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崇祯三年明金锦州之役考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荣湟
-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
文摘
《国榷》《清太宗实录》等史籍均记载,崇祯二年八月,后金与朵颜苏布地部联军焚掠锦州一带,攻克双堡,毁右屯卫城而去。此记载实则有误,此役爆发的时间应该是崇祯三年八月。史籍对锦州之役若干史实之记载,亦存有一些错漏,比如将"双堡"误作"双台堡"、明军斩敌首"四级"记为"三级"、遗漏了宁锦运船被焚之事等。锦州之役是后金军出于对明军收复永平四城、出塞征讨朵颜部而采取的报复行动,明军则在此役中采取坚守之策,坐视后金军焚掠郊野,而这种被动局面与当时明朝腹背受敌、蓟辽边警并急的战争形势有关。
-
关键词
明清战争
锦州之役
国榷
袁崇焕
朵颜部
-
Keywords
the Ming-Qing War(1618-1683)
the battle of jinzhou
Guoque
Yuan Chonghuan
Duoyan Mongolian tribe
-
分类号
K248.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从荆州之争中蛮夷“拥刘”看蜀汉民族政策的成效
- 2
-
-
作者
王前程
-
机构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9-15,共7页
-
文摘
三国时期蜀汉实行的民族政策最为成功,成效最为显著。在争夺荆州的战争中,各少数民族尤其是武陵蛮夷部落,表现了鲜明的"拥刘"倾向,为蜀汉集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蜀汉之所以能够赢得各少数民族的鼎力支持,是因为刘备、诸葛亮等人改变了过去单纯杀戮的民族压迫政策,执行了以"和""抚"为基本原则的民族策略;而且消除歧视行为,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民众的人格和文化习俗,采取了汉夷两级官吏共同管理地方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
关键词
荆州之争
蛮夷“拥刘”
原因
蜀汉民族政策
借鉴意义
-
Keywords
the battle of jinzhou
barbarians "Yong Liu"
reasons
the Minority Policy of Shu Han
advice to modem people
-
分类号
K236.2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