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LUE-S模型的湟水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模拟 被引量:52
1
作者 冯仕超 高小红 +4 位作者 顾娟 亢健 郭丽峰 吴国良 邹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85-997,共13页
基于CLUE-S模型,以青海湟水流域为研究区,分别利用1987年和1996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逻辑斯蒂逐步回归方法选择自然和社会经济等18种驱动因子,对湟水流域2007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构建流域2008—2027年土地... 基于CLUE-S模型,以青海湟水流域为研究区,分别利用1987年和1996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逻辑斯蒂逐步回归方法选择自然和社会经济等18种驱动因子,对湟水流域2007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构建流域2008—2027年土地利用变化的4种不同情景,并模拟了4种情景下2027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两期模拟总体精度分别达到了88.31%和89.96%,4种Kappa指数均大于0.82,表明CLUE-S模型在湟水流域具有良好的土地利用模拟能力。(2)流域2008—2027年不同情景下,城乡居住建设用地在4种情景下均表现为明显增加,主要沿湟水河谷区域扩展,而3种退耕情景下的坡耕地空间格局模拟结果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从情景二、情景三到情景四,流域内坡耕地范围逐步减小,林地、草地面积范围增大,退耕部分主要分布在流域东部、西部和北部:东部地区退耕的范围主要是集中在乐都县和民和县;北部地区退耕的范围主要是集中在大通县县城北部;西部地区退耕范围则主要在湟源县县城西北部的湟水河两岸。研究结论可为湟水流域未来土地利用管理、规划及政策的制定等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 CLUE-S模型 空间分布 情景模拟 湟水流域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湟水河流域径流量影响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44
2
作者 张调风 朱西德 +2 位作者 王永剑 李红梅 刘彩红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56-2262,共7页
湟水河是西北干旱区重要河流之一,对维持西北干旱区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湟水河流域水资源减少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根据流域内1966-2010年水文气象数据,采用累积距平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对湟水河流域... 湟水河是西北干旱区重要河流之一,对维持西北干旱区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湟水河流域水资源减少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根据流域内1966-2010年水文气象数据,采用累积距平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对湟水河流域径流量和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降水量、蒸散发量和径流量总体均呈减少趋势;径流量的下降变幅为0.1亿m3/10a,具有4a、9a和20a的准周期变化,且在1987年前后发生了突变;气候变化对湟水河流域径流减少的贡献率达35.46%,人类活动改变了部分水循环的路径,对径流的减少起主导作用,贡献率为64.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径流量 贡献率 湟水河流域
原文传递
复杂地形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机器学习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谷晓天 高小红 +3 位作者 马慧娟 史飞飞 刘雪梅 曹晓敏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7,共11页
针对高海拔复杂地形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沟壑纵横、地形破碎等特点,研究快速、有效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方法对土地利用信息获取及更新是非常重要的。以位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的湟水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 8 OLI影像... 针对高海拔复杂地形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沟壑纵横、地形破碎等特点,研究快速、有效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方法对土地利用信息获取及更新是非常重要的。以位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的湟水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 8 OLI影像数据、DEM数据,并结合各种专题特征,在对研究区进行地理分区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4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并进行精度评价,探索适合于复杂地形区最优的分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和决策树的分类精度明显高于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其中随机森林方法的分类精度最高,总体分类精度达85.65%,Kappa系数达0.84。在上述分类基础上,选择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Landsat 8全色与多光谱影像融合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类研究,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6.49%,Kappa系数达0.85。这表明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在保证分类精度的同时又能获得较高的分类效率,对于复杂地形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是非常有效的,数据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 LANDSAT OLI影像 机器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 决策树 支持向量机 随机森林 湟水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结构方程的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以湟水流域小峡桥断面上游为例 被引量:33
