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运动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被引量:10
1
作者 闫志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共5页
五四运动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用它来解决中国问题,找到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导思想;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民族伟大复兴的... 五四运动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用它来解决中国问题,找到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导思想;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以俄国为榜样,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精神和为新精神,这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中国共产党,为形成中华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奠定了基础。在新时代,我们要发扬五四光荣传统,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爱国精神 为新精神
原文传递
五四精神的传承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欣 韩云花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67-70,共4页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其衍生的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历经百年传承而历久弥新,这种精神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在新世纪、新时代,触摸历史、走进五四,对开创中国特色...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其衍生的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历经百年传承而历久弥新,这种精神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在新世纪、新时代,触摸历史、走进五四,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
下载PDF
传承与弘扬:从五四百年看新时代精神 被引量:6
3
作者 洪晓楠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15,共10页
五四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百年来,五四精神与时俱进,常讲常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q... 五四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百年来,五四精神与时俱进,常讲常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五四精神"依然具有极其深刻的价值,不仅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而且其具体的表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转变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由革故鼎新的进步精神转变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由追求资产阶级民主转变为成功开辟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从科教救国到科教兴国,再到由科学精神助力推动建设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世界科技强国。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对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新时代 新时代精神
下载PDF
“五四”百年中国从“救亡”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 被引量:3
4
作者 曹兴 李志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32-43,共12页
五四运动后百年,中华民族的发展问题是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五四运动时期中华民族国难当头,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重要任务是国家的“救亡”与民众的“启蒙”。正是在这个历史关头,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胜利成为中国人的曙光,为不久后中国... 五四运动后百年,中华民族的发展问题是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五四运动时期中华民族国难当头,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重要任务是国家的“救亡”与民众的“启蒙”。正是在这个历史关头,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胜利成为中国人的曙光,为不久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回首“五四”百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就是从救国救民开始,逐步实现三大目标:1921年到1949年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推进改革开放使中国人“富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国人民“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下载PDF
启蒙的式微与传统精神的归隐——对五四文化启蒙运动的再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冯俊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五四文化启蒙运动使儒家文化历经了两千多年来最为复杂、严峻的考验,启蒙思想家们以否定的方式猛烈地抨击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化结构。但已经渗入中国民族血脉的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并没有因为短期功利而受到颠覆。尽管如此,当“后五... 五四文化启蒙运动使儒家文化历经了两千多年来最为复杂、严峻的考验,启蒙思想家们以否定的方式猛烈地抨击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化结构。但已经渗入中国民族血脉的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并没有因为短期功利而受到颠覆。尽管如此,当“后五四”时代的来临,启蒙主义的式微,五四作为一个民族记忆和传统精神,在历史分期里我们真正反思的时机才刚刚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文化启蒙 传统精神
下载PDF
追忆五四运动中的地质青年 被引量:1
6
作者 焦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97-2002,共6页
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部分地质青年的史料,介绍地质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作为,展现地质青年爱国报国的风貌,提出新时代地质青年应不忘历史,学习习总书记有关青年的讲话精神,在新时代的地质工作中弘扬五四精神和地质先辈精... 通过分析五四运动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部分地质青年的史料,介绍地质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作为,展现地质青年爱国报国的风貌,提出新时代地质青年应不忘历史,学习习总书记有关青年的讲话精神,在新时代的地质工作中弘扬五四精神和地质先辈精神,融入地质工作实践,推进地质事业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地质青年 地质文化
下载PDF
新时代五四精神的价值内涵与实践指向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77-82,共6页
五四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岁月中始终焕发着耀眼的光芒,激励和引领着广大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新时代我们要立足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基本内涵,从民族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 五四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岁月中始终焕发着耀眼的光芒,激励和引领着广大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新时代我们要立足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基本内涵,从民族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的大历史视角出发,发扬和践行五四精神的价值内涵与实践指向,做到爱国情怀、群众原则、圆梦追求、创新思维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爱国情怀 群众原则 圆梦追求 创新思维
