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文论关键词 非洲未来主义 被引量:8
1
作者 林大江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1-111,共11页
马克·戴里于1993年创造"非洲未来主义"一词,用以指代致力于发现历史、现在、未来中非裔离散之意义的美学实践。迄今,非洲未来主义已成为一个集美学实践、认识论建设、经典研究为一体的开放性共识平台。非洲未来主义艺术... 马克·戴里于1993年创造"非洲未来主义"一词,用以指代致力于发现历史、现在、未来中非裔离散之意义的美学实践。迄今,非洲未来主义已成为一个集美学实践、认识论建设、经典研究为一体的开放性共识平台。非洲未来主义艺术家和学者通过积极的时间政治介入行为,合力建设非洲未来主义经典,恢复被现代性排斥的非裔对抗性未来的历史,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所必需的新形态伦理纽带。作为黑色大西洋文化复兴计划的延续,非洲未来主义理论和实践能够开启离散人群的多重意识,激发他们塑造更好、更真的自我,从而推动全球合作梦想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未来主义 非裔离散 时间政治介入 黑色大西洋 多重意识
原文传递
伯明翰学派“双重意识”表征政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邹威华 伏珊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33,共7页
斯图亚特·霍尔和保罗·吉罗伊是英国文化研究的思想集大成者,他们为伯明翰学派理论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双重意识"表征政治是其思想中最重要的内核。本文以"双重意识"为主题,以他们独特的文化身份认知... 斯图亚特·霍尔和保罗·吉罗伊是英国文化研究的思想集大成者,他们为伯明翰学派理论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双重意识"表征政治是其思想中最重要的内核。本文以"双重意识"为主题,以他们独特的文化身份认知为底色,深入考察该理论研究缘起和流变,着力阐释"双重意识"蕴含的丰富内核,为思考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供话语空间,突显它对后殖民文学和文化理论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政治 “双重意识” 双重刻写 熟悉的陌生人 “黑色大西洋” 后殖民文学
原文传递
“黑色大西洋”的重访与重构——论劳伦斯·希尔的《黑人之书》 被引量:1
3
作者 綦亮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0-97,共8页
本文围绕吉尔罗伊的"黑色大西洋"概念解读加拿大黑人作家劳伦斯·希尔的代表作《黑人之书》。吉尔罗伊反对民族主义和文化绝对主义,提出从"路径"而非"根源"的角度进行黑人文化研究,强调奴隶制记忆以... 本文围绕吉尔罗伊的"黑色大西洋"概念解读加拿大黑人作家劳伦斯·希尔的代表作《黑人之书》。吉尔罗伊反对民族主义和文化绝对主义,提出从"路径"而非"根源"的角度进行黑人文化研究,强调奴隶制记忆以及从奴隶视角对现代性的重审。《黑人之书》牵引出对18世纪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创伤记忆,并借助新奴隶叙事彰显黑人主体性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思,呼应了吉尔罗伊的理论主张。然而,吉尔罗伊虽然倡导跨民族理念,却在"黑色大西洋"的构建中忽视了大西洋国家加拿大,《黑人之书》则通过回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黑人的北迁史,确证了加拿大在非洲流散中的关键位置,丰富了"黑色大西洋"的维度,同时揭示出加拿大种族主义的历史源流,为认清加拿大多元文化社会实质提供了读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希尔 《黑人之书》 黑色大西洋 加拿大 奴隶制 非洲流散
原文传递
重返“无返之门”——《月满月更之时》中的奴隶制、“居间性”和家族谱系
4
作者 綦亮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82,共9页
保罗·吉尔罗伊基于奴隶制记忆、从“跨民族和文化间性”视角构筑的“黑色大西洋”框架为解读讲述奴隶制和黑人流散的文学作品提供了重要切入点。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美两国黑人文学,缺少对其他国别和区域黑人文学的关注。... 保罗·吉尔罗伊基于奴隶制记忆、从“跨民族和文化间性”视角构筑的“黑色大西洋”框架为解读讲述奴隶制和黑人流散的文学作品提供了重要切入点。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美两国黑人文学,缺少对其他国别和区域黑人文学的关注。加拿大著名黑人作家迪翁·布兰德的小说《月满月更之时》对“黑色大西洋”话语有明显介入。该作一方面以想象来回溯奴隶制历史,塑造挑战边界、处于居间状态的人物形象,呼应了吉尔罗伊的学术思想,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彰显女性旅行经验和女性代际维系的家族谱系,描摹出黑人流散的心理轨迹和精神状态,从女性视角对“黑色大西洋”进行了再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翁·布兰德 “黑色大西洋” 奴隶制 家族谱系 黑人流散
