中带来拨云见日的推理快感。悬疑电影本身是一种把无法言明的社会焦虑和恐惧形象化、影像化的商业类型,是通过指认邪恶和危险的来源来实现心理治愈和社会秩序恢复的过程。这部电影一方面呈现了姐妹情谊与穷小子娶富家女的阶层跨越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当代社会深陷密室中的囚徒式主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疑电影 《消失的她》 戏中戏 囚徒
原文传递
论冯内古特的元小说艺术创新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世丹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7-104,共8页
元小说在小说内包含对自身叙事和语言特性的评论。冯内古特的元小说文本不仅考察小说的叙事结构,而且有效地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五号屠场》以元小说形式吸引读者参与对现实中战争与死亡的讨论;反传统小说《冠军早餐》揭示一个非常... 元小说在小说内包含对自身叙事和语言特性的评论。冯内古特的元小说文本不仅考察小说的叙事结构,而且有效地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五号屠场》以元小说形式吸引读者参与对现实中战争与死亡的讨论;反传统小说《冠军早餐》揭示一个非常普通的黑色幽默主题——科学仍然不能解决后现代人类生活的荒诞和无意义问题;《神枪手迪克》中的"元小说式戏中戏"暴露当代人类处于自我毁灭的危险社会生态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小说 反传统小说 元小说式的戏中戏
原文传递
从“译味”看莎剧Hamlet的汉译——以朱生豪、梁实秋、王宏印和黄国彬译本“戏中戏”译文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农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95,共5页
"译味"是文学翻译的重要特征,莎剧汉译的"味"主要体现为"戏味",涉及翻译的创造性、现代化取向和自然汉语运用等。以莎剧Hamlet的朱生豪、梁实秋、王宏印和黄国彬四部译本中"戏中戏"译文为例,... "译味"是文学翻译的重要特征,莎剧汉译的"味"主要体现为"戏味",涉及翻译的创造性、现代化取向和自然汉语运用等。以莎剧Hamlet的朱生豪、梁实秋、王宏印和黄国彬四部译本中"戏中戏"译文为例,考察了诸译本译味问题。就译味而言,朱译形式整齐,多用双行韵诗体,雅俗兼备,有明显的戏剧效果追求;梁译的语义准确性较好,但文体区分度和文采弱于朱译,戏味稍弱;王译汲取了朱译和梁译的长处并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和独特创造,文气更足、戏味更浓;黄译对原文英雄双行体部分全部采用双行韵模式,因倾向于概念性翻译,译味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雷特》 汉译 译味 戏中戏 莎剧
原文传递
隆茨剧作《猿猴来了!》的元戏剧体裁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晓彬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4,共10页
《猿猴来了!》是20世纪二十年代俄苏文艺转型时期“谢拉皮翁兄弟”团体中最年轻、最有才华的作家隆茨创作的一部实验性戏剧。剧中明显地分布着主剧和辅剧两个情节线索:正在排演的辅剧交织在主剧之中,或内戏交织在外戏之中。这表明隆茨... 《猿猴来了!》是20世纪二十年代俄苏文艺转型时期“谢拉皮翁兄弟”团体中最年轻、最有才华的作家隆茨创作的一部实验性戏剧。剧中明显地分布着主剧和辅剧两个情节线索:正在排演的辅剧交织在主剧之中,或内戏交织在外戏之中。这表明隆茨的戏剧创作已走向戏剧体裁实验的重要一步,即试图以“剧中剧”(或“戏中戏”)的全新方式呈现戏剧与生活的戏仿关系。作为俄罗斯第一部元戏剧,《猿猴来了!》的创作意识与阿贝尔和霍恩比关于“戏中戏”、“自我指涉”、“文学对现实生活的指涉”等元戏剧理论不谋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茨 《猿猴来了!》 元戏剧 戏中戏 自我指涉
原文传递
“读取—模拟”视角下的戏剧与电影之辨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云柯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101,共10页
近年来,电影界出现了一股“戏剧性的回潮”,激活了对戏剧与电影关系的再讨论。相对于德勒兹所代表的“时间—影像”的纯粹电影观而言,巴赞和卡维尔则代表了更看重“戏剧性”的电影理论视角。在后一种视角中,戏剧与电影以“读取—模拟”... 近年来,电影界出现了一股“戏剧性的回潮”,激活了对戏剧与电影关系的再讨论。相对于德勒兹所代表的“时间—影像”的纯粹电影观而言,巴赞和卡维尔则代表了更看重“戏剧性”的电影理论视角。在后一种视角中,戏剧与电影以“读取—模拟”的信息系统模式发生关系,发掘了戏剧语言内在的“空间功能”,并以“剧中剧”这样的装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麦克多纳为代表的有戏剧背景的导演以直观的方式在电影中呈现了这一“戏剧性回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取—模拟 语言晶体 空间同构 剧中剧 马丁·麦克多纳
