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型式复合地基试验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明华 龙军 +2 位作者 张玲 马缤辉 何腊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1-618,共8页
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并完成了土工格室加筋垫层、砂井、散体材料桩、柔性桩等九组复合地基模型试验,并对其加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加筋垫层的设置可扩散上部荷载,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土工格室的加强效果优于土工格栅;桩... 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并完成了土工格室加筋垫层、砂井、散体材料桩、柔性桩等九组复合地基模型试验,并对其加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加筋垫层的设置可扩散上部荷载,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土工格室的加强效果优于土工格栅;桩体复合地基须考虑群桩效应的影响,其承载能力明显好于加筋垫层复合地基;不同加载范围下桩和土体的承载能力发挥程度不同,单桩加载下桩体承载能力发挥较三桩、七桩加载时大,碎石桩桩顶桩土应力比>碎石桩+土工格栅>碎石桩+土工格室,而柔性桩+土工格室的桩顶桩土应力比>柔性桩+土工格栅>柔性桩;砂井和各种型式的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底桩土应力比在1左右,各种型式的柔性桩桩底桩土应力比较大,最大达24;软基浅部较深部孔隙水压力大、消散速度快;桩体复合地基孔隙水压力较土工格室复合地基和软土地基小,砂井和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排水速度明显快于柔性桩复合地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模型试验 桩体 水平加筋垫层 作用效果
下载PDF
电动拖拉机试验台开发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辉松 朱思洪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0-164,共5页
为了对新开发的电动拖拉机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本研究根据各项性能测试的试验要求,开发了电动拖拉机试验台。基于试验台模块化设计思想,分别设计了试验台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加载模块以及装夹装置;电源模块主要由电动拖拉机所用电池... 为了对新开发的电动拖拉机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本研究根据各项性能测试的试验要求,开发了电动拖拉机试验台。基于试验台模块化设计思想,分别设计了试验台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加载模块以及装夹装置;电源模块主要由电动拖拉机所用电池组及电源管理系统组成,驱动模块由电动拖拉机所用驱动电机及调速系统组成,加载模块则由磁粉制动器组成,装夹装置则由一些支架、夹紧机构组成。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了试验台虚拟测控系统,系统不仅具有数据采集、分析功能,还能够通过数据采集卡的输出通道控制加载模块。以研制的电动拖拉机为测试对象,进行了驱动轮输出特性及模拟作业等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台功能全,不仅能够测试电动拖拉机各组成部件的输出特性、传递效率,还能测试电动拖拉机整车模拟作业性能,测控系统既可检测驱动和加载部件转矩、转速、电压、电流等12个信号,还能用来控制加载载荷。本研究所开发的试验台运行稳定,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拖拉机 试验台 模拟作业 模块化
下载PDF
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于进江 程谦恭 +1 位作者 李成辉 文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81-2889,共9页
结合潮汕车站软基处理工程设置监测断面,埋设相关监测仪器,对桩-网复合地基上部路堤填土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深部分层沉降、深部水平位移、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土工格栅伸长量等的变化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加载初期,桩间土和桩... 结合潮汕车站软基处理工程设置监测断面,埋设相关监测仪器,对桩-网复合地基上部路堤填土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深部分层沉降、深部水平位移、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土工格栅伸长量等的变化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加载初期,桩间土和桩顶土的应力都存在一个迅速增大的过程,但桩顶土应力增大的速率要大于桩间土应力增大的速率;当填土达到一定高度时,桩间土应力出现极值,产生的土拱效应会使4桩中心处的应力小于2桩中心处的应力值;管桩的轴力、摩阻力和地层情况密切相关,且均随时间、荷载的增加而增大;地基分层沉降的速率与路堤填土的速率呈正相关,沉降量的大小与地层深度和地层特征有关;土工格栅的拉伸位移量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其增长速率经历了由慢到快再到缓的过程;地基水平位移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大,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管桩有效地限制了地基的水平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试验 深厚软土 桩-网复合地基 工作机制
下载PDF
冲击器性能测试方法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志强 宋嘉宁 +2 位作者 卜艳 杨景轩 谭力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简述了冲击器性能对冲击旋转钻井技术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在冲击器的研究和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冲击器的几种主要测试方法,包括应力波法、光电位移微分法、电磁感应法、触点法、气压法、高速摄影法,及各种方法的测试原理和存... 简述了冲击器性能对冲击旋转钻井技术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在冲击器的研究和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冲击器的几种主要测试方法,包括应力波法、光电位移微分法、电磁感应法、触点法、气压法、高速摄影法,及各种方法的测试原理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各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冲击器活塞运动学规律的测试对冲击器的研究、设计和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今后冲击器测试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器 性能测试 冲击功 冲击频率
