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国文字中的盐字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平安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61,共6页
Based on systematically-collected data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 “yan 盐” in the writing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present paper makes the paleographic argument that the character“ ”in the inscriptions of C... Based on systematically-collected data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 “yan 盐” in the writing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present paper makes the paleographic argument that the character“ ”in the inscriptions of Chu State slips from Baoshan is just “盐”. This is a character with associative compounds. It is made up of “lu卤” and “min 皿”, meaning making salt by boiling salty water. The exact identification of this character will much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s for “salt” in other writings of ancient China. The seal “ Xi (Xi) Yan Zhi Xi (徙)盐之玺”, i.e. “Seal of Salt Circulation”, was an official seal used in the course of salt circulation for the purpose to ensure regular salt trade and effective taxation and to avoid the repetition of tax lev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文字 “盐” 包山楚简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平顶山应国墓地十号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胜利 王广才 +8 位作者 王宜选 鲁红卫 钟振远 陈素英 王同绪 陈英 王龙正 王宏伟 郑永东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9,86,共17页
1994年4~5月,在平顶山应国墓地所在溃阳岭的北段,发掘了一座较大型贵族墓葬,编为十号墓(MIO)。该墓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木质单棺单椁,随葬器物135件(颗),可分为铜、陶、玉、石、水晶、玛瑙、兽角与纺织品等八类。墓葬年... 1994年4~5月,在平顶山应国墓地所在溃阳岭的北段,发掘了一座较大型贵族墓葬,编为十号墓(MIO)。该墓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木质单棺单椁,随葬器物135件(颗),可分为铜、陶、玉、石、水晶、玛瑙、兽角与纺织品等八类。墓葬年代界于蔡昭侯墓与侯古堆M1之间,在公元前490年~前470年前后,大致相当于楚惠王前期的二十几年间。墓主人享用五鼎礼制,可能为下大夫级贵族夫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国墓地 平顶山 楚国 玉器 铜器
原文传递
试论楚国铁器的使用和发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权喜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0-77,共8页
我国出土的早期铁器大都集中于楚国,目前出土的楚国早期铁器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10余件增加到40余件,时代上限从春秋晚期上溯到了春秋中期。楚国最早的铁器发现在今鄂西,开始使用的铁器主要为农具,还有一些小型利器。至春秋晚期,楚国已... 我国出土的早期铁器大都集中于楚国,目前出土的楚国早期铁器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10余件增加到40余件,时代上限从春秋晚期上溯到了春秋中期。楚国最早的铁器发现在今鄂西,开始使用的铁器主要为农具,还有一些小型利器。至春秋晚期,楚国已有了锻造的铁器。楚国铁器,从战国初开始容器变大,刀剑变长,新器形大量出现。到战国中期,精工铁器和铜铁合铸的铁足铜鼎流行。楚国大约从春秋中期开始冶铁、用铁,到春战之交,社会已进入了铁器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 铁器 上磨垴遗址 春秋中期 铁生产工具 使用发展
下载PDF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的年代与墓主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闻捷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9-108,共10页
