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启蒙与情感:18世纪思想与文学中的“人类科学” 被引量:4
1
作者 金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4,172,共14页
18世纪启蒙时期应该被视为“情感时代”,此时的思想和文学对情感问题的探讨和关注史无前例。作为个体的人基本的需求是什么,由此引发何等情感,有着什么样的历史进程,个人如何与物质世界以及由他人构成的社会互动,这些问题成为启蒙思潮... 18世纪启蒙时期应该被视为“情感时代”,此时的思想和文学对情感问题的探讨和关注史无前例。作为个体的人基本的需求是什么,由此引发何等情感,有着什么样的历史进程,个人如何与物质世界以及由他人构成的社会互动,这些问题成为启蒙思潮的焦点,成为此时形成的“人类科学”的核心。18世纪的情感观念有两个相反的侧面,情感一方面是身体将其自身波动传递给心灵(用18世纪的术语来说是“灵魂”soul或“心灵”mind)使二者协调一致的沟通桥梁,但同时也成为两者发生冲撞和冲突的重要表现。厘清启蒙情感观念的两个侧面有助于深入阐释西方现代性的起源和内在悖论,也有益于人们考察自身的处境,以“现代性”这个遍布全球但呈现出巨大差异性的文化形态为背景,提出当代人精神世界和共同生活构建的原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 启蒙 情感 跨学科研究 主体 社会
下载PDF
司徒班钦文集解题目录 被引量:2
2
作者 姚婧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57,共13页
18世纪噶玛噶举派高僧司徒班钦曲吉迥乃的著述成果十分丰硕,其14卷本文集共计5000余叶,国内外均有木刻板存世。其文集收录了司徒班钦的声明学译著、往来信件、佛学和历史著作,以及传记等。对司徒班钦著述内容及其跋文所含历史信息的梳理... 18世纪噶玛噶举派高僧司徒班钦曲吉迥乃的著述成果十分丰硕,其14卷本文集共计5000余叶,国内外均有木刻板存世。其文集收录了司徒班钦的声明学译著、往来信件、佛学和历史著作,以及传记等。对司徒班钦著述内容及其跋文所含历史信息的梳理,既是了解司徒班钦其人,特别是其学术生涯与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着眼点,也是了解18世纪民族交往情况的一扇明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徒班钦文集 跋文 噶玛噶举派 18世纪
下载PDF
Who says this is a modern disorder? The early history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被引量:4
3
作者 Jose Martinez-Badía Jose Martinez-Raga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E 2015年第4期379-386,共8页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is a complex, heterogeneous and multifactorial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persistent symptoms of inattention, hyperactivity and impulsivity. Although th...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is a complex, heterogeneous and multifactorial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persistent symptoms of inattention, hyperactivity and impulsivity. Although the first clinical description of a constellation of symptoms highly resembling to what currently could be diagnosed as ADHD is generally attributed to George F Still in 1902, there are scattered but significant published historical medical, scientific and non-scientific reports, much prior to Still's lectures, of what is currently conceptualized as ADHD. The present report aimed at exploring the early history of ADHD, prior to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medical literature and in other historical sources, to provide clinicians, researchers and other professionals wit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ots and current conceptualization of this disorder. It is possible to find clues and highly suggestive descriptions of individuals presenting symptoms resembling what is currently defined as ADHD in the literature, in paintings or in the Bible. However, the earliest medical reports of individuals with abnormal degrees of inattention, distractibility and overactivity date from the last quarter of the 18^(th) century, included in two of the first textbooks specifically on the subject of mental diseases, published by the German Melchior Adam Weikard and the Scottish Sir Alexander Crichton.