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充对先秦诸子文风的继承——以名、法二家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李浩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1-80,共10页
王充持论淡化道德伦理内涵、弱化价值判断,《论衡》部分篇章甚至只作事实判断,不作价值考量,价值理性完全让位于工具理性,文风冷酷、犀利、峭刻。这些基于功利主义立场提出的学说既缺乏必要的温情,又带有底层胥吏的政治空想意味,只是“... 王充持论淡化道德伦理内涵、弱化价值判断,《论衡》部分篇章甚至只作事实判断,不作价值考量,价值理性完全让位于工具理性,文风冷酷、犀利、峭刻。这些基于功利主义立场提出的学说既缺乏必要的温情,又带有底层胥吏的政治空想意味,只是“治术”而非“治道”,注定不会被统治者采纳。王充行文特重概念界定的明晰性、文字转述的规范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但过度追求“综核名实”亦给《论衡》带来矫枉过正、“烦猥琐屑”、“乏精覈而少肃括”的缺陷,部分篇章甚至陷入名家末流“苟钩鈲鋠析乱”之弊。在讨论汉王朝政治文化建构、基层治理与士人出处等重大时代命题时,为达到特定的言说意图,王充惯于效法名家“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的言说方式,借诡辩与横说证成己论,表现出强烈的理论建构倾向,同时流露出其对“言说趣味”的迷恋。《论衡》上述特点折射出中古子学嬗变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充 《论衡》 名家 法家 东汉文学
下载PDF
庄子《齐物论》新释——兼谈名道之辨
2
作者 吕庙军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6-90,共5页
《齐物论》篇是反映庄子与名家思想交锋撞击的一篇重要著作。如其中所提出的"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是理解庄子与公孙龙不同思想理论的重要论述;又如战国时代"正名"思潮盛行的情况下,《齐物论》... 《齐物论》篇是反映庄子与名家思想交锋撞击的一篇重要著作。如其中所提出的"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是理解庄子与公孙龙不同思想理论的重要论述;又如战国时代"正名"思潮盛行的情况下,《齐物论》篇提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也是一个颇有意义的命题;其所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相当深刻地表达了庄子以"道通为一"的平等观念来"齐一万物"的思想。结合庄子思想的学术背景和其文本的语境是解读《庄子》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物论》 名道之辨
下载PDF
贾谊所见书蠡测 被引量:7
3
作者 跃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128,共8页
西汉初年贾谊提出的一系列重要主张,历史发展证明其中很多是非常正确的。值得注意的是:贾谊的这些思想和主张,有着怎样的学术来源。具体来说,当时贾谊所看到的都有哪些重要的著作?根据贾谊的学术背景、其作品的征引以及新近出土的文献,... 西汉初年贾谊提出的一系列重要主张,历史发展证明其中很多是非常正确的。值得注意的是:贾谊的这些思想和主张,有着怎样的学术来源。具体来说,当时贾谊所看到的都有哪些重要的著作?根据贾谊的学术背景、其作品的征引以及新近出土的文献,可以推论贾谊所见典籍的概况,为我们深入探讨其思想来源提供了基本的资料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儒家 道家 刑名 杂家 出土文献
下载PDF
从《墨子》看先秦时期的几何知识 被引量:6
4
作者 邹大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312,共20页
利用《墨子》考察先秦的几何学知识不仅对研究中国早期数学史而且对了解中国思想和文化初成期的面貌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墨子》中有关文献所蕴涵的几何学观念和知识,指出它们的范围、性质和特点以及在墨家整个知识系统中... 利用《墨子》考察先秦的几何学知识不仅对研究中国早期数学史而且对了解中国思想和文化初成期的面貌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墨子》中有关文献所蕴涵的几何学观念和知识,指出它们的范围、性质和特点以及在墨家整个知识系统中的位置。然后利用这些结果和有关名家的文献及上古时代的数学文献等相参照,分析当时存在的几何学知识及其基本性质和特征,并说明当时发展出相互关联的两类几何知识——注重实际应用的算法式几何知识和注重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论性几何知识。后一类知识为认识古人如何从经验知识发展出抽象化、理论化的几何学提供了样本。先秦数学的多元化,与当时社会的激烈变革、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大环境密切相关,是先秦学术和思想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先秦学术史 先秦几何知识 中国数学史 名家
下载PDF
关于宋鈃、尹文学派划分的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智武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36-39,62,共5页
