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布齐固定沙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邵玉琴 赵吉 包青海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8-92,共5页
对库布齐固定沙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研究表明 :①好气性细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是 0~ 0 5cm(结皮层 ) >0 5~ 10cm >6 0~ 70cm >30~ 40cm >15 0~ 16 0cm ,好气性细菌生物量的峰值在 0~ 0 5cm(结皮层 ) ;②... 对库布齐固定沙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研究表明 :①好气性细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是 0~ 0 5cm(结皮层 ) >0 5~ 10cm >6 0~ 70cm >30~ 40cm >15 0~ 16 0cm ,好气性细菌生物量的峰值在 0~ 0 5cm(结皮层 ) ;②芽孢型细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是 0 5~ 10cm >0~ 0 5cm >6 0~ 70cm >30~ 40cm >15 0~ 16 0cm ,芽孢型细菌生物量的峰值在 0 5~ 10cm ;③厌气性细菌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是 30~ 40cm =6 0~ 70cm >0~ 0 5cm =0 5~ 10cm =15 0~ 16 0cm ,厌气性细菌生物量的峰值在 30~ 40cm和 6 0~ 70cm ;④丝状微生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是 0~ 0 5cm(结皮层 ) >0 5~ 10cm >30~ 40cm >6 0~ 70cm >15 0~ 16 0cm ,丝状微生物生物量的峰值在 0~0 5cm(结皮层 ) ;⑤库布齐固定沙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垂直分布相一致 ,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齐沙漠 固定沙丘 微生物生物量 垂直分布 土壤酶活性 养分
下载PDF
库布齐沙漠机械防沙措施的防护效益 被引量:36
2
作者 王睿 周立华 +2 位作者 陈勇 肖建华 宗玉梅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0-336,共7页
在库布齐沙漠风沙防治试验场,开展了机械防沙措施的防护效益观测。结果表明:防风效益、阻沙效益和表土含水率等随沙障材料、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1 1 m×1 m植物纤维网沙障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网沙障风速降低比(K值)分别为58.5%和5... 在库布齐沙漠风沙防治试验场,开展了机械防沙措施的防护效益观测。结果表明:防风效益、阻沙效益和表土含水率等随沙障材料、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1 1 m×1 m植物纤维网沙障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网沙障风速降低比(K值)分别为58.5%和55.7%,均高于同规格的沙柳沙障的18.3%,说明同一规格下植物纤维网防风效果要优于其他材料;2 1 m×1 m植物纤维网沙障和1 m×1 m HDPE沙障的K值均小于相同材料8 m×8 m沙障的K值,说明小规格低立式沙障防风效应,低于相同材料较大规格高立式沙障;3月积沙量数据分析表明,阻沙栅栏能有效减小积沙量,而固沙沙障内积沙量受风向和局部地形影响较大;4不同材料与不同规格沙障内的表土含水率均高于对照区裸沙地,说明防沙措施对保持土壤水分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沙障 表土含水率 沙障材料 沙障结构 防护效益 库布齐沙漠
原文传递
库布齐沙漠北缘不同作物秸秆平铺式沙障的防风效能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文彪 党晓宏 +4 位作者 张吉树 袁立敏 王淮亮 姜海荣 尹晓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71,共7页
本研究以七星湖沙漠风景区沙丘上的芦苇秸秆、向日葵秸秆和玉米秸秆平铺式沙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各沙障障格内以及裸沙丘近地表不同高度处的风速,对比研究了各沙障的防风效益。结果表明,①3种沙障在10cm高度处均具有明显的防风效能,... 本研究以七星湖沙漠风景区沙丘上的芦苇秸秆、向日葵秸秆和玉米秸秆平铺式沙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各沙障障格内以及裸沙丘近地表不同高度处的风速,对比研究了各沙障的防风效益。结果表明,①3种沙障在10cm高度处均具有明显的防风效能,且随着高度的增加,防风效能减小,从10cm到100cm高度,3种沙障的防风效能平均降幅达63%。②在沙丘迎风坡,芦苇秸秆沙障的防风效能和地表粗糙度分别是向日葵秸秆沙障的1.36倍和2.34倍,是玉米秸秆沙障的1.76倍和1.88倍;在沙丘坡顶和背风坡,玉米秸秆沙障的防风效能及地表粗糙度均显著高于另外两者(P<0.01)。③3种沙障的风速廓线均呈现出一种类似于"S"型的变化特征,而作为对照的裸沙丘风速廓线则服从典型指数函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铺式沙障 秸秆 防风效益 库布齐沙漠
