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变化对黄河中游汾河径流情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6
1
作者 王国庆 张建云 贺瑞敏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3-858,共6页
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许多河流的径流量呈下降的趋势。在这些趋势变化中,如何区分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当前流域水文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了区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分析思路以及定量计算方法。介绍了SIMHYD概念性降水径流模... 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许多河流的径流量呈下降的趋势。在这些趋势变化中,如何区分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当前流域水文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了区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分析思路以及定量计算方法。介绍了SIMHYD概念性降水径流模型,并应用黄河中游汾河流域“天然”时期的水文、气象资料率定了模型参数,通过水文模拟还原了人类活动影响期间的天然径流量,进而分析了汾河流域径流情势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SIMHYD降水径流模型对汾河流域天然月径流过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就1970-1999年的平均状况而言,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量分别占径流减少总量的35.9%和64.1%,人类活动是汾河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水文模拟 气候变化 水土保持 径流变化
下载PDF
汾河流域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46
2
作者 史利江 刘敏 +3 位作者 李艳萍 张晓龙 高峰 李文刚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61-2378,共18页
探索流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及其规律,可以为推进流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整和优化、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促进流域经济持续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利用数理统计分析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相结合,以县域为研究的基... 探索流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及其规律,可以为推进流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整和优化、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促进流域经济持续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利用数理统计分析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相结合,以县域为研究的基本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对1995—2016年汾河流域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1995年以来,汾河流域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呈现先快速上升后逐步下降的趋势,而相对差异则表现为波动上升后波动回落的特征;②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且存在明显的时空演变,形成了以太原市区、孝义市为中心的流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和包括宁武、静乐、娄烦、岚县、汾西、万荣等县组成的经济发展边缘区,经济空间结构的"核心-边缘"特征显著;③汾河流域县域经济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相关性随时间呈现波动变化。流域县域经济的热点和次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以太原市区、孝义市为中心的流域中游地区,而流域的上游以及下游的南部则成为冷点和次冷点区。流域经济空间重心沿主轴方向向西南移动趋势较为明显,并在沿主轴和辅轴方向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扩张趋势;④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人口和城镇化水平以及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等是影响汾河流域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差异 ESDA 经济空间结构 汾河流域
原文传递
汾河流域古村落的时空演化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45
3
作者 李孜沫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7-214,231,共9页
以汾河流域121个国家级和省级古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文献分析与考证、GIS空间分析与制图等方法,探讨汾河流域古村落的时空演化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汾河流域古村落的形成经历"起源—拓展—收缩—鼎盛—饱和"的历史轨迹... 以汾河流域121个国家级和省级古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文献分析与考证、GIS空间分析与制图等方法,探讨汾河流域古村落的时空演化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汾河流域古村落的形成经历"起源—拓展—收缩—鼎盛—饱和"的历史轨迹,总体上具有自汾河中、下游向上游拓展的"溯江而上"的时序特征。②汾河流域古村落总体呈集聚型分布,在汾河中游形成古村落密集区,各历史阶段古村落分布重心随拓展时序具有由南向北的迁移路径。③汾河流域古村落的时空演化是气候、地貌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基础性效应和经济、交通等社会环境要素的关键性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村 古村落 形成机理 汾河流域 气候与地貌 美丽乡村
原文传递
汾河流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41
4
作者 刘海龙 王炜桥 +2 位作者 王跃飞 丁娅楠 田庆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952-3964,共13页
基于格网尺度,在定量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敏感性、水土流失敏感性、生物多样性敏感性的基础上,对汾河流域综合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圈层分析方法,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8年研究区重度、极度敏感区面... 基于格网尺度,在定量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敏感性、水土流失敏感性、生物多样性敏感性的基础上,对汾河流域综合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圈层分析方法,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8年研究区重度、极度敏感区面积减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与流域地形分布具有一致性;生态敏感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在空间上呈连片连带式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性特征,随着高高、低低聚集网格数量的减少,生态敏感性空间结构逐渐趋于离散化;结合圈层分布,可将西南象限9—13圈层的吕梁山区与东南象限9—13圈层的太岳山区识别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此类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体现了地形因素对流域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区生态敏感性变化是生态本底与人类胁迫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格网尺度 时空演变 空间分析 汾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FLUS模型的汾河流域生态空间多情景模拟预测 被引量:33