4
作者 崔丹 李瑞 +3 位作者 陈岩 马冰然 贾紫牧 曾维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24-632,共9页
针对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缺乏客观依据的问题,以湟水流域小峡桥断面上游为例,通过兼顾压力与水环境承载力的控制断面水质影响路径分析,建立了面向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 针对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缺乏客观依据的问题,以湟水流域小峡桥断面上游为例,通过兼顾压力与水环境承载力的控制断面水质影响路径分析,建立了面向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湟水流域的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并获得各指标权重,进而利用向量模法对流域水环境承载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EM模型能够定量反映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污染物排放因素与水环境承载状态的相关关系;SEM模型的路径分析可为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由SEM模型得到的路径影响相关系数,可为权重的确定提供新的科学方法;研究区16个控制子单元呈上、中、下游水环境承载状态逐渐变差的梯度特征;最后,针对湟水流域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差异,从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双向调控的角度,提出改善水环境承载状态的相关建议,进而为流域水系统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精细化管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力 结构方程 双向调控 湟水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sCARS-RF算法的高光谱估算土壤有机质含量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冠稳 高小红 +1 位作者 肖能文 肖云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30-1039,共10页
针对土壤高光谱数据量大、存在光谱信息冗余和重叠现象,应用稳定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策略挑选特征变量,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和随机森林建立土壤有机质含量估算模型,并与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迭代保留有效信息变量、连续投影算法... 针对土壤高光谱数据量大、存在光谱信息冗余和重叠现象,应用稳定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策略挑选特征变量,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和随机森林建立土壤有机质含量估算模型,并与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迭代保留有效信息变量、连续投影算法和遗传算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5种变量选择算法挑选的特征变量主要分布在1900~2400nm的近红外光谱区域。RF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PLSR模型;与PLSR模型相比,RF模型鲁棒性更好,对异常值和噪声的敏感度更低。基于sCARS算法挑选的特征变量建立RF模型,变量数为51个,仅占全波段的2.55%,验证集R^2=0.958,获得的RPD为4.7,能够很好地预测SOM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可见-近红外光谱 稳定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 随机森林 湟水流域
下载PDF
近30年湟水流域土壤全氮时空变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6
作者 代子俊 赵霞 +3 位作者 李德成 刘峰 石平超 庞龙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8-350,共13页
基于湟水流域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的45个剖面数据和2015年土壤调查的61个剖面数据,采用统计和地统计学法,分析了流域0~15 cm和15~30 cm土层近30年全氮(TN)的时空变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1985年至2015年,0~15 cm和15~30 cm层TN均值... 基于湟水流域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的45个剖面数据和2015年土壤调查的61个剖面数据,采用统计和地统计学法,分析了流域0~15 cm和15~30 cm土层近30年全氮(TN)的时空变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1985年至2015年,0~15 cm和15~30 cm层TN均值分别由1.33 g kg-1和1.15 g kg-1升高至2.25 g kg-1和2.08 g kg-1,增幅为69.20%和80.87%;近30年来,湟水流域0~15 cm和15~30 cm土层全氮呈现增加趋势,其中西部、北部、中部以增加为主,东南部以递减为主;空间相关性由强变为中等,1985年TN含量在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均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2015年则整体呈从东南向西北增加的趋势;气候因子、海拔、土壤质地、土壤类型等自然因素和土地利用、施肥、种植结构以及农业机械化等人为因素共同导致了TN时空分异,人类对土壤养分干预作用表现出增强的趋势。考虑到TN含量存在较大的时空变异,建议建立湟水流域土壤TN含量长期监测点,并对农业氮肥的施用实行分区管理,以保障整个农业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全氮 地统计 时空变异 影响因素 湟水流域
下载PDF
Kriging插值模型在地下水位监测网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治政 吴晓东 林洪孝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17,共4页