原文传递
库布齐沙漠几种沙生灌木叶解剖结构耐旱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爱平 王晓江 +1 位作者 杨小玉 张雷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05-1410,共6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库布齐沙漠的主要造林灌木四翅滨藜、小叶锦鸡儿、杨柴、柽柳、互叶醉鱼草和蒙古莸等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选择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长、栅栏组织细胞宽、栅栏细胞密度、CTR等多...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库布齐沙漠的主要造林灌木四翅滨藜、小叶锦鸡儿、杨柴、柽柳、互叶醉鱼草和蒙古莸等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选择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长、栅栏组织细胞宽、栅栏细胞密度、CTR等多指标。结果表明,柽柳叶片厚度高于其他5种,互叶醉鱼草叶片厚度最小。互叶醉鱼草角质层厚度最厚,角质层与叶片厚度的比值大小顺序为:互叶醉鱼草>四翅滨藜>柽柳>小叶锦鸡儿>蒙古莸>杨柴。CTR大小顺序为:蒙古莸>杨柴>小叶锦鸡儿>互叶醉鱼草>四翅滨藜>柽柳。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种树种耐旱能力大小依次为杨柴>四翅宾藜>柽柳>蒙古莸>小叶锦鸡儿>互叶醉鱼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生灌木 叶解剖结构 耐旱特征 库布齐沙漠
原文传递
库布齐沙漠3种沙产业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睿 周立华 +2 位作者 陈勇 赵敏敏 郭秀丽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2-398,共7页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2000—2015年沙产业发展迅速,规模较大。库布齐模式在国内外影响力很大,实现了防沙治沙和生态经济的双赢。但库布齐模式在科学界也存在较大争议,主要表现在库布齐模式的水资源承载力和沙产业的效益评价方面...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2000—2015年沙产业发展迅速,规模较大。库布齐模式在国内外影响力很大,实现了防沙治沙和生态经济的双赢。但库布齐模式在科学界也存在较大争议,主要表现在库布齐模式的水资源承载力和沙产业的效益评价方面。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法)评价了库布齐模式中3种沙产业模式2015年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3种沙产业模式中,光伏发电综合利用模式和生态旅游模式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最高,达到1.000,高于生态饲料加工模式的综合效率且3种沙产业模式的纯技术效率均实现DEA有效;3种沙产业模式投入产出规模效率均较高,均值为0.978,最优为光伏发电综合利用模式和生态旅游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库布齐模式存在的问题、沙产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与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 沙产业 经济效益 库布齐沙漠
原文传递
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典型模式 被引量:25
6
作者 郭彩贇 韩致文 +1 位作者 李爱敏 钟帅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118,共7页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研究,对库布齐沙漠植物-工程治沙模式、综合固沙林防护模式、复合套种模式、沙产业模式、光伏产业模式、恩格贝模式、川路切割分区治理模式和风水梁模式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各模式的技术应用特点.指出在光伏设施干...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研究,对库布齐沙漠植物-工程治沙模式、综合固沙林防护模式、复合套种模式、沙产业模式、光伏产业模式、恩格贝模式、川路切割分区治理模式和风水梁模式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各模式的技术应用特点.指出在光伏设施干扰下,地表强烈掏蚀和光伏面板间堆积等次生风沙危害问题亟需重视,并基于库布齐沙漠的自然环境分异特征,指出库布齐沙漠治理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沙漠东部实行无灌溉植物防风固沙模式,在中部种植锁边林并切割治理,西部建设"四位一体"综合固沙模式.讨论了环境友好型化学固沙材料和技术的集成研发与应用方向,展望了立体光伏基地与种植养殖业组合配套的综合模式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齐沙漠 防沙治沙模式 现状与展望
