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灵活性供需平衡的输电网扩展规划 被引量:45
1
作者 刘万宇 李华强 +1 位作者 张弘历 肖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63,共8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其时空分布特性和不确定性将改变电力系统原有的运行方式,传统电网规划已无法适应当前多重不确定性影响下的电力系统需求。灵活性指标能够量化电力系统应对不同时间尺度下不确定性的能力,以消除或减小其带...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其时空分布特性和不确定性将改变电力系统原有的运行方式,传统电网规划已无法适应当前多重不确定性影响下的电力系统需求。灵活性指标能够量化电力系统应对不同时间尺度下不确定性的能力,以消除或减小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从灵活性出发,兼顾灵活性供需平衡,考虑网—源协调,建立电力系统灵活性评估指标,综合评价电力系统对不确定因素的耐受能力。基于灵活性评估指标,提出了一种考虑灵活性供需平衡的输电网双层规划模型。采用改进混沌交叉变异遗传算法求解最优规划方案。通过对Garver-18节点系统的仿真,分析证明了所提指标与规划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规划 灵活性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 供需平衡
下载PDF
基于差异化服务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石园 纪伟 +1 位作者 张智勇 赵俊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6,共10页
我国现阶段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面临严重的供需矛盾,"供给高—利用低、供给低—需求高、需求高—利用低"等现象突出,如何协调与优化社区养老供给机制成为我国养老发展中的重难议题.立足社区养老服务供需主体关系,借助元分析的... 我国现阶段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面临严重的供需矛盾,"供给高—利用低、供给低—需求高、需求高—利用低"等现象突出,如何协调与优化社区养老供给机制成为我国养老发展中的重难议题.立足社区养老服务供需主体关系,借助元分析的方法对筛选出的45篇"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进行编码,定量研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并基于差异化服务内容的调节作用,分析了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群体差异与差异化服务内容下的供需契合关系,并嵌入"多中心治理"理论促进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间多元协同,以优化服务供给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养老服务 需求影响因素 供需协调 元分析
下载PDF
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的理论内涵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2,共8页
本文在分析了城市公共服务的社会经济效应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的理论概念和内涵,对影响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的因素进行剖析,为评价指标选取等后续研究提供支持。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城市公共服务的公共福利性和空间经济性及... 本文在分析了城市公共服务的社会经济效应的基础上,明确了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的理论概念和内涵,对影响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的因素进行剖析,为评价指标选取等后续研究提供支持。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城市公共服务的公共福利性和空间经济性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支撑-约束协同效应,影响着城市发展的合理规模、质量和方向。公共服务支撑-约束协同效应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在供需匹配和成本收益公平分配的基础上。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的关键是在强化支撑力、疏解施压力的基础上,从增强制度、管理等的调控力等方面入手加强公共服务的供需匹配和成本收益匹配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 有效供给 供需匹配 成本收益公平分配
下载PDF
智慧赋能养老服务的驱动要素、转型逻辑、实践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泽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4,共11页
智慧赋能为传统养老服务面临的人力资源困境、服务碎片化、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科学技术是智慧赋能养老服务的关键要素,老年人认知是智慧赋能养老服务的基础要素,服务模式是智慧赋能养老服务的核心要素,三者共同驱动智慧... 智慧赋能为传统养老服务面临的人力资源困境、服务碎片化、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科学技术是智慧赋能养老服务的关键要素,老年人认知是智慧赋能养老服务的基础要素,服务模式是智慧赋能养老服务的核心要素,三者共同驱动智慧赋能养老服务发展。在养老服务全过程中,供给侧推动、需求侧拉动、供需有效协同是智慧赋能养老服务的转型逻辑。在实践中,智慧赋能养老服务面临缺乏行业标准、适老化与护老化不足并存、需求与供给存在偏差、过渡路径尚未明确的困境。以驱动要素和转型逻辑为理论依据,聚焦实践困境,提出强化各主体责任、深度融合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持续提高供给广度、加强供给深度的对策与建议,最终达到智慧赋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赋能 养老服务 老龄化 驱动要素 转型逻辑 供需协同
下载PDF
数字经济重塑经济循环模式:理论逻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7
5
作者 沈坤荣 丁露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6,207,208,共9页
畅通经济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任务,而供需协同是构建高水平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传统经济循环模式面临结构失衡导致循环动力不足、投资效益低下导致循环路径不畅的现实约束,因而不可持续。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 畅通经济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任务,而供需协同是构建高水平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传统经济循环模式面临结构失衡导致循环动力不足、投资效益低下导致循环路径不畅的现实约束,因而不可持续。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成为推动供需协同、重塑经济循环模式的重要抓手。数据要素的内嵌性与数字技术赋能的广泛性,使得数字经济呈现高渗透性、高融合性、高创新性等特征,能够有效统筹供需两端,推动供需协同。数字经济通过赋能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推动实现经济循环规模的合理增长;通过重塑技术进步机制和收入增长机制,推动实现经济循环质量的有效提升;通过推动经济循环的中心从生产转向消费、正向激励从投资扩张转向消费升级,形成良性经济循环。