5
作者 苏迎庆 刘庚 +4 位作者 赵景波 牛俊杰 张恩月 郭利刚 林菲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52-1161,共10页
选取汾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15年、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并采用EES模型筛选了对应基准年的20项驱动因子数据,利用FLUS模型,在验证模型精度有效性的基础上,模拟预测了2024年、2030年生产空间优先、生活空间优先、生态空间优先以及三... 选取汾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15年、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并采用EES模型筛选了对应基准年的20项驱动因子数据,利用FLUS模型,在验证模型精度有效性的基础上,模拟预测了2024年、2030年生产空间优先、生活空间优先、生态空间优先以及三生空间协调4种情景下汾河流域生态空间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2018—2030年汾河流域生态空间呈现两类演变趋势,在生态空间优先、三生空间协调情景下呈现线性增长,分别增长5.92%、5.13%;生产空间优先、生活空间优先情景下呈现线性下降,分别下降9.40%、2.20%;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地结构比例维持4:1:5。(2)时空格局上,生态空间位于流域边缘山区,生产、生活空间位于核心盆地,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整体呈现依次嵌套的格局特征;生态空间核心区变化幅度较小,边缘区变化显著。(3)2024年、2030年三生空间协调情景、生态空间优先情景下生态空间的演变趋势近似,受流域自然-社会发展趋势及国家政策影响,未来可利用后备土地资源有限,流域生态空间变化较小但也存在胁迫隐患。基于此,本文建议严格遵循“三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基本原则,合理规划三生空间后备土地资源,对生态空间边缘区(生态敏感区)积极治理保育,核心区限制开发,促进流域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多情景模拟 FLUS模型 汾河流域 山西
下载PDF
汾河流域景观破碎化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33
6
作者 付扬军 师学义 和娟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06-1619,共14页
以1990年、2000年、2015年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利用Fragstats 4.2软件分别采取标准法和移动窗口法获取最佳分析尺度;在此基础上探索各景观指数空间分异特征,揭示流域景观破碎化时空演变过程;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分析景观破碎化的影... 以1990年、2000年、2015年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利用Fragstats 4.2软件分别采取标准法和移动窗口法获取最佳分析尺度;在此基础上探索各景观指数空间分异特征,揭示流域景观破碎化时空演变过程;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分析景观破碎化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随着粒度和幅度的改变,部分景观指数呈现一定规律性,90 m栅格大小、900 m方形窗口尺寸为研究区最佳分析尺度;斑块密度、蔓延度、有效网格大小、香农多样性指数在三个时期均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且空间集聚类型分布形态具有较强的相似性;1990-2015年汾河流域景观破碎化空间分布格局发生明显变化,破碎化集聚区域呈现碎斑化;坡度、高程、距建设用地距离是影响三个时期流域景观破碎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尺度 景观破碎化 驱动力 汾河流域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汾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1
7
作者 伍博炜 杨胜天 +2 位作者 邵南方 彭瑞文 管亚兵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0-345,共6页
土地利用变化改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基于汾河流域1980年、2000年、2010年、2016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引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标,从整体和不同阶段上分析了土... 土地利用变化改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基于汾河流域1980年、2000年、2010年、2016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引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标,从整体和不同阶段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 1980—2016年汾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整体以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是以耕地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方式为主,且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呈逐渐增长趋势。(2) 1980—2016年汾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持续实施是导致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减少的关键原因。(3)通过汾河流域主要行政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分析,1980—2016年汾河流域共有13个行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处于增长的趋势;20个行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处于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空间变化 汾河流域
下载PDF
汾河流域城市化与水资源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钞锦龙 李乐乐 +3 位作者 杨朔 雷添杰 赵德一 李浩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7-496,共10页
