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3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26
1
作者 傅开元 马绪臣 +3 位作者 张震康 周彦恒 田岳红 赵燕平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 探讨如何采用客观定量的方法评价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 ,TMD)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和Helkimo临床检查功能障碍指数 ,定量计算每例患者 (共 60... 目的 探讨如何采用客观定量的方法评价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 ,TMD)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和Helkimo临床检查功能障碍指数 ,定量计算每例患者 (共 60例 )的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 ,评价不同检查者获得的各项指数的一致性 ,并应用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定量评价TMD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不同检查者获得的各项Fricton紊乱指数值相近 ;②Fricton紊乱指数可明确反映TMD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治疗后临床功能的改善。结论 评价TMD功能障碍程度或评价TMD治疗效果宜避免使用非客观的、描述性的报告 ,Fricton紊乱指数是一方便且有效的客观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 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 颞下颌关节障碍 TMD Helkimo临床检查功能障碍指数
原文传递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1
2
作者 陈明 曾祥发 +6 位作者 赵充 吴少雄 黄晓延 韩非 罗伟 卢泰祥 崔念基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1-653,共3页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情况,探讨影响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的有关因素。方法:选择352例常规分割放疗结束后≥6个月的鼻咽癌病例,所有病例颞颌关节受照总剂量为51.90~78.89 Gy,总疗程35~141天...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情况,探讨影响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的有关因素。方法:选择352例常规分割放疗结束后≥6个月的鼻咽癌病例,所有病例颞颌关节受照总剂量为51.90~78.89 Gy,总疗程35~141天。以门齿距为观察张口困难的指标,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张口困难发生率与颞颌关节受照剂量关系采用二元曲线拟合,多变量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全组张口困难发生率58.5%,重度张口困难发生率7.1%;颞颌关节受照剂量为51. 90-60. 00 Gy、> 60. 00~70. 00 Gy、> 70. 00~78. 89 Gy的病人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 46.4%、 53 5%和 62. 3%(P=0. 050);放疗后坚持张口锻炼和未锻炼者发生率分别为51. 6%和 61. 7%(P=0.028);年龄≤42岁组和>42岁组发生率分别为54.1%和62.75(P=0.040);颌关节受照剂量、张口锻炼与否和年龄大小是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鼻咽癌病人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生率较高,颞颌关节受照剂量、张口锻炼和病人年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鼻咽靶区全部剂量都从两颞侧给予的照射方式应设法予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颞颌关节 放射损伤
下载PDF
包括下颌骨的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4
3
作者 周学军 赵志河 +1 位作者 赵美英 樊瑜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在计算机上建立包括下颌骨及其完整牙列的颞下颌关节(TMJ)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方法:采用活体人颅为标本,用CT断层扫描技术、图形数字化等方法在计算机上建模,采用柔索约束、受压间隙元等形式进行边界约束。结果:建立了包... 目的:在计算机上建立包括下颌骨及其完整牙列的颞下颌关节(TMJ)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方法:采用活体人颅为标本,用CT断层扫描技术、图形数字化等方法在计算机上建模,采用柔索约束、受压间隙元等形式进行边界约束。结果:建立了包括下颌骨的TMJ有限元模型,颞下颌关节区根据同龄人的结构形态和力学参数增加了髁突软骨和关节盘结构,同时采用了柔索约束模拟咀嚼肌肉、韧带的约束,在牙合面用间隙元模拟对颌牙的约束。结论:建立的包括下颌骨及其完整牙列的TMJ三维正交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采用柔索、间隙元为边界条件,将大大提高模型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健康成年人颞下颌关节间隙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测量分析 被引量:58
