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年四川长宁M_(S)6.0地震前破裂区内视应力和b值的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学忠 李艳娥 +1 位作者 宫悦 陈丽娟 《地震科学进展》 2021年第2期49-58,共10页
视应力和b值都可以反映地壳应力变化。当应力增加时,视应力会增加,而b值降低。因此,应力变化将导致视应力和b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根据视应力和b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可以研究地壳构造应力的变化。本文利用2000年1月—2019年12月长宁MS... 视应力和b值都可以反映地壳应力变化。当应力增加时,视应力会增加,而b值降低。因此,应力变化将导致视应力和b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根据视应力和b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可以研究地壳构造应力的变化。本文利用2000年1月—2019年12月长宁MS6.0地震破裂区内3.0≤M_(L)≤3.6地震的视应力和2.0≤M_(L)≤4.3地震目录,研究了视应力和b值随时间的变化,发现:2013年2月—2017年3月间,视应力呈趋势上升变化,历时约4年,在震前两年时间内,视应力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在视应力呈趋势上升变化期间,b值则呈趋势下降变化。当视应力维持在较高水平时,b值则维持在较低水平。即,长宁M_(S)6.0地震发生前,破裂区内视应力增加,同时b值下降。这表明,2019年长宁M_(S)6.0地震发生前破裂区内存在明显的构造应力增加过程,对地震孕育过程的认识和地震预测研究都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M_(S)6.0地震 视应力 B值 破裂区
下载PDF
网格搜索定位方法的准确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2019年四川长宁M_(S)6.0地震为例
2
作者 张风雪 胡莉娅 李昱 《四川地震》 2024年第2期24-28,共5页
地震位置的准确度是开展高精度壳幔结构研究的重要基础。由于地震台站间距的稀疏性,地震台网发布的地震位置存在较大的水平误差,其深度的不确定性更是其水平不确定性的数倍之多,地震位置准确度还未达到开展高精度结构研究的要求。因此,... 地震位置的准确度是开展高精度壳幔结构研究的重要基础。由于地震台站间距的稀疏性,地震台网发布的地震位置存在较大的水平误差,其深度的不确定性更是其水平不确定性的数倍之多,地震位置准确度还未达到开展高精度结构研究的要求。因此,研究学者需要综合分析多种影响因素且对地震位置进行合理优化后,才可利用它获得较为可靠的壳幔结构。本研究以2019年长宁M_(S)6.0地震为例,使用基于正演的网格搜索定位方法,定性验证了不完备的方位角和难以准确识别的S震相走时会对震源位置的准确性产生较大影响,定量分析了观测数据量和速度模型与震源深度间的制约关系,这些影响因素基本遵循前人已获得的认知准则。另外,该次研究还发现BJT和ZYT地震台站可能存在较大的授时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定位 长宁MS6.0地震 定位准则
下载PDF
川东南长宁地区地震活动及b值演化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解孟雨 孟令媛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4-507,共14页
利用全国统一目录和流动台站目录,研究了四川盆地东南部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和b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呈现明显的分段特征,地震活动在2015年后明显增强;在空间上,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 利用全国统一目录和流动台站目录,研究了四川盆地东南部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和b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呈现明显的分段特征,地震活动在2015年后明显增强;在空间上,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以28.3°N为界限的南、北2个地区,对于这2个区域的b值演化,计算结果显示出不同的分段特征。此外,研究了不同震中距下,长宁地区2018年兴文5.7级、2019年珙县5.3级和2019年长宁6.0级3次主要地震事件震前与震后的b值演化,结果表明统计范围会显著影响b值的变化特征,当计算范围为20km时,3次主震震前短期内均出现了低于背景b值90%的低b值异常,这表明在地震目录相对完备的情况下,利用低b值异常分析区域地震危险性,应采用较小范围的地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地区 最大曲率法 兴文5.7级地震 珙县5.3级地震 长宁6.0级地震
下载PDF
运用InSAR技术解算四川长宁M_(S)6.0地震三维形变场及时间序列形变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于书媛 方良好 +3 位作者 宴金旭 倪红玉 陈靓 丁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9-1477,1488,共10页
运用升、降轨Sentinel-1A卫星的差分干涉影像,获取2019-06-17四川宜宾长宁M_(S)6.0地震的三维同震形变场。在此基础上,以升降轨同震形变数据为约束条件,基于Okada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反演得到发震断层符合走滑和逆冲特征,断层破裂尺度约... 运用升、降轨Sentinel-1A卫星的差分干涉影像,获取2019-06-17四川宜宾长宁M_(S)6.0地震的三维同震形变场。在此基础上,以升降轨同震形变数据为约束条件,基于Okada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反演得到发震断层符合走滑和逆冲特征,断层破裂尺度约为15 km×20 km,断层滑动角为44.37°,断层倾角为56.42°,震源深度约为10.2 km,矩震级为M_(W)5.8。最后,采用SBAS-InSAR技术获取该地区2019-04-05至2019-08-03各时间段的累计形变,结果认为该区域在震前近场形变波动较小,震后一段时间累积形变增长,分析原因可能是余震分布使得地表变化处于不稳定状态。通过与已有研究文献的比较和对该区域断层构造的分析,推测此次长宁地震发震断层由反演出的断层滑动引起,滑动面上缘接近地表,主震引起的次级断层活动触发短期内强余震频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M_(S)6.0地震 Sentinel-1A 三维同震 震间形变 滑动分布 时序InSAR
下载PDF
基于地震政务微博平台的长宁M_(S)6.0级地震灾害信息发布模式与关注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宴金旭 郑逸 +1 位作者 周妍 叶肇恒 《华南地震》 2021年第2期49-54,共6页
选取2019年6月17日长宁M_(S) 6.0级地震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和四川省地震局两大政务微博平台,关于长宁M_(S) 6.0级地震信息发布内容和公众关注度数据。通过信息时间流量变化和内容框架两方面对信息发布模式与公众关注... 选取2019年6月17日长宁M_(S) 6.0级地震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和四川省地震局两大政务微博平台,关于长宁M_(S) 6.0级地震信息发布内容和公众关注度数据。通过信息时间流量变化和内容框架两方面对信息发布模式与公众关注度进行分析,探究防震减灾部门在地震灾害管理中灾害信息发布的模式与公众对信息内容的关注度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其震后信息发布的效果和针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地震 政务微博 信息发布 公众关注度
下载PDF
2019年6月17日长宁M_(S)6.0地震序列震源区二维构造应力场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建慧 罗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共17页
使用近震波形反演方法求解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s6.0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共得到30个可靠的M>3.0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结合该地区已有的震源机制解,开展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反演,小尺度探讨震源区的构造应力环境。反... 使用近震波形反演方法求解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s6.0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共得到30个可靠的M>3.0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结合该地区已有的震源机制解,开展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反演,小尺度探讨震源区的构造应力环境。反演结果显示,震中附近区域主要以逆冲型应力性质为主,局部地区包括少量走滑分量以及混合类型。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主要以NEE向或NE向为主。在筠连以东地区,不同于北部的逆冲型,应力性质以走滑型兼少量混合类型为主,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EW向。构造应力场方向与形成长宁背斜的构造应力存在一定交角,2019年长宁6.0级地震可能是由NE或NEE向近水平应力挤压产生的该地区滑脱面之上背斜核部的逆断层活动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年长宁M_(S)6.0地震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