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使用主值空间表示的各向同性塑性本构方程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明祥
-
机构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6-353,共8页
-
文摘
针对各向同性材料,在内变量为标量的假定下,应用张量函数表示定理给出了其塑性应变增量的不变性表示,它的3个不可约基张量取决于应力张量、相互正交且共主轴.建立3个基张量构成的张量子空间与三维主值空间的对应关系,将共主轴的张量采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矢量描述,矢量在不同坐标系下的分量均为张量的一组不可约不变量.定义塑性应变增量对应的矢量为内变量增量,使用张量函数表示理论得到,内变量演化方程除取决于应力对应的矢量和内变量本身外,还取决于应力增量在张量子空间中的投影,该投影就是应力对应矢量的增量,因此,本构方程归结为确定主值空间中矢量之间的关系.最后表明,三维主值空间与张量子空间中的流动法则是等价的.
-
关键词
内变量
不变量
Lode角
张量函数表示定理
本构方程
塑性势
流动法则
-
Keywords
internal variable,invariants, Lode angle, tensor function representation theorem, constitu tive equations, plastic potential, flow rule
-
分类号
O344.1
[理学—固体力学]
-
-
题名基于内变量和张量函数表示定理的本构方程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陈明祥
汪碧飞
-
机构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7-402,共6页
-
文摘
针对各向同性材料,基于张量函数表示定理,建立了本构关系的张量不变性表示,其中,3个不可约基张量取决于应力的0~2次幂,且相互正交,3个系数由塑性应变增量和应力的不变量表示。基于塑性应变增量的不变量定义内变量,本构关系归结为确定内变量的演化。使用张量函数表示定理,给出了内变量演化方程的一般表达式,它取决于应力不变量的增量,因而与主轴旋转无关。讨论了如何根据试验资料和引入适当的假定,确定具体的演化方程。通过与塑性势理论和多重屈服面理论进行比较,表明所建模型是这些理论的最一般表示,且简捷直观、使用方便。
-
关键词
内变量
张量函数表示定理
本构方程
塑性势
各向同性
屈服面
-
Keywords
internal variable
tensor function representation theorem
constitutive equations
plastic potential
isotropy
yield surface
-
分类号
O344
[理学—固体力学]
-
-
题名基于中间构形的大变形弹塑性模型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孟春宇
汤正俊
陈明祥
-
机构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191,共10页
-
文摘
在大变形弹塑性本构理论中,一个基本的问题是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分解.通常采用两种分解方式,一是将变形率(或应变率)加法分解为弹性和塑性两部分,其中,弹性变形率与Kirchhoff应力的客观率通过弹性张量联系起来构成所谓的次弹性模型,而塑性变形率与Kirchhoff应力使用流动法则建立联系;另一种是基于中间构形将变形梯度进行乘法分解,它假定通过虚拟的卸载过程得到一个无应力的中间构形,建立所谓超弹性–塑性模型.研究了基于变形梯度乘法分解并且基于中间构形的大变形弹塑性模型所具有的若干性质,包括:在不同的构形上,塑性旋率的存在性、背应力的对称性、塑性变形率与屈服面的正交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使用张量函数表示理论,建立了各向同性函数的若干特殊性质,并导出了张量的张量值函数在中间构形到当前构形之间进行前推后拉的简单关系式.然后,基于这些特殊性质和关系式,从热力学定律出发,建立模型在不同构形上的数学表达,包括客观率表示的率形式和连续切向刚度等,从而获得模型所具有的若干性质.最后,将模型与4种其他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
关键词
大变形弹塑性模型
变形梯度乘法分解
张量函数表示理论
本构关系
基于中间构形
-
Keywords
large deformation elastoplastic model
deformation gradient multiplicative decomposition
tensor function representation theorem
constitutive relation
in the intermediate configuration
-
分类号
O33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