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门基本法的司法适用研究——与香港基本法司法适用的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晓楠 《港澳研究》 2015年第2期49-58,95,共11页
回归后澳门法院审理了一系列基本法案件,但与香港法院相比,受到关注较小。两部基本法在指导思想、框架结构、具体条文等方面有较多相似之处,但受历史传统、社会现实、法律条文、司法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两地法院在基本法适用方面情况相差... 回归后澳门法院审理了一系列基本法案件,但与香港法院相比,受到关注较小。两部基本法在指导思想、框架结构、具体条文等方面有较多相似之处,但受历史传统、社会现实、法律条文、司法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两地法院在基本法适用方面情况相差甚远,且较少存在交集。与香港相比,澳门基本法适用存在案件数量相对较少、说理部分较简短以及更多参考内地法律实践与法学理论等特点。比较两个特区法院确立"违反基本法审查制度"中的若干异同点,对于更好理解澳门基本法司法适用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以及推进基本法实施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基本法 香港基本法 终审法院 司法适用
下载PDF
香港基本法的类型化司法适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晓楠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8-121,194-195,共14页
香港基本法二元性解释机制决定了基本法适用的特殊性:在具体案件中适用基本法的特区法院不享有基本法的最终解释权;享有基本法最终解释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并不进行日常适用工作。这种抽象解释权与司法适用的互动在实践中引发了一些争议... 香港基本法二元性解释机制决定了基本法适用的特殊性:在具体案件中适用基本法的特区法院不享有基本法的最终解释权;享有基本法最终解释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并不进行日常适用工作。这种抽象解释权与司法适用的互动在实践中引发了一些争议,学界倾向将争议归结为一种"普通法与大陆法"的差异,这忽视了基本法司法适用的复杂性与解释者身份的多样性。在单纯援引型案件中,法院行使司法权而非解释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的影响最小;在联系适用型与导入适用型案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因缺乏对国际公约与本地立法的解释权,实际影响也很有限;过往的争议案件多属于独立适用型,在此类案件中,各方应谨慎克制地行使权力、完善方法论,形成统一的审查框架,这对于解决纠纷很有必要。对基本法的司法适用加以类型化分析并适当地分离解释者与适用者的角色,有利于理解争议的法律本质,促进双方的方法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基本法 司法适用 普通法 终审法院 基本法解释
原文传递
从“不干预原则”的变迁审视香港特区司法与立法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晓楠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7,共10页
"不干预原则"(non-intervention principle)指法院对议会内部的事务不加以干涉,是一项传统的英国普通法原则。这一原则源于权力分立原则,目的是保障议会对其内部事务享有排他性的主导权。现代立宪主义的发展改变了"不干... "不干预原则"(non-intervention principle)指法院对议会内部的事务不加以干涉,是一项传统的英国普通法原则。这一原则源于权力分立原则,目的是保障议会对其内部事务享有排他性的主导权。现代立宪主义的发展改变了"不干预原则"所依据的宪制基础,法院作为宪法的守护者,自赋了一种审查任何公权力机关行为合宪性的权力。在成文宪法国家,"不干预原则"的本质和内涵因受到宪法至上原则的影响而逐渐改变。香港特区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根据香港基本法对立法会的事务进行审查,通过一系列判例逐渐建立了香港基本法下的"不干预原则",并通过适用这一原则调整香港特区法院与立法会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干预原则 香港基本法 立法会 司法审查 终审法院
原文传递
论香港特区关于提请人大释法的司法主体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明 《港澳研究》 2020年第2期47-61,95,共16页
