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北油田缝内转向压裂暂堵剂评价实验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雄 王晓之 +4 位作者 郭天魁 赵海洋 李兆敏 杨斌 曲占庆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0-176,共7页
缝内暂堵压裂是开发断溶体油藏的关键技术之一,该工艺可以使新裂缝在已压出裂缝的其他位置起裂,从而大幅度提高井周弱势通道的动用程度,增加裂缝复杂度,达到增产的目的。顺北油田奥陶系油藏埋深大,缝洞特征明显,温度可达到160℃,导致普... 缝内暂堵压裂是开发断溶体油藏的关键技术之一,该工艺可以使新裂缝在已压出裂缝的其他位置起裂,从而大幅度提高井周弱势通道的动用程度,增加裂缝复杂度,达到增产的目的。顺北油田奥陶系油藏埋深大,缝洞特征明显,温度可达到160℃,导致普通可降解型堵剂快速失效,为此优选了一种油溶性树脂粉,开发了一种自降解颗粒。基于桥堵机理明确了粒径配比和有效暂堵厚度要求,对堵剂稳定性及高温下的降解、吸水后的膨胀情况进行了评价;通过改进的驱替装置对堵剂在裂缝中形成的暂堵隔板强度进行了评价;最后反向注入,记录解堵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油溶性树脂粉不溶于水和酸、碱,但任何温度下都可溶于油,厚度为14 cm的油溶性树脂粉暂堵隔板在不同粒径颗粒质量比为1.0∶2.0∶2.3时,可耐受10 MPa的压力;A型自降解颗粒不溶于酸、碱、盐,且不溶于油,在高温油相或水相中均可自我降解,厚度为16 cm的A型自降解颗粒暂堵隔板在不同粒径自降解颗粒质量比为1.0∶1.3时,可耐受10 MPa的压力。该研究成果为顺北油田提供了2种暂堵压裂时使用的暂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压裂 暂堵剂 颗粒暂堵 暂堵强度评价 物理模型试验 顺北油田
下载PDF
暂堵剂形状对裂缝封堵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许江文 张谷畅 +3 位作者 李建民 王涛 程家麒 王博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2-847,共6页
水平井多级压裂过程中,压裂液倾向于流入优势射孔簇,造成段内改造不均。裂缝暂堵是解决该难题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尚未明确暂堵剂形状对裂缝封堵的影响规律,造成裂缝封堵效果不稳定。文中首先利用高承压裂缝封堵实验装置,考虑裂缝宽度、... 水平井多级压裂过程中,压裂液倾向于流入优势射孔簇,造成段内改造不均。裂缝暂堵是解决该难题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尚未明确暂堵剂形状对裂缝封堵的影响规律,造成裂缝封堵效果不稳定。文中首先利用高承压裂缝封堵实验装置,考虑裂缝宽度、裂缝壁面形态和暂堵剂配方,深入研究了暂堵剂形状对裂缝封堵的影响规律;然后进一步利用可视化粗糙迂曲裂缝暂堵剂运移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形状暂堵剂的运移及架桥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裂缝壁面形态及裂缝宽度下,纤维封堵比粉末起压速度更快;2)相同裂缝壁面形态下,裂缝宽度较小时,球形颗粒架桥封堵快,裂缝宽度较大时,圆柱形颗粒架桥封堵快;3)相同暂堵剂配方下,裂缝宽度较小时,不同裂缝壁面形态下起压速度差异不大,但裂缝宽度较大时,裂缝壁面形态对起压速度影响较大;4)暂堵剂架桥封堵经历纤维或粉末逐步吸附在裂缝表面、裂缝过流断面减小、颗粒暂堵剂架桥、纤维或粉末填充、形成致密封堵层5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压裂 暂堵剂形状 封堵规律 粗糙迂曲 可视化
下载PDF
新型可溶暂堵绳结性能及应用研究
3
作者 郑健 罗鑫 +4 位作者 岳文翰 肖勇军 陈智 刘丙晓 古志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74-279,共6页
为考察暂堵绳结尺寸对封堵性能的影响,以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熔融纺丝制备暂堵绳结,考察了暂堵绳结直径、尾翼长度和尾翼条数对其封堵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PGA/PLA质量比对暂堵绳结降解性能和承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考察暂堵绳结尺寸对封堵性能的影响,以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熔融纺丝制备暂堵绳结,考察了暂堵绳结直径、尾翼长度和尾翼条数对其封堵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PGA/PLA质量比对暂堵绳结降解性能和承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条件下,随绳结尺寸增加封堵率整体呈先提高再稳定后降低的规律,当绳结直径大于18 mm、尾翼条数超过6条、尾翼长度在35~50 mm范围内时封堵性能最佳;绳结降解率随PGA/PLA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大,绳结承压能力与PGA/PLA质量比成反比,当PGA/PLA质量比为80/20时,绳结在清水中26 h完全溶解,在0.1%滑溜水和30000 mg/L的盐水中23 h降解率可达100%,承压能力在PGA/PLA质量比为50/50时可达5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醇酸 绳结尺寸 封堵性能 暂堵压裂 水平井 页岩气藏