为了加快数字经济重塑经济循环模式的进程,需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筑牢广泛赋能基础;加快数实深度融合,拓展经济增长空间;加强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有效互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有机结合,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循环 供需协同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地学期刊按需出版精准推送供需协调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慧敏 商丽娜 +1 位作者 张春丽 宋晓林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以期刊发展的阶段性影响力提升和宣传范围扩大为准绳,基于价值导向原理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地学期刊供需主体价值导向差异。【方法】借助调查问卷形式,从编辑角度了解地学期刊编辑精准推送价值导向,从读者角度分析需求主体精准推... 【目的】以期刊发展的阶段性影响力提升和宣传范围扩大为准绳,基于价值导向原理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地学期刊供需主体价值导向差异。【方法】借助调查问卷形式,从编辑角度了解地学期刊编辑精准推送价值导向,从读者角度分析需求主体精准推送价值取向,并分析二者的协调程度。【结果】在阅读方式与出版形式、精准推送意愿、推送途径方面,供需双方价值导向高度协调;在推送内容及推送形式、推送时效方面,供需双方协调程度较低;供需双方对收费推送的价值导向不同,供需基本失调。【结论】按需出版精准推送是一种适合供需双方的形式,并将逐步向个性化、精细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符合个性化期刊出版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精准推送 供需协调 按需出版
原文传递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供需两侧协同发力的作用机理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8
7
作者 张艳枚 沈克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6-341,共6页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体育产业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阐释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供需两侧协同发力的背景内涵、作用机理,并提出实施路径。立足新...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体育产业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阐释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供需两侧协同发力的背景内涵、作用机理,并提出实施路径。立足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体育产业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需求侧改革,兼顾“总量”和“深层次”矛盾。供给侧从产业供给结构优化、创新驱动要素升级和保障制度供给创新三个方面匹配需求变化,需求侧从扩大消费者需求、企业投资需求和政府购买需求三方面进行,从而引领供给进一步升级。提出利用消费热点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联动、加快创新驱动与体育融合、利用数字经济和数智化管理、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五个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体育产业 供需协同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城市出租车运力投放区域及其增量策略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毅洲 《交通标准化》 2011年第12期106-110,共5页
为合理确定城市出租车投放区域和发展规模,以佛山市为例,对出租车运力投放区域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出租车运力投放实施"全市统筹、分区投放、分区管理"的策略。通过采用居民出行周转量、出租车有效行驶里程和出租车空驶率来建... 为合理确定城市出租车投放区域和发展规模,以佛山市为例,对出租车运力投放区域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出租车运力投放实施"全市统筹、分区投放、分区管理"的策略。通过采用居民出行周转量、出租车有效行驶里程和出租车空驶率来建立出租车增量计算公式,计算出佛山市各区域出租车新增运力数量及其应对策略,确保出租车行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租车拥有辆 营运区域 供需平衡
下载PDF
供需视角下数字赋能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挑战与策略
9
作者 姜开轩 李冲 姜静远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30期194-198,共5页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国家未来与社会的长远福祉,关注青少年健康需求,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数字化发展,是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智慧治理,提升数字赋能治理效能的有效手段与应有之义。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国家未来与社会的长远福祉,关注青少年健康需求,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数字化发展,是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智慧治理,提升数字赋能治理效能的有效手段与应有之义。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供需视角,探讨数字赋能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理论逻辑、现实挑战与提升策略。研究表明,当前挑战主要表现为技术供给与需求的脱节、数据管理与隐私保护的矛盾,以及政策推动与社会接受度的错配。为此,该文提出相应提升策略:技术供给与服务需求精准对接,数据管理与隐私保护健全优化,政策支持与社会认知双向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协同 数字赋能 青少年 体质健康促进
下载PDF
面向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协同的大都市区生态空间网络构建——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卉 颜文涛 +1 位作者 李子豪 赵筠蔚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6,共7页
生态空间网络是促进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协同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途径,但当前相关研究和实践很少同时考虑生态系统服务的供应和需求,难以充分发挥生态空间网络的生态与社会效益。以上海大都市区为例,测度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水平,... 生态空间网络是促进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协同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重要途径,但当前相关研究和实践很少同时考虑生态系统服务的供应和需求,难以充分发挥生态空间网络的生态与社会效益。以上海大都市区为例,测度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水平,通过热点分析识别生态源地和供需失配区,运用最小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廊道,形成面向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协同的生态空间网络。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出分级分类规划管控指引,以期为大都市区生态空间的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空间网络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协同 分级分类管控 大都市区
下载PDF
黑龙江省铁矿资源产业现状与行业发展建议
11
作者 赵立东 马天宇 +3 位作者 刘陈楠 高永志 李雪峰 秦超 《矿产勘查》 2024年第S01期453-460,共8页