本文通过对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出土铜器的考察,判断其年代应在战国初年吴亡之后,墓中出土的九件铜鼎并非为一套列鼎,而是由箍口鼎、兽钮子母口鼎、三环钮子母口鼎等多套鼎制组合而成,是东周时期十分普遍的礼制变革现象。墓主人的身份等级... 本文通过对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出土铜器的考察,判断其年代应在战国初年吴亡之后,墓中出土的九件铜鼎并非为一套列鼎,而是由箍口鼎、兽钮子母口鼎、三环钮子母口鼎等多套鼎制组合而成,是东周时期十分普遍的礼制变革现象。墓主人的身份等级应在三鼎规格,且主要使用鼎、簠、缶的基本礼器组合,同时从铜器铭文、其他随葬品和丧葬习俗的角度综合考虑,墓主人应为楚国番县贵族而非吴王夫人季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古堆一号墓 战国楚墓 吴王夫人
原文传递
湖北枣阳九连墩M1乐器清理简报 被引量:13
5
作者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13 位作者 王红星 胡雅丽 韩楚文 吴顺清 李幼平 王先福 杨力 刘松山 冯务建 韩恒 符德明 曾令斌 郝勤建 余乐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8,93,2,129,共18页
2002年枣阳九连墩发掘了2座大型楚墓。M1虽被盗,但乐器保存相对较好,出土乐器24件(套),涵盖周代"八音"之金(铜)、石、革、丝、匏、竹、木七类。作为夫妻异穴合葬墓的M1、M2是迄今出土乐器数量最多、组合最齐全的楚墓,为研究... 2002年枣阳九连墩发掘了2座大型楚墓。M1虽被盗,但乐器保存相对较好,出土乐器24件(套),涵盖周代"八音"之金(铜)、石、革、丝、匏、竹、木七类。作为夫妻异穴合葬墓的M1、M2是迄今出土乐器数量最多、组合最齐全的楚墓,为研究楚国葬制和先秦乐器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连墩M1 乐器 战国
原文传递
试论楚墓的用鼎制度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闻捷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95,共9页
本文结合礼制文献、遣策、器铭以及出土实物等资料对楚墓的用鼎制度进行了探讨,认为楚系高等级贵族墓葬中普遍出现的两套正鼎并非是人器和鬼器,而应分别属于祭器和食器两类。祭器一组仿效周制却并不彻底,而食器一组则沿用自身的偶鼎制... 本文结合礼制文献、遣策、器铭以及出土实物等资料对楚墓的用鼎制度进行了探讨,认为楚系高等级贵族墓葬中普遍出现的两套正鼎并非是人器和鬼器,而应分别属于祭器和食器两类。祭器一组仿效周制却并不彻底,而食器一组则沿用自身的偶鼎制度。战国时期主要通过纽的形制来区分这两类鼎,其中升鼎、无盖大镬鼎、箍口鼎、三环纽子母口盖鼎均属于祭器一组,卧牛纽(或卧兽纽)、鸟形纽(或变形鸟形纽)子母口盖鼎则为食器组的典型标志。春秋时期虽然遵循同样的分类原则,但亦有细微的差别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 用鼎制度 祭器 食器
原文传递
包山简所见楚地巫祷活动中的神灵 被引量:9
7
作者 连劭名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3-69,共7页
Among the Chu State bamboo slips from Baoshan, there are those recording activitiesof divination and magic prayer and, in many cases, mentioning the names of divinities and spirits, whichconstitute greatly significant... Among the Chu State bamboo slips from Baoshan, there are those recording activitiesof divination and magic prayer and, in many cases, mentioning the names of divinities and spirits, whichconstitute greatly significant material to the study of the Chu people's folklore and religious belief. Of these names the most important are “Jia 夹” i.e. “Ming命 ” in textual records ; “Zhifu 至福 ” and“Zhiming 至命”,i. e. “Xiuming 休命”;“Yongzhong?D3乐铡? the divinity for both y/n and yang ; “Ren Yu人禹”; the honorific title of Yu, one of the greatest human beings in a position higher than that of di-vinities in ancient people's mind; “Mingzu 明祖”, the source of light, i. e. the essence of the sun and“Jianmuwei 渐木位”, i.e. “Mingshu 命树” mentioned in the Taiping Scripture 《太平经》 .The rest in-eludes “Zu 祖 ”, “Bingsi 兵死”, “Zhiniu直牛”, “Shuishang水上”and “Moren没人”, which are also stud-ied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present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 包山楚简 巫祷 神灵 盟祖
原文传递
略论楚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晋宏忠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7,共4页
本文从楚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楚国及楚文化的有关概念,重点论述了楚文化的内涵及研究楚文化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楚国 楚文化 内涵 意义
下载PDF
楚人、楚国与苗族 被引量:9
9
作者 伍新福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9-92,共4页
