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东汉的豪族——基于汉代儒学发展脉络的考察
1
作者 宿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85-91,共7页
东汉豪族是东汉时期重要的社会阶层,它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发端于战国秦汉的地主阶级,经过秦汉时期统治阶级的控制和整合,到东汉时走向成熟。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及儒学大一统地位的确立,推动了儒学与豪强地主的结合。... 东汉豪族是东汉时期重要的社会阶层,它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发端于战国秦汉的地主阶级,经过秦汉时期统治阶级的控制和整合,到东汉时走向成熟。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及儒学大一统地位的确立,推动了儒学与豪强地主的结合。东汉时期豪族儒学化及儒学地方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一趋势,既起到推动乡里教化、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也对汉魏之际的政治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豪族 汉代儒学
下载PDF
荀学与西汉儒学之趋向
2
作者 余亚斐 《殷都学刊》 2011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继孔、孟之后,荀子着重对善的现实化和普遍化问题进行了探讨,重视善得以实现的外在力量,开创了经世儒学的路向,对西汉儒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荀学与西汉儒学之趋向分别体现在性命观、儒士道统与政统精神和礼法观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 荀学 西汉儒学 礼法 儒士精神 性命
下载PDF
汉初贾谊的儒学意识形态化建构研究
3
作者 程慧敏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19-22,58,共5页
贾谊提出以礼治国,代表了汉初儒生为使儒学介入政治并最终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初步尝试。他立足于现实,通过深入反思秦亡的历史教训以及汉初黄老政治的弊端,试图以礼为核心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层面建构和规范国家秩序,并尝试发... 贾谊提出以礼治国,代表了汉初儒生为使儒学介入政治并最终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初步尝试。他立足于现实,通过深入反思秦亡的历史教训以及汉初黄老政治的弊端,试图以礼为核心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层面建构和规范国家秩序,并尝试发挥其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但是,贾谊的“以礼治国”论做为国家意识形态而言却并不成熟,其理论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汉初儒学 以礼治国 意识形态化 国家秩序
下载PDF
汉儒功利诗学的人文蕴涵
4
作者 杨兴华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6-68,共3页
汉儒诗学不顾诗歌的审美特质和情感因素,把诗歌当作单纯的政治教化工具,有极端追求政治功利之弊。但这种功利追求却是在政治理想受扼于君主之势的政治环境之下,于无可奈何中选择的一种舍枝节而求根本的人性关怀之术,蕴涵着满足生命个体... 汉儒诗学不顾诗歌的审美特质和情感因素,把诗歌当作单纯的政治教化工具,有极端追求政治功利之弊。但这种功利追求却是在政治理想受扼于君主之势的政治环境之下,于无可奈何中选择的一种舍枝节而求根本的人性关怀之术,蕴涵着满足生命个体的根本性心理欲求以舒展人性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儒诗学 政治功利 人性关怀
下载PDF
论两汉玄学思潮的萌芽 被引量:1
5
作者 曹胜高 《古代文明》 CSSCI 2010年第1期81-89,共9页
春秋时期,道术“为天下裂”;秦汉时期,道术开始为“天下合”,儒道思想逐渐兼容其他学说,交融整合。在此过程中,学者们将宇宙论的探讨不断转化为本体论的思考,使有无、本末等成为亟待深入讨论的哲学命题。汉朝强调礼教规范,与个... 春秋时期,道术“为天下裂”;秦汉时期,道术开始为“天下合”,儒道思想逐渐兼容其他学说,交融整合。在此过程中,学者们将宇宙论的探讨不断转化为本体论的思考,使有无、本末等成为亟待深入讨论的哲学命题。汉朝强调礼教规范,与个体自我之间形成对立和冲突,使得名教和自然的关系,逐渐成为急需解决的思想命题。玄学在魏晋时期的形成,正得益于两汉玄学思潮的不断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儒道整合 宇宙论与本体论 名教与自然
下载PDF
徐复观的经学史研究
6
作者 邵华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25-33,共9页
经学史研究是徐复观晚年学术特为用力之处。从对经学史研究的对象、内涵、价值的界定开始,徐复观对先秦经学的形成、《春秋》三传等问题的看法上都显现出古文经学的倾向,对西汉经学的传承及其价值提出表彰。虽然徐复观经学史研究中的某... 经学史研究是徐复观晚年学术特为用力之处。从对经学史研究的对象、内涵、价值的界定开始,徐复观对先秦经学的形成、《春秋》三传等问题的看法上都显现出古文经学的倾向,对西汉经学的传承及其价值提出表彰。虽然徐复观经学史研究中的某些论断未免有所不周,其中必有未竟之处,但他学术上闪光之论析、学术问题意识之敏锐和推动思考路径之转向,为经学史的书写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性” 西汉经学 《春秋》
下载PDF
汉初儒者以仁义为核心价值的治道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7
作者 韩星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13-121,共9页
以陆贾、贾谊、韩婴为例,对汉初儒者的治道思想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汉初儒者对秦的暴政和速亡进行批判反思,以仁义为核心价值,提出了各自的治道思想:陆贾主张以仁义为本,道德为上;贾谊强调仁义为本、非礼不成,以礼为主、礼法并用;韩婴... 以陆贾、贾谊、韩婴为例,对汉初儒者的治道思想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汉初儒者对秦的暴政和速亡进行批判反思,以仁义为核心价值,提出了各自的治道思想:陆贾主张以仁义为本,道德为上;贾谊强调仁义为本、非礼不成,以礼为主、礼法并用;韩婴注重仁人与守礼的统一,以王道仁政为本,以重法爱民的霸术为用。研究表明,这些治道思想对今天国家治理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儒者 仁义 核心价值 治道思想 现代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