通过构建汾河流域城市化与水资源系统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法对2010—2019年汾河流域城市化和水资源综合水平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汾河流域城市化与水资源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城市化综... 通过构建汾河流域城市化与水资源系统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法对2010—2019年汾河流域城市化和水资源综合水平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汾河流域城市化与水资源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城市化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城市化子系统重要程度表现为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资源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水资源子系统重要程度呈现出水资源利用>水资源水平>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环境不断优化,2013年出现短期下降,主要受水资源量和用水量等要素的影响;从时间上看,2010—2019年汾河流域城市化与水资源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经历了从2010年低水平轻度失调到2019年高水平协调发展过程;空间上,2010—2019年汾河流域六市城市化与水资源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吕梁、太原、忻州达到良好协调水平,临汾、运城处于勉强协调水平,而晋中则处于磨合阶段的濒临失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城市化 水资源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基于物元模型的汾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29
9
作者 郭利刚 冯珍珍 +4 位作者 刘庚 石瑛 王捷 林菲 马小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61-2069,共9页
土地生态安全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研究土地生态安全对于揭示区域内土地利用安全特征,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土地生态安全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研究土地生态安全对于揭示区域内土地利用安全特征,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物元模型对汾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汾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处于"向安全转化"状态,2012和2017年均处于"向较安全转化"状态,整体发展状况较稳定;2006-2017年,景观破碎度、人均水资源量和河网密度是制约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因素;2017年处于"安全"状态的县(市/区)占15%,多数集中在上游,上游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整体高于中下游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物元模型 汾河流域
原文传递
汾河下游流域水体硝酸盐污染过程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29
10
作者 孟志龙 杨永刚 +1 位作者 秦作栋 焦文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66-1072,共7页
应用多同位素示踪、IsoSource计算等方法,甄别汾河下游流域硝酸盐污染来源,揭示各来源贡献率.结果表明,汾河下游流域地表水、地下水中含氮物质的主要存在形式为NO_3^--N,含量变化范围为4.21~16.29mg/L,且硝酸盐污染分布具有较大的空间差... 应用多同位素示踪、IsoSource计算等方法,甄别汾河下游流域硝酸盐污染来源,揭示各来源贡献率.结果表明,汾河下游流域地表水、地下水中含氮物质的主要存在形式为NO_3^--N,含量变化范围为4.21~16.29mg/L,且硝酸盐污染分布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77.8%的样品中NO_3^--N含量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其次为NH_4^+-N,含量变化范围为0.31~9.47mg/L.所有地表水样品中均有NO_2^--N检出,郭庄村地下水中有NO_2^--N检出,说明受到了上游李雅庄煤矿开采活动的影响.δ15N-NO_3^-含量变化范围为+2.28‰^+13.88‰,δ^(18)O-NO_3^-含量变化范围为-0.28‰^+10.14‰.硝酸盐主要来源与沿岸土地利用类型有关,硝化作用是硝酸盐的主要形成方式,在广胜寺、龙子祠地下水封闭环境和庙前村水流缓慢河段有反硝化作用发生.粪便和污水是临汾段和河津段主要硝酸盐来源,其贡献率分别为69%和62%.襄汾段主要硝酸盐来源为农业化肥,约占总硝酸盐污染源的57%.土壤有机氮是地下水的主要硝酸盐来源,约占总硝酸盐来源的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 硝酸盐 同位素 污染过程 汾河流域
下载PDF
汾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7
11
作者 赵春红 申豪勇 +4 位作者 王志恒 梁永平 赵一 谢浩 唐春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440-4448,共9页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及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生态环境恶化.经过一系列治理保护措施,水质得到改善.利用统计学、Piper三线图和Gibbs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汾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来源,揭示了汾河流域地表...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及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生态环境恶化.经过一系列治理保护措施,水质得到改善.利用统计学、Piper三线图和Gibbs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汾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来源,揭示了汾河流域地表水水质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汾河干流地表水中主要水化学组分沿着径流路径含量逐渐增加;汾河上游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以HCO_(3)·SO_(4)·Cl-Ca·Na·Mg为主,中游和下游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以SO_(4)·HCO_(3)·Cl-Ca·Na·Mg为主.汾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组成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和蒸发结晶作用影响,而降雨影响较小.Na^(+)和K^(+)主要来源于蒸发盐岩的溶解以及周边黄土中含Na矿物溶解,水体中Ca^(2+)、Mg^(2+)和HCO^(-)_(3)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的溶解,SO_(4)^(2-)除来源于石膏的溶解,还可能来源于汾河周边黄土层中硫化矿物的溶解.干流地表水δD和δ^(18)O平均值分别为-62.60‰和-8.42‰,氢氧同位素特征进一步表明其主要受蒸发作用的影响.流域内支流及岩溶水水化学组分差异较大.结果可为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水化学 离子来源 氢氧同位素 地表水
原文传递
汾河流域降水变化趋势的气候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赵学敏 胡彩虹 +1 位作者 张丽娟 赵春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9,共7页
