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3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被引量:18
1
作者 方铁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4,共6页
包括政治制度在内的边疆治理制度,是历代王朝统治边疆地区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法治在边疆地区的重要体现。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较此前历朝的边疆治理制度有所发展。另一方面,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彼此间也有较大的差异,反映... 包括政治制度在内的边疆治理制度,是历代王朝统治边疆地区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法治在边疆地区的重要体现。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较此前历朝的边疆治理制度有所发展。另一方面,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彼此间也有较大的差异,反映出此三朝治理边疆地区的思想和实践,受到统治者的来源及时代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在元明清三朝之中,清朝的边疆治理制度最为成熟和完善,不仅取得良好的施治效果,而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清 边疆治理制度 思想和治策
下载PDF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频发水旱灾害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崇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7-113,共7页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过渡性的地形、气候、水系造就了江淮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自然孕灾机率本身就很高。不合理的经济开发活动又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诱发和催化了水旱灾害的频...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过渡性的地形、气候、水系造就了江淮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自然孕灾机率本身就很高。不合理的经济开发活动又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诱发和催化了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而围绕水利设施使用所产生的水事矛盾,又加剧了水旱灾害的频发和灾情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江淮 水旱灾害
下载PDF
明清珠江三角洲城镇的水环境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建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33-141,共9页
水环境的变迁与珠三角城镇群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水环境影响城镇的经济发展。由于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人们按照自己的观念意识与实际需要塑造着和影响着城镇的山水人文景观,积极进行水环境的治理。治理的过程同时又是社会... 水环境的变迁与珠三角城镇群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水环境影响城镇的经济发展。由于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人们按照自己的观念意识与实际需要塑造着和影响着城镇的山水人文景观,积极进行水环境的治理。治理的过程同时又是社会变迁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城镇 水环境
下载PDF
晚明清初督抚辖区的“两属”与“兼辖” 被引量:14
4
作者 傅林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2-121,共10页
晚明清初,省域巡抚与区域巡抚的辖区是互相重叠,而不是此盈彼缩,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一地两属"现象。省域巡抚总管一省的行政事务,区域巡抚专管辖区内的军事行动,双方有时也会协商处理一些事务。由于两类巡抚长期共存,在实际政... 晚明清初,省域巡抚与区域巡抚的辖区是互相重叠,而不是此盈彼缩,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一地两属"现象。省域巡抚总管一省的行政事务,区域巡抚专管辖区内的军事行动,双方有时也会协商处理一些事务。由于两类巡抚长期共存,在实际政务运作中,"两属"地区的道员会同时向省域巡抚、区域巡抚请示、汇报一些民政事务。晚明的总督名义上管辖数省,实际上只管辖一省的军事、行政事务,对其他各省只是"兼辖"相邻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督 巡抚 行政区划 明清
下载PDF
河道变动与界的表达——以清代至民国的山、陕滩案为中心 被引量:12
5
作者 胡英泽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06年第1期199-219,共21页
山西、陕西以河为界,是较为笼统的认识,其实黄河有一定的宽度,为山、陕两省共同分享。在不同时期不同河段,河道变迁会导致以河为界的困境。明代以来,黄河龙门至潼关段河道变迁较大,形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特征,滩案与... 山西、陕西以河为界,是较为笼统的认识,其实黄河有一定的宽度,为山、陕两省共同分享。在不同时期不同河段,河道变迁会导致以河为界的困境。明代以来,黄河龙门至潼关段河道变迁较大,形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特征,滩案与界争遂成为突出的区域社会问题。国家对于河道变迁引起两省的滩地之争基本采取平分土地的方法解决,而不是以河为界。黄河具有界与非界的双重性质。这一空间结构的发展过程,体现了环境与社会互动下,不同阶层界的观念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黄河 边界线 观念
原文传递
明清徽州粮食问题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媛媛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7-124,共8页
由于地理条件所限,明清以来徽州大米产量难以维持自食,当地的食物结构中,常以五谷杂粮佐食,灾荒期间,辅以各种救荒食物,故而外界的粮食输入对于维持徽州的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徽州地区主要经新安江、饶河从浙江、江西运进粮食,再通... 由于地理条件所限,明清以来徽州大米产量难以维持自食,当地的食物结构中,常以五谷杂粮佐食,灾荒期间,辅以各种救荒食物,故而外界的粮食输入对于维持徽州的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徽州地区主要经新安江、饶河从浙江、江西运进粮食,再通过境内短途粮食水运网或肩挑背扛的方式转销到山间乡闾,水陆交汇处往往形成重要的粮食集散地。在崇祯九年大旱背景下,米市存在着冒领、强买、择人而卖等诸多混乱之处,而关于交易过程、脚夫、船户、牙行、米商的规定,和官府籴买缓解米荒、保护米船、平抑物价等措施又显示了明末政府在协调市场方面的调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徽州 粮食 徽学