下载PDF
绍师杰出校友与五四运动
8
作者 许经纬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0-33,共4页
百年前爆发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孙伏园、孙越崎、张宗麟、何赤华、董秋芳、许钦文、何云等一批绍师校友投身其中,集体亮相。此后,弘扬和践行五四精神成了这些杰出校友的共同价值追求,他们的亮丽青春和人生轨迹还在昭示后人。对五四运动... 百年前爆发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孙伏园、孙越崎、张宗麟、何赤华、董秋芳、许钦文、何云等一批绍师校友投身其中,集体亮相。此后,弘扬和践行五四精神成了这些杰出校友的共同价值追求,他们的亮丽青春和人生轨迹还在昭示后人。对五四运动中的这一“绍师现象”进行文化背景分析,其主要因素是:绍兴作为辛亥革命的重要基地,深受辛亥革命的熏陶和影响;与五四运动导师蔡元培、鲁迅等有接近之便;深层次的因素,即为越中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绍师杰出校友 越中人文精神
下载PDF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民族精神性质之论争
9
作者 迟成勇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24-29,共6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先驱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性质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关于中华民族精神性质的探讨,西化派持否定或批判态度,东方派持肯定或褒扬态度,李大钊则超越西化派与东方派的论争而提出"第三种文明"...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先驱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性质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关于中华民族精神性质的探讨,西化派持否定或批判态度,东方派持肯定或褒扬态度,李大钊则超越西化派与东方派的论争而提出"第三种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方派从肯定或褒扬传统文化的角度弘扬民族精神,而西化派则从否定或批判传统文化的视角重建民族精神,可谓是"殊途同归"。李大钊提出的"第三种文明"即"苏俄文明",预示着中国近代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近代民族精神向现代民族精神的转型。五四先驱者对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性质的探讨,是一次巨大的思想启蒙和对文化现代化的追寻,在唤起中华民族自我觉醒方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们今天探索和认识民族精神的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先驱者 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性质 论争
下载PDF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
10
作者 房广顺 祁玉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35-143,共9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运用于中国实际,经过实践斗争、经验总结和理论创造形成的适合于中国国情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确定这一历史过程的起点,是研究和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厚历史基础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运用于中国实际,经过实践斗争、经验总结和理论创造形成的适合于中国国情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确定这一历史过程的起点,是研究和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厚历史基础的客观要求。爆发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其深刻的革命内容和历史影响,直接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历程,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五四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点的标志还在于:这一伟大的历史运动在文化、思想、政治、组织等四个主要方面,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五四精神
下载PDF
五四运动与民族复兴的历史承继
11
作者 黄宝成 周育国 《甘肃理论学刊》 2019年第3期5-11,共7页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和社会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一百年前,五四运动所蕴涵的“爱国主义、民主科学、开拓创新”精神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和社会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一百年前,五四运动所蕴涵的“爱国主义、民主科学、开拓创新”精神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气神”,并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作出的历史选择孕育了民族复兴的“筋骨肉”,并明确回答了近代中国的时代之问——“中国向何处去”。今天,中华民族欲在新时代实现“现代化强国”“祖国完全统一”“人民幸福生活”,必然要在五四精神引领下、在五四革命道路指引下接力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 民族复兴 历史承继
下载PDF
从“五四”精神的弘扬谈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发展方向
12
作者 苏乘乘 陈捷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3-98,共6页
新时代青年应重温“五四”精神并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深入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注重涵养爱国主义精神、铸就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辉。同时通过厚植强国意识以担负伟大复兴历史使命... 新时代青年应重温“五四”精神并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深入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注重涵养爱国主义精神、铸就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辉。同时通过厚植强国意识以担负伟大复兴历史使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不断为新时代青年的发展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新时代 中国青年 发展方向
下载PDF
自由的精神自由的文——从文体特征看五四散文成功的原因
13
作者 王嵩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第6期47-50,共4页
在相同的历史语境中,未经更多观念揭示,未经更多倡导试验的五四散文,其成绩却超出了作为文学革命先锋的诗歌以及小说、戏剧。个中原因,历来有多种解释,最普遍的就是散文有悠久而优秀的传统,五四散文植根于传统之上,受外国的影响最少。... 在相同的历史语境中,未经更多观念揭示,未经更多倡导试验的五四散文,其成绩却超出了作为文学革命先锋的诗歌以及小说、戏剧。个中原因,历来有多种解释,最普遍的就是散文有悠久而优秀的传统,五四散文植根于传统之上,受外国的影响最少。也有一些史著从散文文体特性角度进行阐释,但往往限于篇幅或并非行文重点所在,还不够深入具体。五四散文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散文自由自在的抒写形态、突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表达的直接性、文化本体性等文体特征深深地契合了五四追求自由、个性的时代精神,更加适合于思想启蒙的需要;而五四时期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时代潮流,相对自由的言论、出版空间则为散文的发展繁盛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散文 成功原因 散文本体特征 时代精神
下载PDF
弘扬五四革命精神争做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14