下载PDF
库布齐沙漠典型地区沙漠化动态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雅琳 常学礼 +1 位作者 崔步礼 宋彦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4,共8页
以库布齐沙漠东部达拉特旗的农牧交错区为研究区域,以达拉特旗1987年、1995年、2000年和2003年四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得1987—2003年来沙漠化动态变化数据,分析了该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 以库布齐沙漠东部达拉特旗的农牧交错区为研究区域,以达拉特旗1987年、1995年、2000年和2003年四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得1987—2003年来沙漠化动态变化数据,分析了该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的沙漠化变化情况,从土地流向角度探讨了沙漠化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该地区近20a来,四个时期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处于减少—增加—再增加的过程中,而沙漠化程度呈现减少—减少—增加的趋势,且2000—2003年间,是该地区沙漠化程度动态变化最大的时期。从土地流向看,各种土地类型向沙漠化土地之间的转化是导致沙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变化 沙漠化 库布齐沙漠
下载PDF
库布齐沙漠沙柳林复壮更新技术措施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米志英 高永 +2 位作者 弓彩霞 白存德 张万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6-189,共4页
沙柳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树种和工业用材林树种。研究沙柳复壮更新技术措施对于维护区域生态环境,促进沙柳相关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库布齐沙漠东段衰退的沙柳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设置... 沙柳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树种和工业用材林树种。研究沙柳复壮更新技术措施对于维护区域生态环境,促进沙柳相关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库布齐沙漠东段衰退的沙柳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设置沙障"、"地表平茬"、"常规平茬"、"施肥"和"不同密度造林"对沙柳高生长和地径两个形态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种不同复壮更新技术措施对沙柳的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其中,密度为4 m×2m、3 m×2m的设置对沙柳的高生长和地径增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施肥"的处理对沙柳的高生长效果比较显著,"设立沙障"的处理对沙柳的地径生长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齐沙漠 沙柳 复壮更新 高生长 地径生长
下载PDF
库布齐沙漠HDPE网和植物纤维网沙障防沙试验效应 被引量:20
9
作者 韩致文 郭彩贇 +1 位作者 钟帅 李爱敏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1-689,共9页
在库布齐沙漠流动沙丘区建立HDPE网和植物纤维网工程沙障试验区,采用MetOne 014A/024A型8通道风速仪、8方位集沙仪、风蚀插钎,观测试验沙障影响下的风速、输沙量和地表侵蚀堆积,对比分析不同规格HDPE网、植物纤维网方格沙障和HDPE网前... 在库布齐沙漠流动沙丘区建立HDPE网和植物纤维网工程沙障试验区,采用MetOne 014A/024A型8通道风速仪、8方位集沙仪、风蚀插钎,观测试验沙障影响下的风速、输沙量和地表侵蚀堆积,对比分析不同规格HDPE网、植物纤维网方格沙障和HDPE网前沿高立式阻沙沙障的防风固沙效应。结果表明:(1)一定孔隙度(50%)的方格沙障中心风速垂直变化幅度与变化规律,仅与沙障平面规格和高度(h)密切相关,与试验材料基本无关。相同平面规格的方格沙障,高度(h)大者降风效应显著;相同高度的方格沙障,小规格降风效应较为显著;(2)试验沙障及其防沙体系对风沙流输沙产生明显影响,相近地貌部位,5.0m×5.0m(h=100cm)植物纤维网方格中心输沙量远小于1.0m×1.0m(h=20cm)HDPE网方格和流动沙丘区,大规格高立式沙障固沙效应优于小规格低立式沙障;(3)试验沙障的地表侵蚀堆积状态仅与沙障规格有关,沙障材料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齐沙漠 工程防沙试验 HDPE网 植物纤维网 防风固沙效应
原文传递
库布齐沙漠几种常见灌木光合生理特征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被引量:20
