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3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2世纪河西方音中的党项式汉语成分
被引量:
13
1
作者
孙伯君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7,126,共8页
《番汉合时掌中珠》等西夏文献所记录的12世纪河西方音是"党项式汉语",属于汉语西北方音的民族变体。母语为非汉语的人说汉语时,受本族语的影响,他们口中的汉语会发生音素的替代、增加、失落等现象,这种汉语的变读形式与语音...
《番汉合时掌中珠》等西夏文献所记录的12世纪河西方音是"党项式汉语",属于汉语西北方音的民族变体。母语为非汉语的人说汉语时,受本族语的影响,他们口中的汉语会发生音素的替代、增加、失落等现象,这种汉语的变读形式与语音的历时演化无关,不能作为真正的方言语音变化形式纳入汉语的历时演化序列。利用番汉对音资料研究古代汉语时,只有仔细分析汉语与这些民族语声韵特点的差异,剥离其中的变读成分,才能更好地还原古代汉语的语音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世纪河西方音
党项式汉语
唐五代西北方音
汉语的民族变体
原文传递
韦庄、韩偓的诗歌用韵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冠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2-86,共5页
诗歌用韵常常受当时当地实际语音的影响而出现不符合韵书的情况。诗人韦庄、韩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唐北方语音的面貌 ,不仅出现了大量的出韵、借韵如典型的“东钟”合流、“支脂之微”通押、“寒桓元”通押等情况 ,还出现了一...
诗歌用韵常常受当时当地实际语音的影响而出现不符合韵书的情况。诗人韦庄、韩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唐北方语音的面貌 ,不仅出现了大量的出韵、借韵如典型的“东钟”合流、“支脂之微”通押、“寒桓元”通押等情况 ,还出现了一些上声与去声相押的特例。在对其实际用韵情况具体分析的基础上 ,可归纳出韦庄、韩诗歌的舒声韵 18部 ,入声韵 8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韵部
实际语音
西北方音
出韵
借韵
通押
同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地区语言接触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1
3
作者
敏春芳
肖雁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7,共11页
西北地区的语言接触研究是当前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通过梳理西北地区语言接触的研究现状发现,已有研究成果着眼于语言接触产生的词汇借用现象、语言接触过程的语法复制以及语言接触理论研究等,研究形式多样,成果层出不穷。但也...
西北地区的语言接触研究是当前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通过梳理西北地区语言接触的研究现状发现,已有研究成果着眼于语言接触产生的词汇借用现象、语言接触过程的语法复制以及语言接触理论研究等,研究形式多样,成果层出不穷。但也存在调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等问题。西北地区的语言接触研究不仅为汉语方言提供了语言接触研究的新视角,也为接触语言学提供了中国北方汉语和阿尔泰语言接触的研究个案,修正并完善了语言接触理论。西北地区的语言接触研究能够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发展,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语言接触
汉藏语系
阿尔泰语系
汉语方言
借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方言史断代
4
作者
邓晓玲(译)
《长江学术》
2023年第1期73-80,共8页
本文介绍西北方言历史的演变过程,并以此历史过程加以断代。所讨论的年代,由汉末三国开始,至现代为止。地域主要包括陕西南部的关中平原,以及甘肃走廊。断代系统基于各个历史阶段的现有文献资料,并着重讨论材料中最为明晰的那些历史时...
本文介绍西北方言历史的演变过程,并以此历史过程加以断代。所讨论的年代,由汉末三国开始,至现代为止。地域主要包括陕西南部的关中平原,以及甘肃走廊。断代系统基于各个历史阶段的现有文献资料,并着重讨论材料中最为明晰的那些历史时期。由于词汇和句法方面的材料较为缺乏,乃以声韵演变为断代之标准,划分出七个历史阶段:一、前古代西北话阶段(公元280年左右);二、古代西北话阶段(公元400年左右);三、隋唐长安阶段(公元580—650年);四、盛唐长安与盛唐沙洲阶段(公元700—800年);五、晚唐长安与沙洲阶段(公元800—1000年);六、后沙洲阶段(公元12世纪);七、现代方言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
汉语
方言史
断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方言全浊清化的年代考
被引量:
1
5
作者
郭沈青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6-87,共2页
地名读音完好地保留了方言的历史读音,是研究方言史的活化石。通常认为西北方言全浊清化的的时代是唐五代,但根据韵书和文献中的地名推算,西北方言全浊清化的时代可上朔至南朝。
关键词
地名读音
西北方言
全浊清化
年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黎锦熙先生在西北时期的汉语方言著述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莫超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203-211,共9页
学界都知道黎锦i先生是推行"国语统一"(推行普通话)和"言文一致"(普及白话文)的先驱,并为此奋斗了一生,但对于他在方言学上的建树较少听闻,尤其对他在西北时期进行的方言研究成果知之更少。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中期,黎先...