4
作者 王瑞永 马绪臣 +1 位作者 张万林 柳登高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获得50名健康成年人100侧颞下颌关节(temporo mandibular joint,TMJ)关节间隙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值,并对髁突位置进行分析。方法:对经过严格筛选、符合试验设计的50名健康成年人100... 目的:获得50名健康成年人100侧颞下颌关节(temporo mandibular joint,TMJ)关节间隙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值,并对髁突位置进行分析。方法:对经过严格筛选、符合试验设计的50名健康成年人100侧颞下颌关节行CBCT扫描,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使用5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对CBCT图像矢状位关节中间层面关节间隙进行定量测量研究,并对这些测量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获得了5种不同测量方法CBCT图像关节间隙测量值。3种线距定量测量方法均表明关节前间隙和后间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9,P值均大于0.05);双侧关节前、上、后间隙测量结果对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0,P值均大于0.05);5种测量方法双侧关节间隙ln(P/A)值间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t≤0.74,P值均>0.05)。结论:在CBCT图像上,5种测量方法均显示髁突基本位于关节窝的中央位置,左右基本对称,但有一定的变异范围。CBCT检查可以准确地反映颞下颌关节关节间隙情况,在与颞下颌关节间隙改变相关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锥形束CT 关节间隙
下载PDF
咬合与髁状突形态的对称性间的相关关系解剖学 被引量:45
5
作者 王美青 姚秀芳 +2 位作者 颜朝云 张旻 黄城外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 :探讨髁状突形态对称性与咬合对称性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观察 3 2具颅骨的咬合关系 ,并根据是否存在产生不对称的非轴向咬合力的咬合关系而将其分为咬合对称组 ( 17例 )、咬合轻度不对称组 ( 6例 )和咬合明显不对称组 ( 9例 ) ... 目的 :探讨髁状突形态对称性与咬合对称性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观察 3 2具颅骨的咬合关系 ,并根据是否存在产生不对称的非轴向咬合力的咬合关系而将其分为咬合对称组 ( 17例 )、咬合轻度不对称组 ( 6例 )和咬合明显不对称组 ( 9例 )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咬合 :①第三磨牙伸长 ;②因后牙缺失久未修复而导致的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的继发性错牙合 ;③后牙反牙合或锁牙合。髁状突形态对称性也分为对称 ( 12例 )、轻度不对称 ( 15例 )和明显不对称 ( 5例 ) ,并用游标卡尺 (精度 0 .0 2mm)测量其内外径和前后径。结果 :①咬合对称程度与双侧髁状突对称程度有密切关系 ,即咬合对称者 ,双侧髁状突对称的比例比较高 ,咬合不对称者 ,其髁状突也多不对称 ;②髁状突大小的差异 ,主要表现为内外径的差异 ,可能系样本的问题 ,前后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 ;③咬合正常者 ,双侧髁状突形态不仅基本对称 ,而且其 12侧髁状突的形态也基本一致。结论 :咬合对称性与双侧髁状突形态对称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髁状突不对称的显著表现是内外径明显差异。此特点可能是咬合异常易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 下颌骨髁状突 牙HE 解剖 对称性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常规MRI检查规范及关节盘移位诊断标准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43
6
作者 傅开元 胡敏 +5 位作者 余强 杨驰 程勇 龙星 张志光 刘洪臣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08-612,共5页
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专业委员会召集相关专家进行研讨,对颞下颌关节常规MRI检查规范及关节盘移位的MRI诊断标准达成初步一致意见,供国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盘移位 磁共振成像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牙颌面锥形束CT与普通X线检查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孟娟红 张万林 +2 位作者 柳登高 赵燕平 马绪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比较牙颌面专用锥形束CT(CBCT)与普通X线检查曲面体层片、许勒位片、经咽侧位片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0例(511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用牙颌面专用CBCT行颞下颌关节检查,与普通X线检查曲面体层、许勒位、... 