下载PDF
加拿大黑人文学的谱系建构——评《反思黑色大西洋:加拿大黑人文学、文化史和历史的在场》
5
作者 綦亮 肖明慧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CSSCI 2018年第1期118-121,共4页
温福瑞德·西默林的近著《反思黑色大西洋:加拿大黑人文学、文化史和历史的在场》是国外学界对加拿大黑人文学的首次系统考察。该书糅合了民族主义和跨民族主义视角,深入探讨了加拿大黑人文学的历史渊源、加拿大文学史重写和当代加... 温福瑞德·西默林的近著《反思黑色大西洋:加拿大黑人文学、文化史和历史的在场》是国外学界对加拿大黑人文学的首次系统考察。该书糅合了民族主义和跨民族主义视角,深入探讨了加拿大黑人文学的历史渊源、加拿大文学史重写和当代加拿大黑人文学的历史意识等问题。其学术价值主要在于构建出加拿大黑人文学的谱系,阐明了加拿大黑人文学的历史性、经典性和特殊性,进一步夯实了国外加拿大黑人文学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大西洋 加拿大黑人文学 历史 流散
原文传递
国外加拿大黑人文学研究述略
6
作者 綦亮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加拿大黑人文学研究是北美黑人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民族主义与跨民族主义之争阐释国外加拿大黑人文学研究进程。民族主义与跨民族主义之间的交锋是贯穿加拿大黑人文学研究的主线,前者重点关注加拿大黑人文学的历史源流和... 加拿大黑人文学研究是北美黑人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民族主义与跨民族主义之争阐释国外加拿大黑人文学研究进程。民族主义与跨民族主义之间的交锋是贯穿加拿大黑人文学研究的主线,前者重点关注加拿大黑人文学的历史源流和地域特性,突出加拿大黑人性的本土性;后者主张从流散视角理解加拿大黑人文学,强调加拿大黑人性对加拿大民族性的颠覆。民族主义和跨民族主义论战引领下的加拿大黑人文学研究是西方非洲流散研究学术范式转换的重要环节,它增加了吉尔罗伊提出的"黑色大西洋"概念的维度,促进了流散研究的多元发展,进一步凸显出流散群体生成和生存的历史文化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黑人文学 民族主义 跨民族主义 黑色大西洋 流散
原文传递
非洲文学与非裔文学的加拿大之维——“黑色大西洋”再审视
7
作者 綦亮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77,共10页
当前的非洲英语文学研究应该在国别和单个作家研究的基础上,拓展至非洲英语文学在英语国家的接受。梳理加拿大的非洲英语文学研究,由此透视非裔加拿大文学创作和研究,阐释它们的特征和走向。加拿大非洲英语文学研究关注“边缘”国家文... 当前的非洲英语文学研究应该在国别和单个作家研究的基础上,拓展至非洲英语文学在英语国家的接受。梳理加拿大的非洲英语文学研究,由此透视非裔加拿大文学创作和研究,阐释它们的特征和走向。加拿大非洲英语文学研究关注“边缘”国家文学创作、重视女性文学,并且具有突出的理论意识。大量非裔人口的存在为非裔加拿大文学的发展奠定社会基础。非裔加拿大文学进入21世纪迎来爆发,表现出对奴隶制历史的回溯、对移民创伤的书写,以及对黑人身份的多元思考三大主题特征。在非裔加拿大文学的带动下,非裔加拿大文学研究发展迅速,产生国际影响。加拿大非洲英语文学研究和非裔加拿大文学并非截然分开,而是互有交叉、相互渗透。非洲英语文学和非裔文学的加拿大维度为重新审视强调跨民族视角、却将加拿大排除在非洲流散之外的“黑色大西洋”话语提供了有效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文学 非裔 非洲英语文学 加拿大文学 黑色大西洋 非洲流散
下载PDF
伯明翰学派"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研究
8
作者 伏珊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2年第1期307-317,共11页
保罗·吉罗伊是伯明翰学派思想集大成者。"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是其理论建构中的核心主题。他以独特的文化身份为底色,对种族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阐释"黑色大西洋"中间通道中"船"的文化意象、黑色大西... 保罗·吉罗伊是伯明翰学派思想集大成者。"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是其理论建构中的核心主题。他以独特的文化身份为底色,对种族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阐释"黑色大西洋"中间通道中"船"的文化意象、黑色大西洋文化,进而表征黑色大西洋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和美学价值,突出"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对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明翰学派 保罗·吉罗伊 "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 黑色大西洋文化 后殖民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