10
作者 秦景 贺康宁 朱艳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3,共7页
2006年7—9月,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模拟光照条件下,对库布齐沙漠不同水分处理的3年生柽柳、小叶锦鸡儿、杨柴苗木进行观测。观测指标包括: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净光合速率(Pn... 2006年7—9月,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模拟光照条件下,对库布齐沙漠不同水分处理的3年生柽柳、小叶锦鸡儿、杨柴苗木进行观测。观测指标包括: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羧化效率(CE)等。运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确定这3种灌木光合生理特征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3种灌木光合生理特征对土壤含水量变化具有明显的阈值响应。②不同土壤含水量(SWC)下,柽柳、小叶锦鸡儿、杨柴苗木Pn最大值(Pnmax)的增加幅度分别为5.21、6.48、14.31μmol/(m^2.s)。③LSP随土壤含水量(SWC)的变化并不是特别明显,值在1 000-1 400μmol/(m^2.s)之间波动。④LCP随SWC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变化范围为21.7-74.1μmol/(m^2.s)。⑤AQY随SWC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变化范围为0.01-0.04。⑥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杨柴维持Pnmax的SWC分别为13.8%、13.3%和15.2%;维持最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的SWC分别为10.0%、11.0%和8.5%;土壤水合补偿点分别为1.1%、0.8%和0.9%。⑦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杨柴最适宜的SWC范围分别为10.0%-13.8%、11.0%-13.3%和8.5%-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生理指标 净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含水量 库布齐沙漠
下载PDF
库布其沙漠北缘8种荒漠灌丛生物量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党晓宏 高永 +6 位作者 虞毅 蒙仲举 刘阳 王珊 吴昊 丁延龙 刘斌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8-174,共7页
生物量模型是估算荒漠地区灌丛生物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库布其沙漠北缘8种荒漠灌丛为对象,以实地收获地上生物量和根系全挖法获得地下生物量数据为基础,依据株高(H)和冠幅(C)两个形态因子的复合因子CH作为自变量,以灌丛生物量(W)为因... 生物量模型是估算荒漠地区灌丛生物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库布其沙漠北缘8种荒漠灌丛为对象,以实地收获地上生物量和根系全挖法获得地下生物量数据为基础,依据株高(H)和冠幅(C)两个形态因子的复合因子CH作为自变量,以灌丛生物量(W)为因变量构建回归分析模型。通过对判别系数R2和估计值标准误差SEE分析认为花棒、羊柴、沙柳和沙拐枣灌丛生物量最优模型为W=a+b CH,而梭梭和柠条灌丛生物量最优模型为W=a(CH)b,柽柳和水柏枝灌丛生物量最优模型为W=a+b CH+c(CH)~2。经验证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率在77.89%~92.38%,其预测效果较好。利用W^CH生物量模型估算库布其沙漠8种荒漠灌丛生物量,操作简便易行,对今后库布其沙漠地区区域尺度生物量估算和碳汇计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模型 荒漠灌丛 库布其沙漠
原文传递
库布其沙漠几种植物的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翠霞 张秋良 常金宝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84,共4页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北缘试验地4种沙生植物(沙米、苦豆子、油蒿、沙柳)连体叶片的光合、蒸腾速率及相应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沙柳和沙米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而且沙米对高温、低...