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沂蒙精神与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季冬晓 戴苗玉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9-75,共7页
沂蒙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形成的革命精神。执政本领,是中国共产党推动自身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必备素质和能力。沂蒙精神的形成与执政本领的增强都源于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源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源于... 沂蒙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形成的革命精神。执政本领,是中国共产党推动自身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必备素质和能力。沂蒙精神的形成与执政本领的增强都源于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源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源于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新时代要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需要在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创新工作思路、解决重大矛盾中增强执政本领,进一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沂蒙精神 执政本领
下载PDF
社区党建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9
2
作者 沈东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10期104-109,共6页
社区党建一经提出,便得到政治学、社会学、党史党建等专业学者持久深入的关注,成为一个跨学科议题。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围绕着社区党建的价值维度、内涵界定、实践路径、现实意义、微观个案以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 社区党建一经提出,便得到政治学、社会学、党史党建等专业学者持久深入的关注,成为一个跨学科议题。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围绕着社区党建的价值维度、内涵界定、实践路径、现实意义、微观个案以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后学术界应强化基础理论研究、深化个案实证研究、进行微观比较研究、注重交叉学科研究,以此来推动社区党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党建 执政能力 社会转型 社区建设
下载PDF
党要执好政必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3
作者 王红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1-12,共2页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带领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党的执政能力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要执好政,首...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带领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党的执政能力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要执好政,首先必须拥有一支能够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的队伍。中国共产党要面对现实,正视矛盾,采取综合措施,狠抓党员队伍建设,以使共产党员真正保持其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完成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能力 党员 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4
作者 姚木远 《高等建筑教育》 2007年第4期1-3,共3页
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对于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保持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和2006年"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自觉性和... 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对于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保持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和2006年"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三个方面的实践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先进性建设 科学发展 执政能力建设 和谐社会
下载PDF
论毛泽东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5
作者 张国新 朱志浩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41-44,共4页
科学、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总结毛泽东执政思想和实践,对于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党的执政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执政思想和实践,有两条紧密联系的思路、两个战略性的探索:一... 科学、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总结毛泽东执政思想和实践,对于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党的执政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执政思想和实践,有两条紧密联系的思路、两个战略性的探索:一个政党不仅要有领导革命的合法性,而且在成为执政党后还要不断地取得执政的合法性,巩固执政地位。这个合法性就在于: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必须抓住人民这个根本,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坚持以实实在在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行动获得人民的长期支持、拥护、爱戴、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执政能力和水平 提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