下载PDF
台阶运动负荷前后唾液睾酮和皮质醇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孔兆伟 田时佳 蒙自奋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3期30-34,共5页
通过对10名普通健康男大学生安静状态下及两种运动负荷后唾液睾酮、唾液皮质醇和RPE(主观体力感觉)表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发现:运动后,唾液睾酮水平升高,唾液皮质醇无显著变化但有升高趋势。RPE等级升高。结果表明:两次台阶运动负... 通过对10名普通健康男大学生安静状态下及两种运动负荷后唾液睾酮、唾液皮质醇和RPE(主观体力感觉)表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发现:运动后,唾液睾酮水平升高,唾液皮质醇无显著变化但有升高趋势。RPE等级升高。结果表明:两次台阶运动负荷后,唾液睾酮、唾液皮质酸及RPE表可作为评定运动疲劳的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试验 运动负荷 疲劳 唾液睾酮 唾液皮质醇
原文传递
FT&MEDB服务器的工作模式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曹玉林 马建萍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8-340,F0003,共4页
在讨论数据库服务器结构的基础上,根据FT&MEDB系统结构设计方案,给出了FT&MEDB服务器的工作模式设计,在所设计的工作模式下,给出了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连接方式,并简明阐述了FT&MEDB系统所选用的应用服务器体系结构。
关键词 飞行试验与测试工程数据库 试飞 系统结构 工作模式 服务器
下载PDF
不同工作状态下增压锅炉的抗冲击特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姚熊亮 冯麟涵 张阿漫 《中国舰船研究》 2008年第4期26-32,共7页
舰用增压锅炉是舰船动力系统的重要装置,目前对其抗冲击特性分析研究很少。采用时域模拟方法,对某船用增压锅炉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冲击响应特性进行数值冲击试验。分析增压锅炉结构冲击响应随载荷参数的变化规律,考虑不同工作状态下内压... 舰用增压锅炉是舰船动力系统的重要装置,目前对其抗冲击特性分析研究很少。采用时域模拟方法,对某船用增压锅炉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冲击响应特性进行数值冲击试验。分析增压锅炉结构冲击响应随载荷参数的变化规律,考虑不同工作状态下内压对增压锅炉冲击响应的影响,并分析增压锅炉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抗冲击极限变化特性,旨在对增压锅炉抗冲击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锅炉 数值试验 抗冲击特性 工作状态
下载PDF
如何加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兵 《湖北体育科技》 2007年第5期538-539,共2页
《标准》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 《标准》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 测试 工作
下载PDF
高液限粘土压实性能的试验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江 张荣堂 严东方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6-319,共4页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高液限粘土的压实性能和最佳压实状态,结合路基工艺实验成果,提出直接利用高液限粘土修筑公路路基的质量控制标准.以福建厦门集美大道高液限粘土为例,经室内试验和现场工艺试验系统分析认为,浸水加利福尼亚承载比(CBR...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高液限粘土的压实性能和最佳压实状态,结合路基工艺实验成果,提出直接利用高液限粘土修筑公路路基的质量控制标准.以福建厦门集美大道高液限粘土为例,经室内试验和现场工艺试验系统分析认为,浸水加利福尼亚承载比(CBR)大于3,只适用于下路堤的填筑,其压实度标准K≥94%.按6种击实功组合,对不同含水量的高液限粘土进行了系列化浸水CBR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压实状态下,随着水质量分数的逐渐增大,所采用的击实功宜相应减小,通过水的质量分数和击实功的适当控制,高液限粘土可用于拟建道路的下路堤填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液限粘土 加利福尼亚承载比实验 水的质量分数 击实功 最佳压实状态
下载PDF
基于岗位核心能力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霖娟 林昆 《软件》 2020年第10期286-288,共3页
针对传统高职“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程学习与岗位脱节的问题,分析软件测试岗位能力和工作过程,提出教学时应以岗位核心能力为中心确定教学目标,依托实践项目,围绕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制定测试任务开展课堂教学。
关键词 软件测试 岗位能力 工作过程 测试任务 课程设计 教学实践
下载PDF
论如何加强试验检测以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忠 《交通标准化》 2013年第3期65-68,共4页
针对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切身体会,就目前形势下如何加强试验检测工作、确保公路工程质量等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试验检测 公路 工程质量
下载PDF
Quickly obtaining densely dispersed coherent particles in steel matrix and its related mechanical property
12