学界都知道黎锦i先生是推行"国语统一"(推行普通话)和"言文一致"(普及白话文)的先驱,并为此奋斗了一生,但对于他在方言学上的建树较少听闻,尤其对他在西北时期进行的方言研究成果知之更少。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中期,黎先生在陕西编撰了《方志今议》和洛川、同官、宜川县志中的"方言歌谣志",还撰写了《地方志中"方言风谣志"之编查法》等三篇重要论文。黎先生西北方言著述的意义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方言志的编撰提供了示范,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二)对国语(50年代谓普通话)教学、国语推广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锦熙
西北
方言
著述
原文传递
西北话“给”字句形成的语法机制与类型意义
被引量:
2
7
作者
薛宏武
董继和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38-141,共4页
西北话"给"字句的特征是,"给"的同形复现、无双宾句及指人单宾句稀缺。这两方面都可以归结在参数上:焦点的线性设置及动词"给"的二价性。文章同时从"普-方-古"出发,系统地初步考察了同形复现...
西北话"给"字句的特征是,"给"的同形复现、无双宾句及指人单宾句稀缺。这两方面都可以归结在参数上:焦点的线性设置及动词"给"的二价性。文章同时从"普-方-古"出发,系统地初步考察了同形复现这一综合句法现象的普遍性及其反映的汉语句法各层面间的相反相成的互补经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
西北话
“给”字句
句法层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豫西北获济小片方言区成因探蠡
被引量:
1
8
作者
马丹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88-92,共5页
河南西北部的18个县市在语言上被划入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方言区,从语音上来讲,这些地区的方言的确与山西话更为接近。该方言区形成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与该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及与晋地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相关,移...
河南西北部的18个县市在语言上被划入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方言区,从语音上来讲,这些地区的方言的确与山西话更为接近。该方言区形成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与该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及与晋地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相关,移民要素也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探讨豫西北获济小片方言区形成的原因,希望借此解开长久以来人们对该地“河南人不说河南话”的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北
晋语
获济小片方言
移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皖北濉溪方言的“来”——兼与西北等方言比较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凌晨
郭辉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4-39,共6页
运用描写、比较和溯源等方法,从动词、方位词、概数词、副词、介词、助词六个方面描写分析了"来"的用法及意义,指出了"来"用为介词、副词、助词的来源。并与西北及其他方言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键词
濉溪方言
来
西北方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伍子胥变文》浅析晚唐五代西北方言的若干现象
被引量:
1
10
作者
萧红
徐晨迪
戴红贤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敦煌变文自发现以来,便为人们提供了文学、语言学、历史及文化等有关方面的大量材料依据,对后世研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敦煌文集传世名篇《伍子胥变文》更是具有代表性意义。以当今眼光,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分析《伍子胥变文》,可...
敦煌变文自发现以来,便为人们提供了文学、语言学、历史及文化等有关方面的大量材料依据,对后世研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敦煌文集传世名篇《伍子胥变文》更是具有代表性意义。以当今眼光,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分析《伍子胥变文》,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的诸多较为典型的语言学现象,从中可分析发现晚唐五代时期西北方音方言的若干特征,对当下的国内方言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子胥变文
西北方言
晚唐五代
现象
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唐五代西北方音云、以、影三母的关系
被引量:
1
11
作者
邓强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0-98,共9页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中晚唐五代的写卷里有许多云、以、影三母之间代用的别字异文。考察这些别字异文可以发现在晚唐五代西北方音里云、以的关系较为密切,但尚未完全合并,两者仍有区别;云、影之间,以、影之间也有一些代用例,...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中晚唐五代的写卷里有许多云、以、影三母之间代用的别字异文。考察这些别字异文可以发现在晚唐五代西北方音里云、以的关系较为密切,但尚未完全合并,两者仍有区别;云、影之间,以、影之间也有一些代用例,但只是部分字相混,还未发展到云、影不分,以、影不分的阶段,晚唐五代西北方音里云、以、影三个声母尚能各自独立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五代
西北方音
云母
以母
影母
原文传递
夏译《论语》与宋代西北方音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培培
《西夏研究》
2016年第2期7-13,共7页
西夏译汉文典籍《论语》中保存了大量的夏汉对音字,对于研究汉语宋代西北方音是一份重要的资料。本文将利用这些对音字,并结合《番汉合时掌中珠》中的对音材料,揭示12世纪汉语西北方音的某些特点。声母方面,知母和照母合流,澄母和知母合...