目的:比较牙颌面专用锥形束CT(CBCT)与普通X线检查曲面体层片、许勒位片、经咽侧位片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0例(511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用牙颌面专用CBCT行颞下颌关节检查,与普通X线检查曲面体层、许勒位、经咽侧位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判断其与CBCT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对骨质变化情况进行分类。结果:(1)骨关节病的发生率:男性、女性分别为59.04%和69.66%,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曲面断层和经咽侧位与CBCT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准确性分别为90.64%和94.10%;而许勒位与CBCT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准确性为86.97%。(3)CBCT检查显示骨关节病中骨质硬化的比例最高,为39.86%,其次骨质增生为28.18%,骨皮质模糊为18.90%。结论:CBCT可以在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以及多个层面上准确地反映髁突在关节窝中位置及其骨质改变情况,在颞下颌关节病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曲面断层和经咽侧位片亦可较好地显示颞下颌关节骨质病变,而许勒位片则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渐进性咬合紊乱导致兔髁突退行性变的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陈金武 王美青 刘晓东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3-105,I005,共4页
目的 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是否可导致兔髁突软骨退行性变。方法  2 7只 5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随机分为渐进性咬合紊乱组 (A组 )、操作对照组 (B组 )和空白对照组 (C组 )。A组动物以正畸用橡皮圈分别将一侧上颌和对侧下颌第一前磨牙... 目的 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是否可导致兔髁突软骨退行性变。方法  2 7只 5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随机分为渐进性咬合紊乱组 (A组 )、操作对照组 (B组 )和空白对照组 (C组 )。A组动物以正畸用橡皮圈分别将一侧上颌和对侧下颌第一前磨牙向近中牵拉 ,以形成上下牙不吻合接触的咬合紊乱 ;B组作结扎钢丝操作对照 ,不牵拉。分别在 6月龄、7月龄、8月龄时取材 ,各时间点每组取材 3只实验动物 ,对双侧髁突作组织学观察和测量。结果 B、C两组髁突软骨表现无明显差异 ,A组有明显随时间延长而加重的退行性变 ,表现为髁突前、中部软骨变薄 ,肥大层软骨不连续 ,局部组织纤维化 ;髁突后部软骨增厚 ,增殖层未成熟细胞比例增加。结论 渐进性咬合紊乱可导致兔髁突软骨退行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性咬合紊乱 髁突退行性变 动物实验 咬合力 颞下颌关节
原文传递
应用锥形束CT诊断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探讨 被引量:39
9
作者 傅开元 张万林 +2 位作者 柳登高 陈慧敏 马绪臣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 CT(cone beam CT,CBCT)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临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炎)、不可复(可复)性盘前移位伴骨关节病患者共48例(96侧关节)。48例同时拍摄经咽侧位 X 线平片和 CBCT,比较两种 X 线... 目的探讨锥形束 CT(cone beam CT,CBCT)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临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炎)、不可复(可复)性盘前移位伴骨关节病患者共48例(96侧关节)。48例同时拍摄经咽侧位 X 线平片和 CBCT,比较两种 X 线检查方法的病变检出率、医师判断的重复性和一致性。结果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X 线表现分为6型:髁突表面皮质骨模糊消失型(Ⅰ型)、表面缺损破坏型(Ⅱ型)、髁突磨平型(Ⅲ型)、骨质硬化型(Ⅳ型)、骨质增生型(Ⅴ型)、囊样变型(Ⅵ型)。CBCT 的检出率分别为65.63%、37.50%、27.08%、31.25%、28.13%、1.04%;经咽侧位 X 线平片的检出率分别为52.08%、19.79%、32.29%、23.96%、12.50%、2.08%。对每一型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同一医师两次判断或不同医师之间,对Ⅰ、Ⅱ型病变的评判,经咽侧位 X线平片和 CBCT 均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 值大于0.60。结论除Ⅲ型外,CBCT 对每一类型的病变均有很高的检出率,所显示的病变及其部位清晰、明确。CBCT 清晰的病变影像、明确的病变部位和显示多层面病变的优势,使其有望成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判定病变程度、预后以及药物治疗后效果的定量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病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渐进性咬合紊乱导致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实验研究初探 被引量:25
10
