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前行 被引量:138
1
作者 高培勇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3,共10页
本文围绕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新发展格局、怎样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问题,分别三个层面作了系统分析:其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在于统筹发展和安全。只有站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才能找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和着... 本文围绕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新发展格局、怎样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问题,分别三个层面作了系统分析:其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在于统筹发展和安全。只有站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才能找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和着重点、出发点和落脚点,防止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践走偏变样。其二,统筹发展和安全不仅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军路线和最终成色高度关联,而且体现了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契机和转折点,我国已走上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之路。其三,相对于其他领域或其他方面的安全而言,市场主体安全是最具基础意义的安全,财政安全是最具底线意义的安全。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牵"牛鼻子"——首先统筹好市场主体发展和安全以及财政发展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统筹发展和安全
原文传递
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被引量:89
2
作者 周洪宇 李宇阳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指向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要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体系更加完备、更加丰富多样、更可持续发展、更为安全可靠的教育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迈向新征程的需要,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指向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要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体系更加完备、更加丰富多样、更可持续发展、更为安全可靠的教育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迈向新征程的需要,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自身跨越发展的要求,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加快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应以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为抓手,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以构建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重点,建设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以构建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突破点,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以构建专业优质的教师教育体系为前提,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以完善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为切入点,建设高质量终身学习体系;以构建优质高效的保障体系为基础,建设高质量保障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体系 新时代教育 教育现代化 新发展理念 系统观念
下载PDF
中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测度分析 被引量:88
3
作者 曲立 王璐 季桓永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5-61,共17页
研究目标:明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测度2011~2020年我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模型分析法、描述性统计和泰尔指数等方法,解析我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征及差距。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制造业高... 研究目标:明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测度2011~2020年我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模型分析法、描述性统计和泰尔指数等方法,解析我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征及差距。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稳步提升态势,四大板块、五大经济带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别,地区内差异是造成区域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创新: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绿色、开放、共享、高效和风险控制六个维度系统构建我国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价值:丰富和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为推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 测度体系
原文传递
新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思考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84
4
作者 舒伯阳 蒋月华 刘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82,共10页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对于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研究在分析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基础上,以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凝练出乡村旅游高质量...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对于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研究在分析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基础上,以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凝练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底、智慧转型、文化赋能和产业优化"思想内核,识别了绿色生态冲突、产品创新不足、服务体系滞后、内生动力不足等关键性障碍,针对性地提出了以绿色和生态优先为发展主调、以文化与品牌IP为产品的主打、以游客体验感为消费驱动内核、以人才与运营管理为关键保障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研究拓展了新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构建,实践路径可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高质量 新时代 新发展理念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习近平新发展理念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实现的系统思维、经济理路与科学路径 被引量:65
5
作者 杨博文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2,共8页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是落实《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思...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是落实《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思维,厚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涵,体现了低碳经济发展与政策体系协同的整体布局,彰显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下"气候正义"的时代价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的实现,应当兼顾碳排放总量控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现实诉求,这是构建新发展理念下低碳循环经济运行体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确保落实全球气候治理国家自主贡献的大国智慧。新发展理念下,我国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应当将产业结构低碳化作为科学方法,不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立法顶层设计,实现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促导南南气候变化多边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碳达峰 碳中和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原文传递
新发展理念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46
6
作者 姚宇 刘振华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2期3-14,共12页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绝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生产力概念的否定,而是新时代对生产力概念守正创新的重要发展。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坚定不...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绝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生产力概念的否定,而是新时代对生产力概念守正创新的重要发展。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创新理念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第一动力,将协调发展理念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将开放发展理念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将共享发展理念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新时代应坚定地以新发展理念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及不平衡测算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杨沫 朱美丽 尹婷婷 《产业经济评论》 CSSCI 2021年第5期5-21,共17页