作者 范云生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 2004年第2期11-15,27,共6页
从剖析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间中国社会的黑暗现状入手,揭示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爆发的历史必然性;五四运动是一场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承、升华和集中体现;当代青年要成为担... 从剖析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间中国社会的黑暗现状入手,揭示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爆发的历史必然性;五四运动是一场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承、升华和集中体现;当代青年要成为担当历史重任的革命接班人,必须弘扬五四精神,立定人生志向,刻苦读书学习,勇于社会实践,把"立志、求知、实践"结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立志 求知 实践
原文传递
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
15
作者 杨宏伟 张冯 《实事求是》 2019年第6期57-63,共7页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在百年传承中不断汲取时代精华,形成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前所未有的时代际遇,我们更需要传承与弘扬五四精神,奋力实现中华民...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在百年传承中不断汲取时代精华,形成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前所未有的时代际遇,我们更需要传承与弘扬五四精神,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对五四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提出了新要求,发扬爱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扬进步精神,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发扬民主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扬科学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精神 新时代 中国梦
下载PDF
科学精神的当代价值与三维塑造: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16
作者 冯建荣 刘亮 《装备制造与教育》 2019年第2期11-15,共5页
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政治运动,更是一场科学启蒙运动。以“五四”为转折,中国国民的科学概念、科学价值理念和精神气质发生了转变,科学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发扬工匠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弘扬科学精神是着力点。在五四运动爆发百年之际,... 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政治运动,更是一场科学启蒙运动。以“五四”为转折,中国国民的科学概念、科学价值理念和精神气质发生了转变,科学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发扬工匠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弘扬科学精神是着力点。在五四运动爆发百年之际,本文重新审视了“五四”所倡导的科学精神及其内涵、价值,探讨国民科学精神塑造的现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科学精神 价值 三维塑造
下载PDF
五四民主精神的实践演进及其当代启示
17
作者 陈芝宇 董太华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5-32,共8页
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政治、思想与文化的新纪元,带领着全国人民向近现代化进程迈出了历史性和开创性的一步。五四民主精神始终贯穿于五四运动并延续至今,其实践演进阶段性地体现在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 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政治、思想与文化的新纪元,带领着全国人民向近现代化进程迈出了历史性和开创性的一步。五四民主精神始终贯穿于五四运动并延续至今,其实践演进阶段性地体现在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体现在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过程中,体现在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多样化的探索实践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继续传承和发扬五四民主精神,在我国民主政治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民主精神 实践演进 当代启示
下载PDF
百年回首话五四
18
作者 赵敦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16,共4页
五四运动提倡的"民主与科学"不是一句口号,更重要的是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紧密结合的时代精神。"民主与科学"和"爱国与进步"不是两条分离的、平行的思想路线,而是同一时代精神的两个方面。五四运动的时代精... 五四运动提倡的"民主与科学"不是一句口号,更重要的是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紧密结合的时代精神。"民主与科学"和"爱国与进步"不是两条分离的、平行的思想路线,而是同一时代精神的两个方面。五四运动的时代精神,在20世纪40年代导致新民主主义的建国纲领。此后的时代精神与五四精神不同。需要在继承五四精神的基础上,修正"民主与科学"精神中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因素。五四精神对我们所处的时代精神仍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时代精神 民主与科学
原文传递
深刻把脉时代新人的历史进程与精神传承 被引量:8
19
作者 韩秋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6,共8页
自"五四"运动起,时代新人便奠定了爱国主义情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与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政治底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既凝聚了时代新人共有的价... 自"五四"运动起,时代新人便奠定了爱国主义情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与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政治底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既凝聚了时代新人共有的价值追求与理想信念,又展示出不同的时代特质与发展变化,成为我们培育时代新人的思想渊源与实践依据。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历史方位上,习近平以"科学内涵的新界定、构成要素的新要求、理想宗旨的新阐发、培育新人的新方法、使命担当的新路径"等重大创新,不仅对"培育什么样的人、怎样培育人、为谁培育人"的时代课题做出了有力的理论解答,更对培育时代新人作出了现实的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新人 “五四”运动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
下载PDF
“五四”文化精神对东北作家群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长虹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5-68,共4页
"五四"新文学一开始就将其审美视点置于张扬个性、反思传统的整体文化抉择中。东北作家群作家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作家是"五四"文化精神的承传实践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民族的劣根性、文化重负等... "五四"新文学一开始就将其审美视点置于张扬个性、反思传统的整体文化抉择中。东北作家群作家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作家是"五四"文化精神的承传实践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民族的劣根性、文化重负等社会意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挖掘与思考,这是对"五四"时期人的解放的文学主题的主动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文化精神 东北作家群 小说创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