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速度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旭东
付方雪
+6 位作者
杨新建
吴中学
陈东
陈洪
胡继良
吴耀晨
罗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8-500,F002,共4页
目的:探讨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动脉瘤生长、破裂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结合顶端动脉瘤的医学影像,对动脉瘤内血液流动行数值模拟。结果:脉动状态下每个心动周期里,在0~0.4s内速度变化最剧烈,在动脉...
目的:探讨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动脉瘤生长、破裂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结合顶端动脉瘤的医学影像,对动脉瘤内血液流动行数值模拟。结果:脉动状态下每个心动周期里,在0~0.4s内速度变化最剧烈,在动脉分叉处形成涡运动。通过瘤颈进入动脉瘤内时,血流速度骤减,在动脉瘤中央形成涡,速度逐渐减小并可能静止。瘤顶血流速度很小甚至静止。结论:顶端动脉瘤血流动力过程复杂,血管分叉处涡运动剧烈;瘤颈速度在0~0.5s内剧烈变化,受到血流的冲击瘤颈扩大使瘤生长;破裂主要在瘤顶,但是瘤顶速度很小甚至静止,瘤壁在血流冲击下的振荡是破裂的因素之一。速度是危险因子之一,0~0.5s是危险时间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端动脉瘤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压力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旭东
胡继良
+1 位作者
吴耀晨
杨新健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动脉瘤的生长、破裂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计算瘤体力学(CFD)软件结合顶端动脉瘤的医学影像,对动脉瘤内血液流动行数值模拟。结果流场压力呈周期性变化,压力剧烈变化的时间窗为0~0.62T (T为周...
目的探讨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动脉瘤的生长、破裂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计算瘤体力学(CFD)软件结合顶端动脉瘤的医学影像,对动脉瘤内血液流动行数值模拟。结果流场压力呈周期性变化,压力剧烈变化的时间窗为0~0.62T (T为周期),与速度剧烈变化时间窗一致;动脉瘤内各处压力周期变化与流场的周期变化一致;每一个具体的时刻,流场压力分布不均衡。结论压力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子之一,压力急剧变化的时间窗是0~0.62T,与流场速度急剧变化窗一致,是动脉瘤破裂的的危险窗。每一个时刻动脉瘤流场内压力分布不均衡。CFD数值模拟是一种反映动脉瘤血流动力学较好的方法,能为动脉瘤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较好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端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数值模拟
计算瘤体力学软件
医学影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犬末端型颈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启弘
周良辅
+3 位作者
龚建秋
戴建华
张小军
张新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 建立犬颈总动脉 (CCA)末端型囊状动脉瘤 (AN)模型 ,评价微弹簧圈行动脉瘤腔栓塞前后影像学、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运用改进的显微外科技术制作 7个CCA末端型动脉瘤 ,术后7~ 14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磁共振成像 (MRI)、磁共...
目的 建立犬颈总动脉 (CCA)末端型囊状动脉瘤 (AN)模型 ,评价微弹簧圈行动脉瘤腔栓塞前后影像学、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运用改进的显微外科技术制作 7个CCA末端型动脉瘤 ,术后7~ 14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磁共振成像 (MRI)、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IADSA)检查 ,进行动脉瘤模型的计算机流体力学 (CFD)模拟分析。以微弹簧圈 (MC)紧密填塞动脉瘤并再次进行上述检查和病理分析。结果 所有模型均获得成功 ,MC瘤腔栓塞能取得良好效果。DSA结合无创影像学可以提高对动脉瘤的诊断和全面认识 ,血流动力学分析能模仿出犬颈部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论 该模型是进行AN血管内栓塞治疗研究的理想模型 ;非DSA的影像设备检查对AN的栓塞前后的评价具有无创、可重复、显示清楚的特点 ;CFD研究显示 ,对于动脉瘤血流流入道的治疗干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瘤
微弹簧圈栓塞
无创
微弹簧圈
影像学
DSA
血流动力学
诊断
治疗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犬与兔两种顶端动脉瘤模型的建立与比较
被引量:
1
4
作者
许孝飞
吴日乐
+5 位作者
刘爱华
姜鹏
彭汤明
郭社卫
钱增辉
吴中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31-1832,共2页
目的 建立犬与兔两种顶端动脉瘤模型并比较.方法 分别选用10条犬和25只兔,采用血管移植法结合酶诱导法分别制成犬与兔的顶端动脉瘤模型.结果 建立犬顶端动脉瘤模型10个,1例术后1d破裂,犬动脉瘤模型建立术后的直径为(5.20±0.37) m...