西夏译汉文典籍《论语》中保存了大量的夏汉对音字,对于研究汉语宋代西北方音是一份重要的资料。本文将利用这些对音字,并结合《番汉合时掌中珠》中的对音材料,揭示12世纪汉语西北方音的某些特点。声母方面,知母和照母合流,澄母和知母合流,生母与禅母字合流,合口的云母和开口的以母已经合流,接近今天的普通话。韵母的入声-k韵尾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
《论语》
对音字
西北方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黔西北方言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1
13
作者
谭本龙
王兆春
明茂修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5年第5期84-92,共9页
黔西北方言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发表了许多高水平高层次的文章及专著,获批了一些层次较高的课题。但局限也非常明显,研究地域还远没有覆盖整个毕节市,且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及语法方面。因此,黔西北方言研究的内容及方向有待进...
黔西北方言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发表了许多高水平高层次的文章及专著,获批了一些层次较高的课题。但局限也非常明显,研究地域还远没有覆盖整个毕节市,且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及语法方面。因此,黔西北方言研究的内容及方向有待进一步向纵深拓展,向地方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现实价值延伸,并应建立跨学科的研究理论体系,这样,才能走出更宽广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
毕节市
方言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赣西北客家方言概况
14
作者
卢继芳
张晓霞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75-79,共5页
文章所论的客家是指明清时期由粤北、闽西入迁赣西北及粤北、闽西迁入赣南后转迁入赣西北的客籍居民,基于修水、铜鼓客家方言调查探讨赣西北九岭山区客赣文化接触与融合。赣西北居民居住类型可分四种类型纯客型、纯赣型、客赣杂居型、...
文章所论的客家是指明清时期由粤北、闽西入迁赣西北及粤北、闽西迁入赣南后转迁入赣西北的客籍居民,基于修水、铜鼓客家方言调查探讨赣西北九岭山区客赣文化接触与融合。赣西北居民居住类型可分四种类型纯客型、纯赣型、客赣杂居型、多来源杂居型。根据人际交流方言使用情况,赣西北客家居民方言类型可归纳为单一方言型、双方言或多方言型、混合型。赣西北九岭山地区客家方言具有典型客家方言属性,属客家方言铜桂片。入迁赣西北三百多年以来,客家方言有了新的区域性演变发展典型特点的弱化与萎缩、不同来源地客家方言的内部趋同、客赣方言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西北
客赣方言
方言接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方言文献的学术价值例议
15
作者
莫超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9-40,共2页
以活方言或用文献中的方言"证古",是学界普遍认同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西北方言文献资料考证了"阿跌多"与"阿得脂"的关系,指出"东干人"的"东干"就是"东边",进一步申说了...
以活方言或用文献中的方言"证古",是学界普遍认同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西北方言文献资料考证了"阿跌多"与"阿得脂"的关系,指出"东干人"的"东干"就是"东边",进一步申说了西北方言文献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得脂
东干
西北
方言文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西宝卷所见明清西北地区方音现象
16
作者
徐朝东
《语言学论丛》
2020年第2期90-111,共22页
河西宝卷是一种明清时期流行于甘肃河西一带的讲唱文学形式.通过对宝卷中韵文韵脚字的系联和异文别字的考察,发现其所代表的明清西北方音特点有:阳声韵数量大大减少,阳声韵韵尾合并或主元音的鼻音化,入声韵已消失,部分麻三字与歌戈读音...
河西宝卷是一种明清时期流行于甘肃河西一带的讲唱文学形式.通过对宝卷中韵文韵脚字的系联和异文别字的考察,发现其所代表的明清西北方音特点有:阳声韵数量大大减少,阳声韵韵尾合并或主元音的鼻音化,入声韵已消失,部分麻三字与歌戈读音相同;全浊声母清化,知系擦音合口字读[fu]或[pfu],微影疑喻与日母合口字读为[v].宝卷中大部分的中古德陌韵押入歌戈韵,与兰银官话同、与中原官话主要读支微韵不同.宝卷中的语音属于兰银官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宝卷
语音特征
明清时期
兰银官话
原文传递
敦煌寫卷的疑母字聲母脫落現象研究
17
作者
李華斌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1年第2期29-37,共9页
大量材料顯示,晚唐五代西北方音的疑母已開始變化,除了在開口洪音前保持外,其他已開始變成零聲母,這與《中原音韻》的情况基本相同。與《中原音韻》不同的是,敦煌寫卷的疑母字處在變化的初期,因爲同一字的漢藏對音疑母有,g和∅二讀。敦...
