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49—1966年童话的多向度重构 被引量:4
1
作者 毛巧晖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119,共6页
晚清童话作为启迪民智、铸造"新民"的文艺样式开始兴起。民国时期童话从理论到创作都得以迅速发展,众多知名作家与学人参与其中,周作人、赵景深、张梓生等从民俗学、人类学视域对其进行了理论阐释;叶圣陶、林兰等在创作领域... 晚清童话作为启迪民智、铸造"新民"的文艺样式开始兴起。民国时期童话从理论到创作都得以迅速发展,众多知名作家与学人参与其中,周作人、赵景深、张梓生等从民俗学、人类学视域对其进行了理论阐释;叶圣陶、林兰等在创作领域进行了实践。1949—1966年,童话在内外因素的共构中实现了蜕变,在"民间"与"多民族"文学语境中,从教育价值与幻想层面进行了重构。20世纪50年代童话将新的社会主义伦理价值扩散到中国各地域、各民族,加速了社会主义"新儿童"的塑造;同时从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到童话的创作实践,都渐趋形成了以"幻想"为核心话语的理论体系。1949—1966年童话的理论重构与文艺实践经验在中国文学史、民间故事学术史上都具有独特意义,其理论成就对当下"中国故事"的讲述具有一定的启迪,只是到目前为止对其反思尚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 “十七年”时期 教育价值 幻想 理论重构 社会主义“新儿童”
下载PDF
政治话语遮蔽下的女性意识——论二十世纪“十七年”时期(1949-1966)的女性小说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华斌 王传满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53-55,65,共4页
二十世纪“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给人的印象是英雄的文本、革命的文本、无性的文本,戒除对“女性文学”作过于狭隘的理解,充分考虑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语境,“十七年”女性小说中仍然显露了政治话语遮蔽下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 二十世纪 女性 小说 遮蔽 话语 政治 文本 文学
下载PDF
政治夹缝中女性意识的隐秘流露——二十世纪“十七年”时期(1949-1966)女性文学的尴尬处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传满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0-73,共4页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给人的印象是英雄的文本、革命的文本、无性的文本 ,所以作为文学一翼的女性文学始终没有被另提别论 ,以至有人认为“十七年”不存在女性意义上的文学 ,戒除对“女性文学”作过于狭隘的理解 ,充分考虑“十七年”女...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给人的印象是英雄的文本、革命的文本、无性的文本 ,所以作为文学一翼的女性文学始终没有被另提别论 ,以至有人认为“十七年”不存在女性意义上的文学 ,戒除对“女性文学”作过于狭隘的理解 ,充分考虑“十七年”女性文学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语境 ,我们方可发现 ,“十七年”女性文学一定程度上仍然在对社会生活和女性生活的文学表现中 ,或隐或显地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经验。与此同时 ,也应正视它所内蕴的女性主体意识明显缺失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女性文学 政治夹缝 女性意识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妇女解放的路径与反思--以电影«马兰花开»«李双双»为例
4
作者 侯业智 邱荣华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77-82,101,共7页
电影《马兰花开》与《李双双》是艺术性地再现十七年时期妇女解放状况的重要影视文本。十七年时期,国家提倡男女平等,提高和保障女性的政治婚姻权利和地位,鼓励女性参与社会劳动,女性因此获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两个电影文本既展现了... 电影《马兰花开》与《李双双》是艺术性地再现十七年时期妇女解放状况的重要影视文本。十七年时期,国家提倡男女平等,提高和保障女性的政治婚姻权利和地位,鼓励女性参与社会劳动,女性因此获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两个电影文本既展现了十七年时期妇女解放的新趋向,生动地塑造了社会主义“新女性”形象,同时也间接地呈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双重空间中遭遇的矛盾冲突、男性标准对女性意识的束缚等涉及妇女解放深层次问题的现象。这些现象引发我们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妇女解放 《马兰花开》 《李双双》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创作对17年文学传统的悬隔与会通——从刘勰的“通变”思想谈起
5
作者 徐宝锋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2-65,共4页
从刘勰《文心雕龙.通变》篇所提出的“会通适变”思想出发,探讨并阐明了新时期文学创作对于17年文学传统的会通与悬隔问题,在充分肯定新时期文学创新成绩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明了新时期文学由于缺少17年文学所具有的那种民族、国家、集... 从刘勰《文心雕龙.通变》篇所提出的“会通适变”思想出发,探讨并阐明了新时期文学创作对于17年文学传统的会通与悬隔问题,在充分肯定新时期文学创新成绩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明了新时期文学由于缺少17年文学所具有的那种民族、国家、集体主义体悟和关怀而造成的精神蜕变。进而认为,17年文学那种朴实、自然、真切而崇高的情感取向应该成为新时期文学正变的基础和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通变 17年文学 新时期文学
下载PDF
红色历史代述与革命知识传播——论“十七年”小说中的战争叙事
6
作者 龚奎林 刘晓鑫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14-118,共5页