下载PDF
深化对土司制度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方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7,共7页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西南边疆及其他南方类型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统治制度。土司制度存在600余年,在实行地区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949年以来,我国对土司制度的研究持续升温,取得不少重要成果。目前进行的研究,涉及中原王朝统治边...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西南边疆及其他南方类型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统治制度。土司制度存在600余年,在实行地区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949年以来,我国对土司制度的研究持续升温,取得不少重要成果。目前进行的研究,涉及中原王朝统治边疆和少数民族的制度及其发展演变,土司地区社会与南方少数民族性格的变化,土司制度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论文回顾近百年的研究,总结学界对土司制度的认识,提出拓展的方向,并就深化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制度 羁縻之制 元明清王朝
下载PDF
孔府的新年食俗:一个多元建构的“礼仪标签”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素花 吴佩林 《民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34,157,共15页
孔府的新年食俗,是聚合民间岁时风习与儒家礼仪实践的特殊饮食现象,为传统社会礼俗交织的产物。此一岁时饮食活动,以兼具世俗色彩与神圣面相的年节食物为载体,配备严密运转的饮馔物资供需系统,在满足其原生诉求的同时兼具礼俗互动的次... 孔府的新年食俗,是聚合民间岁时风习与儒家礼仪实践的特殊饮食现象,为传统社会礼俗交织的产物。此一岁时饮食活动,以兼具世俗色彩与神圣面相的年节食物为载体,配备严密运转的饮馔物资供需系统,在满足其原生诉求的同时兼具礼俗互动的次生意蕴。孔府的新年食俗,一方面构筑起儒家教化的心理认同,成为儒家思想通俗化的合理阵地;另一方面促进了礼俗互动的双向调适,以民众日用的年节食物为媒介,开辟了礼化于俗的柔性机制。这个多元建构的“礼仪标签”,既是地方群体微观生活的民俗缩影,亦是传统社会礼俗通约的时代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仪标签 礼俗互动 新年食俗 孔府 明清
原文传递
明清冼夫人崇拜与地方经济变迁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正刚 刘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157-161,共5页
至少从唐代开始,冼夫人就成为粤西和海南的主要神灵崇拜对象。随着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冼夫人崇拜在粤西和海南逐渐普及化,区域经济发展与庙会祭拜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庙会有效地整合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
关键词 冼夫人崇拜 明清时期 区域经济
下载PDF
论明末清初民间户粮推收之虚实——以休宁程氏《置产簿》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枫 陈支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33,共8页
明清时期,政府田地户籍赋税统计的失实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利用《徽州千年契约文书》收录的安徽休宁程氏《置产簿》,对该家族在明末清初时期土地买卖过程中涉及的户粮推收进行具体分析,可以明了政府册籍登记与民间实际情形之间存在的... 明清时期,政府田地户籍赋税统计的失实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利用《徽州千年契约文书》收录的安徽休宁程氏《置产簿》,对该家族在明末清初时期土地买卖过程中涉及的户粮推收进行具体分析,可以明了政府册籍登记与民间实际情形之间存在的严重差异。由于国家制度缺乏有效的掌控能力,致使民间的隐瞒田地赋役及其私相授受,成为一种较为通行的社会行为,户粮的隐瞒和责任的规避,也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程氏《置产簿》 户粮推收 册籍登记 政府控制
下载PDF
初探明清节妇生活的经济来源 被引量:2
11
作者 阮春林 《抚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60-62,共3页
封建社会的贞操观念 ,加上程朱理学的恶劣影响 ,明清时节妇烈女剧增 ,她们生活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纺织、雇佣、种植、为娼等。此外 ,官方的奖励和家族的赈济亦成为少许节妇烈女生活的经济来源之一。
关键词 晴清 节妇 生活经济来源 封建社会 贞操观念 程朱理学
下载PDF
明清回族进士考略(十)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大业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5,共8页
本文考证了明清时期甘肃所属州县15位进士的生平、事迹及其家世,重点提供了他们为回族的根据,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线索。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回族进士 考证 甘肃
原文传递
永昆曲牌与明清曲谱——以《琵琶记·吃糠》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志毅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82,共9页
据文献记载,温州在明代就已经与昆山曲家有过联系,至少在清代已有昆腔戏班演出。虽然,永昆有史以来无任何曲谱流传,但不能否认永昆与明清昆腔之间的渊源。永昆在声腔方面,因受地方文化生态的影响,有其自身的地方特色,但始终不能割舍与... 据文献记载,温州在明代就已经与昆山曲家有过联系,至少在清代已有昆腔戏班演出。虽然,永昆有史以来无任何曲谱流传,但不能否认永昆与明清昆腔之间的渊源。永昆在声腔方面,因受地方文化生态的影响,有其自身的地方特色,但始终不能割舍与曲牌体戏曲的历史传统。昆腔系统的剧种都有其"母核"般的同一性,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永昆作为中国昆腔的一个分支剧种,与其他昆剧同属南曲系统,其间有太多的亲缘关系。明清是昆腔发展的重要时期,永昆所用剧目、曲牌与宫调与明清曲谱一脉相传,这种同一性将是永昆曲牌考源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谱 曲牌 永昆 明清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汉口商业文化探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勇军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第6期61-65,共5页