作者 元方 王美青 +2 位作者 颜朝云 姚秀芳 黄城外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对颞下颌关节的致病意义。方法:4只成年猴,2只实验组,2只空白对照组。实验组猴拔除一侧上颌第一磨牙和对侧下颌第一磨牙,将所拔牙邻牙向拔牙缺隙处对牵,造成局部上下咬合关系不密合,分别于6、8个月后取双侧颞下... 目的: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对颞下颌关节的致病意义。方法:4只成年猴,2只实验组,2只空白对照组。实验组猴拔除一侧上颌第一磨牙和对侧下颌第一磨牙,将所拔牙邻牙向拔牙缺隙处对牵,造成局部上下咬合关系不密合,分别于6、8个月后取双侧颞下颌关节作HE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主要变化是实验6个月时髁状突肥大层细胞增殖活跃,但软骨层变薄;8个月时髁状突表面软骨层变得更薄,且各层排列紊乱,表面纤维增生,并形成纤维乳突状结构跌入深层组织,肥大带变薄或消失,仅可见散在的软骨细胞或细胞团,骨小梁排列紊乱,并观察到显微骨折现象。关节盘后带见到软骨细胞团和钙化现象。关节窝变化较小。结论:初步论证了“渐进性咬合紊乱可以导致猴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变”的观点,但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病 He紊乱 实验研究
下载PDF
54例正常人双侧颞下颌关节CBCT测量值分析 被引量:34
11
作者 曹均凯 王照五 +2 位作者 刘洪臣 胡敏 姜华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CB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对成年人两侧颞下颌关节进行多项指标数据测量分析。方法:在TMJ成像与测量技术的基础上,筛选出正常成人54例,通过严格的TMJ临床检查确定为健康关节,利用Newtom 9000 CBCT对其ICP位颞... 目的:探讨应用CB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对成年人两侧颞下颌关节进行多项指标数据测量分析。方法:在TMJ成像与测量技术的基础上,筛选出正常成人54例,通过严格的TMJ临床检查确定为健康关节,利用Newtom 9000 CBCT对其ICP位颞下颌关节进行成像后测量分析。结果:在轴位测得髁状突水平角以及单侧髁状突距矢状中线的距离;平行于髁状突长轴的斜位,测髁状突长轴径,垂直角度,沿髁状突长轴顶内外极间任意角间隙宽度;垂直于髁状突长轴的斜位测量关节髁状突前中后任意角间隙宽度,关节凹深度和前斜面角度关节颈厚度;矢状位测关节髁状突前中后任意角间隙宽度,关节凹深度和前斜面角度关节颈厚度。结论:正常成人双侧髁状突位置及关节窝形态性别差异不明显,双髁状突位置及关节窝形态基本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CT CBCT测量值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任浙平 李先明 +4 位作者 钟鹤立 刘雅洁 吴超权 胡岳然 陈善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04-505,508,共3页
目的 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情况 ,探讨影响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有关因素。方法 15 8例鼻咽癌患者中 32例用 8MV X线照射 ,5 5例用 6MV X线照射 ,71例用60 Coγ线照射 ,鼻咽原发病灶均采用面颈联合野常规分割照射 ,总剂量在DT( 6 ... 目的 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情况 ,探讨影响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有关因素。方法 15 8例鼻咽癌患者中 32例用 8MV X线照射 ,5 5例用 6MV X线照射 ,71例用60 Coγ线照射 ,鼻咽原发病灶均采用面颈联合野常规分割照射 ,总剂量在DT( 6 5~ 80 )Gy总治疗时间 5 0~ 6 0天。以门齿距为观察张口困难的指标 ,用SOMA标准判定张口困难的程度。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全组张口困难发生率 2 4 .7% ,其中重度张口困难发生率为 0 .7%。放疗剂量为DT <70Gy、( 70~ 75 )Gy和 >75Gy的病人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 11.2 %、2 6 .2 %和 4 0 .9% (P <0 .0 5 )。年龄 <4 6岁者和 >4 6岁者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 17.8%和 31.7% (P <0 .0 5 )。坚持张口锻练者和未坚持张口锻练者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2 0 .7%和 31.2 % (P <0 .0 5 )。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是较常见的后遗症 ,一般发生在放疗后 3年内 ,重度张口困难发生率较低。颞颌关节和咀嚼肌群受照剂量、患者年龄和放疗后是否坚持张口锻练是主要影响因素。选用超高能X线 ( 15MV或 18MV)照射一定比例的剂量可以减少颞颌关节和咀嚼肌群受照剂量 ,可能是减少张口困难发生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颞颌关节 放射损伤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锥形束CT检查规范及诊断标准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31
13
作者 傅开元 胡敏 +5 位作者 余强 杨驰 程勇 龙星 张志光 刘洪臣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13-616,共4页
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及学专业委员会召集相关专家研讨,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锥形束CT检查规范及诊断标准达成初步一致意见,供国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退行性关节病 骨关节病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髁状突骨折与颞颌关节骨性强直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6