大量材料顯示,晚唐五代西北方音的疑母已開始變化,除了在開口洪音前保持外,其他已開始變成零聲母,這與《中原音韻》的情况基本相同。與《中原音韻》不同的是,敦煌寫卷的疑母字處在變化的初期,因爲同一字的漢藏對音疑母有,g和∅二讀。敦煌材料的這種變化並非唯一,唐五代時期的音注材料也有體現。晉方言疑母字的今讀與晚唐五代西北方音形成了大面積的對應關係;甘肅方言與晚唐五代西北方音在開口呼前有對應上的差異,這是因爲有η>γ的後起音變現象。《皇極經世書聲音圖》的疑母上聲字變讀零聲母,但上聲字不是疑母脫落的條件。疑母脫落的原因是聲母η在高元音i、u、y之前不易出現,因爲這些高元音的響度小,會使得鼻輔音η聲母在聽感上有模糊的感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母
脫落
敦煌寫卷
西北方音
原文传递
赣西北农村儿童方言特点管窥——基于华林中心小学的田野调查
18
作者
童芳华
郭彦伶
陈天翔
《新余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4-58,共5页
赣西北农村儿童方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语音上,原有方言音位系统保存完好,但汉字的文读现象日趋普遍;词汇上,方言固有词汇尤其是其中比较特殊的词汇,被大量弃用并替换成普通话词汇;语法上,方言的语法特色正逐渐被稀释,存在着比较明显...
赣西北农村儿童方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语音上,原有方言音位系统保存完好,但汉字的文读现象日趋普遍;词汇上,方言固有词汇尤其是其中比较特殊的词汇,被大量弃用并替换成普通话词汇;语法上,方言的语法特色正逐渐被稀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向普通话语法过渡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西北
农村
儿童方言
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方言否定语序演变的历时考察
19
作者
袁芳
魏行
《现代语文》
2020年第8期74-82,共9页
在汉语西北方言中,否定词有时可以处于被否定的成分(如状语)之后,对这种后置现象的来源,学界鲜有探究。以三类典型的否定结构为切入点,采用语料库检索和文献考证的方法,对西北方言的否定语序进行历时考察。结果显示,上古时期就存在否定...
在汉语西北方言中,否定词有时可以处于被否定的成分(如状语)之后,对这种后置现象的来源,学界鲜有探究。以三类典型的否定结构为切入点,采用语料库检索和文献考证的方法,对西北方言的否定语序进行历时考察。结果显示,上古时期就存在否定词位于副词之后的用法,但是比例不高,范围有限。“把”字句自唐代形成以来也存在否定词前置、后置两种模式,但唐宋时期后置的比例相当低。否定词用于介词短语之后的现象是从近代开始在西北方言中出现的。与此同时,后置语序在包含副词和“把”字的否定句中也急剧增加,成为西北方言中的一种流行用法。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语言演变的波浪理论,也可以为历史语言学、地理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方言
否定词
后置
副词
介词短语
“把”字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晚唐五代西北方音疑母的演变
20
作者
邓强
《励耘语言学刊》
2020年第1期26-41,共16页
高田时雄和李建强据敦煌汉藏对音都发现唐五代西北方音疑母出现了变化的迹象,邵荣芬考察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则认为唐五代西北方音疑母与影母、喻母不分;蒋冀骋重新考察了邵荣芬所用的材料,认为疑母与云、以、影等母不分的观点不可信...
高田时雄和李建强据敦煌汉藏对音都发现唐五代西北方音疑母出现了变化的迹象,邵荣芬考察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则认为唐五代西北方音疑母与影母、喻母不分;蒋冀骋重新考察了邵荣芬所用的材料,认为疑母与云、以、影等母不分的观点不可信;黎新第运用了一些新的材料重新研究,认为疑母还未完全丧失独立性。本文穷尽考察十五卷《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中晚唐五代写卷里疑母字与云、以、影三母字之间代用的别字异文,从相混比例、韵摄分布、等第分布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认为晚唐五代西北方音里疑母与云、以、影三母都有一定程度的相混,但相混程度不高,它并没有发展到与云、以、影三母混而不分的程度,而且声母发生变化的疑母字并未遍及大部分有疑母字的韵摄,只有部分疑母三等字发生了明显的声母脱落的变化,一等字的声母只是露出了变化的痕迹,据现有材料尚未见疑母二等和四等字声母发生变化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别字异文
晚唐五代
西北方音
疑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2世纪河西方音中的党项式汉语成分
被引量:
13
1
作者
孙伯君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7,126,共8页
文摘
《番汉合时掌中珠》等西夏文献所记录的12世纪河西方音是"党项式汉语",属于汉语西北方音的民族变体。母语为非汉语的人说汉语时,受本族语的影响,他们口中的汉语会发生音素的替代、增加、失落等现象,这种汉语的变读形式与语音的历时演化无关,不能作为真正的方言语音变化形式纳入汉语的历时演化序列。利用番汉对音资料研究古代汉语时,只有仔细分析汉语与这些民族语声韵特点的差异,剥离其中的变读成分,才能更好地还原古代汉语的语音形式。
关键词
12世纪河西方音
党项式汉语
唐五代西北方音
汉语的民族变体
Keywords
12th
Century
Hexi
dialect
Tangut
northwest
dialect
variant
of
Chinese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韦庄、韩偓的诗歌用韵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冠兰
机构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2-86,共5页
文摘
诗歌用韵常常受当时当地实际语音的影响而出现不符合韵书的情况。诗人韦庄、韩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唐北方语音的面貌 ,不仅出现了大量的出韵、借韵如典型的“东钟”合流、“支脂之微”通押、“寒桓元”通押等情况 ,还出现了一些上声与去声相押的特例。在对其实际用韵情况具体分析的基础上 ,可归纳出韦庄、韩诗歌的舒声韵 18部 ,入声韵 8部。
关键词
中古韵部
实际语音
西北方音
出韵
借韵
通押
同用
Keywords
rhyme
used
during
the
medieval
age
sound
of
actual
speech
northwest
dialect
deviation
of
rhymes
borrowed
rhymes