"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延续了左翼文学传统,通过战争叙事对普通民众进行革命知识传播和红色历史代述,解释革命起源和发展以及民族国家的未来建构目标,进而使"共产主义"的发展图景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建构... "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延续了左翼文学传统,通过战争叙事对普通民众进行革命知识传播和红色历史代述,解释革命起源和发展以及民族国家的未来建构目标,进而使"共产主义"的发展图景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建构走向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小说 历史代述 知识传播
下载PDF
抒情机制的确立与抒情散文的兴盛——“十七年时期”散文现象浅论 被引量:6
7
作者 梁向阳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53-57,共5页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制度上确立抒情机制,表现为对新生活、新制度的歌颂,这样导致与社会风尚关系密切的散文丧失了自由言语的空间,形式上由叙事向抒情的转型,并在艺术形式上走向“诗化”,从而出现了固定的理论与表现模式。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抒情机制 抒情散文 散文现象
下载PDF
再成长:读《爱,是不能忘记的》及其周边文本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建立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2-8,共7页
张洁的短篇小说名作《爱,是不能忘记的》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引起激烈争论。论文将之辨认为一个微型成长小说文本,并重新放入当时的社会语境及相应的文学史序列进行重读,指出这篇小说尽管提及了革命者成长的故事,可是置换了原有成... 张洁的短篇小说名作《爱,是不能忘记的》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引起激烈争论。论文将之辨认为一个微型成长小说文本,并重新放入当时的社会语境及相应的文学史序列进行重读,指出这篇小说尽管提及了革命者成长的故事,可是置换了原有成长小说中爱情部分的人物表,从而完成了对革命者爱情生活的追述和补偿,这是引起争论的重要原因。从这篇小说在成长主题、叙事模式、人物关系的处理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与“十七年”文学的承续性和差异性,管窥“新时期”与“十七年”之间的断裂与连接的复杂情况。同时,《爱,是不能忘记的》改写了“十七年”文学的成长文本,还为接受了这一成长文本教育的几代人编撰了自己的爱情成长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洁 爱情 伤痕文学 “十七年”文学
下载PDF
《史学月刊》与新中国“十七年”史学典范之构建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卫国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78,共9页
在新中国"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典范的构建中,《史学月刊》具有重要地位。1951年1月,《新史学通讯》创刊,创刊后的最初阶段关注中小学历史教育,贯彻唯物史观,明确历史教育目的,宣扬爱国主义,介绍历史教学经验,为历史教学答... 在新中国"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典范的构建中,《史学月刊》具有重要地位。1951年1月,《新史学通讯》创刊,创刊后的最初阶段关注中小学历史教育,贯彻唯物史观,明确历史教育目的,宣扬爱国主义,介绍历史教学经验,为历史教学答疑解惑,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历史教育体系的建立,贡献良多;同时,又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的讨论与建构。1957年《新史学通讯》更名为《史学月刊》后,加强学术性与专业性的转向,引领历史人物与历史评价、农民起义、历史主义等重要理论问题的大讨论,对于新中国史学典范的构建与史学人才的培养,均卓具建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史学通讯》 《史学月刊》 历史教育 唯物史观 新中国“十七年”
原文传递
十七年时期儿童文学理论书籍出版状况、成因及影响分析
10
作者 张杏莲 《惠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14,共8页
十七年时期,作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第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家和作品,同时也出版了许多具有开创意义的理论著作。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儿童文学理论在发展趋势、译介对象、出版中心、理论重点等方面都... 十七年时期,作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第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家和作品,同时也出版了许多具有开创意义的理论著作。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儿童文学理论在发展趋势、译介对象、出版中心、理论重点等方面都独具特色,这一切与十七年时期独特的政治、文化、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并对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儿童文学理论 出版
下载PDF
社论化:“十七年”文学批评的一种形态
11
作者 杨文艺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6-102,共7页