下载PDF
暂堵压裂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旭达 荣新明 +2 位作者 刘洋 杜勋 丁文刚 《化工管理》 2022年第4期67-70,84,共5页
暂堵转向压裂是提高储层改造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已在国内取得广泛应用。如何高效、准确的封堵地层是该技术的关键,根据现场施工条件以及地质条件的不同可以选择进行裂缝暂堵或者炮眼暂堵,为对地层产生良好的封堵效果,有必要对加深对... 暂堵转向压裂是提高储层改造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已在国内取得广泛应用。如何高效、准确的封堵地层是该技术的关键,根据现场施工条件以及地质条件的不同可以选择进行裂缝暂堵或者炮眼暂堵,为对地层产生良好的封堵效果,有必要对加深对裂缝及炮眼的暂堵机理的认识。因此,文章结合国内通过室内实验手段以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裂缝及炮眼暂堵机理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裂缝及炮眼暂堵机理的研究现状、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转向压裂 裂缝暂堵 炮眼暂堵 室内实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水平井暂堵分段缝间干扰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博 周福建 +3 位作者 邹雨时 高李阳 胡佳 古小龙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6-509,共4页
为了研究暂堵分段压裂过程中的缝间干扰问题,文中给出了模拟裂缝扩展的基本方程,以及使用桁架模型模拟先压裂缝支撑开度的方法,介绍了扩展有限元方法模拟裂缝扩展的原理与优势。基于XFEM-based CZM(扩展有限元与内聚区模型相结合)和ABAQ... 为了研究暂堵分段压裂过程中的缝间干扰问题,文中给出了模拟裂缝扩展的基本方程,以及使用桁架模型模拟先压裂缝支撑开度的方法,介绍了扩展有限元方法模拟裂缝扩展的原理与优势。基于XFEM-based CZM(扩展有限元与内聚区模型相结合)和ABAQUS(有限元模拟器),文中建立了二维暂堵分段缝间干扰数值模型,并初步模拟了暂堵分段过程中先压支撑裂缝对周围位移场、应力场以及裂缝扩展形态的影响,为后续开展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方法与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分段压裂 裂缝扩展 XFEM—based CZM 桁架模型
下载PDF
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用暂堵剂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肖沛瑶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10期1-5,24,共6页
暂堵转向压裂技术适用于不同地层条件下的储层改造,现已在国内取得广泛应用。根据不同作业地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暂堵剂暂封堵目的层内高渗孔道是该技术的关键,有必要加深对现有各类压裂用暂堵剂的认识以便在应用时能够做出正确选择,因此... 暂堵转向压裂技术适用于不同地层条件下的储层改造,现已在国内取得广泛应用。根据不同作业地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暂堵剂暂封堵目的层内高渗孔道是该技术的关键,有必要加深对现有各类压裂用暂堵剂的认识以便在应用时能够做出正确选择,因此,结合压裂用暂堵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可从固体、液体、气体这三种不同的物质状态出发,根据压裂暂堵剂在实验条件下表观形态的不同将其分为固体暂堵剂、液体暂堵剂和泡沫暂堵剂,并分析了它们的暂堵机理、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转向压裂 暂堵剂分类 现场应用 综述
下载PDF
威荣页岩气田水平井套变段暂堵分段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兴文 刘琦 +2 位作者 栗铁锋 尹琅 邱玲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58,共4页
