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楚长城分布及防御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一丕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50,74,共8页
本文依据有关文献记载,结合河南楚长城资源考古调查成果,详细介绍了伏牛山主峰尧山至桐柏山主峰太白顶的楚长城分布情况,并提出楚长城保卫的是整个南阳盆地,其整体的绵延趋势及走向应与南阳盆地盆沿大的地理走势及转拐是一致的。本文亦... 本文依据有关文献记载,结合河南楚长城资源考古调查成果,详细介绍了伏牛山主峰尧山至桐柏山主峰太白顶的楚长城分布情况,并提出楚长城保卫的是整个南阳盆地,其整体的绵延趋势及走向应与南阳盆地盆沿大的地理走势及转拐是一致的。本文亦对楚长城的防御体系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可知,楚长城由外而内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即南阳盆地盆沿外围的障城和卫城、南阳盆地盆沿上的楚长城分布线、楚长城内侧近处由一些关城等组成的军事战备区,再向内则有烽火台与南阳盆地内的政治和军事大本营——申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楚长城 考古调查 楚长城分布 防御体系
原文传递
试论古寨山的年代与性质
2
作者 李菲 徐晓静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5期5-8,共4页
古寨山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丹江口市凉水河镇镜内。2011年春,十堰市博物馆为配合湖北早期长城资源调查,对古寨山进行了小面积试掘,根据发掘情况,对古寨山的文化性质与相对年代进行了初步判断。
关键词 古寨山 楚长城 文化性质 年代
下载PDF
楚长城的建筑时间和形式考 被引量:6
3
作者 肖华锟 艾廷和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9-74,共6页
春秋楚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楚长城并不是一道帽形长城,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400年间根据不同防御对象建筑的三道长城。楚长城是依山而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军事战略防御工程,其建筑方式是石垛或土筑,主墙体为单护城栏型长... 春秋楚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楚长城并不是一道帽形长城,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400年间根据不同防御对象建筑的三道长城。楚长城是依山而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军事战略防御工程,其建筑方式是石垛或土筑,主墙体为单护城栏型长城,建筑原始、粗糙、古朴、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楚长城 建筑 时间 形式
下载PDF
河南楚长城及其军事防御体系浅探 被引量:1
4
作者 衡云花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39,共4页
楚长城在河南境内分布为西线、北线、东线三条线路,其保存现状、建筑特点、建筑结构、修筑时代已经查明。河南楚长城以人工修筑的墙体连接山险、关堡为主体工程,加以烽火台、兵营、城址等重要组成部分,与古道路、古河流等共同组成一个... 楚长城在河南境内分布为西线、北线、东线三条线路,其保存现状、建筑特点、建筑结构、修筑时代已经查明。河南楚长城以人工修筑的墙体连接山险、关堡为主体工程,加以烽火台、兵营、城址等重要组成部分,与古道路、古河流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战略性军事防御体系,在楚国的历史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楚长城 军事防御体系 功用
原文传递
河南楚长城与豫南水系 被引量:1
5
作者 衡云花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3-26,共4页
东周时期,楚国在豫南地区修建军事防御工程楚长城。河南楚长城与密集广布的豫南水系互为天堑,共同构成楚国军事防御体系网,在楚国的对外战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河南楚长城 豫南水系 防御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