“十七年”时期,社论这一当代报纸的新闻评论方式,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批评,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殊的社论化文学批评形态。社论化文学批评以其特定的话语方式,参与了“十七年”的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更以其特殊的话语内容,深度参与了新中国成... “十七年”时期,社论这一当代报纸的新闻评论方式,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批评,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殊的社论化文学批评形态。社论化文学批评以其特定的话语方式,参与了“十七年”的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更以其特殊的话语内容,深度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史、思想史的建构。文章超越纯粹的“美学的”批评方式,重返历史现场,分析社论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批评的时代语境;进而采用史料统计方法,呈现社论化文学批评的运用情况;并采取话语分析的方法,分析社论化文学批评关注的主要内容,以揭示社论化文学批评积极参与社会史、思想史建构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社论化 “十七文学年” 文艺报刊 文学社会学
下载PDF
夯实共和国新闻史研究的基础:“十七年新闻宣传”史料整理刍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建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8,共9页
"十七年新闻宣传"高度概括1949—1966年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对其史料的分布、构成、特征和性质进行探索,总结史料收集整理的规范和规律,构建大数据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史史料学体系,进而在较为全面充足的史料基础上展开专... "十七年新闻宣传"高度概括1949—1966年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对其史料的分布、构成、特征和性质进行探索,总结史料收集整理的规范和规律,构建大数据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史史料学体系,进而在较为全面充足的史料基础上展开专题研究,可以弥补既往研究的不足,推动共和国新闻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实现跨学科发展。倾听历史,认真梳理和细致研究"十七年新闻宣传",能融合历史意见与时代意见,凭借历史经验教训,做好当下新闻舆论工作,深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新闻宣传” 史料整理 新闻舆论工作
下载PDF
新中国“十七年”历史学研究的规划
13
作者 储著武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8年第1期24-48,299,共2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启,历史学研究计划性逐渐凸显。自1949年至1966年的“十七年”间,中国先后产生过十二年规划、五年规划、十年规划三个不同的历史研究规划。这些规划虽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但它们产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启,历史学研究计划性逐渐凸显。自1949年至1966年的“十七年”间,中国先后产生过十二年规划、五年规划、十年规划三个不同的历史研究规划。这些规划虽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但它们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反映出当时史学界的问题意识,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与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历史学 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规划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以《红路》和《勇往直前》为例
14
作者 郑飞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1期60-67,共8页
传统的文学研究思路认为,“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创作更像是20世纪40年代“讲话”精神的拓展和深化,知识分子及其主要栖居地的大学较少进入作家视野,相应的研究也较薄弱,但实际上,当时大学题材创作并不是完全绝迹,只是力量太弱而被人们长... 传统的文学研究思路认为,“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创作更像是20世纪40年代“讲话”精神的拓展和深化,知识分子及其主要栖居地的大学较少进入作家视野,相应的研究也较薄弱,但实际上,当时大学题材创作并不是完全绝迹,只是力量太弱而被人们长期忽视。以“十七年”时期出现的两部影响较大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红路》和《勇往直前》为例,两部作品不同的表现视角代表着当时人文知识分子不同的价值取向。《红路》所讲到的故事、所塑造的人物更是根据政治需要而作出的简单图解,扎拉嘎胡这种对“红色叙事”的主动认同,实际上代表了“十七年”时期一大批作家的心态。汉水的《勇往直前》一改同时代的《红路》对时代主潮的自觉认同,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描绘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大学活动上,凸显了知识分子对于外界政治力量的反抗和对于个人意志的听从。总之,作为当代文学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启蒙阶段的代表性作品,《红路》和《勇往直前》称不上完美,但考虑到时代因素,这些不足之处似乎也可理解,而从另一角度说,这些不足也可算作其某一方面的艺术特征,同时,这些不足也为后来者提供了经验和进一步开拓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大学题材 长篇小说 《红路》 《勇往直前》
下载PDF
从“儿童中心”到“国家本位”:“十七年”时期儿童电影教育刍议
15
作者 王健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04-112,共9页