作者 Xiaoxiao Wang Qingsong Hu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Densely distributed coherent nanoparticles(DCN)in steel matrix can enhance the work-hardening ability and ductility of steel simultaneously.All the routes to this end can be generally classified into the liquid-solid ... Densely distributed coherent nanoparticles(DCN)in steel matrix can enhance the work-hardening ability and ductility of steel simultaneously.All the routes to this end can be generally classified into the liquid-solid route and the solid-solid route.However,the formation of DCN structures in steel requires long processes and complex steps.So far,obtaining steel with coherent particle enhancement in a short time remains a bottleneck,and some necessary steps remain unavoidable.Here,we show a high-efficiency liquid-phase refining process reinforced by a dynamic magnetic field.Ti-Y-Mn-O particles had an average size of around(3.53±1.21)nm and can be obtained in just around 180 s.These small nanoparticles were coherent with the matrix,implying no accumulated dislocations between the particles and the steel matrix.Our findings have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improving material machining capacity,creep resistance,and radiation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ritic steels coherent particles MICROSTRUCTURE compression test work hardening
冲击螺杆钻具结构设计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华 李军 +2 位作者 张鹏翔 汪伟 查春青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5,共7页
为了高效钻进硬岩地层,将螺杆钻具的大扭矩与轴向冲击工具的高频低幅冲击特性相结合,研制了一种冲击螺杆钻具。在工具结构原理讨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轴向冲击短节的冲锤运动控制方程,分析了冲锤的运动特性,并以工具冲击功和最大能量利用... 为了高效钻进硬岩地层,将螺杆钻具的大扭矩与轴向冲击工具的高频低幅冲击特性相结合,研制了一种冲击螺杆钻具。在工具结构原理讨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轴向冲击短节的冲锤运动控制方程,分析了冲锤的运动特性,并以工具冲击功和最大能量利用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主要工具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冲锤往复运动过程为加速度逐渐减小的非线性加速运动,节流喷嘴直径和冲锤运动行程是影响冲击功的主要因素,而冲锤质量、承压面积和腔体通孔面积是次要因素。节流喷嘴直径和冲锤承压面积是影响最大能量利用率的主要因素;而冲锤运动行程、冲锤质量和腔体通孔面积是次要因素。所得结论可为对冲击螺杆钻具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和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螺杆钻具 运动特性 正交试验 冲击功 最大能量利用率
下载PDF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桥的荷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杰 周晓根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63-68,共6页
以佛山市某粘贴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桥为背景,运用MIDAS/Civil 2012有限元软件,按照梁格法建立计算模型,通过对T梁桥粘贴碳纤维板加固后进行的荷载试验,将实测数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从而对加固后T梁桥的工作性能进行分析。结... 以佛山市某粘贴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桥为背景,运用MIDAS/Civil 2012有限元软件,按照梁格法建立计算模型,通过对T梁桥粘贴碳纤维板加固后进行的荷载试验,将实测数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从而对加固后T梁桥的工作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粘贴碳纤维板加固后能满足设计荷载等级要求,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为同类型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桥承载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T梁桥 荷载试验 工作性能
下载PDF
DM4.5/10.5-L1动力猫道的研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春宝 杨海刚 +2 位作者 祝贺 王耀华 赵亮亮 《机械工程师》 2016年第9期178-180,共3页
DM 4.5/10.5-L1动力猫道是结合国内外油田钻机实际钻井工况而研制的管柱输送设备。介绍了该动力猫道的主要技术参数、主要部件、关键技术及试验情况等。结合试验情况阐明了该动力猫道结构参数合理、性能先进、布局紧凑、安装、拆卸、维... DM 4.5/10.5-L1动力猫道是结合国内外油田钻机实际钻井工况而研制的管柱输送设备。介绍了该动力猫道的主要技术参数、主要部件、关键技术及试验情况等。结合试验情况阐明了该动力猫道结构参数合理、性能先进、布局紧凑、安装、拆卸、维护方便等特点,完全能够满足钻机管柱输送作业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猫道 研制 试验 输送作业
下载PDF
MMH钻井液的国内首次钻井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渝江 周后永 舒大友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2年第3期44-47,54,共5页
关键词 钻井试验 混合 金属 氢氧化物 流变学 钻井泥浆
下载PDF