interchangeable
rhymes
universal
rhymes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地区语言接触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1
3
作者
敏春芳
肖雁云
机构
兰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7,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回族话与回族经堂语、小儿经语言研究”(17ZDA311)。
文摘
西北地区的语言接触研究是当前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通过梳理西北地区语言接触的研究现状发现,已有研究成果着眼于语言接触产生的词汇借用现象、语言接触过程的语法复制以及语言接触理论研究等,研究形式多样,成果层出不穷。但也存在调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等问题。西北地区的语言接触研究不仅为汉语方言提供了语言接触研究的新视角,也为接触语言学提供了中国北方汉语和阿尔泰语言接触的研究个案,修正并完善了语言接触理论。西北地区的语言接触研究能够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发展,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西北地区
语言接触
汉藏语系
阿尔泰语系
汉语方言
借词
Keywords
northwest
China
language
contact
Sino-Tibetan
language
family
Altai
language
family
Chinese
dialect
loan
words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方言史断代
4
作者
邓晓玲(译)
机构
爱荷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文学院
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出处
《长江学术》
2023年第1期73-80,共8页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数据库的畲话分类问题研究”(15YJC740011)。
文摘
本文介绍西北方言历史的演变过程,并以此历史过程加以断代。所讨论的年代,由汉末三国开始,至现代为止。地域主要包括陕西南部的关中平原,以及甘肃走廊。断代系统基于各个历史阶段的现有文献资料,并着重讨论材料中最为明晰的那些历史时期。由于词汇和句法方面的材料较为缺乏,乃以声韵演变为断代之标准,划分出七个历史阶段:一、前古代西北话阶段(公元280年左右);二、古代西北话阶段(公元400年左右);三、隋唐长安阶段(公元580—650年);四、盛唐长安与盛唐沙洲阶段(公元700—800年);五、晚唐长安与沙洲阶段(公元800—1000年);六、后沙洲阶段(公元12世纪);七、现代方言阶段。
关键词
西北
汉语
方言史
断代
Keywords
northwest
Chinese
dialect
History
Periodization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方言全浊清化的年代考
被引量:
1
5
作者
郭沈青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6-87,共2页
文摘
地名读音完好地保留了方言的历史读音,是研究方言史的活化石。通常认为西北方言全浊清化的的时代是唐五代,但根据韵书和文献中的地名推算,西北方言全浊清化的时代可上朔至南朝。
关键词
地名读音
西北方言
全浊清化
年代
Keywords
Pronunciation
of
toponym
northwest
dialect
the
voicing
of
the
complete
voiced
分类号
H07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黎锦熙先生在西北时期的汉语方言著述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莫超
机构
兰州城市学院
出处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203-211,共9页
文摘
学界都知道黎锦i先生是推行"国语统一"(推行普通话)和"言文一致"(普及白话文)的先驱,并为此奋斗了一生,但对于他在方言学上的建树较少听闻,尤其对他在西北时期进行的方言研究成果知之更少。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中期,黎先生在陕西编撰了《方志今议》和洛川、同官、宜川县志中的"方言歌谣志",还撰写了《地方志中"方言风谣志"之编查法》等三篇重要论文。黎先生西北方言著述的意义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方言志的编撰提供了示范,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二)对国语(50年代谓普通话)教学、国语推广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关键词
黎锦熙
西北
方言
著述
Keywords
Li
Jinxi
northwest
dialect
works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西北话“给”字句形成的语法机制与类型意义
被引量:
2
7
作者
薛宏武
董继和
机构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内蒙古丰镇市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38-141,共4页
基金
新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现代汉语给字句研究"(BS060205)
文摘
西北话"给"字句的特征是,"给"的同形复现、无双宾句及指人单宾句稀缺。这两方面都可以归结在参数上:焦点的线性设置及动词"给"的二价性。文章同时从"普-方-古"出发,系统地初步考察了同形复现这一综合句法现象的普遍性及其反映的汉语句法各层面间的相反相成的互补经济关系。
关键词
参数
西北话
“给”字句
句法层面
Keywords
Parameter,
northwest
dialect
,
the
Sentence
of
Reduplicating
Gei(给),
Hierarchy
of
Syntax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豫西北获济小片方言区成因探蠡
被引量:
1
8
作者
马丹阳
机构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88-92,共5页
文摘