威荣页岩气田页岩气井套变频发,2017~2020年采用泵送桥塞分段压裂19口水平井,有9口井发生不同程度套变,导致桥塞不能被泵送到设计位置,严重影响改造的充分程度和压后产能,为此急需开展新技术攻关,解决套变后的分段改造难题。文章通过一... 威荣页岩气田页岩气井套变频发,2017~2020年采用泵送桥塞分段压裂19口水平井,有9口井发生不同程度套变,导致桥塞不能被泵送到设计位置,严重影响改造的充分程度和压后产能,为此急需开展新技术攻关,解决套变后的分段改造难题。文章通过一系列技术攻关形成了暂堵分段压裂工艺技术,该技术将套变段一次性全部射开,采用多次暂堵工艺,实现分段压裂。以套变井WY43-1井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和裂缝起裂规律研究,明确了合理的射孔簇数和暂堵压裂次数。通过暂堵参数优化和室内实验,明确了暂堵材料的用量和性能要求。WY43-1井套变段共开展18次压裂,12次暂堵,从压裂施工特征和裂缝监测来看,套变段获得了较为充分的改造,压后取得较好产能。该技术对套变复杂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有效提高储层的改造充分程度,可在威荣气田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套变 暂堵分段压裂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暂堵坐封机制与可控暂堵压裂工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绍鹏 李常兴 +3 位作者 周鹏 蓝宝锋 蔡灿 钟涛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2-438,共7页
水平井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是页岩气增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采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与离散元方法(DEM)相结合的数值建模方法,研究了水平井暂堵转向压裂技术中暂堵球在井筒中的运移规律以及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建立DEM-DDPM耦合模型... 水平井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是页岩气增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采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与离散元方法(DEM)相结合的数值建模方法,研究了水平井暂堵转向压裂技术中暂堵球在井筒中的运移规律以及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建立DEM-DDPM耦合模型发现,施工排量、暂堵球密度、暂堵球直径和压裂液黏度是影响暂堵球坐封效果的主要因素。模拟结果表明:当施工排量在4~6 m^(3)/min时,暂堵球的密度小于或等于流体密度;射孔炮眼磨蚀率在6.15%以内可以有效提高封堵效率;同时,随着压裂液黏度的增加,封堵效率先升后降。该研究结果对于优化水平井压裂暂堵球用量以及施工工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转向压裂 暂堵球 运移 DEM-DDPM耦合 坐封
下载PDF
水平井全井多级暂堵转向分段重复压裂工艺试验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魏天超 刘宇 +2 位作者 于英 李永环 张洪涛 《采油工程》 2018年第4期7-10,77-78,共5页
针对低渗透油田重复压裂施工无法进行机械分段压裂的问题,开展了全井多级暂堵转向分段重复压裂工艺研究。考虑耐温、可降解和封堵能力优选出Biovert NWB暂堵剂,并确定了暂堵剂用量和转向次数等施工参数,同时优化了压裂施工管柱。结合现... 针对低渗透油田重复压裂施工无法进行机械分段压裂的问题,开展了全井多级暂堵转向分段重复压裂工艺研究。考虑耐温、可降解和封堵能力优选出Biovert NWB暂堵剂,并确定了暂堵剂用量和转向次数等施工参数,同时优化了压裂施工管柱。结合现场施工控制方法,选取X井进行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重复压裂后初期日产液量是压裂前的14.3倍,定产日产液量为4. 33t,日产油量为1.55t,取得良好效果。全井多级暂堵转向分段重复压裂工艺解决了水平井由于固井质量差无法进行机械分段压裂的问题,经过验证,该工艺可在同类型井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重复压裂 暂堵转向压裂 优化设计 有效吸液孔数
原文传递
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暂堵转向工艺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邦春 邱毅 +1 位作者 范利群 阳大祥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8年第5期83-86,共4页