本文对近一二十年来学术界关于楚人、楚国同苗族的关系研究状况和不同观点 ,进行了综合性的评论 ,并从不同角度进一步阐发和论证了作者提出的楚人、楚族与苗族先民“同源异支”的观点。
关键词 观点 学术界 综合性 作者 角度 苗族 关系研究 楚人 先民 楚国
原文传递
春秋时期楚国的县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谭黎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91-96,共6页
在春秋列国中,楚国灭国置县,开创了中国古代设县的先河。研究春秋时期楚国县制,对于深入探讨我国县制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春秋时期楚国不分封,而采取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可以说,中国古代官僚制的萌芽也源于楚国的县制。虽... 在春秋列国中,楚国灭国置县,开创了中国古代设县的先河。研究春秋时期楚国县制,对于深入探讨我国县制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春秋时期楚国不分封,而采取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可以说,中国古代官僚制的萌芽也源于楚国的县制。虽然楚国的县制还不完善,但是它为战国、秦汉以后以郡县制为地方政权组织形式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楚国 县制
下载PDF
楚、秦的“士”与社会发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蔡靖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66,共8页
春秋战国时代 ,士阶层处于急剧壮大和急剧变化之中 ,并且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由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比较可知 ,楚、秦两国都在春秋初年形成了较完备的阶级结构并出现了士阶层 ,但因两国的地理条件、人文生态和发展路线等诸多... 春秋战国时代 ,士阶层处于急剧壮大和急剧变化之中 ,并且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由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比较可知 ,楚、秦两国都在春秋初年形成了较完备的阶级结构并出现了士阶层 ,但因两国的地理条件、人文生态和发展路线等诸多不同 ,两国士阶层的人员构成、人口数量、经济状况、文化素质也有别 ,对本国乃至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大不一样。楚士人多才高、用于晋而事于秦 ,为楚国经济文化的繁荣、秦王朝的统一和统一而稳固、强盛而昌明的汉帝国的创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层 社会发展
下载PDF
安徽六安地区东周楚国青铜器铅同位素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文娟 凌雪 +5 位作者 赵丛苍 张钟云 姚政权 宗春蕾 袁洪林 吴忠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6-1020,共5页
初步探索安徽六安地区考古出土东周楚国青铜器的矿料来源。采用铅同位素比值法。研究结果表明:16件东周楚国青铜器中铅同位素均为普通铅。铅同位素比值反映了安徽六安地区楚国青铜器铸造原料可能来源于楚国境内的矿山,并且春秋和战国时... 初步探索安徽六安地区考古出土东周楚国青铜器的矿料来源。采用铅同位素比值法。研究结果表明:16件东周楚国青铜器中铅同位素均为普通铅。铅同位素比值反映了安徽六安地区楚国青铜器铸造原料可能来源于楚国境内的矿山,并且春秋和战国时期矿料来源有所不同,春秋时期的矿源较多,而战国时期的矿源有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 青铜器 六安地区 铅同位素
下载PDF
郧县辽瓦店子与楚句亶王—楚熊渠分封三王地理的检讨之一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凤春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2-87,共6页
在西周晚期的周夷王之世,楚国熊渠趁周王室衰微,曾举兵伐庸、杨越和鄂,继而封其长子康为句亶王,次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三王的封地一直悬而未决。本文通过郧县辽瓦店子新发现的西周晚期遗存及其与之相关的若干历史与地理,认为... 在西周晚期的周夷王之世,楚国熊渠趁周王室衰微,曾举兵伐庸、杨越和鄂,继而封其长子康为句亶王,次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三王的封地一直悬而未决。本文通过郧县辽瓦店子新发现的西周晚期遗存及其与之相关的若干历史与地理,认为郧县的辽瓦店子遗址当为熊渠之世句亶王的封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瓦店子 庸国 麇国 楚国 熊渠 句亶王
下载PDF
楚国设置巴郡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光华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战国中期,巴国除保有嘉陵江上游阆中一带外,其大部分国土被楚国陆续占领,包括涪江下游、渠江流域、泸州以东的长江流域、乌江流域。楚国对占领地区,采取了多种管理方式,如封巴人的首领为王侯,派"监"监管;封楚王宗族到一些地方... 战国中期,巴国除保有嘉陵江上游阆中一带外,其大部分国土被楚国陆续占领,包括涪江下游、渠江流域、泸州以东的长江流域、乌江流域。楚国对占领地区,采取了多种管理方式,如封巴人的首领为王侯,派"监"监管;封楚王宗族到一些地方,取代原方国部族首领;设置郡,作为地方最高军政单位。就行政区划而言,除将占领地区的东、南部分划归黔中、巫郡管理外,楚国还设立巴郡管理其余广大占领地区。楚国设置巴郡,早于秦国设置巴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 巴国 巴郡
原文传递
楚公■钟侧鼓鸟纹研究——兼及商周时期的鸟纹和鸟形饰 被引量:7
15
