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长极”理论的国际实践及其对贵州经济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6
1
作者 范方志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6期94-100,共7页
"增长极"理论主张运用政府干预的手段,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集中有限资源进行重点建设,或给予优惠政策,培养地区"增长极"。由于不发达地区市场机制不完善,资本稀缺,信息不充分,需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集中财力,选择... "增长极"理论主张运用政府干预的手段,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集中有限资源进行重点建设,或给予优惠政策,培养地区"增长极"。由于不发达地区市场机制不完善,资本稀缺,信息不充分,需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集中财力,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和产业重点发展,进而牵动整个经济发展。"九五"期间开始,国家强调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各省市区在制定地方发展战略时都十分注重运用"增长极"理论,集中有限财力,择取有限目标集中突破,形成局部优势。因此,"增长极"(Growth Pole)理论对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贵州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贵州经济 极化效应 扩散效应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区域发展研究与前沿
2
作者 庞兴飞 杨清 陈秉谱 《管理科学与研究(中英文版)》 2024年第5期115-126,共12页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以CNKI为数据源,以“增长极”和“强省会”为检索主题,对1992-2023年我国区域发展相关文献进行检索。运用Citespace等软件绘制发文量、作者、关键词、聚类等图谱,并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本文旨在明晰我国区域发展研...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以CNKI为数据源,以“增长极”和“强省会”为检索主题,对1992-2023年我国区域发展相关文献进行检索。运用Citespace等软件绘制发文量、作者、关键词、聚类等图谱,并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本文旨在明晰我国区域发展研究热点趋势、结构脉络、前沿态势及演化规律,探寻区域发展一般性规律,以此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区域发展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结果显示,区域发展研究紧跟国家政策方针,不断开拓视野,总体趋势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以高产作者为中心,该领域形成少量集中的作者合作网络;机构之间已形成较为密切的小团体到大规模的合作网络,主要机构对该领域保持长久持续的研究态势;区域发展研究聚焦于“增长极”理论的实践应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四大板块等是主要研究区域,也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区域;城市群发展及其动力源、“强省会”战略、乡村振兴的探寻仍将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增长极”理论 “强省会”战略 CITESPACE 前沿
下载PDF
“增长极”理论透视下的江门发展
3
作者 李桂生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7-79,共3页
"增长极"理论是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在"增长极"理论的透视下,可以发现处于粤西地区以至大西南通往穗港澳要冲位置的江门,作为珠三角西南中心城市的地位日显突出。江门市完全可以在珠三角西南资源整... "增长极"理论是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在"增长极"理论的透视下,可以发现处于粤西地区以至大西南通往穗港澳要冲位置的江门,作为珠三角西南中心城市的地位日显突出。江门市完全可以在珠三角西南资源整合的大环境下探索出一条更好更快的经济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江门 发展 整合资源 后发优势
下载PDF
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国际实践及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晓明 《吉林金融研究》 2012年第1期22-26,共5页
区域"增长极"理论是一种非均衡发展理论,是采用动态非均衡方法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增长极"理论已经被很多国家运用到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计划中,很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根据区域"增长极"理论制定了... 区域"增长极"理论是一种非均衡发展理论,是采用动态非均衡方法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增长极"理论已经被很多国家运用到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计划中,很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根据区域"增长极"理论制定了区域发展计划,该理论对研究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增长极”理论 国际实践 启示
下载PDF
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被引量:48
5
作者 刘芬 邓宏兵 李雪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30-133,共4页
通过对增长极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的比较分析,指出了各理论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一般而言,在资源稀缺的不发达阶段采用增长极发展战略,同时借鉴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工模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具备发展产业集群模式的地区,政府应当积... 通过对增长极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的比较分析,指出了各理论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一般而言,在资源稀缺的不发达阶段采用增长极发展战略,同时借鉴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工模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具备发展产业集群模式的地区,政府应当积极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 区域经济
下载PDF
浙江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价值评价与客源市场分析及其开发策略 被引量:28
6
作者 徐小琴 汪本学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2-240,共9页
浙江农业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文章依据浙江各地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历史演进将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分为9大农业文化遗产区。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美学、生态学等多重价值,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应该注意对其本底价值... 浙江农业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文章依据浙江各地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历史演进将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分为9大农业文化遗产区。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美学、生态学等多重价值,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应该注意对其本底价值、直接应用价值和间接衍生价值的区别对待。文章构建了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并定量评价了浙江省内8项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运用增长极理论重点研究了浙江省内8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供给增长极、旅游需求增长极、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和旅游需求增长极的效用等,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策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需求 增长极理论 客源市场 浙江
