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建设:尚未完成的历史任务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平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68,共8页
中共十九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界定新时代的内涵、确定国家发展目标以及党的历史使命,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又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入了宪法,"中华民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也被赋予伟大的... 中共十九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界定新时代的内涵、确定国家发展目标以及党的历史使命,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又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入了宪法,"中华民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也被赋予伟大的历史使命。国家发展的宏伟目标和伟大的使命,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和巩固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然而,作为一个现代民族的"中华民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构建起来的,构建完成后仍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建设来维护和促进其巩固。可是,当代的"中华民族"建设却未得到稳定的推进。因此,"中华民族"的现状与其肩负的使命并不匹配。这样的现实矛盾,便将"中华民族"建设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的问题凸显出来。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中华民族"建设,仍是一项重大的社会政治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现代国家 “中华民族”构建 “中华民族”建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原文传递
20世纪40年代罗家伦对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与民族发展问题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夏根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14,共8页
20世纪40年代,罗家伦顺应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趋势,从民族与经济、政治、教育、人口、宗教、法律制度、语言文字、地理环境等方面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问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民族发展理论。罗家伦将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与... 20世纪40年代,罗家伦顺应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趋势,从民族与经济、政治、教育、人口、宗教、法律制度、语言文字、地理环境等方面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问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民族发展理论。罗家伦将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与现代化联系起来,他所注重的工业化、科学化、民主化以及人的现代化,实质上都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他的民族国家建构理论的主流,正是中华民族在落后的历史条件下,希望通过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技术和经验,通过自己的发展和创造,赶上先进国家、实现民族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家伦 民族国家建构 民族发展 现代化 经济 政治 人口
原文传递
民族区域自治:道路选择、制度优势与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9
3
作者 青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49,共8页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其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决议》表明,党在民族工作中始终重视对制度坚持、道路坚定和共同体坚固的坚守。结合第五...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其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决议》表明,党在民族工作中始终重视对制度坚持、道路坚定和共同体坚固的坚守。结合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这三个基本坚守点也是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本质规定性的关键线索,为我们把握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方向。因为,唯有把握好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历史选择依据、国家治理与民族事务治理的显著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线意识,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才能彰显出来,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方向才能明晰出来。也只有建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思路格局才能打开,制度优化与效能转化的空间才能延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能动自觉才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道路选择 制度优势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基本定位、方法遵循、根本依托 被引量:32
4
作者 魏崇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4,共12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的“标识性概念”。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为文本,锚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出现的频次与位置,透析频次与位置反映...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的“标识性概念”。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为文本,锚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出现的频次与位置,透析频次与位置反映出来的逻辑关联及价值意蕴,构成了开拓中国共产党建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研究的新视角。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中国现代与中国传统的比较是考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维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密切勾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的愿景展现。作为“两个结合”的典范,“六个必须坚持”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遵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依托。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概念为方法,科学认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定位、方法遵循与根本依托是深刻把握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 两个结合 六个必须坚持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文化认同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福革 《学术探索》 2019年第4期146-151,共6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持续增强文化认同。目前我国的主流文化形态有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上述三种文化形态既是文化认同的对象,也是未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来源与主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核心,中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持续增强文化认同。目前我国的主流文化形态有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上述三种文化形态既是文化认同的对象,也是未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来源与主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核心,中华传统文化是基础,民族文化是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马克思主义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阐释——基于叙事逻辑视角
6
作者 任志锋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6,共10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重大命题,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叙事逻辑视角研究阐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旨在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事”“体”“用”及其同相关命题的逻辑关系。在“事”的...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重大命题,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叙事逻辑视角研究阐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旨在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事”“体”“用”及其同相关命题的逻辑关系。在“事”的维度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兴旺发达、人类现代化发展具有内在而紧密的联系,兼具中国立场和人类情怀,富有历史纵深和时代特征。在“体”的维度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依托“新的文化生命体”展开,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葆有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新特质。在“用”的维度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遵循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逻辑,致力于发展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构筑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本质意涵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的文化生命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创新创造及其在民族向度、现代化向度和世界历史向度上的多维并进,呈现为“一体”“三面”的理论和实践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的文化生命体 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