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徐世烺 尹世平 蔡新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34,共12页
从改善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加固层中纤维束和精细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及新老混凝土的界面特性入手,研究TRC增强钢筋混凝土(RC)梁的弯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编织网的表面黏砂处理能更好地发挥其有效约束能力,从而充分发挥TRC增强... 从改善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加固层中纤维束和精细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及新老混凝土的界面特性入手,研究TRC增强钢筋混凝土(RC)梁的弯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编织网的表面黏砂处理能更好地发挥其有效约束能力,从而充分发挥TRC增强层的限裂和增强作用;新老混凝土的界面植入U型抗剪销钉可以提高增强后RC梁的整体受力性能,而涂抹界面剂对其几乎没有影响。此外,精细混凝土中掺加聚丙烯纤维有助于提高构件的起裂荷载;在RC梁配筋率一定的情况下,提高TRC层中的配网率可以有效地延缓结构主裂缝的发展,减小裂缝的宽度和间距,明显地提高梁的屈服荷载和极限承载力。最后,基于RC结构的抗弯设计理论,模拟TRC增强RC梁的荷载与跨中位移曲线,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证明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加固 受弯性能 界面粘结
下载PDF
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荀勇 支正东 张勤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0-76,共7页
提出一种采用织物增强混凝土(TRC)薄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方法,以梁两端纯弯区外侧400mm范围内的锚固方式和加固层织物网层数为主要变化参数,进行3组10根TRC薄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和2根对比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析加固梁的破坏模式、... 提出一种采用织物增强混凝土(TRC)薄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方法,以梁两端纯弯区外侧400mm范围内的锚固方式和加固层织物网层数为主要变化参数,进行3组10根TRC薄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和2根对比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析加固梁的破坏模式、荷载-挠度关系、荷载-钢筋应变、荷载-混凝土应变关系、裂缝开展情况,研究配网率对受弯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RC薄板加固可以有效地提高梁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加固后梁的延性略有降低;当配网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加固梁承载力主要由加固层与老混凝土之间的局部脱粘破坏决定。根据不同的破坏模式,提出了TRC薄板加固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给出了相关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织物增强混凝土 加同 静力试验 受弯承载力
原文传递
低配网率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轴拉力学性能 被引量:32
3
作者 徐世烺 阎轶群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6-213,共8页
通过单束纤维与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TRC)薄板的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这种新型材料的受力特征和影响其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临界配网率的概念。以配网率为变化参数,讨论了在低配... 通过单束纤维与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TRC)薄板的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这种新型材料的受力特征和影响其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临界配网率的概念。以配网率为变化参数,讨论了在低配网率(配网率小于1%)时材料的力学性能。当配网率大于临界配网率时,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薄板的极限承载力大于其开裂荷载,加载过程中没有承载力突降;随着配网率增加,纤维的利用率随着配网率增加呈线性降低,即纤维丝的强度并不能完全发挥。低配网率时,随着配网率增加,薄板的裂缝间距减小,裂缝宽度下降。根据混合定律和ACK模型把TRC薄板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简化成三线型模型,从宏观上提出了考虑配网率影响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配网率 纤维利用率 极限承载力 本构模型
原文传递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的拉伸力学模型 被引量:23
4
作者 尹世平 徐世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229,共8页
通过单束纤维与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薄板的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环氧树脂浸渍后纤维束的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结果发现,即使经环氧树脂浸渍,也不能完全发挥碳纤维束的抗拉强度;单轴拉伸碳纤维束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几乎是完全线性的... 通过单束纤维与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薄板的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环氧树脂浸渍后纤维束的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结果发现,即使经环氧树脂浸渍,也不能完全发挥碳纤维束的抗拉强度;单轴拉伸碳纤维束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几乎是完全线性的,在达到其极限强度80%左右出现一定的非线性特征。假定细粒混凝土开裂后只有纤维编织网承担荷载,从而由TRC薄板试件单轴拉伸的荷载-变形关系获得的碳纤维束的应力-应变关系可合理简化为双线性的形式,并针对本文中研究的纤维编织网给出了其相应控制参数点的取值。基于受弯构件计算理论,采用本文纤维束拉伸模型得到的两种系列受弯构件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环氧树脂浸渍 单轴拉伸 应力-应变曲线 双线性