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北缘试验地4种沙生植物(沙米、苦豆子、油蒿、沙柳)连体叶片的光合、蒸腾速率及相应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沙柳和沙米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而且沙米对高温、低湿和强光的耐受性比其他3种植物强;气孔的开张程度与湿度的关系更密切,且叶内外水气压差是气孔导度变化的主导因子;4种植物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沙米的蒸腾速率要高于其他3种植物,属于高蒸腾植物;苦豆子水分利用效率较低,沙米居中,油蒿和沙柳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油蒿和沙柳在该地区生产力较高;油蒿对干旱环境的反应要比其他3种植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其沙漠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单个油蒿灌丛沙堆气流结构的野外观测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萍 哈斯 +2 位作者 吴霞 杨一 杜会石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1-889,共9页
气流结构是控制沙堆形态发育及演变的重要因子.用EC9-1型风杯风速计及风向标观测分析库布齐沙漠平坦薄层覆沙地上单个独立灌丛沙堆周围0.3m高处气流的水平变化及4m高度内的风速廓线,总结出单个独立油蒿灌丛沙堆的气流结构具有如下特征:... 气流结构是控制沙堆形态发育及演变的重要因子.用EC9-1型风杯风速计及风向标观测分析库布齐沙漠平坦薄层覆沙地上单个独立灌丛沙堆周围0.3m高处气流的水平变化及4m高度内的风速廓线,总结出单个独立油蒿灌丛沙堆的气流结构具有如下特征:在0.3m高度上,气流流速自积沙体迎风坡脚向两侧及背风侧呈先减后增的水平变化特征,背风坡脚的风速降至最低;在沙堆顺风向中轴线上,沙堆迎、背风侧附近的风速廓线分为二层,2H(灌丛沙堆总高度)以下为偏离对数分布的下凹型曲线,自下而上风速呈先减后增趋势,不透风积沙体与具疏透性的灌丛过渡高度处的风速最小,可能因过渡区存在反射流和涡流所致,2H以上符合对数分布规律,说明油蒿灌丛沙堆对气流的最大干扰高度不超过其总高度的2倍.全通透性型灌丛因积沙过程逐步转变为下密上疏型结构的灌丛沙堆,使得灌丛背风侧气流减速区长度迅速缩短,是拖着长尾的风影沙堆向椭圆形或近圆形灌丛沙堆演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齐沙漠 油蒿灌丛沙堆 气流结构 形态演变
下载PDF
1957—2014年库布齐沙漠地面风场特征 被引量:14
14
作者 肖南 董治宝 +4 位作者 南维鸽 崔徐甲 李超 肖巍强 李露露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8-636,共9页
风对沙漠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起沙风是塑造沙漠地貌格局的主要动力。根据1957—2014年库布齐沙漠周边4个基准气象站的地面风资料,从风速、风向和输沙势等方面分析库布齐沙漠的地面风场特征。结果显示:(1)库布齐沙漠的起沙风频率与平均... 风对沙漠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起沙风是塑造沙漠地貌格局的主要动力。根据1957—2014年库布齐沙漠周边4个基准气象站的地面风资料,从风速、风向和输沙势等方面分析库布齐沙漠的地面风场特征。结果显示:(1)库布齐沙漠的起沙风频率与平均风速有很高的相关性;(2)年平均风速为2.7 m·s^(-1),全年盛行风向为WNWNW,为中等变率锐双峰风况,合成输沙风向约为310°。4月风速最大,为中等变率环境;8月风速较小,为高变率环境;1月风速最小,为低变率环境。3—6月风速最大,风向集中度一般;11月至翌年2月风速较大,风向集中度高;7—10月风速最小,风向集中度差;(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2007年前后风速、起沙风频率和输沙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2007年前后由减小向增大发展;(4)大气环流和地表粗糙度的改变是库布齐沙漠地面风场变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风场 起沙风 输沙势 风况 库布齐沙漠
原文传递
库布齐沙漠治理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影响:2017年5月3—6日沙尘天气模拟 被引量:13
15
作者 魏巍 张稳定 +7 位作者 陈焕盛 任远哲 皮冬勤 吴剑斌 陈婷婷 肖林鸿 罗保刚 晏平仲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7,共11页
作为影响京津冀地区的沙尘途经地和发源地,对库布齐沙漠的治理工作一直在持续,成为使用科学技术手段将沙漠变废为宝、变害为利的成功案例,同时也是全球治沙范例。为研究库布齐沙漠治理工作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利用手工采样... 作为影响京津冀地区的沙尘途经地和发源地,对库布齐沙漠的治理工作一直在持续,成为使用科学技术手段将沙漠变废为宝、变害为利的成功案例,同时也是全球治沙范例。为研究库布齐沙漠治理工作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利用手工采样数据和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结合气团轨迹,筛选库布齐沙漠起沙并对京津冀地区产生影响的沙尘天气。选取2017年5月3-6日作为典型个例代表,使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AQPMS),设计不同的起沙权重系数敏感试验,模拟研究该地区起沙和治理对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影响。结果表明:(1)气象模式较好地把握天气系统的演变以及地面风场的特征,保证NAQPMS模式可合理模拟沙尘的起沙区域、影响范围以及时空演变特征;(2)受沙尘影响城市的PM10浓度模拟量值及变化与观测较为一致,表明模式合理再现了沙尘的输送过程;(3)库布齐沙漠起沙对京津冀地区的PM10浓度贡献为35~150μg·m^-3,贡献比例为10%~40%;(4)库布齐沙漠治理可使京津冀地区PM10浓度降低35~75μg·m^-3,下降比例为5%~20%,受影响城市PM10浓度下降比例为7%~37%,沙漠治理工作可有效降低受影响地区的PM10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齐沙漠 沙漠治理 NAQPMS 京津冀地区 空气质量