14
作者 吴汉江 朱兆夫 +1 位作者 李运良 吴湘卿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 探讨髁状突骨折与发生颞颌关节骨性强直的关系。方法 对 2 8例有髁状突骨折病史的颞颌关节骨性强直患者 ,术前拍颞下颌骨全景X线片 ,CT横断或冠状扫描 ,部分病侧同时行二维和三维重建 ,并与外伤后X线片对照。在施行颞颌关节成形... 目的 探讨髁状突骨折与发生颞颌关节骨性强直的关系。方法 对 2 8例有髁状突骨折病史的颞颌关节骨性强直患者 ,术前拍颞下颌骨全景X线片 ,CT横断或冠状扫描 ,部分病侧同时行二维和三维重建 ,并与外伤后X线片对照。在施行颞颌关节成形关节重建术中 ,采用颧弓根水平高位截骨 ,探查髁状突和关节盘的存在。结果  2 8例伤后的X线片均提示 :发生颞颌关节强直的病例为髁状突高位 (囊内 )横断骨折。而且 ,髁状突骨折块移位大 ,下颌升支明显上移。术前冠状CT显示髁状突移位于关节骨性强直区的内侧 ,上移的下颌升支与关节窝骨性融合。术中探查发现 2 0例 2 2侧有明显移位的完整的髁状突和关节盘。结论 在髁状突颈部高位 (囊内 )横断骨折病例 ,若髁状突骨折块发生严重移位、脱出关节窝外 ,可同时伴发关节盘移位。而下颌升支则在升颌肌群牵引下明显上移 ,形成对关节窝的继发损伤 ,最终导致颞颌关节骨性强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骨折 颞下颌关节 关节强直
下载PDF
人颞下颌关节CT三维重建及其有限元实体建模 被引量:19
15
作者 胡凯 荣起国 +2 位作者 方竞 叶惠义 刘洪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由活体直接获得人颞下颌关节(包括下颌骨、关节盘及关节结节)的三维影像,以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材料与方法:利用AutoCAD软件及螺旋CT扫描技术与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相结合,将CT扫描图像转换为可用于有限元实... 目的:由活体直接获得人颞下颌关节(包括下颌骨、关节盘及关节结节)的三维影像,以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材料与方法:利用AutoCAD软件及螺旋CT扫描技术与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相结合,将CT扫描图像转换为可用于有限元实体建模的数字图像。结果: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与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比较,几何相似性与还原性良好,材料构造合理,并由此建立了理想的人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借助于螺旋CT扫描及Auto-CAD软件在活体建立人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是切实可行的,结果是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CT 三维重建 实体建模
下载PDF
牵引成骨技术治疗小下颌畸形伴OSAS效果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18
16
作者 唐友盛 高益鸣 +3 位作者 沈国芳 邱蔚六 卢晓峰 徐竹梅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1,I001,共4页
目的 分析评价下颌骨牵引延长技术治疗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后 ,患者上呼吸道、睡眠呼吸暂停指数及血氧的变化。方法对 5例小下颌畸形伴OSAS患者应用口内型牵引器行下颌骨牵引成... 目的 分析评价下颌骨牵引延长技术治疗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后 ,患者上呼吸道、睡眠呼吸暂停指数及血氧的变化。方法对 5例小下颌畸形伴OSAS患者应用口内型牵引器行下颌骨牵引成骨延长下颌骨体、前伸下颌骨、扩大咽腔。结果  5例下颌骨体最大牵引幅度为 2 4 40mm ,最小牵引幅度 8 5 0mm。在小颌畸形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 ,患者咽腔扩大 ,睡眠呼吸暂停指数明显下降 ,血氧饱和度显著上升。最长随访时间 11个月 ,无复发。牵引过程中未出现牵引器松脱、未成骨或骨缝过早联合等现象。结论 与以往的小下颌畸形伴OSAS的手术治疗相比 ,下颌骨牵引延长术不但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避免了植骨及由此带来的供、受区并发症 ,而且其下颌前移、咽腔扩大的效果更为明显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下颌畸形 呼吸暂停 睡眠性 牵引成骨术
原文传递
口腔修复中的咬合接触问题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美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7-561,共5页
咬合接触问题是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其内容涉及多个口腔临床学科,其中口腔修复学是最早研究咬合接触问题的学科之一。口腔修复中的咬合接触问题包括静态咬合接触(主要是牙尖交错时的咬合接触)和动态咬合接触(主要是咀嚼运动中的咬合接... 咬合接触问题是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其内容涉及多个口腔临床学科,其中口腔修复学是最早研究咬合接触问题的学科之一。口腔修复中的咬合接触问题包括静态咬合接触(主要是牙尖交错时的咬合接触)和动态咬合接触(主要是咀嚼运动中的咬合接触)等内容,不仅修复体需要满足有关要求,基牙也同样需要满足这些要求。因此修复治疗从基牙预备时开始,就应当特别关注咬合接触问题,以确保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咬合 修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调查 被引量:23