目前运行的地下水监测网存在着很多问题,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需要对地下水监测网进行优化。详细介绍了Kriging插值模型的建立及求解过程,并运用该模型对黄水河流域平原区进行了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优化,得到了备选方案,然后根... 目前运行的地下水监测网存在着很多问题,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需要对地下水监测网进行优化。详细介绍了Kriging插值模型的建立及求解过程,并运用该模型对黄水河流域平原区进行了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优化,得到了备选方案,然后根据具体的优化目标选出最优方案,结果较为合理。Kriging插值模型充分考虑了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是优化地下水监测网密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监测网 监测井 Kriging插值模型 理论方差 黃水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Kendall检验法的湟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欣佛 柴元冰 闵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7-101,共5页
根据湟水流域2008—2017年实测水质资料,运用季节性肯德尔(Kendall)检验法对选取的代表性水质站点进行水质趋势变化分析、污染物输送率趋势变化分析和流量校准污染物浓度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体污染物浓度存在动态变化,CODMn和N... 根据湟水流域2008—2017年实测水质资料,运用季节性肯德尔(Kendall)检验法对选取的代表性水质站点进行水质趋势变化分析、污染物输送率趋势变化分析和流量校准污染物浓度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体污染物浓度存在动态变化,CODMn和NH3-N以上升趋势站点居多,CODMn呈上升趋势的站点主要集中在湟水流域中游,NH3-N呈上升趋势的站点主要集中在湟水流域中下游,TP以下降趋势站点居多,主要集中在湟水流域上游和中游,Cr6+在湟水流域下游基本呈现下降趋势。经分析流量与浓度的相关性得出,水体污染物的CODMn主要来源于非点源污染,TP主要来源于点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ndall检验 水质分析 变化趋势 湟水流域
下载PDF
青海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赵串串 董旭 +2 位作者 辛文荣 张凤臣 杨晓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0-202,共3页
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7623.9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47.3%,人为侵蚀在整个流域范围内均有发生,近年来呈加剧趋势,基于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现状,分析了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湟水河流域 水土流失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湟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关系 被引量:15
10
作者 占湉 于洋 吴秀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260-7272,共13页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可以反映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协调水平,在空间上量化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匹配关系,对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湟水流域是西北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可以反映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协调水平,在空间上量化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匹配关系,对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湟水流域是西北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直接关系到青海东部地区的生态安全,为了识别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状况,综合集成多源数据,运用多种生物物理模型定量评估湟水流域食物生产、产水、土壤保持和碳固定服务,刻画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的空间特征,揭示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空间聚集模式,生成具有高度连通性的区域,为生态优先保护区划分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湟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高度异质性,除去产水服务,其他三项生态系统服务整体上能够满足流域内部需求,但局部区域仍然呈现明显的赤字特征;(2)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比差异明显,由高到低依次为是碳固存(0.188)、食物生产(0.114)、土壤保持(0.026)和产水服务(-0.021),各项服务的供需比都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3)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空间错配现象突出,除产水服务外,各项生态系统服务都有“高供给低需求”地区和“低供给高需求”地区,“高供给低需求”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游生态基底条件好的区域,“低供给高需求”区集中在流域中下游的河湟谷地;(4)土地利用类型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流域实现供需平衡需要适度增加林草地比例,控制耕地和城市用地的扩张。研究系统分析了湟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盈亏状况,可为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土地资源配置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湟水流域 热点与冷点 供需平衡