影响汉口商业文化最本质的原因是地理位置。汉口处两江交汇之地又兼为九州之腹心,九省之通衢,其地利条件是商业和商业文化发达的客观基础。汉口城市的繁荣还离不开历史机遇和主观动力,这尤其表现在汉口开埠使西方商业文化渗入,传统的商... 影响汉口商业文化最本质的原因是地理位置。汉口处两江交汇之地又兼为九州之腹心,九省之通衢,其地利条件是商业和商业文化发达的客观基础。汉口城市的繁荣还离不开历史机遇和主观动力,这尤其表现在汉口开埠使西方商业文化渗入,传统的商业格局开始解体,从而为武汉城市的近代化提供了历史的机遇;而张之洞对武汉的打造则为近代汉口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和转型提供了主观的动力。由于汉口城市的商业特性和移民特性,本土文化、异地文化和西洋文化熔铸于一炉,汉口商业文化呈现出五方杂处,华洋纷呈的特色。这种“大杂处”,形成了汉口对异质文化开放和包容的城市性格,使汉口城市在近代化的转型中较少有传统的羁绊,易于接受新事物,并能随新而变,与时俱进,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东洋之芝加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汉口市 商业文化 对外贸易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文学世家与女性文学——以明清吴江沈、叶两大文学世家为中心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真瑜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7-11,共5页
文学世家与女性文学是明清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其一,文学世家孕育了女性作家。其二,文学世家间的联姻更进一步成就了女性文学。这些也是文学世家区别于文学流派而明显具有家族文化的特征之所在。其三,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学世家... 文学世家与女性文学是明清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其一,文学世家孕育了女性作家。其二,文学世家间的联姻更进一步成就了女性文学。这些也是文学世家区别于文学流派而明显具有家族文化的特征之所在。其三,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学世家与女性文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社会文化生态环境表现为文学创作和理论关注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文学世家 女性文学 文化生态
下载PDF
关于金初词鉴赏的商榷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锋焘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6-79,共4页
某些金代初期的词作赏析或疏于对具体的历史背景详加考察,或对作家生平及作品写作年代考证不足。对词作的赏析应当本着“见仁见智”的态度,充分掌握并熟悉有关史料。
关键词 金词 文学鉴赏 《唐宋词鉴赏辞典》《金元明清词鉴赏词典》
下载PDF
论明清江南家族文化与昆曲艺术的互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惠玲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3-150,共8页
明清江南家族性的昆曲活动非常兴盛,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昆曲的存在方式、表演形态、美学风格和文化品格,也大大增强了它的文化功能和综合性;同时,作为家族文化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昆曲通过塑造性情人格,培养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对创造... 明清江南家族性的昆曲活动非常兴盛,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昆曲的存在方式、表演形态、美学风格和文化品格,也大大增强了它的文化功能和综合性;同时,作为家族文化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昆曲通过塑造性情人格,培养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对创造共同的文化颇有助益。很明显,家族文化和昆曲艺术对彼此的发展都产生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文化 昆曲艺术 明清时期
下载PDF
明清法制题材小说的理想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春萌 李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元代以后由于法制的沦丧,加剧了社会政治的腐败黑暗。明清时期民众对法制社会的渴望和呼唤,通过文人创作的小说反映出来。这些作品对公平公正、惩恶除暴、清官执法、守法护法等方面的理想探索,彰显出明清法制题材小说的特有的思想价值... 元代以后由于法制的沦丧,加剧了社会政治的腐败黑暗。明清时期民众对法制社会的渴望和呼唤,通过文人创作的小说反映出来。这些作品对公平公正、惩恶除暴、清官执法、守法护法等方面的理想探索,彰显出明清法制题材小说的特有的思想价值和护法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法制小说 惩恶扬善 清官意识 理想探索
下载PDF
明清回族进士考略(十六)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大业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102,共13页
本文补考了明清时期云南、山东所属州县6位回族进士的生平、事迹及其家世,重点提供了他们为回族的根据,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线索。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回族进士 考证 云南 山东
原文传递
鸡(土從)与诗词:超越“南食”意象的终极言说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和双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15,共15页
在明朝大军彻底平定云南之前,鸡(土從)属于藏在深山"不为内地人所识"的普通野蔬,并且采食者多为当地的某些山居族群,但"夷人制之卤莽,故通不可食"(张志淳语)。随着大规模汉族移民的到来,鸡的命运悄然发生转变。先是... 在明朝大军彻底平定云南之前,鸡(土從)属于藏在深山"不为内地人所识"的普通野蔬,并且采食者多为当地的某些山居族群,但"夷人制之卤莽,故通不可食"(张志淳语)。随着大规模汉族移民的到来,鸡的命运悄然发生转变。先是有"鸡(土從)户"的出现,因"镇守索之,动〔辄〕百斤";接下来便是同两位皇帝(明孝宗、明熹宗)的亲密接触,使鸡(土從)成为"南食"的代表。不可否认,从杨慎开始的大批诗人对鸡美食意象的固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清代诗人的集体意象中,原先附加到鸡身上貌似的高贵被逐渐消解,那些涉足滇黔的旅食者尽情抒发他们的旨趣并将其编织成"美丽的乡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汉语诗词 鸡(土從) 美食意象 终极言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