主变压器程控试验台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亚彬 杨镇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7年第6期73-76,共4页
主变压器现场试验项目较多,需采用多种仪器设备进行测试,同时需多次更换试验接线,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应用了主变压器现场程控试验台,采用1套专用高压线连接主变压器与试验台,在试验台上通过控制程序切换线路完成各项试验检... 主变压器现场试验项目较多,需采用多种仪器设备进行测试,同时需多次更换试验接线,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应用了主变压器现场程控试验台,采用1套专用高压线连接主变压器与试验台,在试验台上通过控制程序切换线路完成各项试验检测。简化了试验步骤,减少了试验人员,降低了因试验人员更换试验接线而引起的安全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变压器程控试验台 试验接线 安全风险 工作效率
下载PDF
接地网故障诊断测试方案的自动生成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健 李腾 +3 位作者 倪云峰 卢伟 王森 李志忠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78-1582,共5页
为了方便接地网故障诊断,探讨了接地网完备测试方案的自动生成方法。在给定激励位置的条件下,先构造冗余的测试方案以确保测试的完备性,然后在确保完备性的前提下逐渐减少冗余的电压量测位置以减少测试工作量。在激励位置未知的情况下,... 为了方便接地网故障诊断,探讨了接地网完备测试方案的自动生成方法。在给定激励位置的条件下,先构造冗余的测试方案以确保测试的完备性,然后在确保完备性的前提下逐渐减少冗余的电压量测位置以减少测试工作量。在激励位置未知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在度大的节点之间进行激励,在得到完备的测试方案后,逐渐减少冗余的电压量测位置,从而得到激励位置移动和电压测试工作量尽量小的完备测试方案。以一个60支路的实验接地网为例进行了说明,结果表明所建议的方法能够自动得到具有较少测试工作量的完备测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网 腐蚀故障诊断 可测性 测试方案 算法 测试工作量
下载PDF
Fe-Mn-C-Al系TWIP钢拉伸过程中的加工硬化行为
19
作者 彭松 王荣吉 +2 位作者 周童 王志宇 毛亮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3,共6页
对退火后Fe-Mn-C-Al系孪生诱发塑性(TWIP)钢进行不同变形量(1.5%,4.0%,39.0%,47.0%,52.0%,62.0%)的室温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该钢在拉伸过程中的加工硬化行为及显微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增加,TWIP钢奥氏体晶粒内部开始出现形变... 对退火后Fe-Mn-C-Al系孪生诱发塑性(TWIP)钢进行不同变形量(1.5%,4.0%,39.0%,47.0%,52.0%,62.0%)的室温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该钢在拉伸过程中的加工硬化行为及显微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增加,TWIP钢奥氏体晶粒内部开始出现形变孪晶,且密度不断提高,变形机制由位错滑移变为孪生和位错共同作用,拉伸断口呈典型韧性断裂特征;试验钢弹性变形阶段短暂,无明显的屈服平台和物理屈服点,塑性变形阶段存在长加工硬化过程;试验钢的加工硬化率先随真应变增加而急剧下降,此时加工硬化机制以位错强化为主,随着真应变继续增加,加工硬化率增加,在应变为0.55时达到峰值,后趋于平缓,加工硬化机制主要为孪晶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P钢 拉伸试验 加工硬化 显微组织
下载PDF
Appraisal of th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An Introduction 被引量:4
20
作者 濮实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SCIE 2017年第4期452-453,共2页
Th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POA) has been developed over a decade. It is driven by the need to improve English classroom instruc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Wen, 2016). It is also motivated by the ... Th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POA) has been developed over a decade. It is driven by the need to improve English classroom instruc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Wen, 2016). It is also motivated by the aspiration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other similar pedagogical contexts outside China. A volume of research has been done by Wen Qiufang and her research team, to formulate the theory of POA and to test its effectiveness in classroom pedagogy (e.g. Wen, 2016, 2015; Yang, 2015; Zhang, 2015). At the moment, the POA is still at an early stage of theory building and almost all empirical research is done in the Chinese contex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is theory and to make it intelligible to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 a one-day symposium was held in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on May 15, 2017. The symposium was entitled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forum on innovativ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Appraisal of the POA'. In the forum, leading