铁矿是黑龙江省的重要矿产,现已查明上表矿区67处,全省铁矿矿石累计查明资源储量42499.5万t、保有资源储量36261.9万t,居全国第24位。同时,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作为老工业基地,非常适合发展钢铁工业。近年来,黑龙江省钢铁工业... 铁矿是黑龙江省的重要矿产,现已查明上表矿区67处,全省铁矿矿石累计查明资源储量42499.5万t、保有资源储量36261.9万t,居全国第24位。同时,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作为老工业基地,非常适合发展钢铁工业。近年来,黑龙江省钢铁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铁矿石的需求量持续增大。如何保障资源安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成为黑龙江省铁矿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方法详细了解了黑龙江省铁矿资源禀赋特征、开发利用现状、供需形势以及钢铁行业的发展情况;运用对比研究、综合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总结了黑龙江省铁矿资源大矿少、小矿多、品位低、矿床类型齐全、潜力较大、矿石产量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高等特点;通过深度剖析产业特征并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提出适应黑龙江省铁矿产业发展的建议和拓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资源 开发利用 供需平衡 资源保障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城市近郊乡村发展活力及系统协调状况测度——以武汉市蔡甸区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银莺 任亚鑫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2年第3期48-65,共18页
乡村发展活力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能,科学评价乡村发展活力及其系统协调状况对加快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现实意义。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是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基于此以武汉市蔡甸区为实证构建乡村发展活力... 乡村发展活力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能,科学评价乡村发展活力及其系统协调状况对加快精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现实意义。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是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基于此以武汉市蔡甸区为实证构建乡村发展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揭示乡村发展活力系统协调状况。结果表明:(1)蔡甸区乡村发展的土地支撑活力最高,基础设施保障活力最低,活力资源空间集聚显著,但存在差异;(2)产业、人口、土地和基础设施活力的重心依次由东向西、由南向北分布,南部农业发展区的产业活力和基础设施活力空间错位特征明显;(3)“土地—人口”活力协调性较“基础设施—人口”和“产业—人口”好,且存在东西方向空间差异,后两者的失调主要由基础设施和产业供给不足导致。应切实提升全区特别是南部农业发展区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以消泗乡为试点逐步引导宅基地有序退出,盘活乡村闲置存量建设用地,发展特色农旅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发展活力 系统协调 资源要素 供需协调 城郊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供需调查
13
作者 贾建梅 白晓琦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25-28,共4页
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仰教育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状态。文章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结合京津冀部分学校大学生信仰教育供需调查结果,摸清需求侧学生信仰的最新情况和个体需求,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仰教育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状态。文章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结合京津冀部分学校大学生信仰教育供需调查结果,摸清需求侧学生信仰的最新情况和个体需求,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学生需求侧为导向,对教育供给侧的改革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学生信仰教育 供需平衡 教育改革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重庆市房地产供求协调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英 黄容 段继红 《工程管理学报》 2012年第5期89-93,共5页
房地产价格是一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数据,而房地产供求关系对房价走着势起着决定性作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选取2001~2010年反映重庆市房地产供求协调关系的6个指标加以分析,得到房地产供求协调指数,并利用"3σ法则"对各年房... 房地产价格是一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数据,而房地产供求关系对房价走着势起着决定性作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选取2001~2010年反映重庆市房地产供求协调关系的6个指标加以分析,得到房地产供求协调指数,并利用"3σ法则"对各年房地产供求协调指数进行区间划分,建立相应的预警区间。研究得出的分析结果与房地产市场实际相吻合,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助于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供求协调关系 主成分分析 预警区间
下载PDF
感知符号价值下体育消费环境对体育消费观的影响——基于供需双侧协同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胜国 王健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0,共6页
为探讨供需双侧调控下体育消费环境对消费者体育消费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并分析主体感知符号价值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作用,采用体育消费环境量表、体育消费观量表和感知符号价值量表,对我国东部(江苏)、中部(安徽)、西部(陕西)3个省份12... 为探讨供需双侧调控下体育消费环境对消费者体育消费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并分析主体感知符号价值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作用,采用体育消费环境量表、体育消费观量表和感知符号价值量表,对我国东部(江苏)、中部(安徽)、西部(陕西)3个省份12座不同规模城镇的3856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在体育消费环境的3个维度中,除文化环境外,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对消费者体育消费观的形成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市场环境影响度更大;(2)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对消费者感知符号价值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市场环境影响度最大,其后依次为文化环境、政策环境;(3)消费者感知符号价值对体育消费观形成具有显著正向影响;(4)消费者感知符号价值在体育消费环境的3个维度对体育消费观影响中均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学 体育消费观 体育消费环境 感知符号价值 供需双侧协同
