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 |
曹顺庆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3
|
|
2
|
法国“面向2010年的新高中”的解析与思考 |
王晓辉
|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3
|
比较文学危机及出路之我见 |
钟华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4
|
注重各学段衔接的学制体系构建--法国基础教育学制研究 |
岳河
冯永刚
王永丽
|
《基础教育参考》
|
2023 |
0 |
|
5
|
亨利·雷马克与平行研究 |
姚连兵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6
|
福州船政前学堂技术教育之再探讨 |
李明洋
|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7
|
卡萨诺瓦的“文学世界”与丹穆若什的“世界文学” |
龚曰心
|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
2020 |
1
|
|
8
|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两大支柱——论比较文学的实证性研究与非实证性研究 |
高贝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9
|
科学实证与审美批评的辩证融通——李伟昉《比较文学实证方法与审美批评关系研究》评介 |
赵渭绒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0
|
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对峙与融合 |
黄怀军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1
|
法国后现代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后冷战世界的认知分析 |
庞林立
|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2
|
塔法内尔长笛幻想曲之研究 |
涂琳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3
|
对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再认识 |
李伟昉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4
|
法国高中哲学教育:文化传统、基本经验及现实启示 |
段俊吉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5
|
从布律内尔等人的“X和Y模式”再谈比较文学“法国学派” |
冯欣
曹顺庆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6
|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中国问题 |
李庆本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7
|
简论世界比较文学的发展 |
谷志忠
|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8
|
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学科重要意义的探讨 |
邓云飞
|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9
|
后现代语境:重提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 |
陈庆祝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06 |
0 |
|
20
|
比较文学美法学派内在精神相容性 |
马衡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