expert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were invited to discus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POA and the direction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he symposium was the first attempt for the POA research team to discuss its latest work with international scholars. This Viewpoint section collects the responses of four exper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symposium, listed in alphabetical order. The collection of articles covers three topics related to the POA: its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its use for teacher training, and its research. Alister Cumming is Professor Emeritus and the former Head of the 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on Languages and Literaci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His article focuses primarily on POA research as an exemplary case of design-based research. Rod Ellis is Research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Education at Curtin University, Australia. He discusses POA in terms of pedagogy, teacher training and research, with both critiques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Paul Kei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POA) has been developed over a decade. It is driven by the need to improve English classroom instruc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Wen 2016). It is also motivated by the aspiration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other similar pedagogical contexts outside China. A volume of research has been done by Wen Qiufang and her research team to formulate the theory of POA and to test its effectiveness in classroom pedagogy (e.g. Wen 2016 2015 Yang 2015 Zhang 2015). At the moment the POA is still at an early stage of theory building and almost all empirical research is done in the Chinese contex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is theory and to make it intelligible to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 a one-day symposium was held in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on May 15 2017. The symposium was entitled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forum on innovativ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Appraisal of the POA'. In the forum leading expert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were invited to discuss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POA and the direction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he symposium was the first attempt for the POA research team to discuss its latest work with international scholars. This Viewpoint section collects the responses of four exper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symposium listed in alphabetical order. The collection of articles covers three topics related to the POA: its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its use for teacher training and its research. Alister Cumming is Professor Emeritus and the former Head of the 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on Languages and Literaci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His article focuses primarily on POA research as an exemplary case of design-based research. Rod Ellis is Research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Education at Curtin University Australia. He discusses POA in terms of pedagogy teacher training and research with both critiques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Paul Kei Ma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