原文传递
隧道衬砌张拉裂缝开裂机制及快速修复方法初探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德军 黄宏伟 +3 位作者 岳清瑞 薛亚东 张明波 许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36-243,共8页
裂缝是隧道衬砌常见的病害,对其如何处置是一研究热点。统计了国内外大量裂缝病害案例,分析了造成衬砌开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扩展有限元探讨了张拉裂缝的开裂机制;针对张拉裂缝,在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的基础上,研发了一... 裂缝是隧道衬砌常见的病害,对其如何处置是一研究热点。统计了国内外大量裂缝病害案例,分析了造成衬砌开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扩展有限元探讨了张拉裂缝的开裂机制;针对张拉裂缝,在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的基础上,研发了一种早强基体材料,形成了衬砌裂缝的快速修复方法并开展了加固相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偏压、混凝土收缩、背后空洞、滑坡和松弛压力是造成衬砌开裂的主要影响因素;张拉裂缝开裂和扩展的控制性指标为衬砌截面偏心距,其外观呈现为"Λ"型;形成的快速修复方法 2h内并可起到加固补强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裂缝的分布形式,抑制裂缝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砌裂缝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扩展有限元 快速修复 模型试验
下载PDF
纤维编织网增强细粒混凝土加固RC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徐世烺 尹世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这种新型材料对结构进行修补加固不仅可以改善结构的性能,而且可以几乎不增加结构的截面尺寸。但由于纤维材料的脆性特征,在达到其极限抗拉强度时会发生拉断破坏,这对于结构来说是不安全的。为此,取单筋... 采用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这种新型材料对结构进行修补加固不仅可以改善结构的性能,而且可以几乎不增加结构的截面尺寸。但由于纤维材料的脆性特征,在达到其极限抗拉强度时会发生拉断破坏,这对于结构来说是不安全的。为此,取单筋矩形梁研究,针对不同的纤维编织网的用量给出增强梁的两种界限破坏状态,并给出这两种状态分别对应的配网率与钢筋配筋率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平截面假定,给出TRC增强受弯构件在三种破坏形态下正截面极限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包括一次受力和二次受力的情况。最后,结合试验数据说明第一种破坏模式的不利性,且采用该方法得到的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加固 破坏形态 承载能力
下载PDF
织物增强混凝土加固RC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荀勇 尹红宇 肖保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64,共7页
基于不同剪跨比的织物增强混凝土(TRC)加固RC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被加固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及其破坏形态的变化,并研究剪跨区加固后梁的变形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改善梁的斜截... 基于不同剪跨比的织物增强混凝土(TRC)加固RC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被加固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及其破坏形态的变化,并研究剪跨区加固后梁的变形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改善梁的斜截面破坏的脆性,对斜裂缝的发展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并减小梁在斜裂缝出现前的挠度。试验还表明,对剪跨比较大的RC梁,采用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加固后,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当剪跨比为1时,加固后梁的斜截面极限抗剪承载力提高4%;当剪跨比为2.5时,加固后梁的斜截面极限抗剪承载力提高68%。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TRC薄板加固梁的受剪承载力设计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织物增强混凝土 加固 抗剪承载力
下载PDF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梁的抗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徐世烺 尹世平 蔡新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33-840,共8页