下载PDF
面向对象方法的复杂地形区地表覆盖信息提取 被引量:14
11
作者 贾伟 高小红 +2 位作者 杨灵玉 史飞飞 何林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6-493,共8页
探讨在复杂地形区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与中等分辨率的Landsat 8 OLI影像相结合能否获得较好的信息提取精度.结果表明:单波段标准差、多波段相关系数和最佳指数因子是选择波段的较优方案,可有效减少各波段间的信息冗余量.通过对研究区... 探讨在复杂地形区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与中等分辨率的Landsat 8 OLI影像相结合能否获得较好的信息提取精度.结果表明:单波段标准差、多波段相关系数和最佳指数因子是选择波段的较优方案,可有效减少各波段间的信息冗余量.通过对研究区进行地理分区的方式建立每一地理子区的分类层次、设定分割参数及规则,根据地物类别的分布特征引入归一化植被指数、归一化建筑物指数、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坡度等与地类相关的专题数据,以提高复杂地形区分类精度;整个流域脑山区总分类精度最高,达88.33%,Kappa系数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覆盖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复杂地形区 地理分区 湟水流域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预测样本优化选择 被引量:13
12
作者 肖云飞 高小红 李冠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4-413,共10页
土壤有机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预测中建模样本的优化选择对提高有机质模型估算精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湟水流域土壤有机质为例,采用基于土壤单一属性信息考虑的建模样本选择方法:浓度梯度法、Kennard-Stone(KS)方法,以及基于土壤多种... 土壤有机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预测中建模样本的优化选择对提高有机质模型估算精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湟水流域土壤有机质为例,采用基于土壤单一属性信息考虑的建模样本选择方法:浓度梯度法、Kennard-Stone(KS)方法,以及基于土壤多种信息考虑的建模样本选择方法:Rank-KS(RKS)法、土壤类型结合浓度梯度法以及土壤类型结合KS法。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探索可见光–近红外光谱预测青海湟水流域有机质的最优样本集。结果表明:不同级别样本数的最佳建模样本选择方法不同,整体表现为基于土壤多种信息挑选的建模样本集的模型精度相比土壤单一信息均较高,特别是KS方法结合土壤类型后的建模样本集模型精度明显提高且在样本数较少时更为明显。土壤类型可以优化建模样本选择方法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在保证固定验证样本模型预测精度的情况下,土壤类型参与建模样本的选择可以有效减少建模样本数,进而降低了建模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 土壤类型 建模样本构建 湟水流域
下载PDF
复杂地形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性分析及制图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欢 高小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100,共8页
数字土壤制图作为获取土壤属性空间分布的一种新方法,目前已成为土壤科学的研究热点。探究土壤有机质在复杂地形区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制图,可为土地利用合理规划与管理、精准农业及生态环境模拟等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复杂地形区... 数字土壤制图作为获取土壤属性空间分布的一种新方法,目前已成为土壤科学的研究热点。探究土壤有机质在复杂地形区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制图,可为土地利用合理规划与管理、精准农业及生态环境模拟等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复杂地形区由于其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多样以及采样点获取难度大等,对土壤属性制图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使得获取的属性空间分布图很难用于实际的使用。基于湟水流域2016年10—11月份采集的0—20 cm的253个土壤表层数据,采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协同克里格(COK)、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GWRK)以及结合土地利用类型的均值、中值修正协同克里格4种方法在湟水流域的预测精度并进行比较,旨在探索复杂地形区土壤有机质制图中地统计学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4种插值方法对SOM的解释能力均较优,均可用于复杂地形区土壤有机质制图。(2)均值、中值修正协同克里格方法与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模型准确度分别为0.905,0.923,0.909,中值修正协同克里格精度最高,未考虑土地利用类型的协同克里格插值精度最低,为0.883。(3)有机质的变异系数为90.90%,存在中等空间变异性;表明其空间变异主要受土壤母质、土壤类型与土地利用管理方式、施肥等共同影响。(4)4种方法预测图表明湟水流域的SOM高值主要分布在大通县西北部、海晏县南部等地,低值主要分布在民和县东南部等地;整体来看研究区SOM含量有利于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协同克里格 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 残差 土地利用 复杂地形区 湟水流域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青海湟水流域径流变化的HIMS模拟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艳娇 高小红 +2 位作者 李其江 陈强 杨军军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7,共9页
