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芎嗪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κB表达与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汪燕 马传荣 +3 位作者 贺国芳 方建国 杜光 姜汉英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后肾功能、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川芎嗪处理组,化学法检测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浓度以及左肾组织中...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后肾功能、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川芎嗪处理组,化学法检测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浓度以及左肾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HE染色后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测定肾组织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川芎嗪15,30,45 mg.kg-1剂量于缺血前静脉注射均能降低再灌注时肾脏组织中NF-κB的表达,抑制诱生型NOS(iNOS)活性、降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其中以15 mg.kg-1作用最为显著。结论川芎嗪15,30,45mg.kg-1剂量均能减轻肾缺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的表达、降低iNOS活性有关,且该作用与川芎嗪的剂量相关,以15 mg.kg-1剂量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因子-KB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余乐涵 赵小曼 +2 位作者 李华 曾昭建 万福生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特点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 min,再灌注180 min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川芎嗪保护组(IR+TMP)在结扎冠脉前30 min腹腔注射川芎嗪(20 mg/kg)。以TUNEL法检测细...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特点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 min,再灌注180 min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川芎嗪保护组(IR+TMP)在结扎冠脉前30 min腹腔注射川芎嗪(20 mg/kg)。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分析Fas、FasL、Capase-8及Capase-3蛋白表达,荧光分析法测定Capase-3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组(IR)心肌细胞凋亡指数23.47±3.88较对照组0.41±0.03有显著性升高(P<0.01),Fas、FasL、Capase-8、Capase-3蛋白及Capase-3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川芎嗪保护组(IR+TMP)心肌细胞凋亡指数1.81±0.25较IR组23.47±3.882有显著性降低(P<0.05),Fas、FasL、Capase-8、Capase-3蛋白及Capase-3活性均显著性低于IR组(P均<0.01)。结论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数有明显的增多;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Fas死亡受体通路的信号转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川芎嗪 信号转导 FAS基因 心肌
下载PDF
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商进春 徐凤珍 《西部医学》 2009年第3期388-389,共2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川芎嗪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ET水平、24h尿蛋白定量、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与对...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川芎嗪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ET水平、24h尿蛋白定量、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川芎嗪治疗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T水平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减少,血液流变学发生变化。结论川芎嗪治疗使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减少24h尿蛋白定量,改善血液流变性,有助于延缓DN微血管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川芎嗪 内皮素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马传荣 汪燕 +3 位作者 贺国芳 方建国 杜光 姜汉英 《中国药师》 CAS 2007年第11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川芎嗪(tertramethylpyrazine,TMP)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川芎嗪对肾脏组织发挥保护作用的最佳浓度。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检测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用药组(川芎嗪15,3...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川芎嗪(tertramethylpyrazine,TMP)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川芎嗪对肾脏组织发挥保护作用的最佳浓度。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检测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用药组(川芎嗪15,30,45,60,90 mg·kg^(-1))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观察肾组织形态并测定其中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性。结果:15 mg·kg^(-1)和30 mg·kg^(-1)组川芎嗪显著降低肾组织内iNOS的活性,降低血浆Cr和BUN水平,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程度,以15 mg·kg^(-1)最为显著;45 mg·kg^(-1)组血Cr和BUN水平及肾小管坏死程度低于模型组,但高于假手术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60 mg·kg^(-1)组和90 mg·kg^(-1)组血Cr和BUN反而上升,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比模型组明显加重,肾组织内iNOS较模型组变化不明显。结论:合适剂量(15~45 mg·kg^(-1))的川芎嗪可以通过降低iNOS活性,保护缺血再灌注肾功能,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以15 mg·kg^(-1)最为显著,随剂量增加保护作用减弱。而较高浓度(45~90 mg·kg^(-1))川芎嗪失去对缺血再灌注肾脏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缺血再灌注损伤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川芎嗪改善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树森 郑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63-669,共7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线粒体自噬的相关性。方法48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TMP(10,15和20 mg·kg^-1)组和正常+TMP(15 mg·kg^-1)组。通过夹闭双侧肾动脉45 ...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线粒体自噬的相关性。方法48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TMP(10,15和20 mg·kg^-1)组和正常+TMP(15 mg·kg^-1)组。通过夹闭双侧肾动脉45 min再灌注30 min制备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模型+TMP(10,15和20 mg·kg^-1)组大鼠于夹闭双侧肾动脉45 min再灌注30 min后一次性ip给予不同剂量的TMP;正常+TMP(15 mg·kg^-1)组于开腹刺激75 min后一次性ip给予TMP 15 mg·kg^-1。给予TMP 24 h后,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中肌酐(Cr)含量;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血清中尿素氮(BUN)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ST-1法检测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BA法检测肾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激酶1(PINK1)和E3泛素连接酶(Park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r,BUN及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中PINK1和Park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TMP组大鼠血清中Cr,BUN及TNF-α含量未见明显变化;肾组织匀浆中SOD活性和MDA含量无明显变化;肾组织中PINK1和Parkin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与模型组相比,模型+TMP组大鼠血清中Cr,BUN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肾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中PINK1和Park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HE染色结果显示,TMP可明显改善I/R引起的大鼠肾小管细胞肿胀、排列紊乱和蛋白管型等,细胞形态明显好转。结论TMP对I/R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损伤、促进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急性肾损伤 线粒体自噬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激酶1 E3泛素连接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川芎嗪眼用乳剂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甘良春 彭熙琳 +2 位作者 郭丹丹 李元波 刘晏春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08-610,共3页
目的:制备川芎嗪(TMP)眼用乳剂。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油相浓度、乳化剂浓度、投药量、乳化时间和高压匀质工艺、灭菌工艺,以确定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通过测定pH值、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TMP含量评价其质量。结果:选取的油相浓... 目的:制备川芎嗪(TMP)眼用乳剂。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油相浓度、乳化剂浓度、投药量、乳化时间和高压匀质工艺、灭菌工艺,以确定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通过测定pH值、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TMP含量评价其质量。结果:选取的油相浓度为15%、乳化剂的浓度为1.5%、投药量为每100mL乳剂投300mgTMP、乳化时间为5min,高压匀质工艺为15000psi压力下匀质5次,灭菌条件为121℃、15min热压灭菌;制得的样品pH平均值为6.8,平均粒径为(273±2)nm,平均Zeta电位为(-26.6±0.4)mV,平均包封率为(59.9±1.3)%,TMP平均含量为(2.98±0.01)mg·mL-1。结论:优选的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眼用乳剂 制备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