采用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这种新型材料对结构进行修补加固不仅可以改善结构的性能,而且可以几乎不增加结构的截面尺寸。为了评估TRC增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能力,分别对14根不同情况的梁进行弯曲试验。结果表明,在钢筋混凝土梁... 采用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这种新型材料对结构进行修补加固不仅可以改善结构的性能,而且可以几乎不增加结构的截面尺寸。为了评估TRC增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能力,分别对14根不同情况的梁进行弯曲试验。结果表明,在钢筋混凝土梁配筋率一定的情况下,提高TRC层中的配网率可以有效地延缓梁上主裂缝的发展,减小裂缝的宽度和间距;纤维编织网的表面粘砂处理能更好发挥纤维编织网的约束能力,从而有效减小梁受拉区底面的最大裂缝宽度。精细混凝土中掺加聚丙烯纤维有助于提高梁的起裂荷载和减小梁正常使用阶段的裂缝宽度,有助于改善精细混凝土的韧性。新老混凝土界面植入U型抗剪销钉可以提高增强后梁的整体刚度,从而提高其抗裂性能;而涂抹界面剂的作用不明显。最后,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间距和宽度计算理论,定性地分析了纤维编织网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计算中控制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修补加固 抗裂性能 裂缝宽度
下载PDF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侧面加固偏压短柱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薛亚东 刘德军 +1 位作者 黄宏伟 王明卓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8-236,共9页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限裂效果好、施工便捷、几乎不增加结构尺寸等突出性能而逐渐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开展TRC侧面加固偏压短柱试验,探讨偏心距、前期受力历史和纤维编织网用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R...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限裂效果好、施工便捷、几乎不增加结构尺寸等突出性能而逐渐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开展TRC侧面加固偏压短柱试验,探讨偏心距、前期受力历史和纤维编织网用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RC侧面加固方法适合于大偏心受压结构,偏心距越大,增强效果越明显;结构前期受力历史对加固效果影响非常明显,随着前期历史载荷的增大,加固效果明显减弱;提高纤维编织网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加固效果,但增强幅度随用量的增加呈现出减弱趋势。在室内试验与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纤维编织增强混凝土侧面加固偏压短柱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 偏心距 前期受力历史 纤维编织网层数 极限承载力
原文传递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加固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尹世平 彭驰 艾珊霞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92,共8页
为进一步探究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TRC)加固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性能,研究纤维编织网层数、纤维编织网搭接长度及使用短切纤维改性精细混凝土作为TRC基体等因素对TRC加固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性能的影响。结果... 为进一步探究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TRC)加固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性能,研究纤维编织网层数、纤维编织网搭接长度及使用短切纤维改性精细混凝土作为TRC基体等因素对TRC加固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RC加固素混凝土方柱的破坏形态和延性得到改善,承载力提高幅度达17.32%;对于TRC加固RC柱,纤维编织网搭接长度、短切纤维改性精细混凝土对TRC约束效果影响不明显,但随着纤维编织网层数的增加,TRC约束效果明显提高,TRC加固RC柱的延性得到改善,承载力提高幅度最高可达14.74%。最后对TRC加固RC柱的极限承载力计算进行推导,并给出计算模型。研究结果可为TRC加固混凝土柱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轴心受压 纤维编织网层数 纤维编织网搭接长度 短切纤维 计算模型
下载PDF
纤维网增强混凝土复合材料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勤 李三亚 +1 位作者 赵永胜 周继凯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6-176,共11页
为研究纤维网增强混凝土(TRC)加固层对混凝土柱的约束性能,对13根混凝土柱试件(包括10根TRC加固柱和3根对比柱)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分析了纤维网层数、短切纤维及混凝土强度对TRC加固效果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TRC约束混凝土应力-... 为研究纤维网增强混凝土(TRC)加固层对混凝土柱的约束性能,对13根混凝土柱试件(包括10根TRC加固柱和3根对比柱)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分析了纤维网层数、短切纤维及混凝土强度对TRC加固效果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TRC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简化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TRC加固可改善混凝土柱的轴压破坏形态;与未加固柱相比,TRC加固柱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提高幅度与纤维网层数、混凝土强度以及短切纤维掺入相关,纤维网层数越多、混凝土强度越低时,加固柱的承载力和延性提高幅度越大,最高可分别达67.3%和65.2%;TRC基体中掺入短切纤维有利于加固柱的承载力和延性提高;提出的TRC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计算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用于描述TRC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网增强混凝土 加固混凝土柱 轴压试验 轴压性能 应力-应变关系
原文传递
盾构管片横向大变形TRC控制方法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德军 黄宏伟 +2 位作者 左建平 薛亚东 李英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89-1898,共10页