河南西北部的18个县市在语言上被划入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方言区,从语音上来讲,这些地区的方言的确与山西话更为接近。该方言区形成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与该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及与晋地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相关,移民要素也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探讨豫西北获济小片方言区形成的原因,希望借此解开长久以来人们对该地“河南人不说河南话”的疑问。
关键词
豫西北
晋语
获济小片方言
移民
Keywords
the
northwest
Henan
Jin
dialect
Huo-Ji
dialect
subarea
immigration
分类号
H17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皖北濉溪方言的“来”——兼与西北等方言比较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凌晨
郭辉
机构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出处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4-39,共6页
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SK2018ZD059)
教育部及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题项目(YB1824A013
+4 种基金
YB1819A013
YB1713A010
YB1525A008)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H03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615)
文摘
运用描写、比较和溯源等方法,从动词、方位词、概数词、副词、介词、助词六个方面描写分析了"来"的用法及意义,指出了"来"用为介词、副词、助词的来源。并与西北及其他方言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键词
濉溪方言
来
西北方言
Keywords
Suixi
dialect
lai
northwest
dialect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伍子胥变文》浅析晚唐五代西北方言的若干现象
被引量:
1
10
作者
萧红
徐晨迪
戴红贤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文摘
敦煌变文自发现以来,便为人们提供了文学、语言学、历史及文化等有关方面的大量材料依据,对后世研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敦煌文集传世名篇《伍子胥变文》更是具有代表性意义。以当今眼光,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分析《伍子胥变文》,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的诸多较为典型的语言学现象,从中可分析发现晚唐五代时期西北方音方言的若干特征,对当下的国内方言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伍子胥变文
西北方言
晚唐五代
现象
特点
Keywords
Wu
Zixu
Bianwen
northwest
dialect
Late
Tang
Dynasty
and
Five
Dynasties
phenomena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唐五代西北方音云、以、影三母的关系
被引量:
1
11
作者
邓强
机构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0-9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云南汉语方音研究”(20BYY05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等韵学著作集成、数据库建设及系列专题研究”(17ZDA302)
+1 种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资治通鉴释文》音系研究”(16XJA740001)
昆明学院创新团队“中国西南边疆历史研究”项目。
文摘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中晚唐五代的写卷里有许多云、以、影三母之间代用的别字异文。考察这些别字异文可以发现在晚唐五代西北方音里云、以的关系较为密切,但尚未完全合并,两者仍有区别;云、影之间,以、影之间也有一些代用例,但只是部分字相混,还未发展到云、影不分,以、影不分的阶段,晚唐五代西北方音里云、以、影三个声母尚能各自独立为一类。
关键词
晚唐五代
西北方音
云母
以母
影母
Keywords
The
late
Tang(唐)and
the
Five
Dynasties
The
northwest
dialect
The
initial
consonant
of
Yun(云)
The
initial
consonant
of
Yi(以)
The
initial
consonant
of
Ying(影)
分类号
H11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夏译《论语》与宋代西北方音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培培
机构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
出处
《西夏研究》
2016年第2期7-13,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夏译汉籍中的古代汉语对音研究"(批准号:11CMZ105)的阶段成果
文摘
西夏译汉文典籍《论语》中保存了大量的夏汉对音字,对于研究汉语宋代西北方音是一份重要的资料。本文将利用这些对音字,并结合《番汉合时掌中珠》中的对音材料,揭示12世纪汉语西北方音的某些特点。声母方面,知母和照母合流,澄母和知母合流,生母与禅母字合流,合口的云母和开口的以母已经合流,接近今天的普通话。韵母的入声-k韵尾消失。
关键词
西夏文
《论语》
对音字
西北方音
Keywords
Tangut
Charactar
northwest
dialect
Lun
Yu
分类号
H211.7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西北方言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1
13
作者
谭本龙
王兆春
明茂修
机构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5年第5期84-92,共9页
基金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5年一般课题"黔西北方言特色词汇文化张力研究"
项目编号:15GZYB44
文摘