关于先秦诸子所属学派的划分 ,历来就存在分岐。而对宋、尹文的学派属性 ,争议尤多 ,自先秦以降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总结起来有如下三种不同意见 :一、名家学派说 ,认定宋、尹文是名家学者 ;二、墨家学派说 ,认为宋、尹文是墨... 关于先秦诸子所属学派的划分 ,历来就存在分岐。而对宋、尹文的学派属性 ,争议尤多 ,自先秦以降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总结起来有如下三种不同意见 :一、名家学派说 ,认定宋、尹文是名家学者 ;二、墨家学派说 ,认为宋、尹文是墨家后学 ,属于“别墨”的一支 ;三、道家黄老学派说 ,认为此二人是活动于稷下学宫的道家黄老学派的学者。宋、尹文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 ?笔者认为应将此二人分而论之 :宋属墨家 ,尹归稷下道家黄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Xing 尹文 名家 墨家 道家 黄老学派 学派属性
下载PDF
魏晋法律体例的变化与学术风气之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韩树峰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4-141,共8页
魏晋法律在形式即体例方面具有浓重的名理学化、玄学化色彩。当时舍具体、重抽象的学术风气,名理学“循名责实”的特点,玄学重视理论辨析、抽象思维的风格,对法律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具有刑法总则性质的《刑名律》、《法例律》的出现,... 魏晋法律在形式即体例方面具有浓重的名理学化、玄学化色彩。当时舍具体、重抽象的学术风气,名理学“循名责实”的特点,玄学重视理论辨析、抽象思维的风格,对法律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具有刑法总则性质的《刑名律》、《法例律》的出现,以及对律目篇章的调整和析分,更是当时学术风气的直接产物。因此,名理学和玄学是推动魏晋法律新体例确立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名律 名理学 玄学
原文传递
评马丁《真理与谎者悖论新文集:导论》——西方解悖雄师“尽墨”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展骥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9-32,共4页
无论是"自然语言"还是"人工语言系统",它们大别于"知识系统",前两者应有表达假句(自然包括矛盾句)的能力,否则便有大缺陷;但是,后者应排除内含的假句于系统之外。无论"自涉"还是"非自涉&q... 无论是"自然语言"还是"人工语言系统",它们大别于"知识系统",前两者应有表达假句(自然包括矛盾句)的能力,否则便有大缺陷;但是,后者应排除内含的假句于系统之外。无论"自涉"还是"非自涉"都会引发假句和假句被证;但是,我们不要把人(语言使用者)犯的种种谬误迁怒于语言本身。两个"悖论之冠"犯"复合命题"、"矛盾定义"等谬误。马丁列举涵盍整个西方20世纪最具权威的"理性重建P、Q"方案,把诸"卓论"熔于一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 权威的“理性重建”方案 辩证派攻击逻辑派 自然和人工语言 知识系统 自涉与非自涉
下载PDF
中国逻辑史视野下的先秦易学与名辩学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克峰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8-72,共5页
19世纪以来的中国逻辑史研究,比照西方逻辑,仅仅将先秦的名辩学看成是中国逻辑史的主要部分。其间虽有对《周易》的涉及,但也是浅尝辄止。本文从《周易》经、传产生的年代,特别是《周易》经、传所蕴涵的逻辑内容与先秦名辩逻辑的代表人... 19世纪以来的中国逻辑史研究,比照西方逻辑,仅仅将先秦的名辩学看成是中国逻辑史的主要部分。其间虽有对《周易》的涉及,但也是浅尝辄止。本文从《周易》经、传产生的年代,特别是《周易》经、传所蕴涵的逻辑内容与先秦名辩逻辑的代表人物孔子、惠施、邓析等人的思想对比,说明先秦易学逻辑对名辩逻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得出《周易》的经、传发轫了中国古代逻辑中的推类理论,而名辩学尤其是墨家辩学的推类理论则是对自《周易》以来的推类逻辑传统的总结和提高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逻辑 名辩逻辑 推类
下载PDF
试析蒙太格的普遍语法思想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宇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7期51-53,共3页
《普遍语法》是蒙太格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文章中蒙太格主要阐释了普遍语法思想。普遍语法思想的要旨是:其一,自然语言和逻辑人工语言没有实质的区别,逻辑语义学的思想也适用于自然语言;其二,自然语言与逻辑人工语言在结构规律方面是相... 《普遍语法》是蒙太格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文章中蒙太格主要阐释了普遍语法思想。普遍语法思想的要旨是:其一,自然语言和逻辑人工语言没有实质的区别,逻辑语义学的思想也适用于自然语言;其二,自然语言与逻辑人工语言在结构规律方面是相通的,研究逻辑语言的元数学方法,也能推广到自然语言的领域;其三,从语形和语义的角度分别概括逻辑人工语言和自然语言的通用模式。开创了自然语言逻辑研究之先河的蒙太格语法就是建立在"普遍语法"思想之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语法 逻辑人工语言 自然语言
下载PDF
“轮不碾地”诸说考评与新解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大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45-49,共5页