为有效控制盾构管片的横向变形,分析盾构隧道的加固特点和常用内表面加固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reinforced concrete,TRC)控制方法。建立TRC加固层及界面模拟方法,并利用试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进一步... 为有效控制盾构管片的横向变形,分析盾构隧道的加固特点和常用内表面加固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reinforced concrete,TRC)控制方法。建立TRC加固层及界面模拟方法,并利用试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进一步采用数值手段研究隧道横向变形和顶拱接头张开量在不同地层刚度系数、加固时机、纤维编织网用量和加固层布置范围下的响应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管片的变形和内力规律,揭示TRC控制管片横向变形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TRC能有效控制隧道横向变形和顶拱接头张开量,地层刚度系数越小,控制效果越优异;加固前隧道已有变形会造成纤维编织网产生损失应变,已有变形越小,损失应变越小,控制效果越好;纤维编织网用量提高,控制效果增强,但纤维编织网利用率降低,因此增强趋势减弱;TRC加固层合理布置范围建议在顶拱反弯点间的受拉部位,在该范围内,加固层越长,控制效果越好。研究结果丰富了管片内表面加固方法,深化了内表面加固机制的认识,可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数值分析 接头张开 横向变形 加固机制
原文传递
Analytical theory of flexural behavior of concrete beam reinforced with textile-combined steel 被引量:11
13
作者 XU ShiLang & YIN ShiPing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700-1710,共11页
Textile-reinforced concrete (TRC) is a new high performance cementitious composite material,which not only has superior corrosion resistance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limit the development of concrete cracks and make t... Textile-reinforced concrete (TRC) is a new high performance cementitious composite material,which not only has superior corrosion resistance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limit the development of concrete cracks and make the crack width and spacing of concrete become smaller.However,due to the brittle feature of fiber materials,the TRC structural member has no distinct failure symptom when it arrives at its ultimate load.At the same time,ordinary reinforced concrete (RC) elements have large dead weight and can not efficiently restrict the expansion of the main crack of structures 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of their special cover thickness.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both the TRC and the RC,a new architecture reinforced with textile-combined steel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making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above two structures.The cover concrete at the tension zone of an RC element is partially replaced with TRC and thus the steel reinforcements replaced with textiles are subtracted.Compared with the old one,the new structure has less dead weight and has the merits of service safety and good durability.The flexur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proper beam with this new structure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and based on the plane section assumption,analytical equations are derived by using nonlinear analysis theory,including the load-carrying capacity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moment-curvature relationship and mid-span deflection during the entire loading process.Comparison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s satisfactory agreement and thus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eq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xtile-reinforced concrete limiting the crack BEAM reinforced with textile-combined steel FLEXURAL behavior ANALYTICAL theory
原文传递
织物增强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赛 朱德举 李安令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4-146,共13页