苏里格气田纵向上存在多套砂体储层及厚层砂体储层,为了减少压裂次数、降低压裂成本,同时不降低压裂改造效果,后期改造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暂堵转向压裂工艺。通过压裂后在套管内进行交叉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来评价压裂缝缝高及流体渗流能... 苏里格气田纵向上存在多套砂体储层及厚层砂体储层,为了减少压裂次数、降低压裂成本,同时不降低压裂改造效果,后期改造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暂堵转向压裂工艺。通过压裂后在套管内进行交叉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来评价压裂缝缝高及流体渗流能力,以及通过生产测井来定量计算储层改造后的产出,可以有效评价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在油气储层段的改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转向压裂 交叉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 生产测井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低压漏失井增产技术实践及认识
11
作者 陈建达 廖如刚 +1 位作者 胡韵 王倩雯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年第5期60-64,共5页
建南飞三储层为海相碳酸盐岩气葳,属低压(压力系数0.6~0.8MPa/100m)、低孔(孔隙度1.5%~2.8%)、低渗(渗透率(0.01~2.26)×10^(-3)μm^2)的裂缝—孔隙气藏,不进行大规模的措施改造,无法获得工业气流。特别是因钻井泥浆漏失严重,且... 建南飞三储层为海相碳酸盐岩气葳,属低压(压力系数0.6~0.8MPa/100m)、低孔(孔隙度1.5%~2.8%)、低渗(渗透率(0.01~2.26)×10^(-3)μm^2)的裂缝—孔隙气藏,不进行大规模的措施改造,无法获得工业气流。特别是因钻井泥浆漏失严重,且裸眼完井的Jxx-5井,酸压时如何在解除泥浆污染的基础上,更有效地提高酸液对裸眼井段的酸处理能力,为现场施工设计提出了苛刻要求。现场应用表明:暂堵多级注入转向深度酸压技术对低压漏失井的开采具有一定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南气田 碳酸盐岩气藏 漏失 暂堵酸压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中复合暂堵转向压裂工艺的应用分析
12
作者 杨文博 黄贵花 《云南化工》 CAS 2021年第8期153-154,共2页
研究分析了复合暂堵转向压裂工艺的具体应用机理,同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了测试。以低渗透油田为例,提出了复合暂堵转向压裂工艺的具体应用方案。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复合哲堵转向压裂工艺 应用分析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加砂压裂技术——以塔里木盆地大北、克深气藏为例 被引量:22
13
作者 车明光 王永辉 +3 位作者 彭建新 杨向同 邹国庆 王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3-68,共6页
目前国内对于深层—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实施压裂改造的技术瓶颈主要是耐高温加重压裂液的性能和分层改造技术。为此,以塔里木盆地大北、克深气藏为例,在开展天然裂缝开启条件、垂向地应力和裂缝性砂岩暂堵转向等压前评价的基础上... 目前国内对于深层—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实施压裂改造的技术瓶颈主要是耐高温加重压裂液的性能和分层改造技术。为此,以塔里木盆地大北、克深气藏为例,在开展天然裂缝开启条件、垂向地应力和裂缝性砂岩暂堵转向等压前评价的基础上,研制了耐高温加重压裂液,研发了针对深井与超深井的常规加砂压裂技术以及以提高长井段储层纵向动用程度为目的的暂堵转向复合压裂技术,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实验。结果表明:(1)在天然裂缝的激发阶段,应提高净压力,采用小粒径支撑剂降滤或暂堵等技术措施,改造天然裂缝且使其保持一定的导流能力;(2)在主裂缝的造缝阶段,应调整排量控制净压力,采用冻胶造缝的连续加砂模式,沟通天然裂缝;(3)压裂液选用KCl和NaNO_3无机盐加重,其中NaNO_3加重压裂液最高密度达1.35 g/cm^3,最高耐温180℃;(4)常规加砂压裂技术应用在天然裂缝发育一般或不发育的储层,压裂管柱以直径88.9 mm的油管为主,使用KCl或NaNO_3加重压裂液,压裂后的产气量比压裂前可提高2~5倍;(4)暂堵转向复合压裂技术应用在天然裂缝较发育的长井段储层,压裂管柱以直径114.3mm的油管为主,使用NaNO_3加重压裂液,压裂后的产气量比压裂前可提高1~3倍。