利用汾河流域39个测站近45 a(1956-2000年)的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T显著性检验和多项式回归方法分析了降水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汾河流域降水空间分布南多北少、由下游向上游逐渐减少。年、汛期(6~9月)降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 利用汾河流域39个测站近45 a(1956-2000年)的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T显著性检验和多项式回归方法分析了降水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汾河流域降水空间分布南多北少、由下游向上游逐渐减少。年、汛期(6~9月)降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且在全流域具有普遍性,平均降水倾向系数-26.1 mm/10 a、-22.2 mm/10 a,流域趋于干旱化。20世纪50、60年代流域降水偏多,70、80年代接近常年水平,90年代偏少最甚。气候跃变参数结果显示,汾河流域汛期降水没有跃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降水趋势 时空分布 干旱化
下载PDF
汾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20
13
作者 苏迎庆 张恩月 +2 位作者 刘源 刘庚 林菲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68-977,共10页
选取汾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地学信息图谱、生态价值指数和植被覆盖度综合分析研究区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及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效应问题。结果表明:(1)2000—2018年,流域建设用地、林地呈现增... 选取汾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地学信息图谱、生态价值指数和植被覆盖度综合分析研究区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及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效应问题。结果表明:(1)2000—2018年,流域建设用地、林地呈现增长趋势,增长面积分别为1350.90 km^(2)、85.50 km^(2),增长率分别为92.83%、0.96%;耕地、草地出现小幅下降趋势,缩减面积分别为729 km^(2)、674.10 km^(2),缩减率分别为-5.02%、-7.63%;水域及未利用土地维持多年平均水平,平均面积为297 km^(2)、7.92 km^(2)。空间格局呈现建设用地、耕地集中于流域核心区,草地、林地集中于边缘区的分异特征。(2)各时序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转移图谱、土地利用涨落势变化近似,显著变化区主要位于流域盆地及其与山地过渡区,多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4.34%,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涨势幅度最高的是建设用地及林地。(3)基于不同的主导土地利用类型影响,生态价值指数时序演变呈现“下降-增长-下降”的波浪状曲线特征;植被覆盖度经历“增长-下降-增长”的演变特征;空间格局上与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呈现空间斑块重叠。地形结构、用地标准、社会经济及环保政策等因子驱动下,未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或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胁迫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生态环境效应 时空格局 汾河流域 山西
下载PDF
2006-2018年汾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测度及时空格局演变 被引量:20
14
作者 苏迎庆 刘庚 +3 位作者 赵景波 郭利刚 林菲 牛俊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4-151,共8页
[目的]开展汾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为流域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乘算模型、空间自相关及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2006-2018年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警度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主导因子。[结果]①2006-2018... [目的]开展汾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为流域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乘算模型、空间自相关及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2006-2018年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警度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主导因子。[结果]①2006-2018年汾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警度演变趋势为向上开口抛物线的曲线特征,且由“较不安全”向“临界安全”状态转变。②空间上土地生态安全警度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特征,并经历“下降-提高”的过程。③警度空间自相关由“正相关-负相关-正相关”转变,与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警度时空格局分布基本一致。④影响流域土地生态安全的主导因子为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投入与治理力度、土地利用效率。[结论]未来应优化汾河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环境保护与科研投入力度促进流域的生态安全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预警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时空格局 汾河流域
下载PDF
汾河流域降水及旱涝时空结构特征 被引量:19
15
作者 赵学敏 胡彩虹 +2 位作者 吴泽宁 高宗强 赵春娜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9-354,共6页
利用汾河流域39个测站1956-2000年各月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技术分析年降水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年降水主要有3种典型分布类型,即“全体一致型”、“南北反相型”、“上下游与中游反相型”。其中,第1... 利用汾河流域39个测站1956-2000年各月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技术分析年降水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年降水主要有3种典型分布类型,即“全体一致型”、“南北反相型”、“上下游与中游反相型”。其中,第1种分布型占主导作用,其相应的时间序列和年均降水序列形状基本相似,趋势皆减少。此外,采用Z指数旱涝指标划分了汛期旱涝状况和等级,结果显示,汛期异常旱涝主要发生在8月和6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正交函数法(EOF) Z指数 降水 时空特征 旱涝 汾河流域
原文传递
汾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驱动因素及梯度效应 被引量:18
16
作者 田惠文 毕如田 +1 位作者 朱洪芬 闫晶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66-3074,共9页