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some eminent physicians from Germany, France or Great Britain, such as Charles West, Thomas C Albutt, Thomas S Clouston, William W, Ireland, John Haslam, Heinrich Neumann, or Désiré-Magloire Bourneville, among others provided clinical depictions of patients that most likely presently would be diagnosed as having ADHD. Whilst some of the children described by Still and his predecessors may have suffered from a variety of neur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many of these patients showed clear symptoms of ADHD and may present with comorbid disorders, as it is commonly the case in clinical prac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 HYPERACTIVITY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HYPERKINETIC disorders HISTORY Concept 18th century HISTORY 19th century HISTORY
下载PDF
17-18世纪中国漆作对法国室内装饰的影响
4
作者 刘禹 《艺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5期31-37,共7页
17世纪中后期,采用中国漆作进行室内装饰的新时尚流行于法国。漆作成为法式“中国风”的重要装饰元素,并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间对法国的室内装饰艺术产生广泛、持续、深远的影响。法国工匠对中国漆作精心改造,努力使之与法国本土装饰艺术... 17世纪中后期,采用中国漆作进行室内装饰的新时尚流行于法国。漆作成为法式“中国风”的重要装饰元素,并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间对法国的室内装饰艺术产生广泛、持续、深远的影响。法国工匠对中国漆作精心改造,努力使之与法国本土装饰艺术相融合。法国本土制漆业在18世纪初逐渐成熟,法国成为欧洲的制漆中心,从而推动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中国风”室内装饰艺术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18世纪 中国漆作 法国室内装饰 “中国风”
下载PDF
欧洲长笛艺术发展历程(一)——西方管乐器系列研究之四 被引量:7
5
作者 章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1-135,共5页
文章是研究西方长笛发展过程的首篇,主要涉及18世纪以前的中古长笛发展历史。
关键词 欧洲 长笛历史 18世纪以前
下载PDF
论17世纪与18世纪欧洲宫廷服饰的差异及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宋科新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87-90,共4页
本文通过对17、18世纪欧洲宫廷服饰在文化背景、含义及渊源、服饰特点、风格等方面进行差异性比较,指出这一时期服饰风格对现代时装设计及服装审美的影响作用,提出我们研究西方民族服饰文化其意义在于能融合外来文化、洋为中用以提高我... 本文通过对17、18世纪欧洲宫廷服饰在文化背景、含义及渊源、服饰特点、风格等方面进行差异性比较,指出这一时期服饰风格对现代时装设计及服装审美的影响作用,提出我们研究西方民族服饰文化其意义在于能融合外来文化、洋为中用以提高我们的服装设计及服饰审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世纪 18世纪 宫廷服饰 差异 服装审蔓 现代服饰 影响
下载PDF
“中国来源”伪译《僧侣》与18世纪英国国教拯救观
7
作者 张执遥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6-248,共23页
出版于1769年的《僧侣》是一部以李明《中国近事报道》英译本为中国知识来源的伪译。小说以灵魂转世为叙事框架,重申行善获救的英国国教拯救观。小说一面借重剑桥柏拉图主义的“灵魂先在论”,认为人类的苦难植根于灵魂在先在境界所犯罪... 出版于1769年的《僧侣》是一部以李明《中国近事报道》英译本为中国知识来源的伪译。小说以灵魂转世为叙事框架,重申行善获救的英国国教拯救观。小说一面借重剑桥柏拉图主义的“灵魂先在论”,认为人类的苦难植根于灵魂在先在境界所犯罪恶,解释了“恶的起源”问题;另一面吸纳《中国近事报道》所载佛教“灵魂转世论”,指明灵魂获救的途径在于行善。小说表明,英国国教在与中国佛教的对话中进一步明确了区分于其他新教传统的独特教义,其伪译形式亦展现了18世纪中英文学、文化交流的独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侣》 伪译 18世纪英国 中英文学关系 汉学 东方小说