“十七年”时期的儿童电影教育体现了新中国“国家本位”的儿童教育观,儿童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必须在电影中接受全方位的政治意识形态教育。从儿童电影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儿童电影的系统化生产到儿童电影在教... “十七年”时期的儿童电影教育体现了新中国“国家本位”的儿童教育观,儿童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必须在电影中接受全方位的政治意识形态教育。从儿童电影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儿童电影的系统化生产到儿童电影在教学辅助方面的实践与运用,都彰显出新政权利用电影“改造童心”的决心。在儿童电影理论体系的构建上,理论创作界借鉴苏联文论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当时政治、文化环境的创作范式,并对儿童电影教育的民族化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儿童电影教育 国家本位 改造童心
下载PDF
文学史叙述与“十七年文学”的历史评价
16
作者 李杭春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38-40,共3页
从文学史叙述的角度,我们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学界对十七年文学的历史评价迥然有异。而作为一种复杂而真实的文学史存在,对十七年文学任何形式的体制性批评或许都是片面的。今天的我们更应该重返历史现场,建构对于十七年文学较... 从文学史叙述的角度,我们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学界对十七年文学的历史评价迥然有异。而作为一种复杂而真实的文学史存在,对十七年文学任何形式的体制性批评或许都是片面的。今天的我们更应该重返历史现场,建构对于十七年文学较为客观公正的整体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文学史叙述 历史评价
下载PDF
斯坦尼体系对龙江十七年话剧现实主义舞台艺术的影响
17
作者 姜秀丽 任金凤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55-157,共3页
黑龙江十七年话剧的发展深受斯坦尼体系的影响,尤其是"体验艺术"、"真实再现"、"审美效果",既在舞台上真实再现了黑龙江的地域特点和生活环境,又彰显了北方人热情豪爽、粗犷朴厚的性格气质,这别具一格的... 黑龙江十七年话剧的发展深受斯坦尼体系的影响,尤其是"体验艺术"、"真实再现"、"审美效果",既在舞台上真实再现了黑龙江的地域特点和生活环境,又彰显了北方人热情豪爽、粗犷朴厚的性格气质,这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度的审美价值,更是对今后龙江话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尼体系 黑龙江话剧 十七年文学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影响较大的农村题材戏曲现代戏的创作方法
18
作者 朱恒夫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7-86,134,共11页
“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戏曲剧目,虽然大多数都没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但有一些剧目在问世之时,受到观众的热捧。它们为何能“立得住”且“传得开”?这主要归功于三种创作方法:一是反映农民较为关注的问题,如青年人怎样才能得到幸福的... “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戏曲剧目,虽然大多数都没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但有一些剧目在问世之时,受到观众的热捧。它们为何能“立得住”且“传得开”?这主要归功于三种创作方法:一是反映农民较为关注的问题,如青年人怎样才能得到幸福的婚姻,如何让分了土地的农民不再返贫,人们怎样才能在人民公社的体制下过上幸福的生活,当少数干部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之后农民又该怎么办;二是通过所讲的故事完全取材于生活、故事的开展一如生活那样自然、表现出农民的真正品性、让人物说纯粹的乡土语言等手段真实而自然地描写乡村生活和农民;三是表现农民观众信任党和政府、不满无差别的平均分配制度、希望缩小城乡差距的社会心理,同时借鉴、运用大量的传统艺术形式以尊重农民观众的审美定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农村题材戏曲剧目 创作方法 借鉴
下载PDF
《中国历史小丛书》:关于新中国“十七年史学”大众化的个案考察
19
作者 李燕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5-80,共6页
作为新中国成立十七年间的首套历史普及读物,吴晗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可谓这一时期史学大众化的典范。该书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二是主题明确,自成体系;三是文质兼具,雅俗共赏。这对当前做好历史普及工作、继续... 作为新中国成立十七年间的首套历史普及读物,吴晗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可谓这一时期史学大众化的典范。该书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二是主题明确,自成体系;三是文质兼具,雅俗共赏。这对当前做好历史普及工作、继续推进当代中国史学大众化具有重要启示:必须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注意专业作者队伍的培养问题及以提升人民文化水平为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小丛书》 吴晗 新中国“十七年史学” 大众化 北京教师进修学院
下载PDF
“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的自我想象
20
作者 刘成才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9-62,86,共5页
"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与身份想象的言说,由最初的试探性表现到"百花文学"的集中爆发,再到完全接受主流声音的规训与改造、放逐与搁置,精神始终无处安放。"十七年文学"集中表现了知识... "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与身份想象的言说,由最初的试探性表现到"百花文学"的集中爆发,再到完全接受主流声音的规训与改造、放逐与搁置,精神始终无处安放。"十七年文学"集中表现了知识分子在共和国革命事业中的角色彷徨与身份焦虑,见证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态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知识分子 自我想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