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内涵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以及不平衡程度进行测算。本文的研究发现:(1)2013-2018年中国总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其中,创新发... 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内涵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以及不平衡程度进行测算。本文的研究发现:(1)2013-2018年中国总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其中,创新发展与共享发展增长幅度较大;(2)东部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而中西部省份体现出更强的增长势头;(3)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程度有所降低,但是省域之间的创新和开放发展水平差距拉大,促增了总体不平衡程度。对此,本文提出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区优势、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强化区域协调战略、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深化开放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评价指标 省域经济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被引量:27
8
作者 郭冠清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18,共14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建设的行动纲领。本文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历史考证课题组"对习近平工作过地方的实地考察和访谈为实践基础,以重新解读的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建设的行动纲领。本文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历史考证课题组"对习近平工作过地方的实地考察和访谈为实践基础,以重新解读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萌芽于知青岁月、产生于十八大前的从政实践、并在十八大后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对"为谁发展、如何发展"和"怎样看、怎么干"的探索中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以供给侧改革为发展主线、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唯物史观的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发展理念唯物史观
原文传递
新发展理念:一个关于发展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被引量:26
9
作者 黄群慧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24,共12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理论和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理论和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围绕新发展理念的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全面阐释了新发展理念这个“关于发展的系统的理论体系”的内涵,进而论述了新发展理念系统深化了关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理论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形成了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等重大理论创新意义。最后本文提出,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这也是一种新发展理念——安全发展理念。在未来的现代化新征程中,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理论性 系统性 实践性 安全发展理念
原文传递
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大树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9,113,共10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比较优势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不能还走专注数量和速度的老路。必须立足新阶段,走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比较优势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不能还走专注数量和速度的老路。必须立足新阶段,走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维度。高质量发展具有五大本质特征:科技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基于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从构建和完善机制入手,转换驱动机制,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再创协同机制,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系;建立倒逼机制,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扩大开放机制,实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完善包容机制,促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内涵 高质量发展特征 高质量发展路径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中的共同富裕 被引量:23
11
作者 余淼杰 曹健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8,F0002,共11页
"十四五"时期,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促进共同富裕成为必然要求。共同富裕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共同富裕的探索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十四五"时期,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促进共同富裕成为必然要求。共同富裕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共同富裕的探索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1978年,主要强调公平,社会整体贫富差距较小,但经济增长缓慢。第二个阶段是1978-1984年,农村改革率先开始,通过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增加,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第三个阶段是1984-2012年,强调效率优先,城市改革逐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但同时带来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第四个阶段是从党的十八大至今,兼顾效率和公平,有力促进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主要有三方面的举措:首先,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其次,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最后,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共同富裕 三次分配 税制改革
下载PDF
“三新”背景下外语教育发展的新思考 被引量:21
12
作者 蒋洪新 杨安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2,共4页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外语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文在分析新发展阶段外语教育所处内外环境的基础上,结合新发展理念,从办学思想、目标规划、实施举措等方面提出对策与思考,切实将"三新"重要论述贯彻于外语教育发展实践。
关键词 三新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外语教育 外语学科
原文传递
论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现实功能及其发展路径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瑜聪 刘华初 《晋阳学刊》 2024年第2期65-70,共6页
新质生产力是通过科技创新率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形成的,以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为价值指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是符合新发展理念... 新质生产力是通过科技创新率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形成的,以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为价值指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创新 新发展理念 马克思主义 科技体制改革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方宁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7,共10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中国共产党始终朝着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重要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自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以战略性导向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实...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中国共产党始终朝着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重要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自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以战略性导向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断奋斗。然而,新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共同富裕新的内涵和要求,通过深入挖掘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总结和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最终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提供强大的动力保障和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 共同富裕 新发展理念 共享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与“发展型法治”的构建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守文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共11页