为了进一步推动织物增强混凝土(TRC)这一具有轻质、高强、良好耐久性及良好增强和控裂等特性材料的研究工作及其在土木结构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有关TRC水泥基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逐一阐述了精细混凝土及织物类型、... 为了进一步推动织物增强混凝土(TRC)这一具有轻质、高强、良好耐久性及良好增强和控裂等特性材料的研究工作及其在土木结构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有关TRC水泥基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逐一阐述了精细混凝土及织物类型、TRC的多尺度界面性能、制备工艺,对TRC代表性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方面做了详细分类和归纳,并展望了TRC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最后提出了TRC研发和相关应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和建议:TRC的相关试验研究应转向大跨空间结构和理论及数值模拟方面,建立相关极端荷载条件下TRC的力学本构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纤维织物与混凝土基体间的增韧、增强机理,进而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TRC性能提供重要参考,实现新型TRC材料的产业化生产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增强混凝土 力学性能 精细混凝土 界面性能
下载PDF
FRP和TRC加固砌体墙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尹世平 成帅安 荆磊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15-322,共8页
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且砌体墙作为主要承载构件易在地震中受到面内剪切作用。而加固是提高砌体墙面内受剪性能的有效方法。FRP (fiber-reinforced polymer)和TRC(textile-reinforced concrete)两种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势... 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且砌体墙作为主要承载构件易在地震中受到面内剪切作用。而加固是提高砌体墙面内受剪性能的有效方法。FRP (fiber-reinforced polymer)和TRC(textile-reinforced concrete)两种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势,在应用于砌体结构加固时增强效果显著。为了比较这两种材料加固砌体墙的受剪性能,采用砂浆、FRP和TRC对砌体墙进行加固,进行了加固砌体墙试件的面内受剪试验,分析不同加固方式的破坏模式、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研究表明,未加固和砂浆加固的砌体墙在破坏时有不同程度的脆性特征,采用FRP和TRC加固均可改善这一现象。在本研究试验条件下,FRP和TRC在提升峰值剪应力方面增强效果相似,但TRC加固试件在延性和耗能方面效果更好。最后,结合现有规范中的相关计算方法,计算FRP和TRC加固层的受剪承载力,并且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以评估相关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相关计算方法较为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砌体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加固 面内受剪试验 受剪性能
原文传递
氯盐干湿循环下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 被引量:11
16
作者 尹世平 王波 +1 位作者 强东峰 王玄玄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2-757,共6页
通过拉拔和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了氯盐(NaCl)溶液作用下干湿循环次数、氯盐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短切纤维种类对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的氯盐溶液作用下,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TRC中纤维束与混凝土... 通过拉拔和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了氯盐(NaCl)溶液作用下干湿循环次数、氯盐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短切纤维种类对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的氯盐溶液作用下,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TRC中纤维束与混凝土的界面性能呈现下降趋势,而TRC的抗弯强度有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20次干湿循环作用下,随着氯盐溶液浓度的增加,纤维束与混凝土的界面黏结强度变化不大,而TRC的抗弯强度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掺加短切AR-glass纤维和PVA纤维均可提高纤维束与混凝土的界面性能及TRC的抗弯性能,且后者对TRC抗弯承载力的提高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氯盐干湿循环 界面性能 抗弯强度
下载PDF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补强隧道衬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德军 黄宏伟 +1 位作者 薛亚东 王明卓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98,111,共9页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用它补强隧道衬砌可以有效地克服粘贴碳纤维布法的缺点。该文提出了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补强隧道衬砌正截面受力全过程分析方法,并开展了验证试验。在此基础上,分析...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用它补强隧道衬砌可以有效地克服粘贴碳纤维布法的缺点。该文提出了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补强隧道衬砌正截面受力全过程分析方法,并开展了验证试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衬砌截面偏心距、配网率、前期受力历史、钢筋和混凝土强度对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补强隧道衬砌正截面承载性能的影响,最后探讨了纤维编织网补强隧道衬砌的破坏模式并给出了合理配网率区间。研究结果表明:衬砌截面偏心距、配网率和混凝土强度越大,前期受力历史和钢筋强度越小,补强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编织增强混凝土 隧道衬砌 承载性能 参数分析 配网率