原文传递
库布齐沙漠含水率对风沙运动影响的风洞模拟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宗玉梅 俎瑞平 +3 位作者 王睿 韩庆杰 顾梦鹤 王军战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66,共6页
采用室内分析和风洞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风速下库布齐沙漠沙丘沙含水率对粗糙度、风速廓线和风沙流结构变化的影响。根据风洞实际动力情况,确定试验进口风速为6,8,10,12,14,16m/s;除干沙外,人工配制了含水率为0.25%,0.5%,1.0%,1.5... 采用室内分析和风洞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风速下库布齐沙漠沙丘沙含水率对粗糙度、风速廓线和风沙流结构变化的影响。根据风洞实际动力情况,确定试验进口风速为6,8,10,12,14,16m/s;除干沙外,人工配制了含水率为0.25%,0.5%,1.0%,1.5%,2.0%,2.5%6组不同湿度的沙样,分别开展了风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地表粗糙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湿度的增加整体呈减小趋势;试验所包含的湿度范围内,其风速廓线均随高度呈对数分布,随风速的增大,风速廓线的对数规律越好,风速梯度逐渐减小;湿度越大输沙率随风速增加的绝对量变小,但相对量有所增加;随着湿度的增加输沙率呈整体下降趋势;不同湿度输沙率都出现随高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当湿度达到2.5%时,不管任何高度风蚀过程几乎停止;干沙输沙量80%集中于近地表5cm内,但随着湿度增加,5cm以上输沙率所占比重呈增加趋势,当湿度介于0.25%~1.5%时,地表5~8cm之间输沙量占总输沙率的30%以上。说明在地表含水率较高的库布齐沙漠,采用格状沙障等增加地表粗糙度的机械防沙措施能收到比西部沙漠和戈壁地区更为理想的效果,而且采用固沙措施的高度也应高于干沙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运动 风沙流结构 湿度 风洞模拟 库布齐沙漠
下载PDF
人工固沙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水分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博 段玉玺 +3 位作者 王伟峰 李晓晶 刘源 刘宗奇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1-889,共9页
以库布齐沙漠东缘人工固沙区不同植被演替阶段(演替初期、中期、后期、成熟期)的沙地为研究对象,对2017、2018年生长季沙地迎风坡顶部、中部和底部0~180 cm土壤分层测定体积含水量,阐明荒漠土壤水分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以库布齐沙漠东缘人工固沙区不同植被演替阶段(演替初期、中期、后期、成熟期)的沙地为研究对象,对2017、2018年生长季沙地迎风坡顶部、中部和底部0~180 cm土壤分层测定体积含水量,阐明荒漠土壤水分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因降水量的差异导致研究区土壤含水量存在年际变化,2018年(8.8%)>2017年(4.8%);受降水事件和植物生长的影响,4种样地土壤含水量均具有生长季初期缓慢下降、生长旺盛期降水补给后快速增大、生长季末期稳定积累的阶段特征;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含水量整体表现为演替初期(7.3%)>成熟期(7.2%)>后期(6.7%)>中期(5.9%);4种样地均为迎风坡中部土壤含水量最低,坡顶和坡底含水量在不同演替阶段各有高低;4种样地土壤含水量均呈现随土层加深含水量先降低后增大的动态趋势,表层0~20cm土层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层,深层土壤存在水分变化拐点,是含水量最低的干沙层,在不同演替阶段或降水量下干沙层出现的深度会发生变化。在生长季末期,通过一季的消耗与补给,研究区内土壤水分储量呈正向平衡,可以满足人工固沙植被正常生长和演替所需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固沙区 土壤含水量 植被演替 时空变化 库布齐沙漠
原文传递
毛乌素沙地“沙产业”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岳 刘学敏 哈斯额尔敦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34,共13页