下载PDF
智能电网运行充裕性的研究框架 (三)解耦与协调 被引量:5
16
作者 蔡斌 薛禹胜 +4 位作者 薛峰 谢东亮 文福拴 董朝阳 许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共5页
将充裕控制问题按事件序列、相继事件、非预防性控制决策、预防性调度决策逐步解耦。基于防御代价及剩余风险之和最小的原则,从下到上逐层扩大优化范围,搜索代价性能比值最低的措施组合来满足运行充裕性,并迭代求取准优解。对各事件序列... 将充裕控制问题按事件序列、相继事件、非预防性控制决策、预防性调度决策逐步解耦。基于防御代价及剩余风险之和最小的原则,从下到上逐层扩大优化范围,搜索代价性能比值最低的措施组合来满足运行充裕性,并迭代求取准优解。对各事件序列,按其概率与功率缺额之卷积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处理;同一个事件序列内的不同事件则按发生的顺序处理。若某级备用不够(或太多),则在较低级别(或较高级别)中按代价性能比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选择升级(或降级)对象,并指定其调度执行时刻。若充裕性事件发生时的瞬时备用不足,就需要实施紧急控制或校正控制来避免不受控的大停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裕控制 供需协调 备用级别 备用优化 动态优化 风险管理 多道防线
下载PDF
房地产市场供求协调度研究——以银川市为例
17
作者 王晓涛 拓星星 邓宇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4—2013年银川市房地产市场供求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市房地产市场总体需求大于供给,协调度指数大部分处于正常运行区间或基本正常运行区间,只有2009年出现在异常运行区间内,说明近十年银川市的房...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4—2013年银川市房地产市场供求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市房地产市场总体需求大于供给,协调度指数大部分处于正常运行区间或基本正常运行区间,只有2009年出现在异常运行区间内,说明近十年银川市的房地产行业发展相对稳定,供需较为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房地产市场 供求协调度 预警区间
下载PDF
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促进 被引量:40
18
作者 冉光和 曹跃群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2-91,共10页
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将始终面临着持续上升的就业压力。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必然要求从战略高度审视就业问题,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保持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的均衡协调。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劳动供需协调率sncr的AK... 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将始终面临着持续上升的就业压力。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必然要求从战略高度审视就业问题,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保持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的均衡协调。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劳动供需协调率sncr的AK模型,采用1952~2004年时间序列样本数据,运用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 Test)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研究了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实际工资与劳动供需协调率之间的关系。经验分析表明,资本投入与劳动供需协调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技术进步则与劳动供需协调呈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偏离比较优势的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弱化了就业促进功能并加速了劳动市场的分化。最后据此提出了简短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投入 技术进步 劳动供需协调率
原文传递
基于获得感提升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胡洪曙 武锶芪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5-49,共15页
本文首先基于地方政府均衡预算的约束,利用拉格朗日函数推导出使居民效用最大化的“硬性”及“软性”公共服务的配置结构。然后,在七类基本公共服务细分的基础上,利用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2013-2017年的财政经济数据,分别构建... 本文首先基于地方政府均衡预算的约束,利用拉格朗日函数推导出使居民效用最大化的“硬性”及“软性”公共服务的配置结构。然后,在七类基本公共服务细分的基础上,利用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2013-2017年的财政经济数据,分别构建公共服务的供给和需求指标体系来测算各类公共服务供需间的协调匹配度。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整体失调度较高,公共服务供给力度不足和公共资源浪费现象并存,其中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模块的供需失调最为严重。最后,本文基于各类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实证结论以及近十年来财政对各类公共服务的投入情况提出公共服务在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感提升 公共服务供给结构 供需耦合协调度
原文传递
我国粮食安全的水资源支撑问题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静 陈亮 陈霞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76,87,共8页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2012年实现"九连丰",但水资源总量短缺、水土资源不匹配等问题使我国粮食生产面临严峻挑战,粮食安全保障的水资源问题将会刚性地长期存在。面对粮食生产中水资源问题的多重制约,我国应积极扩大有效灌溉面积,...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2012年实现"九连丰",但水资源总量短缺、水土资源不匹配等问题使我国粮食生产面临严峻挑战,粮食安全保障的水资源问题将会刚性地长期存在。面对粮食生产中水资源问题的多重制约,我国应积极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尤其是适度提高粮食主产区的有效灌溉面积是提高粮食产量、发挥水资源有力支撑作用的最有效途径。在农业用水总量不增长的刚性约束下,以提高粮食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挖掘节水潜力,转变单纯供给管理水资源的管理方式,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的供需协调管理方式,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严格保护将是水资源支撑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战略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水资源 粮食主产区 有效灌溉面积 供需协调管理 经济发展 结构调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