基于国产HIMS(Hydro-Informatic Modeling System)模型,以青海湟水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1986-2000年33个雨量站和8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和气温数据,对其径流变化进行模拟;选取流域内6个水文站同期的实测径流数据,进行参数率定及验证。结果... 基于国产HIMS(Hydro-Informatic Modeling System)模型,以青海湟水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1986-2000年33个雨量站和8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和气温数据,对其径流变化进行模拟;选取流域内6个水文站同期的实测径流数据,进行参数率定及验证。结果表明:HIMS模型日、月率定及验证结果良好,在湟水流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湟水流域1961-2010年降水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并对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水文响应(径流量)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对湟水流域径流量变化趋势影响显著,随气温升高和降水量的减少,径流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反之,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MS模型 径流模拟 气候变化情景 湟水流域 青海省
原文传递
流域上下游水资源与水污染冲突评估——基于水足迹粗糙集理论 被引量:7
15
作者 薛英岚 陈岩 曾维华 《水利经济》 2020年第6期43-49,83,共8页
将水足迹理论引入流域上下游间用水和排污冲突评估,通过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表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用水和排污的需求,并进一步得到蓝水和灰水足迹的可持续性,用来代表流域水环境承载状态。最后基于粗糙集理论,量化流域内用水、排污的整... 将水足迹理论引入流域上下游间用水和排污冲突评估,通过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表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用水和排污的需求,并进一步得到蓝水和灰水足迹的可持续性,用来代表流域水环境承载状态。最后基于粗糙集理论,量化流域内用水、排污的整体冲突局势和上下游区域间的冲突大小,作为流域未来水资源和水环境规划的依据。以青海省湟水河流域为例,将该方法体系应用于其上下游冲突评估。结果显示,在2011—2015年流域水环境整体冲突局势为中等且趋势较为稳定,水资源在干旱年(2013年)冲突较大。位于下游的西宁市区,与上游和中游各区域冲突均较为显著,是未来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评估 水足迹 粗糙集 湟水流域
下载PDF
基于水循环模拟的水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以黄河上游湟水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玉 翟晓燕 +2 位作者 张永勇 李淼 刘晓洁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04-1716,共13页
水生态产品实物量计算是水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及价值实现的基础。为客观反映水生态产品价值量与水循环过程的联系,论文以黄河上游湟水河流域为例,采用流域水循环多过程模拟、情景分析和社会经济调查等手段,核算了1986—2015年水生态产品... 水生态产品实物量计算是水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及价值实现的基础。为客观反映水生态产品价值量与水循环过程的联系,论文以黄河上游湟水河流域为例,采用流域水循环多过程模拟、情景分析和社会经济调查等手段,核算了1986—2015年水生态产品(水资源供给、水资源存量、土壤保持、洪水调蓄、水质净化)实物量及其价值,系统分析了水生态产品价值量组成及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湟水河流域1986—1995年水生态产品总价值量为604.81亿元/a,1996—2005、2006—2015年分别增加了10.87%、24.49%。水生态产品价值主要由水资源存储贡献(占比66.59%~69.53%),水库防洪价值、水资源供给、水质净化价值次之(分别占比18.91%~23.54%、5.08%~5.53%、4.77%~6.12%),土壤保持贡献最小(占比约0.02%)。从上游到下游子流域水生态产品价值量通常呈减小趋势,个别子流域由于有水利工程,水生态产品价值量明显增加。研究可为黄河上游流域水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循环模拟 水生态产品 价值核算 湟水河流域
原文传递
湟水流域典型区农业面源污染特征解析及空间格局 被引量:2
17
作者 常晓敏 王少丽 +3 位作者 管孝艳 黄佳盛 贾海峰 尤李俊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88,共8页
【目的】明确湟水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时空特征及污染贡献来源。【方法】采用排污系数法估算湟水流域典型区2010—2018年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氨态氮(NH_(3)-N)的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运用时空分析及冷热点分析揭示不... 【目的】明确湟水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时空特征及污染贡献来源。【方法】采用排污系数法估算湟水流域典型区2010—2018年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氨态氮(NH_(3)-N)的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运用时空分析及冷热点分析揭示不同类型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演变及空间格局。【结果】从时间上看,来自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源的污染排放量呈上升趋势,来自种植业源的污染排放量呈下降趋势;从污染物排放类型来看,TN、COD、NH_(3)-N排放量增加,TP排放量减少;从空间分布上看,污染排放强度在峡门桥和金滩断面区域较小,进入新宁桥后整体较高;排放负荷贡献率为畜禽养殖业>农村生活>种植业,其中COD为首要污染物。从冷热点分析来看,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桥头桥、新宁大通桥、西钢桥、西宁城东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金滩及三其桥区域,污染物排放强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局部地区集聚程度减弱。【结论】湟水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程度及主要污染来源具有显著差异,应重点关注畜禽养殖业造成的面源污染,尤其需重视COD的减排;在重点防控区域方面,应重点关注进入新宁桥断面后的区域。研究结果可为湟水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 时空演变 冷热点分析 防控对策