原文传递
18世纪英国的贫困问题管窥
8
作者 李义中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0-45,共6页
18世纪的英国社会在呈现出经济不断发展、民生渐趋改善的一面同时,也始终面临着一些令人困扰的社会问题,贫困问题即是其中之一。尽管贫困问题并非始自18世纪,但随着该世纪英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18世纪后期的加速发展,以及由此而引起... 18世纪的英国社会在呈现出经济不断发展、民生渐趋改善的一面同时,也始终面临着一些令人困扰的社会问题,贫困问题即是其中之一。尽管贫困问题并非始自18世纪,但随着该世纪英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18世纪后期的加速发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化的加剧,贫困问题也相应地显得越来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 英国 贫困 济贫
下载PDF
18世纪西医学对疾病的认识
9
作者 甄橙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95-197,共3页
18世纪西医器官病理学的诞生创造了现代意义的西医疾病概念,由此开始了西医学以疾病为中心的研究历史。从器官病理学的建立、西医学对疾病的分类方法,及对疾病的诊断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18世纪西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水平。
关键词 18世纪 西医学 疾病
原文传递
18世纪北京的东正教传教士及其生活
10
作者 В.Г. 达齐申 郝葵 《俄罗斯学刊》 2014年第2期15-24,共10页
18世纪初,随着东正教传教士团的到来,俄国旅华传教士开始了在北京的侨居生活。这个特殊的俄侨群体,相对于商贾、佣兵、囚俘等,对早期俄中关系的影响最为显著。18世纪共有八届东正教传教士团来到北京。在评价俄国传教士的特点时,大都指... 18世纪初,随着东正教传教士团的到来,俄国旅华传教士开始了在北京的侨居生活。这个特殊的俄侨群体,相对于商贾、佣兵、囚俘等,对早期俄中关系的影响最为显著。18世纪共有八届东正教传教士团来到北京。在评价俄国传教士的特点时,大都指出他们酗酒、粗暴、懒惰,这些问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主要是由于他们身处一个完全异样的国度所经受的肉体和精神上的重负所引发的。俄国传教士与祖国的联系长期中断,不少人都客死他乡。尽管批评声较为普遍,但还是有过半数的传教士团团长在后来得到了认可。在18世纪,作为宗教传教士团成员的俄国旅华传教士在俄中关系史上写下了重要而有趣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东正教 传教士团 18世纪
下载PDF
18世纪后期西方中国观逆转及原因浅析
11
作者 高尹生 左冲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3-74,共2页
历史上西方对中国的评价充满溢美之词,到18世纪晚期西方中国观急转直下,由赞美到蔑视。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窥视到中国文明自身存在的缺点,中国文化的神秘感消失。另一方面,与西方近代种族中心主义的... 历史上西方对中国的评价充满溢美之词,到18世纪晚期西方中国观急转直下,由赞美到蔑视。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窥视到中国文明自身存在的缺点,中国文化的神秘感消失。另一方面,与西方近代种族中心主义的形成和基督教文化的排他性密切相关。这两者都受东西方实力对比的制约,东西方实力对比的变化才是18世纪晚期西方中国观逆转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后期 西方中国观 逆转 浅析
下载PDF
园林与如画——18世纪英国如画园林思想的流变 被引量:13
12
作者 朱宏宇 《建筑师》 2006年第1期83-90,共8页
本文旨在通过对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如画所显示出来的多变性和多样性的研究,详细分析了18世纪英国如画园林的发展与变化,从而准确聚焦18世纪英国景观理论家和从业者的实践,跨越时间与空间,正确解读18 世纪英国的如画园林。
关键词 如画 诗如画 园林如画 如画园林 18世纪欧洲园林
下载PDF
16~18世纪欧洲琥珀工艺特点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沫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4-47,共4页
16~18世纪是欧洲琥珀加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该时期,工艺师们利用圆雕、浮雕、凹雕和镶嵌工艺制作琥珀工艺品,尤其是通过镶嵌工艺将大量小面积的琥珀材料拼合,创作出体型颇大、外观华美、工艺精湛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工艺和造型特色可... 16~18世纪是欧洲琥珀加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该时期,工艺师们利用圆雕、浮雕、凹雕和镶嵌工艺制作琥珀工艺品,尤其是通过镶嵌工艺将大量小面积的琥珀材料拼合,创作出体型颇大、外观华美、工艺精湛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工艺和造型特色可为当今中国的玉雕创作和制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 工艺 启示 16~18世纪 欧洲