结论认为,所形成的加砂压裂系列技术能够为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致密砂岩气藏 高温高压 天然裂缝 加砂压裂 暂堵转向压裂 NaNO_3加重压裂液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绳结式暂堵剂运移及封堵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吴宝成 周福建 +3 位作者 王明星 周培尧 吕雯静 王博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66,共6页
孔眼封堵是成功实施玛湖砾岩油藏段内多簇暂堵压裂的关键,明确井筒内孔眼暂堵剂运移特征及入孔规律可有效指导孔眼封堵。文章提出采用新型绳结式暂堵剂封堵孔眼,建立了大尺度可视化孔眼暂堵剂运移观测系统,对比研究了球形暂堵剂和绳结... 孔眼封堵是成功实施玛湖砾岩油藏段内多簇暂堵压裂的关键,明确井筒内孔眼暂堵剂运移特征及入孔规律可有效指导孔眼封堵。文章提出采用新型绳结式暂堵剂封堵孔眼,建立了大尺度可视化孔眼暂堵剂运移观测系统,对比研究了球形暂堵剂和绳结式暂堵剂的运移特征,指出了绳结式暂堵剂的优势,进一步研究了孔眼数目和泵注排量对孔眼封堵的影响规律。基于实验研究成果,开展了水平井段内多簇压裂绳结暂堵矿场实验,结合井下鹰眼监测结果,验证了绳结式暂堵剂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绳结式暂堵剂独特的两翼结构,使其在运移中保持较好的悬浮状态,易于入孔,中部球结结构确保在高压下坐封孔眼;提高泵注排量或给绳结式暂堵剂包裹外壳,能够缓解暂堵剂缠绕问题,提高孔眼封堵效果。文章研究成果对水平井段内多簇暂堵压裂方案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堵压裂 均衡改造 堵剂运移 绳结式暂堵剂 孔眼封堵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页岩气水平井缝口暂堵压裂的裂缝调控模拟 被引量:20
15
作者 胡东风 任岚 +3 位作者 李真祥 赵金洲 林然 蒋廷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58,共9页
深层超深层页岩气井压裂时,受深部地层应力非均质性和“密簇”布缝的联合影响,多簇压裂中的水力裂缝难以同步起裂扩展,同时缝间强干扰作用加剧了裂缝非均衡延伸程度,矿场实践证实缝口暂堵压裂工艺可以有效调控多簇裂缝非均衡延伸,而构... 深层超深层页岩气井压裂时,受深部地层应力非均质性和“密簇”布缝的联合影响,多簇压裂中的水力裂缝难以同步起裂扩展,同时缝间强干扰作用加剧了裂缝非均衡延伸程度,矿场实践证实缝口暂堵压裂工艺可以有效调控多簇裂缝非均衡延伸,而构建深层超深层页岩气水平井缝口暂堵压裂裂缝调控模拟方法,可提高暂堵工艺实施效果。为此,基于岩石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和裂缝扩展理论、水平井分簇压裂中流量分配方程和暂堵球封堵方程,建立了深层超深层页岩气缝口暂堵压裂的裂缝扩展模型及调控模拟方法,并以中石化川东南丁山—东溪构造深层页岩气井为例,模拟了暂堵压裂中暂堵球数量、暂堵次数和时机对暂堵调控的影响,分析了暂堵球对裂缝扩展形态和SRV展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缝口暂堵可以显著促进多簇裂缝均衡延伸,模拟证实暂堵球数量、暂堵次数和暂堵时机对裂缝调控具有重要作用;②随暂堵球数量增多,缝网体积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优暂堵球数量;③当暂堵次数较多,可提高暂堵转向工艺容错率,但需要适量增多暂堵球数量;④当暂堵时机适当时,各簇裂缝均衡扩展,缝网体积达到最大值。结论认为,该暂堵裂缝调控模拟方法对完善暂堵压裂优化设计、提高矿场工艺实施水平,有效开发深层超深层页岩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 页岩气 水平井 暂堵压裂 裂缝调控 地层应力 非均质性 多簇压裂
下载PDF
大尺寸致密砂岩露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19
16
作者 唐鹏飞 刘宇 +4 位作者 齐士龙 邓大伟 李存荣 郭天魁 唐宋军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7-402,共6页