前贤对名家“轮不地”命题的各种解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考释辩者命题必须充分重视战国时代大辩论的背景和辩者关注自然、讲究思辨、喜欢标新立异的倾向。在此基础上 ,从科学历史的角度对“轮不地”命题作了新的解释 ,讨论了它... 前贤对名家“轮不地”命题的各种解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考释辩者命题必须充分重视战国时代大辩论的背景和辩者关注自然、讲究思辨、喜欢标新立异的倾向。在此基础上 ,从科学历史的角度对“轮不地”命题作了新的解释 ,讨论了它与《墨经》“儇禾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不蹍地 名家 瞬时运动 墨经
下载PDF
先秦逻辑史上“类”概念的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赛花 肖意贞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44-47,共4页
先秦逻辑史上的“类”概念主要是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去把握类的规定性;从对类概念的实际运用开始,逐渐发展到对“类”概念本身的考察。我国国人的特点是重实际,注重实践,而在理论方面,以具体知识为满足。对于分类的事情,除... 先秦逻辑史上的“类”概念主要是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去把握类的规定性;从对类概念的实际运用开始,逐渐发展到对“类”概念本身的考察。我国国人的特点是重实际,注重实践,而在理论方面,以具体知识为满足。对于分类的事情,除非在实践中迫切需要,否则不会细加探究。加上国人“长于伦理而忽视逻辑,”所以中国逻辑史上“类”概念运用至久才被墨子抽象出来作为考察对象,而且“类”的含义也有多种,除了逻辑学上的意义,还有认识论和伦理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家 墨家 概念
下载PDF
“同异”、“坚白”之争新解读
12
作者 周山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5-29,24,共6页
冯友兰先生认为 ,名家内部存在着以惠施为代表的“合同异”派、以公孙龙为代表的“离坚白”派。学术界普遍接受这一观点。本文则对此提出质疑 :1.与“合同异”对立的观点是“别同异” ,与“离坚白”对立的观点是“盈坚白” ,所谓“合同... 冯友兰先生认为 ,名家内部存在着以惠施为代表的“合同异”派、以公孙龙为代表的“离坚白”派。学术界普遍接受这一观点。本文则对此提出质疑 :1.与“合同异”对立的观点是“别同异” ,与“离坚白”对立的观点是“盈坚白” ,所谓“合同异”与“离坚白”的对立提法不妥 ;2 .惠施虽持“别同异”观点而与“合同异”的庄子展开过辩论 ,但是也受到庄子的影响 ,提出“天与地卑 ,山与渊平”等“合同异”命题。公孙龙持“离坚白”观点而与后期墨家的“盈坚白”对立 ,在“同异”问题上则既讲“别同异”也讲“合同异”。因此 ,名家内部不存在各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合”、“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施 公孙龙 先秦 “同异” “坚白” “盈坚白” “离坚白” “合同异” “别同异”
原文传递
略论尹文子及其道、形、名、法的法哲学图式
13
作者 鲁庆中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7,共7页
法家基本上可分为儒法家、名法家、道法家,尹文子应属于名法家之列。其基本的法哲学思想是:以道为本,为形上根据,以名学为工具,最终回归到法的治术,即以法治为目的,从而完成其整个法哲学体系的架构,为君主设计了一个专制下的自然主义政... 法家基本上可分为儒法家、名法家、道法家,尹文子应属于名法家之列。其基本的法哲学思想是:以道为本,为形上根据,以名学为工具,最终回归到法的治术,即以法治为目的,从而完成其整个法哲学体系的架构,为君主设计了一个专制下的自然主义政治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文子
下载PDF
名家不出于礼官考论
14
作者 龙光海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29-32,共4页
先秦诸子起源问题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问题。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出了“诸子出于王官”说,认为名家起源于礼官。然考诸史籍,对班固此说提出质疑,具体表现在:一是诸子之学非专出于周代王官之学;二是《周礼》伪书不足为据... 先秦诸子起源问题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问题。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出了“诸子出于王官”说,认为名家起源于礼官。然考诸史籍,对班固此说提出质疑,具体表现在:一是诸子之学非专出于周代王官之学;二是《周礼》伪书不足为据;三是名家主张与礼官职守不一致。通过对名家不出于礼官的考察,意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学界同仁对此问题之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周礼》 名家 礼官
下载PDF
《指物论》研究
15
作者 张荣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6-184,共9页
就篇名而言,'指'是概念,'物'是概念所指的对象。'指物论'者,乃概念与对象关系之论。公孙龙指出,概念乃人类之主观认知,仅仅包摄了对象的部分属性,而非对象的全部属性。也就是说,概念内涵小于对象属性。《庄子&#... 就篇名而言,'指'是概念,'物'是概念所指的对象。'指物论'者,乃概念与对象关系之论。公孙龙指出,概念乃人类之主观认知,仅仅包摄了对象的部分属性,而非对象的全部属性。也就是说,概念内涵小于对象属性。《庄子·天下》所载辩者命题'指不至,至不绝',正是《指物论》这一主旨的凝练概括。为了阐明此一主张,辩者用'‘卵’有毛''‘马’有卵''‘丁子’有尾''龟长于蛇'等命题作了具体剖析。名家指出,以概念为基础的墨家逻辑并非严谨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物论》 概念论 公孙龙子 名家逻辑
原文传递
名家:诡辩乎? 修辞乎?
