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414
1
作者 青觉 徐欣顺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M0002,共15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时下学界探讨的热点,既有研究已经从横向、纵向、差序和以点带面的思维角度展开了十分有价值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从共同体与共同体意识这对元概念入手来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进而从构成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时下学界探讨的热点,既有研究已经从横向、纵向、差序和以点带面的思维角度展开了十分有价值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从共同体与共同体意识这对元概念入手来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进而从构成要素的维度审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通过分析,可以确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各族人民的中国认知体验、中国价值信念和中国行为意愿三个要素关联共存而成,在实践中,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把握铸牢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要素分析 实践逻辑
原文传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 被引量:323
2
作者 王延中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123,共8页
本文回顾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线。文章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本文回顾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线。文章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中心任务,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维护国家统一、做好民族工作、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意义,指出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路,对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 中华民族 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08
3
作者 青觉 赵超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3,共9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精神层面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民族大团结的关键途径。从系统论的角度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特定的内外部环境作用下,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事物的信息输入人脑,并通过人脑的机能进行转换后生成的。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精神层面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民族大团结的关键途径。从系统论的角度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特定的内外部环境作用下,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事物的信息输入人脑,并通过人脑的机能进行转换后生成的。这种意识形成后并非消极无为,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发挥特定的功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无形的力量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和共同体成员的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可塑性和变动性,深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强弱有明显的变化。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和主要过程,可以为下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 系统论 民族团结教育
原文传递
教育视域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53
4
作者 赵心愚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92,共9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的反映。铸牢这一共同体意识,事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铸牢这一意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发挥教育的作用,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铸牢中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的反映。铸牢这一共同体意识,事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铸牢这一意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发挥教育的作用,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应注意的内容主要为形势教育、基本国情教育与历史教育。发挥好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明确谁负责、谁来抓和如何落实,也需要建立开展这一教育的制度及采取必要的措施。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应融入政治理论课,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同时也需要多形式、多渠道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 教育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内涵特质及铸牢举措 被引量:50
5
作者 丹珠昂奔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83,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社会稳定发展凝心聚力的重要举措,很有必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与内涵特质进行深入剖析,进行采取相应的铸牢举措。在概念构成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中华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社会稳定发展凝心聚力的重要举措,很有必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与内涵特质进行深入剖析,进行采取相应的铸牢举措。在概念构成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中华民族"、"意识"和"共同体"三个名词组合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认识应当从这三个名词的概念上进行综合性把握。在内涵特质方面,"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属性,以对家园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所形成的看法为指向。在工作举措方面,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面向目标任务、抓住主线、深入研究和解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 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鉴 胡红杏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6,共6页
从世界范围来看,强调国家认同的公民教育已发展成为当前全球多元文化社会治理的核心主题。我国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目前集中在两个主题,一是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多民族国情,二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 从世界范围来看,强调国家认同的公民教育已发展成为当前全球多元文化社会治理的核心主题。我国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目前集中在两个主题,一是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多民族国情,二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产物,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新时代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首先,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及其相互关系,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工作思想体系;其次,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从政治上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道路";最后,从教育路径入手,提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治理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原文传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被引量:27
7
作者 石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2,共8页
随着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成为一个新时代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发... 随着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成为一个新时代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发展历程、改善民族关系的路径以及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现实基础及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角度,结合中国社会的宏观发展和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分析和讨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迫切性、重要性及深层次的社会内涵,提出在当下中国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术语,而是"紧贴各民族共同的美好心愿"。它充分体现了中国56个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并与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幸福生活息息相关。从根本上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问题与铸牢路径 被引量:21
8
作者 许晓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5-140,共6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态度和评价中的认同,包括共同的价值认同意识、共同的情感归属意识和共同的维系铸牢意识,其内容涉及各民族、民族成员对共同命运、共同利益、共同文化、共同政治生活的集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态度和评价中的认同,包括共同的价值认同意识、共同的情感归属意识和共同的维系铸牢意识,其内容涉及各民族、民族成员对共同命运、共同利益、共同文化、共同政治生活的集体意识的总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及共同体意识形成机制中,进一步明晰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分析阻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此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逻辑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鑫 段雪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5,共9页
语言是一种符号,象征着历史记忆存续;语言是一种工具,构筑着交际交换框架;语言是一个系统,凝结着民族文化传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共享的语言工具,是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是促进各民族传承中华文明的媒介,也是强化中华... 语言是一种符号,象征着历史记忆存续;语言是一种工具,构筑着交际交换框架;语言是一个系统,凝结着民族文化传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共享的语言工具,是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是促进各民族传承中华文明的媒介,也是强化中华民族经济利益纽带的利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情感凝聚、行为规约、目标激励等功能,能够促进各民族认同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而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发展。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决定当前我国应不断推进两者的双向互动,促使其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良性循环,并统一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下载PDF
从历史观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20
10
作者 苍铭 张宏超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9,共7页
本文梳理了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迹,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共同体早已存在;“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是古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近代中国人民在抵御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从自在的民族实体转变为自觉的民族实... 本文梳理了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迹,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共同体早已存在;“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是古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近代中国人民在抵御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从自在的民族实体转变为自觉的民族实体。回溯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有助于从历史观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观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文炯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4,共14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的文化基建,它既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深谋远虑的文化忧患意识,又是基于文化自信、文明互鉴的精神绸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承前启后、高瞻远瞩的文化谋划与精神储备,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的文化基建,它既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深谋远虑的文化忧患意识,又是基于文化自信、文明互鉴的精神绸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承前启后、高瞻远瞩的文化谋划与精神储备,旨在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石。在回顾、借鉴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十三个方面提出多维度的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一个有容乃大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安顿下自己又容下世界的“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共有精神家园