原文传递
斯托帕德的荒诞戏剧艺术——读《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坦死了》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嶓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2期68-69,共2页
汤姆·斯托帕德是二战后期英国最著名的剧作家,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后起之秀。在传承前人优秀技巧的同时,他又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本文将从"戏仿","反讽"和"戏中戏"等角度,来分析《罗... 汤姆·斯托帕德是二战后期英国最著名的剧作家,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后起之秀。在传承前人优秀技巧的同时,他又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本文将从"戏仿","反讽"和"戏中戏"等角度,来分析《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坦死了》一剧,由此揭示斯托帕德早期的戏剧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托帕德 戏仿 反讽 “戏中戏”
下载PDF
扮装、反讽与乌托邦——丁西林喜剧的越界想象与异质空间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琛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3-120,共8页
在现代中国戏剧史上,丁西林喜剧是一个意义独特的存在。从"五四"时期的《一只马蜂》到"抗战"时期的《妙峰山》,再到1962年的《智取生辰纲》,丁西林的戏剧创作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连续性的喜剧世界。其中,通过人物扮... 在现代中国戏剧史上,丁西林喜剧是一个意义独特的存在。从"五四"时期的《一只马蜂》到"抗战"时期的《妙峰山》,再到1962年的《智取生辰纲》,丁西林的戏剧创作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连续性的喜剧世界。其中,通过人物扮装颠覆社会象征秩序的压抑,从而构成狂欢般的越界想象;藉由言语讽喻超越现实世界的羁绊,从而完成一个乌托邦空间的虚构;以及通过混融西方形式与本土传统,从而形成一种兼具现代性与本土性的中国现代喜剧范式;则是构成其意涵丰富的喜剧世界的三个关键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西林 喜剧 戏中戏 扮装 反讽 乌托邦
原文传递
浅析西方音乐剧中的表现手法——“戏中戏” 被引量:1
19
作者 栾志弘 苏前忠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13-116,共4页
"戏中戏"作为话剧与戏曲创作中的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手段,同时也在西方音乐剧的创作中占据特殊地位。文章探究"戏中戏"在西方音乐剧中的实际运用及其艺术表现力,并试图寻找西方音乐剧中普遍存在戏中戏的成因。
关键词 西方音乐剧 戏中戏 戏剧性
下载PDF
《暗恋桃花源》与《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涛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0-106,共7页
赖声川导演的《暗恋桃花源》是当代华语剧坛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一,该剧采用了"戏中戏"的结构,与皮兰德娄的《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在整体戏剧结构上有着相似性,两部作品"戏中戏"的内层故事的题材、内容,都是对现... 赖声川导演的《暗恋桃花源》是当代华语剧坛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一,该剧采用了"戏中戏"的结构,与皮兰德娄的《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在整体戏剧结构上有着相似性,两部作品"戏中戏"的内层故事的题材、内容,都是对现代婚姻、家庭问题进行探讨,存在着重要的互文关系。通过二者的比较研究,我们认为,赖声川的戏剧深受当代西方剧场美学、哲学观念的影响,具有强烈的"现代性"特征,他的艺术创作,推动了华语戏剧与西方剧场的交融、对话。同时,赖声川的戏剧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内容上,或是在美学形式上,都极具东方特征,在世界戏剧的整体格局中,确立了其独特的文化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恋桃花源》 《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 戏中戏 戏仿 拼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