原文传递
纤维束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疲劳破坏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尹世平 盛杰 贾申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92,共7页
为研究纤维束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首先制作10根钢筋混凝土梁试件,并对其中的9根用纤维束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进行加固,1根作为对比梁未进行加固,然后采用三分点弯曲加载对试件施加疲劳荷载。试验研究了加固方式、... 为研究纤维束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首先制作10根钢筋混凝土梁试件,并对其中的9根用纤维束编织网增强混凝土进行加固,1根作为对比梁未进行加固,然后采用三分点弯曲加载对试件施加疲劳荷载。试验研究了加固方式、配网率、配筋率、损伤程度等4个因素对加固梁的疲劳裂缝扩展及变形发展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纤维束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加固可以显著提高RC梁的受弯疲劳寿命。加固梁的裂缝数量多于非加固梁,裂缝宽度小于非加固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加固梁的裂缝及挠度发展都呈现初始发展、稳定发展、迅速发展三个阶段。针对加固形式,三面加固对斜裂缝的控制优于单面加固。加固前的静力损伤会影响加固梁的裂缝宽度,静力损伤越大,疲劳加载时的裂缝宽度越宽。配网率会影响加固梁最终破坏时的挠度,当配网率大于某一值时,加固梁最后破坏时的挠度明显增加;配筋率的增加可以延长挠度的稳定发展阶段。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加固梁的疲劳刚度的算式,由该式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可为工程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弯梁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加固 疲劳加载 裂缝扩展 变形发展
原文传递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加固隧道衬砌数值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德军 黄宏伟 薛亚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2-120,共9页
为了克服隧道衬砌内表面常用补强方法的不足,探索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reinforced concrete,TRC)加固隧道衬砌的适用性。开展界面黏结试验,分析TRC加固隧道衬砌的界面应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TRC加固隧道衬砌的合理数值模... 为了克服隧道衬砌内表面常用补强方法的不足,探索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extile-reinforced concrete,TRC)加固隧道衬砌的适用性。开展界面黏结试验,分析TRC加固隧道衬砌的界面应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TRC加固隧道衬砌的合理数值模型并开展加固参数优化分析。结果表明:TRC加固隧道衬砌的最大界面应力出现在加固层端部,并沿着加固层迅速降低;TRC适合加固处于大偏心受压的衬砌截面,偏心距越大,增强效果越明显;采用提高纤维编织网用量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加固效果,但是增强趋势呈现出减弱趋势;隧道衬砌前期受力对加固效果存在负面影响,前期受力越大,加固效果越弱;采用TRC抑制衬砌张拉裂缝扩展的效果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界面性能 数值分析 加固参数 裂缝
下载PDF
改性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 被引量:8
20
作者 尹世平 李耀 +1 位作者 刘鸣 杨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9-616,626,共9页
为研究掺入聚乙烯醇(PVA)纤维的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对加固钢筋混凝土(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共制作了7根钢筋混凝土柱.其中,1根为对比柱,4根方形柱,1根圆柱,1根矩形柱.除对比柱外,其余6根钢筋混凝土柱均采用TRC加固.通过对7根试... 为研究掺入聚乙烯醇(PVA)纤维的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对加固钢筋混凝土(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共制作了7根钢筋混凝土柱.其中,1根为对比柱,4根方形柱,1根圆柱,1根矩形柱.除对比柱外,其余6根钢筋混凝土柱均采用TRC加固.通过对7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了不同PVA纤维掺量和截面形式下各试件的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TRC能够有效约束RC柱核心混凝土,掺入一定体积掺量的PVA纤维后,TRC的限裂效果进一步增强,提高了加固柱的开裂荷载和峰值荷载;PVA纤维体积掺量在0.5%以内时,加固柱的延性得到改善,刚度退化速率减慢,耗能能力增强,但随着体积掺量继续增大,延性和耗能能力均有所降低,刚度退化速率增大;TRC加固圆柱的承载能力较低,但延性、刚度退化以及耗能能力均优于其他两种截面形式的TRC加固柱.PVA纤维体积掺量在0.5%以内较为合理,且TRC加固后圆柱的抗震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柱 聚乙烯醇纤维 截面形式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