下载PDF
法治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16
12
作者 宋才发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未曾断裂过的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塑造了古代中国和现当代中国的精神气质,滋养出来的多元一体国家格局和国家治理效能,在当今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彰显了中国独具一格的文明神韵和文明格局。"大一统"思想奠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 未曾断裂过的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塑造了古代中国和现当代中国的精神气质,滋养出来的多元一体国家格局和国家治理效能,在当今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彰显了中国独具一格的文明神韵和文明格局。"大一统"思想奠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国民是构成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要素,多元一体是当下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自在、自觉和自为三个阶段,共同体是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根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共同体建设的目标指引。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民族团结进步为根本,以"五个认同"为核心,以话语体系建设为抓手,要从中小学素质教育抓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现代化国家建设
下载PDF
担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 被引量:16
13
作者 孙学玉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0,M0003,M0004,共12页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习惯于民族差异化研究,从族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到民族习俗、建筑、饮食、服装等,倾尽笔墨,“族”分缕析,较少从国家、法治、公民尤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角度研究民族问题、看待民族政策。本文指出,铸...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习惯于民族差异化研究,从族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到民族习俗、建筑、饮食、服装等,倾尽笔墨,“族”分缕析,较少从国家、法治、公民尤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角度研究民族问题、看待民族政策。本文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论断,总结了民族理论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体现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思想基础的深刻考量,揭示了中华文化演进的历史逻辑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必然;主张加强民族理论和民族发展规律研究,科学回答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澄清人们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建议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汲取国外民族发展经验教训、赋能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重视防偏纠偏等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时代使命
原文传递
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12
14
作者 田烨 陈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1,182,共9页
推进共同富裕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契机,共同富裕不仅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基础,而且可以提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引领。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应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制定相关战略规划和政策举... 推进共同富裕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契机,共同富裕不仅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基础,而且可以提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引领。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应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制定相关战略规划和政策举措,大力推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在发展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发展中创建各民族互嵌式格局。同时,共同富裕还包括各族人民精神生活富裕,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使各族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与方略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芳芳 李守培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98,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部署民族工作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中国武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先天优势和积极作用。基于此,通过文献资料、历史考察、逻辑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本研究在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部署民族工作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中国武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先天优势和积极作用。基于此,通过文献资料、历史考察、逻辑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本研究在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概要及其意蕴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武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支撑价值,并进一步指出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即中国武术与中华文化互融共生的意识,铸牢文化认同;中国武术与中华民族互动共存的意识,铸牢民族认同;中国武术与国家命运互联共荣的意识,铸牢国家认同。最后,研究提出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方略,即同心同德:阐释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蕴含;同心同向:把握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站位;同心同行:设计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 民族认同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公共空间再造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春呈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71-77,共7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华民族何以是一个”的强力回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公共空间充任着承载定位功能、链接情感指向、诠释认知内涵的工具性媒介...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华民族何以是一个”的强力回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公共空间充任着承载定位功能、链接情感指向、诠释认知内涵的工具性媒介,并发挥场域功能承载集体记忆、生产身份归属、展演共同体价值,在以刻写集体记忆、再造个体认同、强化共同体价值为理路的公共空间营造中,对“想象的共同体”进行了必要的情境化呈现。在聚焦共性的前提下,通过再造公共空间这样的“物质-精神”共构基点,为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公共空间 中华民族认同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法问题探讨 被引量:12
17
作者 乔良 朴宗根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35,共8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即坚持统一战线的重要举措,其法治化促成正当其时,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需要,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即坚持统一战线的重要举措,其法治化促成正当其时,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需要,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实现法治化仍面临着立法层级较低、法律规定不足等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宪法等法规范的具体路径包括:一是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宪法性条款;二是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规范概念;三是协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律安排与其他法之衔接;四是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方立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民族区域自治法》 地方性立法
下载PDF
文化润疆:理论逻辑、现实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安玉 陶文飞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48,共8页
文化润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疆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逻辑来看,文化润疆以文化为基石,以润为方法论,以疆为场域,构建起以润促生、生生不息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路;从现实意蕴来看... 文化润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疆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逻辑来看,文化润疆以文化为基石,以润为方法论,以疆为场域,构建起以润促生、生生不息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路;从现实意蕴来看,文化润疆是推进新疆地区工作总目标的关键一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路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保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谱写中国梦新疆篇章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从实践路径来看,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网络技术运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追随文化润疆总舵、明确文化润疆原则、丰富文化润疆形式、构建文化润疆桥梁的现实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润疆 治疆方略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法理与政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探微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龙 刘玄龙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历史正反经验的总结以及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研判后提出的重大命题。作为新时代的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影响深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历史正反经验的总结以及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研判后提出的重大命题。作为新时代的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影响深远。从法理和政理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国古代"大一统"理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的论述,以及近现代学者阐释的"中华民族"和"共同体"的概念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对辩证关系,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珠联璧合的关系、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及与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实践同频共振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从两条路径上获得实现,一是思想共同体、制度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共同构建,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共同体的逐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法理 政理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与路径研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少霞 魏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31,共1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强盛的根基、民族团结和睦的本源、民族精神凝聚的动力源。它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即知晓国情、维护统一、政治法治、团结奋斗、携手发展、共建共享。在新疆,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和谐共...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强盛的根基、民族团结和睦的本源、民族精神凝聚的动力源。它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即知晓国情、维护统一、政治法治、团结奋斗、携手发展、共建共享。在新疆,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和谐共生、共御外辱、家国同构、共建新疆,淬炼了强烈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这种相互认同、相互吸引、相互亲和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和黏合力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维系、结合、构建、提升、延续具有重要的功能性意义。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必须从"大局"和"大势"着眼,坚持团结稳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依法治疆、文化润疆,在新疆铸牢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新疆 认同感 归属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