在我国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不仅需要经济上的谋划,也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有力推动。其中,经济法作为典型的"发展促进法",对"双循环"的四大环节及其赖以存续的现代化... 在我国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不仅需要经济上的谋划,也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有力推动。其中,经济法作为典型的"发展促进法",对"双循环"的四大环节及其赖以存续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均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审视经济法对"双循环"的促进和保障,有助于揭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发展型法治"的内在关联,以及更为具体的"问题—价值—制度"之间的逻辑联系,由此可以说明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应的"发展型法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在制度建设方面应兼顾的"安全与发展"价值,从而不断推进发展导向型的良法善治,这尤其有助于推进我国整体法治的完善,丰富法治理论和经济法的相关理论,推动新兴的"发展法学"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发展型法治 新发展理念 经济法 现代化经济体系
下载PDF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姗姗 邱均平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2,共8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十四五”时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指南。教育创新发展关注的是发展动力问题,重点突破价值理念和培养模式创新。教育协调发展关注的是发展适切性问题,全力推进招生规模与社...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十四五”时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指南。教育创新发展关注的是发展动力问题,重点突破价值理念和培养模式创新。教育协调发展关注的是发展适切性问题,全力推进招生规模与社会需求、类别设置与行业需求、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匹配。教育绿色发展关注的是发展方向问题,积极开展绿色评价,着力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开放发展关注的是发展联动问题,着力构建高校内部资源开放平台,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外部协同发展机制。教育共享发展关注的是发展成效问题,通过加快科研成果集成应用,服务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高质量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困境及其超越 被引量:18
17
作者 廖晓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5,共7页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贯穿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从内在逻辑来看,新发展理念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遵循,高质量发展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行动目标。从现实状况来看,高等教育在落实新发展理念方面存有偏差,导致发展质量不高。为解决内在逻辑...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贯穿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从内在逻辑来看,新发展理念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遵循,高质量发展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行动目标。从现实状况来看,高等教育在落实新发展理念方面存有偏差,导致发展质量不高。为解决内在逻辑与现实偏差的矛盾,需要站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高度,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进行整体审视与系统设计,即坚持制度创新与科研创新相结合,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相结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协调;坚持内涵建设与分类评价相结合,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坚持面向世界与扎根中国相结合,拓宽高质量发展的全球视野;坚持资源共建与成果共享相结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内在逻辑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100年经济思想的主线、发展阶段与理论体系 被引量:18
18
作者 白永秀 王颂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2,共10页
中国共产党在其100年经济发展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其主线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按照这一主线,党的100年经济思想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的经... 中国共产党在其100年经济发展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其主线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按照这一主线,党的100年经济思想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的经济思想(1921—1949年),第二阶段是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的经济思想(1949—1978年),第三阶段是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的经济思想(1978—2012年),第四阶段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的经济思想(2012年至今)。中国共产党100年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包括基本经济制度思想、微观经济思想、中观经济思想、宏观经济思想和对外经济思想等五个维度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发展理念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7
19
作者 黄金辉 郑雯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32,共10页
共同富裕与新发展理念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高频词,具有强烈的内在关联性和互动耦合性。“创新”是创造财富的动力源泉,促进财富“蛋糕”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有利于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协调”是防止发展分化与失衡的重要杠杆,保... 共同富裕与新发展理念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高频词,具有强烈的内在关联性和互动耦合性。“创新”是创造财富的动力源泉,促进财富“蛋糕”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有利于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协调”是防止发展分化与失衡的重要杠杆,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利于筑牢共同富裕的根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并保障发展的可持续性,有利于促进生态共同富裕;“开放”是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关键举措,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拓宽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共享”是先富带后富政策的具体落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推动共同富裕稳步前进。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牢固树立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及其配套政策措施,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促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新发展理念 内在机理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以城市群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赵倩 沈坤荣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2-98,共7页
当前,城市群建设已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群发展需要由新思路来引领,应立足本国实际,以功能区划分为主取代行政管辖边界,提高区域性规划的针对性和包容度,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管理和创新意识。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加强... 当前,城市群建设已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群发展需要由新思路来引领,应立足本国实际,以功能区划分为主取代行政管辖边界,提高区域性规划的针对性和包容度,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管理和创新意识。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城市群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超前理念整体推进城市群环境保护工作,处理好城市群建设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