基于CASA模型估算了2000—2015年汾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汾河流域NPP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并对汾河流域不同梯度的NPP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汾河流域植被NPP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6.62g ... 基于CASA模型估算了2000—2015年汾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汾河流域NPP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并对汾河流域不同梯度的NPP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汾河流域植被NPP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6.62g C·m-2·a-1,均值为291.57 g C·m-2·a-1,整体呈现中部低两翼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地类的年均NPP为林地>草地>耕地>其他用地>建设用地>水域用地;NPP与气温、降水量之间均为正相关;棕壤区植被NPP最大,栗褐土区植被NPP较小;NPP受地形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高值出现在海拔高、坡度大、人类活动较少的山区,低值主要在海拔低、坡度小、人类活动密集的沿河盆地;在汾河流域的东西条带上,距离汾河越远的梯度带NPP越大,在南北条带上,煤炭开采严重、城市化率高的梯度带NPP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A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 驱动因素 梯度效应 汾河流域
原文传递
汾河流域下游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 被引量:17
17
作者 贾佳瑜 刘小芳 +1 位作者 赵勇钢 任泽莹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2-137,共6页
文中采用高密度网格布点对汾河流域下游农田0-20cm土层进行取样,研究了7种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多种污染评价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汾河流域下游农田土壤7种重金属元素与山西省土壤背景... 文中采用高密度网格布点对汾河流域下游农田0-20cm土层进行取样,研究了7种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多种污染评价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汾河流域下游农田土壤7种重金属元素与山西省土壤背景值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Pb、As和Zn超标率均超过90%,呈现出重金属累积现象。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区域中部、南部和西南部较高,东北部和西部较低,呈现出靠近城市土壤重金属聚集的特点。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以轻度污染(84.90%)为主,中度和未污染程度较低,重金属污染强度为Hg>As>Pb>Zn>Ni>Cr>Cu。潜在生态污染指数表明,Hg污染程度为极强生态危害,其它金属元素为轻微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农田 土壤重金属 空间分布 污染评价
原文传递
汾河流域方言平声调的类型及其成因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临惠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5,共6页
本文在分析汾河流域方言的平声调的基础上,归纳出汾河流域方言中声调的五个基本类型,并从地域性和历史音韵两方面分析了它们的成因。
关键词 汾河流域方言 平声调 语音 中原官话 晋语
原文传递
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水文水资源效应初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仇亚琴 王水生 +5 位作者 贾仰文 王浩 周祖昊 胡冬梅 严登华 李娟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30,共7页
应用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模型(W EP-L),模拟了不同下垫面条件情景下的水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水资源效应。通过对比分析2种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量,初步得出: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影响了局... 应用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模型(W EP-L),模拟了不同下垫面条件情景下的水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水资源效应。通过对比分析2种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量,初步得出: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影响了局部水循环和水资源量及其构成,加强了水循环的垂向过程,引起地表截留量、土壤入渗量、土壤蒸发量以及补给地下水量增加;削弱了水循环的水平过程,引起地表径流量和河川基流量减少,壤中流微弱增加;地表水资源量衰减,而地下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增加,狭义水资源量减少,但有效蒸散(发)量增加,广义水资源量有一定幅度增加。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大尺度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水资源效应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水土保持 WEP-L模型 水循环 水文水资源效应
下载PDF
汾河流域景观格局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16
20
作者 付扬军 师学义 和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7-202,共6页
为了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发展,其景观格局脆弱性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景观格局脆弱度指数,利用质心及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的方法,对近25年来流域景观格局脆弱度时... 为了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发展,其景观格局脆弱性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景观格局脆弱度指数,利用质心及标准差椭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的方法,对近25年来流域景观格局脆弱度时空演变及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1990-2015年汾河流域景观格局脆弱度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脆弱度高的区域空间分布由相对集中变得较为分散;(2) 1990-2015年景观格局脆弱度质心不断向北移动,标准差椭圆呈"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脆弱度空间分布越发分散;(3)研究区各时期景观格局脆弱度全局Moran′s I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且相关程度先上升后下降;(4)研究区景观格局脆弱度局部空间自相关在3个时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低值区域呈现空间集聚,且分布范围由相对集中转变为较为分散。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影响汾河流域景观格局脆弱性的空间分布;政策导向、社会经济活动等人为因素加速了景观格局脆弱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脆弱度 时空分布 空间自相关 汾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