毛乌素沙地较我国其他沙漠、沙地具有显著的自然资源优势,且受到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故适宜进行产业化治理的实践和研究.本文梳理了位于毛乌素沙地11个县级区域和作为对照的库布齐沙漠3个县级区域的"沙产业"企业情况,并通过... 毛乌素沙地较我国其他沙漠、沙地具有显著的自然资源优势,且受到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故适宜进行产业化治理的实践和研究.本文梳理了位于毛乌素沙地11个县级区域和作为对照的库布齐沙漠3个县级区域的"沙产业"企业情况,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上述县级区域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农林牧渔业发展、"沙产业"企业规模等信息进行分析,可知:在14个县级区域中,榆阳区"沙产业"发展水平排名第一,盐池县排名最后;榆林市"沙产业"总体发展情况最好,鄂尔多斯市次之;毛乌素沙地东南部的"沙产业"发展水平显著优于西北部;库布齐沙漠"沙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对毛乌素沙地的沙漠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沙产业 沙漠治理产业化 主成分分析 库布齐沙漠
下载PDF
Sedimentary and OSL dating evid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ent Hobq desert landscape, northern China 被引量:11
19
作者 FAN YuXin CHEN XiaoLong +3 位作者 FAN TianLai JIN Ming LIU JianBao CHEN FaH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2037-2044,共8页
The sedimentary sequence and landscape of the Hobq desert was observed through twelve profiles along five N-S sections extending through the entire desert.Aeolian sands were found to overlie the alluvial,diluvial,and ... The sedimentary sequence and landscape of the Hobq desert was observed through twelve profiles along five N-S sections extending through the entire desert.Aeolian sands were found to overlie the alluvial,diluvial,and lacustrine sediments in this desert.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dat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from post-IR OSL signals of quartz fractions of sand samples at the bottom of sand dunes and hills by using the Double-SAR protocol.The OSL ages reveal that the latest sand accumulation began around 19 ka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and 9 ka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Hobq Desert.Around 7 ka,the sand accumulation was strengthened and extended southward and northward 2 ka to develop the present desert landscape.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aeolian sand accumulation around 19,9 and 7 ka resulted from the weakening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over this region.However,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resent Hobq desert landscape since 2 ka was likely triggered by human activities in this dese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bq desert OSL dating Last Glacial Maximum HOLOCENE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change
原文传递
库布齐沙漠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及其物源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利荣 邹宁 +1 位作者 岳乐平 郭怀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0-569,共10页
关键词 库布齐沙漠 物源 锆石U—Ph年龄 光释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