目的 建立犬与兔两种顶端动脉瘤模型并比较.方法 分别选用10条犬和25只兔,采用血管移植法结合酶诱导法分别制成犬与兔的顶端动脉瘤模型.结果 建立犬顶端动脉瘤模型10个,1例术后1d破裂,犬动脉瘤模型建立术后的直径为(5.20±0.37) mm(n=10),术后3周动脉瘤直径为(5.42±0.42) mm(n =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兔顶端动脉瘤模型25个,3例分别于术后1、14、16d破裂,兔动脉瘤模型建立术后的直径为(2.10 ±0.22) mm(n=25),术后3周动脉瘤直径为(3.02±0.36) mm(n =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移植法结合酶诱导法制作动脉瘤模型成功率高、成本低,在形态、病理方面与临床动脉瘤更加相似.犬动脉瘤模型手术耐受力强、存活率高,适合行造影及介入栓塞实验.兔动脉瘤模型具有自发生长、自发破裂的生物学特点,适合进行组织学和病理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
兔
顶端动脉瘤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题名
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速度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旭东
付方雪
杨新建
吴中学
陈东
陈洪
胡继良
吴耀晨
罗琪
机构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8-500,F00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0200289)
文摘
目的:探讨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动脉瘤生长、破裂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结合顶端动脉瘤的医学影像,对动脉瘤内血液流动行数值模拟。结果:脉动状态下每个心动周期里,在0~0.4s内速度变化最剧烈,在动脉分叉处形成涡运动。通过瘤颈进入动脉瘤内时,血流速度骤减,在动脉瘤中央形成涡,速度逐渐减小并可能静止。瘤顶血流速度很小甚至静止。结论:顶端动脉瘤血流动力过程复杂,血管分叉处涡运动剧烈;瘤颈速度在0~0.5s内剧烈变化,受到血流的冲击瘤颈扩大使瘤生长;破裂主要在瘤顶,但是瘤顶速度很小甚至静止,瘤壁在血流冲击下的振荡是破裂的因素之一。速度是危险因子之一,0~0.5s是危险时间窗。
关键词
顶端动脉瘤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Keywords
terminal
aneurysm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318.0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压力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旭东
胡继良
吴耀晨
杨新健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出处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22-224,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30200289)
北京市自然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7022008)
北京市科委资助项目(H020820950130)
文摘
目的探讨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动脉瘤的生长、破裂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计算瘤体力学(CFD)软件结合顶端动脉瘤的医学影像,对动脉瘤内血液流动行数值模拟。结果流场压力呈周期性变化,压力剧烈变化的时间窗为0~0.62T (T为周期),与速度剧烈变化时间窗一致;动脉瘤内各处压力周期变化与流场的周期变化一致;每一个具体的时刻,流场压力分布不均衡。结论压力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子之一,压力急剧变化的时间窗是0~0.62T,与流场速度急剧变化窗一致,是动脉瘤破裂的的危险窗。每一个时刻动脉瘤流场内压力分布不均衡。CFD数值模拟是一种反映动脉瘤血流动力学较好的方法,能为动脉瘤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较好的帮助。
关键词
顶端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数值模拟
计算瘤体力学软件
医学影像学
Keywords
terminal
aneurysm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R739.4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犬末端型颈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启弘
周良辅
龚建秋
戴建华
张小军
张新元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系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57-6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 0 40 0 45 8)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 ( 2 0 0 40 3 5 118)
文摘
目的 建立犬颈总动脉 (CCA)末端型囊状动脉瘤 (AN)模型 ,评价微弹簧圈行动脉瘤腔栓塞前后影像学、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运用改进的显微外科技术制作 7个CCA末端型动脉瘤 ,术后7~ 14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磁共振成像 (MRI)、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IADSA)检查 ,进行动脉瘤模型的计算机流体力学 (CFD)模拟分析。以微弹簧圈 (MC)紧密填塞动脉瘤并再次进行上述检查和病理分析。结果 所有模型均获得成功 ,MC瘤腔栓塞能取得良好效果。DSA结合无创影像学可以提高对动脉瘤的诊断和全面认识 ,血流动力学分析能模仿出犬颈部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论 该模型是进行AN血管内栓塞治疗研究的理想模型 ;非DSA的影像设备检查对AN的栓塞前后的评价具有无创、可重复、显示清楚的特点 ;CFD研究显示 ,对于动脉瘤血流流入道的治疗干预 。
关键词
颈动脉瘤
微弹簧圈栓塞
无创
微弹簧圈
影像学
DSA
血流动力学
诊断
治疗
实验研究
Keywords
terminal
aneurysm
Animal
model
Embolization
with
Microcoils
mages
Hemodynamics
分类号
R54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犬与兔两种顶端动脉瘤模型的建立与比较
被引量:
1
4
作者
许孝飞
吴日乐
刘爱华
姜鹏
彭汤明
郭社卫
钱增辉
吴中学
机构
包头医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出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31-1832,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901557)
北京市高层次卫生人才资助项目(2011-3-036)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资助项目(2007A043)
文摘
目的 建立犬与兔两种顶端动脉瘤模型并比较.方法 分别选用10条犬和25只兔,采用血管移植法结合酶诱导法分别制成犬与兔的顶端动脉瘤模型.结果 建立犬顶端动脉瘤模型10个,1例术后1d破裂,犬动脉瘤模型建立术后的直径为(5.20±0.37) mm(n=10),术后3周动脉瘤直径为(5.42±0.42) mm(n =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兔顶端动脉瘤模型25个,3例分别于术后1、14、16d破裂,兔动脉瘤模型建立术后的直径为(2.10 ±0.22) mm(n=25),术后3周动脉瘤直径为(3.02±0.36) mm(n =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移植法结合酶诱导法制作动脉瘤模型成功率高、成本低,在形态、病理方面与临床动脉瘤更加相似.犬动脉瘤模型手术耐受力强、存活率高,适合行造影及介入栓塞实验.兔动脉瘤模型具有自发生长、自发破裂的生物学特点,适合进行组织学和病理学研究.
关键词
犬
兔
顶端动脉瘤
模型
动物
Keywords
Canines
Rabbits
terminal
aneurysm
Model,
animal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速度分析
陈旭东
付方雪
杨新建
吴中学
陈东
陈洪
胡继良
吴耀晨
罗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压力分析
陈旭东
胡继良
吴耀晨
杨新健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犬末端型颈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的实验研究
王启弘
周良辅
龚建秋
戴建华
张小军
张新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犬与兔两种顶端动脉瘤模型的建立与比较
许孝飞
吴日乐
刘爱华
姜鹏
彭汤明
郭社卫
钱增辉
吴中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