黔西北方言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发表了许多高水平高层次的文章及专著,获批了一些层次较高的课题。但局限也非常明显,研究地域还远没有覆盖整个毕节市,且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及语法方面。因此,黔西北方言研究的内容及方向有待进一步向纵深拓展,向地方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现实价值延伸,并应建立跨学科的研究理论体系,这样,才能走出更宽广的道路。
关键词
黔西北
毕节市
方言
现状
展望
Keywords
northwest
Guizhou
Bijie
dialect
Present
Condition
Prospect
分类号
H172.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赣西北客家方言概况
14
作者
卢继芳
张晓霞
机构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75-79,共5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19YY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1FYYB045)。
文摘
文章所论的客家是指明清时期由粤北、闽西入迁赣西北及粤北、闽西迁入赣南后转迁入赣西北的客籍居民,基于修水、铜鼓客家方言调查探讨赣西北九岭山区客赣文化接触与融合。赣西北居民居住类型可分四种类型纯客型、纯赣型、客赣杂居型、多来源杂居型。根据人际交流方言使用情况,赣西北客家居民方言类型可归纳为单一方言型、双方言或多方言型、混合型。赣西北九岭山地区客家方言具有典型客家方言属性,属客家方言铜桂片。入迁赣西北三百多年以来,客家方言有了新的区域性演变发展典型特点的弱化与萎缩、不同来源地客家方言的内部趋同、客赣方言融合。
关键词
赣西北
客赣方言
方言接触
Keywords
northwest
Jiangxi
Hakka
and
Gan
dialect
s
dialect
contact
分类号
G09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方言文献的学术价值例议
15
作者
莫超
机构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出处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9-40,共2页
基金
教育部项目"西北方言文献研究"(09YJA740057)
文摘
以活方言或用文献中的方言"证古",是学界普遍认同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西北方言文献资料考证了"阿跌多"与"阿得脂"的关系,指出"东干人"的"东干"就是"东边",进一步申说了西北方言文献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阿得脂
东干
西北
方言文献
Keywords
A-De-Zhi
Donggan
northwest
dialect
bibliography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西宝卷所见明清西北地区方音现象
16
作者
徐朝东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
出处
《语言学论丛》
2020年第2期90-111,共2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元明清民国时期官话语音语料库平台建设与研究(17ZDA304)”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明清民国三代北京地区方志中方音研究(16YYA00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河西宝卷是一种明清时期流行于甘肃河西一带的讲唱文学形式.通过对宝卷中韵文韵脚字的系联和异文别字的考察,发现其所代表的明清西北方音特点有:阳声韵数量大大减少,阳声韵韵尾合并或主元音的鼻音化,入声韵已消失,部分麻三字与歌戈读音相同;全浊声母清化,知系擦音合口字读[fu]或[pfu],微影疑喻与日母合口字读为[v].宝卷中大部分的中古德陌韵押入歌戈韵,与兰银官话同、与中原官话主要读支微韵不同.宝卷中的语音属于兰银官话.
关键词
河西宝卷
语音特征
明清时期
兰银官话
Keywords
Hexi
Baojuan
the
phonetic
features
the
northwest
dialect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anyin
Mandarin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敦煌寫卷的疑母字聲母脫落現象研究
17
作者
李華斌
机构
貴州師範大學文學院
出处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1年第2期29-37,共9页
基金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敦煌寫卷佛經音注研究”(18BYY129)的階段性成果
文摘
大量材料顯示,晚唐五代西北方音的疑母已開始變化,除了在開口洪音前保持外,其他已開始變成零聲母,這與《中原音韻》的情况基本相同。與《中原音韻》不同的是,敦煌寫卷的疑母字處在變化的初期,因爲同一字的漢藏對音疑母有,g和∅二讀。敦煌材料的這種變化並非唯一,唐五代時期的音注材料也有體現。晉方言疑母字的今讀與晚唐五代西北方音形成了大面積的對應關係;甘肅方言與晚唐五代西北方音在開口呼前有對應上的差異,這是因爲有η>γ的後起音變現象。《皇極經世書聲音圖》的疑母上聲字變讀零聲母,但上聲字不是疑母脫落的條件。疑母脫落的原因是聲母η在高元音i、u、y之前不易出現,因爲這些高元音的響度小,會使得鼻輔音η聲母在聽感上有模糊的感覺。
关键词
疑母
脫落
敦煌寫卷
西北方音
Keywords
Yi
initial
shedding
Dunhuang
manuscripts
northwest
dialect
分类号
H113 [语言文字—汉语]
H172.2
原文传递
题名
赣西北农村儿童方言特点管窥——基于华林中心小学的田野调查
18
作者
童芳华
郭彦伶
陈天翔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新余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4-58,共5页
文摘
赣西北农村儿童方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语音上,原有方言音位系统保存完好,但汉字的文读现象日趋普遍;词汇上,方言固有词汇尤其是其中比较特殊的词汇,被大量弃用并替换成普通话词汇;语法上,方言的语法特色正逐渐被稀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向普通话语法过渡的趋势。
关键词
赣西北
农村
儿童方言
特点
Keywords
northwest
Jiangxi
countryside
children′s
dialect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H17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方言否定语序演变的历时考察