作者 袁艳玲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85,共8页
楚公■钟侧鼓的鸟纹均为翘尾,与同时期甬钟上流行的垂尾鸟纹不同。商周时期我国南北地区的鸟纹及鸟形饰存在差异。楚公■钟侧鼓的鸟纹装饰,属于南方地区翘尾鸟纹装饰传统,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
关键词 鸟纹 甬钟
原文传递
郑国青铜器与楚国青铜器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文胜 《中原文物》 2002年第3期41-44,共4页
东周青铜文化中关系密切的郑器和楚器的源头均是西周青铜文化。春秋中期后郑器进入成熟期 ,以华丽的风格异于周、晋为代表的中原地区青铜器 ,又以完善的青铜礼器组合 ,规整的器形异于楚器。春秋中期前楚器通过对郑器的借鉴 ,从器类、器... 东周青铜文化中关系密切的郑器和楚器的源头均是西周青铜文化。春秋中期后郑器进入成熟期 ,以华丽的风格异于周、晋为代表的中原地区青铜器 ,又以完善的青铜礼器组合 ,规整的器形异于楚器。春秋中期前楚器通过对郑器的借鉴 ,从器类、器型、组合、纹饰上吸收了较多中原青铜文化因素 ,并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春秋中期后 ,楚器自身体系确立 ,器物组合重视水器 ,装饰华丽。楚器的这些特性又反过来对郑器有所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文化 青铜器 春秋 郑国 器型 青铜礼器 东周 风格 器形 装饰
原文传递
商代的楚蛮与西周初年的楚国 被引量:7
17
作者 尹弘兵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73,95,共10页
传说时代,江汉地区的古代居民为古三苗,三苗灭亡后,其遗裔在商周时代形成了楚蛮部族。商代楚蛮分布在以丹江库区为核心的鄂豫陕交界地区和汉东地区。西周初年,熊绎受封立国于楚蛮之地,汉东地区与楚国初封无关,则西周初年的楚国当在丹江... 传说时代,江汉地区的古代居民为古三苗,三苗灭亡后,其遗裔在商周时代形成了楚蛮部族。商代楚蛮分布在以丹江库区为核心的鄂豫陕交界地区和汉东地区。西周初年,熊绎受封立国于楚蛮之地,汉东地区与楚国初封无关,则西周初年的楚国当在丹江地区,与丹淅说相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苗 楚蛮 楚国 丹阳
原文传递
马山一号楚墓连属式服装结构及着装形态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妍 程隆棣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21,共5页
通过对湖北荆州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上下连属式服装形制结构及着装形态的分析,研究发现马山一号楚墓上下连属式服装形制异常宽博长大,并且其穿法较为特殊,使这类服装平展为直裾穿着后形成曲裾绕身的着装形态。这与同期楚墓出土的漆画、帛... 通过对湖北荆州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上下连属式服装形制结构及着装形态的分析,研究发现马山一号楚墓上下连属式服装形制异常宽博长大,并且其穿法较为特殊,使这类服装平展为直裾穿着后形成曲裾绕身的着装形态。这与同期楚墓出土的漆画、帛画、木俑着衣形态完全一致,并影响了同属楚文化体系的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曲裾袍服类服装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 上下连属式 直裾 绕襟
下载PDF
薳、(■)、(■)、逺关系考——兼谈楚薳(芳)氏家族发展脉络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丹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62,共6页
《左传》等传世文献中记载有大量薳(■)氏家族的信息,南阳浙川发现有■氏家族墓葬,楚简等出土文献中还包含有■氏家族及速氏(学界以为即薳氏)家族的信息。结合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并运用考古出土材料和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上述几大家... 《左传》等传世文献中记载有大量薳(■)氏家族的信息,南阳浙川发现有■氏家族墓葬,楚简等出土文献中还包含有■氏家族及速氏(学界以为即薳氏)家族的信息。结合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并运用考古出土材料和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上述几大家族作重新认识和考察,可以发现,春秋时薳(■)氏家族在楚国的地位很显赫,至战国时开始衰败。传世文献可见,薳氏即■氏。薳与■,作为邑是不同的地名,在金文及楚简中,■地即■地。薳与■,作氏称可互通。作氏称时,在金文及楚简中薳另作■;■则另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 薳氏 [艹为]氏 [化阝]氏 逺氏
原文传递
楚国丝绸中的龙凤合体造型探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庆 方敏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69,共6页
针对楚国丝绸纹样中存在的一些龙凤合体造型,以类型学将这些纹样进行分类,通过追溯这些纹样的形态,结合从先秦文献中归纳出的天文学原理,以及楚王族祖先的职业等要素,分析了其中的象征意义。研究表明,楚国丝绸中的龙凤合体造型是楚人对... 针对楚国丝绸纹样中存在的一些龙凤合体造型,以类型学将这些纹样进行分类,通过追溯这些纹样的形态,结合从先秦文献中归纳出的天文学原理,以及楚王族祖先的职业等要素,分析了其中的象征意义。研究表明,楚国丝绸中的龙凤合体造型是楚人对当时天文学原理的描绘,属于天体崇拜范畴,并非图腾的概念,凤纹是楚国在天文学中对应的分野,龙纹则是作为凤的交通工具出现的,这也是龙凤合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 丝绸 凤纹 龙纹 天体崇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