香港特别行政区哪些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中遇到自治范围外的条文争议时,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基本法第158条第3款规定,提请人大释法的司法主体是特别行政区法院;而根据1999年"吴嘉玲案"的终审判决,提请人大释法... 香港特别行政区哪些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中遇到自治范围外的条文争议时,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基本法第158条第3款规定,提请人大释法的司法主体是特别行政区法院;而根据1999年"吴嘉玲案"的终审判决,提请人大释法的司法主体只能是终审法院。通过字面解释、归谬解释和比较解释等法律解释方法,可以看出香港特区上述判例法的规定是错误的,其不但不符合基本法的立法原意,在法理上和实践中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隐患。基本法第158条第3款设立的提请释法制度,参考了欧盟的预先裁决制度,但针对香港回归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原则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体现了立法者的深意和远见。正确理解和全面落实基本法关于人大释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的解释制度、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管治特别行政区,对于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提请 终审法院 人大释法 吴嘉玲案 预先裁决
下载PDF
澳门终审法院刑事一审权的合基本法性分析
5
作者 杨晓楠 《当代港澳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20-136,共17页
《澳门基本法》规定澳门终审法院是特区最高法院,并享有特区案件的终审权,但《澳门基本法》本身并未细化终审权行使的方式,以及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之外对自治案件管辖的限制。澳门终审法院在实践中根据澳门本地立法在个别案件中行使刑事... 《澳门基本法》规定澳门终审法院是特区最高法院,并享有特区案件的终审权,但《澳门基本法》本身并未细化终审权行使的方式,以及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之外对自治案件管辖的限制。澳门终审法院在实践中根据澳门本地立法在个别案件中行使刑事案件的一审管辖权,在客观上因缺乏更高级法院而使该案件缺乏上诉的可能性。本文从澳门终审法院的制度设计、与国际公约的契合性等角度对澳门终审法院行使一审案件管辖权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审法院 刑事-审权 澳门特区
原文传递
香港地区法院对人性尊严的解释与塑造
6
作者 沈太霞 汪超 《港澳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29-45,94,共18页
本文采用案例及比较分析方法考察香港地区法院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诠释人性尊严的内涵,旨在了解香港地区法中关于人性尊严的概念及其在司法裁判中的作用,探求香港法院对人性尊严概念的解释与重塑。分析香港地区法院1997年至2021年审理的直... 本文采用案例及比较分析方法考察香港地区法院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诠释人性尊严的内涵,旨在了解香港地区法中关于人性尊严的概念及其在司法裁判中的作用,探求香港法院对人性尊严概念的解释与重塑。分析香港地区法院1997年至2021年审理的直接涉及人性尊严案件的判决书可以发现:香港地区法院在涉及平等权、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惩罚或待遇、免于成为奴隶及被奴役的权利、工作权、社会保障权、公正审判权、选举权、被囚禁人员的尊严权以及死者尊严的案件中对人性尊严有所解释。香港地区法院认为人性尊严是人权的基础,而尊严权本身也是一项基本权利。人性尊严是法官处理涉及基本权利案件的重要考量,是解决复杂案件的依据,是当事人维护基本权利的有力工具。香港地区法院虽然引用了欧洲人权法院和其他普通法系国家与地区法院对人性尊严的解释,但也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香港地区法院扩大了人性尊严概念的适用范围,将其扩大到法人实体;法院确认最低工资保障、工作权是人性尊严的组成部分;法院也将人性尊严适用于解决私人主体之间的纠纷。香港地区法院在塑造与发展人性尊严的概念、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促进人性尊严的发展方面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尊严 人权 香港地区法院 司法解释 尊严权
下载PDF
香港司法制度的形成、演变与改革
7
作者 朱世海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36,共5页
20世纪80年代,香港已形成包括最高法院、地方法院、裁判法院和特种法庭在内的不完整的审判体系。在回归前的过渡时期,香港开展司法本地化工作,着手组建终审法院。回归后,香港终审法院的设立和运作标志着完整的审判体系的形成,而全国人... 20世纪80年代,香港已形成包括最高法院、地方法院、裁判法院和特种法庭在内的不完整的审判体系。在回归前的过渡时期,香港开展司法本地化工作,着手组建终审法院。回归后,香港终审法院的设立和运作标志着完整的审判体系的形成,而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是香港新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司法制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尚未显现,但法院有的做法需要调整,如法院裁判案件援用域外法时需要限定在基本法授权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司法制度 外籍法官 终审法院 违基审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