原文传递
浅析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燕祝 任玉 《物流技术》 2007年第11期5-7,共3页
介绍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从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现代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区域经济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现代物流 区域经济 增长极理论 生长轴理论
下载PDF
增长极理论对菏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杰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61-1965,共5页
菏泽在山东省属于欠发达地区,如何突破菏泽经济发展困境早已成为政府和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分析菏泽经济特点,论证菏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阐述增长极理论适宜指导现阶段菏泽经济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措施... 菏泽在山东省属于欠发达地区,如何突破菏泽经济发展困境早已成为政府和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分析菏泽经济特点,论证菏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阐述增长极理论适宜指导现阶段菏泽经济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措施。培养增长极,让增长极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发展,再适当合理地应用政策杠杆作用克服增长极理论自身的缺陷,实现菏泽经济腾飞和山东省经济均衡发展,应是现阶段加快菏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区域经济 菏泽 经济发展 启示
原文传递
交通轴线约束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分布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蒋洪旭 赵方冉 +1 位作者 李小英 韩晶茹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25-1232,共8页
基于点轴渐进据点开发理论及增长极理论,根据2008年中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11项主要经济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得出城市综合经济得分,取前100名城市作为中国的一级经济城市。以此100个城市的地理中心坐标为圆心,以广义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计... 基于点轴渐进据点开发理论及增长极理论,根据2008年中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11项主要经济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得出城市综合经济得分,取前100名城市作为中国的一级经济城市。以此100个城市的地理中心坐标为圆心,以广义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计算得出的城市经济强影响范围为半径,在GIS中进行缓冲区分析,得到中国一级经济城市的强影响范围。以中国主要铁路干线、主要水系和沿海边界线等轴线束的经济辐射范围为半径,进行缓冲区分析,得到中国的十大一级经济轴线作用区,在每一个轴线作用区运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中国的一级经济轴线,并依据现实国情和客观分析结果以及区域的"合理发展"完善了中国一级经济轴线,同时研究了轴线上各城市增长极的层级,以线布点,探讨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轴线束 区域经济分布特征 点轴理论 增长极理论 中国
原文传递
陕西省旅游产业布局的新构想 被引量:8
10
作者 苟小东 张燕 王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86-89,共4页
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不能走单增长极的孤立道路 ,须建立以多个旅游增长极为节点的旅游线路和网络体系。陕西省旅游资源与环境从北到南呈现广泛分布和相对集中的特点 ,陕北以黄土高原地貌、沙漠景观及朴实的黄土地文化为特色 ;关中平原则有... 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不能走单增长极的孤立道路 ,须建立以多个旅游增长极为节点的旅游线路和网络体系。陕西省旅游资源与环境从北到南呈现广泛分布和相对集中的特点 ,陕北以黄土高原地貌、沙漠景观及朴实的黄土地文化为特色 ;关中平原则有中国最为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陕南的秦巴山地之间聚集着秀丽的自然山川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但是 ,目前陕西省旅游产业布局中只有西安市一个旅游增长极 ,不利于全省范围内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业发展体系的建立。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 ,陕西应努力改变 1个中心和 4条线路的传统格局 ,培育延安市和汉中市 2个新的旅游增长极 ,建设 1个“大中心”,2个“小中心”,4条旅游主线和相应的 4条旅游支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 陕西旅游业 空间布局 新构想
下载PDF
发达国家创新极发展的实践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8
11
作者 范旭 张毅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42,共5页
创新极理论是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用来描述创新活动高度集聚的现象。根据极的构成和性质,创新极可分为区域创新极、产业创新极和机构创新极。通过对波士华、硅谷和卡文迪什实验室等西方国家创新极发展案例的分析研究,可以... 创新极理论是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用来描述创新活动高度集聚的现象。根据极的构成和性质,创新极可分为区域创新极、产业创新极和机构创新极。通过对波士华、硅谷和卡文迪什实验室等西方国家创新极发展案例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科学规划和政策支持、产业分工和错位发展、完善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以及开放宽容的创新环境等,都对创新极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其创新极发展的实践经验对中国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引领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极 增长极理论 区域创新极 产业创新极 机构创新极
下载PDF
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经济理论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戴亚南 张鹰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82,共4页
以江苏沿海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江苏沿海区域在经历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指导,再引入增长极理论,制定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了江苏沿海盐城、连云港、南通三市的区位特点,选择三市作为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确定各市... 以江苏沿海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江苏沿海区域在经历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指导,再引入增长极理论,制定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了江苏沿海盐城、连云港、南通三市的区位特点,选择三市作为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确定各市的主导产业,最终达到缩小江苏沿海与苏南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快江苏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增强江苏海洋经济势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创新 海洋经济 江苏
下载PDF
增长极理论视角下的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广西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研究之二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金海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5,共6页
增长极理论是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主流观点,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本文以增长极理论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发展条件,提出了该地区培育增长极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 区域发展
