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长恨歌》到《长生殿》 |
谢柏梁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10
|
|
2
|
关联理论视角下京剧《长生殿》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
唐珍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4
|
|
3
|
1954-1956年间的《长生殿》讨论:爱情主题说及其批判 |
陈宛希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4
|
|
4
|
论《长生殿》的情爱主题与写情艺术 |
孙桂平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5
|
浅析《西厢记》与《长生殿》的异同 |
余琳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5 |
2
|
|
6
|
《长生殿》中怨妒情节的心理学研究——兼及京剧《贵妃醉酒》有关情节 |
王菊艳
张海燕
|
《嘉兴学院学报》
|
2013 |
2
|
|
7
|
论《长生殿》与《桃花扇》之异同 |
戴惠湘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8
|
《李尔王》与《长生殿》之情节结构比较 |
侯斌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9
|
顺应论视域下《长生殿》中本源概念的英译研究 |
胡瑶
刘彬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19 |
1
|
|
10
|
1957-1960年间的《长生殿》讨论:人性论及其批判 |
刘莘
陈宛希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11
|
从“钗盒情缘”看洪昇的至情观 |
王诗瑶
|
《景德镇高专学报》
|
2014 |
1
|
|
12
|
论《长生殿》对李杨故事的改编及文化成因 |
陈怡薇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3
|
论《长生殿》中的集唐下场诗 |
王宏芹
郭姣
|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4
|
论《长生殿》的三个日译本 |
仝婉澄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5
|
浅析《长生殿》中的道教成份及其形成原因 |
熊小月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6
|
简析《长生殿》中的李杨爱情悲剧 |
王文丹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6 |
0 |
|
17
|
《牡丹亭》《长生殿》中的魂游情节探析 |
李寅生
胡艳菊
|
《钦州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8
|
略论《长生殿·惊变》对《梧桐雨》的借鉴——以曲牌【粉蝶儿】为例 |
王艺翰
|
《阴山学刊》
|
2015 |
0 |
|
19
|
论“李杨爱情”张力性品格 |
张勇敢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0 |
|
20
|
《长生殿》中的二项对立功能及其叙事结构 |
侯斌
卢蓉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