16
作者 曾泳莉 《海外英语》 2012年第4X期262-264,共3页
修辞学是一门涉及可能性说理的语言艺术,同时又是逻辑的分支,因此,修辞的说理必须诉诸于逻辑推理。但修辞的推理又有别于逻辑的辩证法,因为修辞推理在形式上的并不一定要求正式完整,过程上不一定要求严谨,内容上不一定要求绝对正确可信... 修辞学是一门涉及可能性说理的语言艺术,同时又是逻辑的分支,因此,修辞的说理必须诉诸于逻辑推理。但修辞的推理又有别于逻辑的辩证法,因为修辞推理在形式上的并不一定要求正式完整,过程上不一定要求严谨,内容上不一定要求绝对正确可信。修辞式推理应用于存在可能性和争议的论点或命题,作用于对问题多方面,个人观点的论证和受众推理填补的说服过程当中。这篇文章用修辞的视角,通过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家学说"的列举分析,试图从修辞推理的角度来重新解读名家逻辑和论辩有机结合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家 逻辑 修辞推理 可能性 论辩
下载PDF
先秦逻辑学家对矛盾律及逻辑矛盾的理解
17
作者 王向清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10期53-56,共4页
先秦时期我国逻辑学家对矛盾律及违反其要求而出现的逻辑矛盾做出了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不准确的理解、对错相杂的理解和准确的理解;这表明先秦逻辑学家对矛盾律及逻辑矛盾的理解经历了由不准确到比较准确,再到准确的... 先秦时期我国逻辑学家对矛盾律及违反其要求而出现的逻辑矛盾做出了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不准确的理解、对错相杂的理解和准确的理解;这表明先秦逻辑学家对矛盾律及逻辑矛盾的理解经历了由不准确到比较准确,再到准确的发展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逻辑学家 矛盾律 逻辑矛盾
下载PDF
《天下篇》辩者命题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荣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9,共10页
《庄子·天下》所载辩者命题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命题,揭示了墨家唯实逻辑的根本缺陷,即概念内涵开放,无法最终定义;第二类命题,表达了名家唯名逻辑的主张,强调"名"的唯一性,"名"与"名"之间互不相涉... 《庄子·天下》所载辩者命题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命题,揭示了墨家唯实逻辑的根本缺陷,即概念内涵开放,无法最终定义;第二类命题,表达了名家唯名逻辑的主张,强调"名"的唯一性,"名"与"名"之间互不相涉,并对复名和极限名词作了探索,提出了定性推理命题和定量推理命题。揭示墨家逻辑缺陷,确立名家逻辑,此乃辩者命题之根本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家 惠施 公孙龙 辩者命题
原文传递
逻辑学输入近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原因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昭式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80-82,共3页
鸦片战争带来的深重民族危机 ,极大地激发了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的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变革又迫切需要西方文化。同时中国闭关锁国状态的冲破 ,又使西方近代文化有了进入中国的可能。这种需要与可能正是包括逻辑学在内的西学对中国的输入... 鸦片战争带来的深重民族危机 ,极大地激发了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的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变革又迫切需要西方文化。同时中国闭关锁国状态的冲破 ,又使西方近代文化有了进入中国的可能。这种需要与可能正是包括逻辑学在内的西学对中国的输入的社会文化背景。一些先进学人对逻辑学的引入和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学 社会需要 文化变革 社会文化原因 西方近代文化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浅析弗雷格的语境原则
20
作者 李昕 熊卫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语境原则是弗雷格在《算术基础》一书中提出并加以应用,经后人引用和解释,发展到成为分析哲学中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但由于对语境原则的不同解释又引起广泛争议,通过对语境原则的狭义和广义的分析,解读语境原则在弗雷格理论体系中的一... 语境原则是弗雷格在《算术基础》一书中提出并加以应用,经后人引用和解释,发展到成为分析哲学中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但由于对语境原则的不同解释又引起广泛争议,通过对语境原则的狭义和广义的分析,解读语境原则在弗雷格理论体系中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雷格 语境原则 《算术基础》 逻辑主义 “意谓” 分析哲学 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