下载PDF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旅游地产发展研究——以桂林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尹铎 吕华鲜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49,共2页
旅游地产作为房地产业与旅游业的联动与结合,时下正越来越多的被运用于旅游开发建设中并成为房地产投资的一大主流。本研究基于"增长极理论",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分析了桂林培育旅游地产作为新兴增长极的条件,... 旅游地产作为房地产业与旅游业的联动与结合,时下正越来越多的被运用于旅游开发建设中并成为房地产投资的一大主流。本研究基于"增长极理论",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分析了桂林培育旅游地产作为新兴增长极的条件,提出了吸引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与企业家进驻地产市场、利用旅游产业规模集聚发展旅游地产、筹建"飞地"地产酒店等构想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旅游地产 桂林
下载PDF
综合交通枢纽促进城市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对策研究——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袁新敏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8期1-4,共4页
根据公共交通导向型的城市发展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综合交通枢纽往往成为经济活动的集聚区,对区域产业发展、特别是国际化大都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法兰克福交通枢纽发展的经验和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规划设计... 根据公共交通导向型的城市发展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综合交通枢纽往往成为经济活动的集聚区,对区域产业发展、特别是国际化大都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法兰克福交通枢纽发展的经验和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规划设计,分析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并提出促进该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对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TOD理论 增长极理论 现代服务业 空间集聚
下载PDF
江苏沿海开发的增长极选择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文锦 唐德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2-125,共4页
新形势下,兼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优势下的江苏沿海地区,应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科学地选择一个能够结合市场力量自发推动和政府政策支持引导的区域来形成增长极,进而快速带动沿海地区的发展。通过实证分析... 新形势下,兼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优势下的江苏沿海地区,应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科学地选择一个能够结合市场力量自发推动和政府政策支持引导的区域来形成增长极,进而快速带动沿海地区的发展。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南通作为江海交汇的关键节点和长三角经济向北翼腹地拓展的第一梯度城市,是江苏沿海开发应该首先着力培育的第一增长极,并从政策资源倾斜、交通设施改善、产业布局调整和开放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沿海地区 沿海开发 增长极理论 南通
下载PDF
基于重心、中心地理论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分区 被引量:5
17
作者 钟晓青 叶大青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68-1274,共7页
基于2008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各项指标,采用空间重心法、中心地理论和模糊聚类分析法研究了广东省主体功能分区.结果表明:2008年,广州、深圳、汕头、佛山、东莞、潮州是优化开发区,位于广东省的重心区,很好地发挥了其经济辐射能力,是... 基于2008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各项指标,采用空间重心法、中心地理论和模糊聚类分析法研究了广东省主体功能分区.结果表明:2008年,广州、深圳、汕头、佛山、东莞、潮州是优化开发区,位于广东省的重心区,很好地发挥了其经济辐射能力,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河源、汕尾、江门、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是限制开发区,中心性指数较低,经济基础较差,需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以将其建设成为广东省的生态效益保障区;珠海、韶关、梅州、惠州、中山、清远、揭阳、云浮是重点开发区,应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和限制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承载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重心 中心地理论 中心性指数 增长极理论 主体功能分区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增长极系统动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薇 王惠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0-53,共4页
以区域经济为出发点,制定相应指标衡量体系,采用基于时序立体表的因素分析方法———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北京四大区域的经济、社会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动态分析,利用增长极理论比较了北京地区1993~1999年的经济社会情况发展过程,为北京... 以区域经济为出发点,制定相应指标衡量体系,采用基于时序立体表的因素分析方法———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北京四大区域的经济、社会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动态分析,利用增长极理论比较了北京地区1993~1999年的经济社会情况发展过程,为北京地区制定不平衡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时序立体表 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 增长极理论
下载PDF
非均衡发展条件下地级市经济差距时空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志飞 李在军 +1 位作者 张雅倩 吴启焰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6-82,共7页
为探讨中国在东北及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核心城市的同时,是否拉大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差距,文章基于地区基尼系数对20世纪末期以来地级市经济差距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地区基尼系数存在增长趋势,并且由分散走... 为探讨中国在东北及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核心城市的同时,是否拉大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差距,文章基于地区基尼系数对20世纪末期以来地级市经济差距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地区基尼系数存在增长趋势,并且由分散走向集聚,逐步形成东南一西北的区域分化;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地逐步演化为地区基尼系数的热点区,而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成为地区基尼系数的冷点区;地区基尼系数具备较强的时间稳定性;地区基尼系数高水平区的城市类型在不同的时间段比例变化较大。在此基础上,结合增长极理论指出区域政策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级市 经济差距 增长极理论 基尼系数 时空变动 区域政策
原文传递
关于中心城市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仕堂 张晓华 《山西建筑》 2008年第6期71-72,共2页
以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城市群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针对我国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