下载PDF
十七至十八世纪英属大西洋世界的奴隶制度与废奴运动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7-69,共13页
17-18世纪英属大西洋世界的奴隶制表现出很强的跨地区特征。它是英国强迫无业游民劳动的高压政策和对强制劳工的鄙视、西非将奴隶视为财富的习俗、以及白人对黑人的种族主义歧视三者相互结合的产物。无论是黑人的反抗运动还是白人的废... 17-18世纪英属大西洋世界的奴隶制表现出很强的跨地区特征。它是英国强迫无业游民劳动的高压政策和对强制劳工的鄙视、西非将奴隶视为财富的习俗、以及白人对黑人的种族主义歧视三者相互结合的产物。无论是黑人的反抗运动还是白人的废奴运动,都无法废除奴隶制,只有通过跨种族的合作,进行世界范围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废奴目标。对于这样从诞生、发展到灭亡都表现出强烈跨国、跨地区和跨种族色彩的制度,也许通过地区史的视角才能对它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18世纪 英属大西洋世界 奴隶制 废奴运动
下载PDF
作者的“复活”——读克拉克的《寒士霜毫:格拉布街的奥利弗·高士密》 被引量:1
15
作者 龚璇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3-174,共12页
诺玛·克拉克的《寒士霜毫》着眼于奥利弗·高士密在格拉布街的交际圈,详考他与寒士同胞间的人情往来与文学影响,提出"爱尔兰身份"是深刻理解高士密其人其作的钥匙。该作对"18世纪爱尔兰作家高士密"的想象... 诺玛·克拉克的《寒士霜毫》着眼于奥利弗·高士密在格拉布街的交际圈,详考他与寒士同胞间的人情往来与文学影响,提出"爱尔兰身份"是深刻理解高士密其人其作的钥匙。该作对"18世纪爱尔兰作家高士密"的想象性重构,以高度的批评自觉艺术性地处理了作家与时代、个体与社群、作者主体与作品文本、审美者(传记家)与审美对象(传主)、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当代传记批评对作者主体性的重新肯定,为继续探讨传记写作如何作为一种批评方法丰富文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克 高士密 18世纪英爱关系 传记文学 传记批评 作者主体性
原文传递
试析16至18世纪英国社会变迁中的贵族
16
作者 何雪梅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12——区域与国别研究专辑》 2016年第1期230-235,共6页
贵族阶层是16至18世纪英国社会等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发展演变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三方面把英国贵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对他们在这三... 贵族阶层是16至18世纪英国社会等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发展演变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三方面把英国贵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对他们在这三个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贵族 16至18世纪
原文传递
屈辱中的“风采”:笛福的“罗克珊娜”与陈寅恪的“柳如是”形象比较
17
作者 费小平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75-81,共7页
笛福在小说《罗克珊娜》(1724)中塑造的"小三"形象"罗克珊娜"与陈寅恪在为明末才女柳如是"沉冤昭雪"的传记文学作品《柳如是别传》(1953-1963)中塑造的"小三"形象"柳如是"(亦称"... 笛福在小说《罗克珊娜》(1724)中塑造的"小三"形象"罗克珊娜"与陈寅恪在为明末才女柳如是"沉冤昭雪"的传记文学作品《柳如是别传》(1953-1963)中塑造的"小三"形象"柳如是"(亦称"河东君"),以各自发自内心的禀性、才情,共同保持着"屈辱"中的动人"风采"。她们均具备非同寻常的智慧,重情重义且怀感恩之志,挑战男性性别且与男人"试比高"。但来源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在行为动机上有所差异:(1)罗克珊娜的智慧("算计")背后隐含着浓郁的商品经济意识;柳如是的智慧("行贿")背后涌动的是一种踏破铁蹄、上下寻觅的真爱。(2)罗克珊娜的情义背后是金钱,是功利;柳如是注重的情义隐含着"人贵物贱""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儒家人本思想。(3)罗克珊娜挑战男性,是打"自由"之名,行钱财之实;柳如是身着男装,挑战男性,是对牧斋君身上体现的博学、智慧的儒雅之气的顶礼膜拜。对二者的跨国、跨语、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对于英国18世纪文学、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及比较文学平行研究、陈寅恪研究有着不容忽视的学术价值及文本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辱中的“风采” 笛福“罗克珊娜” 陈寅恪“柳如是” “小三”形象 英国18世纪文学 中国现代传记文学 比较文学平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