下载PDF
基于通量贡献法的河流断面污染定量溯源
18
作者 丁雪连 赵琰鑫 +1 位作者 陈岩 王永桂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111,共8页
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背景下,需要对影响河湖水质的污染物进行溯源。以湟水河流域为例,将污染源按照点源和非点源进行分类量化,基于污染物通量贡献溯源方法,利用清单分析法、输出系数法对点源和非点源的氨氮、TP入河量及其贡献率进行核... 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背景下,需要对影响河湖水质的污染物进行溯源。以湟水河流域为例,将污染源按照点源和非点源进行分类量化,基于污染物通量贡献溯源方法,利用清单分析法、输出系数法对点源和非点源的氨氮、TP入河量及其贡献率进行核算,根据贡献率识别主要点源类型及其位置,并在乡镇尺度识别非点源污染热点区、重点污染源种类。结果表明:点源中,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源对氨氮的贡献率最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对TP的贡献率最大;点源主要分布在湟水河中游和西宁市城区,且点源在旱季对断面污染物的影响远大于雨季;非点源单元中,湟水河流域一些乡镇的城镇生活源是边墙村断面氨氮的重要来源,湟水河流域中游和上游一些乡镇的非点源对边墙村断面TP有重要影响,其中城镇生活源、农业种植源是TP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溯源 点源 非点源 氨氮 总磷 湟水河流域
下载PDF
青海省湟水流域潜在地质灾害识别与易发性评价
19
作者 高崇越 赵健赟 +2 位作者 王志超 温兰冲 姜传礼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7,共13页
[目的]明确青海省湟水流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为该地区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与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小基线子集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识别地质灾害点,结... [目的]明确青海省湟水流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为该地区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与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小基线子集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识别地质灾害点,结合地形因素、地质因素、环境因素、气象因素、人类活动因素进行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建立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频率比(frequency response,FR)模型并检验,利用返回概率值进行易发性评价。[结果]①湟水流域所分布的潜在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为主,多种类型潜在地质灾害并生。滑坡与不稳定斜坡通常发育于坡度较缓的山坡上,通常伴有大量张拉与剪切裂缝,尤其在雨季发育明显,对山体下方交通、居民安全构成威胁。发育于河谷两岸的滑坡与不稳定斜坡还可能阻塞河流,形成堰塞湖,进一步加剧灾害风险。崩塌多发育在岩石结构较为疏松或风化严重的陡峭山壁,因地质脆弱,加之降雨等自然因素刺激,易使山体土块、岩石块下落,对下方的居民区和交通线路构成威胁。②研究区2425—3650 m高程区间的地质灾害分布较多,东北向为地质灾害易发坡向;地质灾害易发性随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gital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加而降低,随坡度、地形起伏度、日降水量增加而升高,随距断层距离增加而减少。③湟水流域高易发区及较高易发区,面积约5937.60 km 2,占研究区总面积约38.78%,主要集中在湟水流域南、北边缘地区,湟中、大通、海晏交界处,以及建筑区周边边坡上。④对评价结果进行检验,模型预测性能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7,易发区由高至低FR逐级减小,与实际灾害点的分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⑤断层核密度为湟水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的主控因子,坡向、地形起伏度、道路核密度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流域 SBAS-InSAR 逻辑回归—频率比 空间分布 易发性评价 地质灾害
下载PDF
基于SPI和Copula的湟水流域干旱趋势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苏夏羿 张鑫 +1 位作者 王云 王文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1-155,共5页
为了研究湟水流域干旱趋势变化,选取该区17个气象站的1959-2006年的日降水数据,计算得到1960-2006年的标准化降水指数,并依据干旱等级和游程理论判定出干旱事件。然后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各站各月的、干旱历时以及干旱严重程... 为了研究湟水流域干旱趋势变化,选取该区17个气象站的1959-2006年的日降水数据,计算得到1960-2006年的标准化降水指数,并依据干旱等级和游程理论判定出干旱事件。然后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各站各月的、干旱历时以及干旱严重程度序列进行趋势分析,最后选用Archimedean Copula函数族的3种常用函数联合干旱历时和干旱严重程度序列,优选出拟合最佳的Copula函数构造两者的联合分布,并计算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情境下的联合重现期。从时间尺度上分析,湟水流域年内湿润化趋势集中在6-9月,干旱化趋势集中在12月到次年3月,出现了干旱的季节更干旱,湿润的季节更湿润的两极化情况,可能会加重流域的夏旱严重程度。在空间分布上看,整体上湟水流域东南部的干旱风险要高于西北部,并且低等程度的干旱在流域东南部发生可能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湟水流域 干旱 COPULA函数 联合重现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