18
作者 许卫华 马绪臣 +1 位作者 郭传瑸 吴任刚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通过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进行分析,了解其精神心理状态。方法338例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颞下颌关节病及口颌面痛诊治中心的TMD患者填写SCL-90,采用t检验和单组设计定量资料的多元方差分析... 目的通过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进行分析,了解其精神心理状态。方法338例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颞下颌关节病及口颌面痛诊治中心的TMD患者填写SCL-90,采用t检验和单组设计定量资料的多元方差分析,将患者和普通人群的SCL-90各因子得分进行比较。结果①TMD患者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敌意、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普通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伴有精神心理障碍的TMD患者比例为23%;③对338份患者SCL-90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出可靠系数为0·958。结论我国TMD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问题不容忽视。SCL-90作为判断TMD患者是否伴有某些精神心理障碍的量表,在我国同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心理学 症状自评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患者 精神心理障碍 精神心理状态 颞下颌关节病 多元方差分析
原文传递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相关疼痛与年龄、性别及骨关节病影像学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24
19
作者 赵燕平 马绪臣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57-758,共2页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相关疼痛和年龄、性别及骨关节病(OA)影像学改变的关系。方法1206例TMD患者根据年龄、性别、是否疼痛及影像学改变分组;计算颅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MD相关疼痛女性多...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相关疼痛和年龄、性别及骨关节病(OA)影像学改变的关系。方法1206例TMD患者根据年龄、性别、是否疼痛及影像学改变分组;计算颅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MD相关疼痛女性多见,45岁以下各年龄组间C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OA影像学改变发生率高于男性(P〈0.001)。结论TMD相关疼痛和OA影像学改变易发生于女性,临床病例中16~30岁女性患者最多,并存在TMD相关疼痛和OA影像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面部疼痛 骨关节病
原文传递
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与微型钛内固定系统对下颌骨骨折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邱勋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8期6155-6160,共6页
背景: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植入后患者恢复较好,且效果与微型钛内固定相似,并且由于其可吸收性,不会作为异物长期存在体内,无需二次手术,并且不影响骨的应力,不会出现骨组织萎缩的现象,并发症较传统金属内固定少。目的:比较微型钛内... 背景: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植入后患者恢复较好,且效果与微型钛内固定相似,并且由于其可吸收性,不会作为异物长期存在体内,无需二次手术,并且不影响骨的应力,不会出现骨组织萎缩的现象,并发症较传统金属内固定少。目的:比较微型钛内固定系统与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对下颌骨骨折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9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固定所用材料不同分为微型钛组与生物可吸收组。微型钛组患者采用微型钛固定系统内固定骨折,生物可吸收组患者采用生物可溶性微型接骨板内固定骨折部位。结果与结论:生物可吸收组患者内固定后3个月骨折稳定的良好率明显高于微型钛组;微型钛组患者内固定后颞下颌关节功能和内固定后1年髁状突移动的幅度明显高于可吸收组。结果说明2种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均有良好临床疗效。但微型钛内固定操作简单,稳定性较好,可吸收性内固定可以减少异物对机体的反应防止骨质疏松,联合颌间牵引后其稳定性也较为理想。因此临床应用哪一种材质进行内固定应视病变情况及患者意愿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 骨折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微型钛内固定系统 生物可吸收性微型接骨板 骨折稳定性 下颌骨骨折 髁状突移动度 颞下颌关节功能 骨质疏松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