19
作者
袁芳
魏行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
2020年第8期74-8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二语句子加工中的预测效应”(18XYY012)。
文摘
在汉语西北方言中,否定词有时可以处于被否定的成分(如状语)之后,对这种后置现象的来源,学界鲜有探究。以三类典型的否定结构为切入点,采用语料库检索和文献考证的方法,对西北方言的否定语序进行历时考察。结果显示,上古时期就存在否定词位于副词之后的用法,但是比例不高,范围有限。“把”字句自唐代形成以来也存在否定词前置、后置两种模式,但唐宋时期后置的比例相当低。否定词用于介词短语之后的现象是从近代开始在西北方言中出现的。与此同时,后置语序在包含副词和“把”字的否定句中也急剧增加,成为西北方言中的一种流行用法。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语言演变的波浪理论,也可以为历史语言学、地理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北方言
否定词
后置
副词
介词短语
“把”字结构
Keywords
northwest
dialect
negator
postposition
adverbs
prepositional
phrases
“ba(把)”construction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晚唐五代西北方音疑母的演变
20
作者
邓强
机构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励耘语言学刊》
2020年第1期26-41,共1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资治通鉴释文》音系研究”(16XJA740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高田时雄和李建强据敦煌汉藏对音都发现唐五代西北方音疑母出现了变化的迹象,邵荣芬考察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则认为唐五代西北方音疑母与影母、喻母不分;蒋冀骋重新考察了邵荣芬所用的材料,认为疑母与云、以、影等母不分的观点不可信;黎新第运用了一些新的材料重新研究,认为疑母还未完全丧失独立性。本文穷尽考察十五卷《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中晚唐五代写卷里疑母字与云、以、影三母字之间代用的别字异文,从相混比例、韵摄分布、等第分布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认为晚唐五代西北方音里疑母与云、以、影三母都有一定程度的相混,但相混程度不高,它并没有发展到与云、以、影三母混而不分的程度,而且声母发生变化的疑母字并未遍及大部分有疑母字的韵摄,只有部分疑母三等字发生了明显的声母脱落的变化,一等字的声母只是露出了变化的痕迹,据现有材料尚未见疑母二等和四等字声母发生变化的迹象。
关键词
敦煌
别字异文
晚唐五代
西北方音
疑母
Keywords
Dunhuang(敦煌)
ghost
words
Lat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唐五代)
northwest
dialect
the
initial
of
Yi(疑)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K242.4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2世纪河西方音中的党项式汉语成分
孙伯君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3
原文传递
2
韦庄、韩偓的诗歌用韵
陈冠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北地区语言接触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敏春芳
肖雁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北方言史断代
邓晓玲(译)
《长江学术》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西北方言全浊清化的年代考
郭沈青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黎锦熙先生在西北时期的汉语方言著述研究
莫超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CSSCI
2017
3
原文传递
7
西北话“给”字句形成的语法机制与类型意义
薛宏武
董继和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豫西北获济小片方言区成因探蠡
马丹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皖北濉溪方言的“来”——兼与西北等方言比较
王凌晨
郭辉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从《伍子胥变文》浅析晚唐五代西北方言的若干现象
萧红
徐晨迪
戴红贤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晚唐五代西北方音云、以、影三母的关系
邓强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原文传递
12
夏译《论语》与宋代西北方音
王培培
《西夏研究》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黔西北方言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谭本龙
王兆春
明茂修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赣西北客家方言概况
卢继芳
张晓霞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西北方言文献的学术价值例议
莫超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河西宝卷所见明清西北地区方音现象
徐朝东
《语言学论丛》
2020
0
原文传递
17
敦煌寫卷的疑母字聲母脫落現象研究
李華斌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1
0
原文传递
18
赣西北农村儿童方言特点管窥——基于华林中心小学的田野调查
童芳华
郭彦伶
陈天翔
《新余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西北方言否定语序演变的历时考察
袁芳
魏行
《现代语文》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再论晚唐五代西北方音疑母的演变
邓强
《励耘语言学刊》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