针对沙河子组致密砂岩露头,首次系统开展了50 cm×50 cm×50 cm及以上尺寸岩样的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在进一步弱化边界效应的前提下,探究了天然裂缝、地应力条件、暂堵工艺等因素对裂缝扩展的影响机制,创新了试件压后... 针对沙河子组致密砂岩露头,首次系统开展了50 cm×50 cm×50 cm及以上尺寸岩样的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在进一步弱化边界效应的前提下,探究了天然裂缝、地应力条件、暂堵工艺等因素对裂缝扩展的影响机制,创新了试件压后裂缝三维形态构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含天然裂缝岩样,当水平地应力差在9 MPa以下时,天然裂缝产状为压后裂缝形态的关键影响因素,当水平地应力差在12 MPa以上时,天然裂缝产状影响弱化,易形成单一裂缝;无天然裂缝岩样,常规压裂均为单一裂缝,高黏压裂液压后裂缝面相对平直;暂堵后,采用高黏压裂液压裂,易在原裂缝两翼均形成封堵,产生新缝;水平地应力差越大,暂堵压裂新裂缝转向半径越小,距离原裂缝位置越近,改造效果越差。研究结果为致密砂岩现场压裂方案设计提供了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地应力差 物模实验 裂缝扩展 暂堵压裂
下载PDF
四川盆地页岩气储层暂堵转向压裂技术进展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郭建春 赵峰 +2 位作者 詹立 张航 曾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0-183,共14页
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是四川盆地页岩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手段,但目前主要依靠现场经验施工。为进一步优化该地区暂堵转向压裂施工效果,分析了四川盆地页岩储层特征,回顾了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的应用历程,从暂堵材料、暂堵机理、裂缝转向机理、... 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是四川盆地页岩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手段,但目前主要依靠现场经验施工。为进一步优化该地区暂堵转向压裂施工效果,分析了四川盆地页岩储层特征,回顾了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的应用历程,从暂堵材料、暂堵机理、裂缝转向机理、暂堵工艺及现场应用方面总结了该技术的主要进展,阐明了现场施工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微地震和产量测试结果表明,缝口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和缝端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对四川盆地页岩气藏压裂改造具有明显效果。页岩气藏常用的暂堵球和颗粒暂堵剂主要性能参数基本满足目前中浅层和部分深层页岩暂堵转向压裂要求,但施工过程中仍面临暂堵材料优选与施工参数优化缺乏理论支撑的问题和深层页岩气藏复杂储层条件的挑战,下一步应加强暂堵材料评价标准的制定,开展不同暂堵材料暂堵机理的研究,以及新暂堵材料的研发,为优化暂堵转向压裂施工参数、提升施工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暂堵转向压裂 暂堵材料 暂堵机理 暂堵施工参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马56区块致密油重复压裂实践 被引量:16
18
作者 向洪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7-160,共4页
针对三塘湖盆地马56块致密油衰竭式开发引起地层能量下降、单井产量递减较快、采出程度较低的问题。以提高单井最终采收率为目标,开展了致密油重复压裂技术研究。通过地质研究与评价,形成了优选重复压裂"甜点"层段,补充地层... 针对三塘湖盆地马56块致密油衰竭式开发引起地层能量下降、单井产量递减较快、采出程度较低的问题。以提高单井最终采收率为目标,开展了致密油重复压裂技术研究。通过地质研究与评价,形成了优选重复压裂"甜点"层段,补充地层能量与暂堵转向压裂工艺相结合的技术思路。在马56区块进行了6井次重复压裂现场应用,压裂后稳定日产油是压裂前的2.24倍,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该技术组合对致密油藏重复压裂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重复压裂 “甜点”层段 暂堵转向压裂 补充地层能量 马56区块
下载PDF
威荣区块深层页岩气井体积压裂技术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兴文 何颂根 +2 位作者 林立世 栗铁峰 王峻峰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5-749,共5页
威荣区块页岩气储层埋藏深(3550~3880 m),地应力高(垂直地应力86.0~97.7 MPa),水平地应力差大(7~17 MPa),岩石脆性指数低(小于0.50),天然裂缝不发育,压裂面临施工压力高、压力窗口窄、敏感砂比低、加砂难度大的难题。大型物理模拟实验表... 威荣区块页岩气储层埋藏深(3550~3880 m),地应力高(垂直地应力86.0~97.7 MPa),水平地应力差大(7~17 MPa),岩石脆性指数低(小于0.50),天然裂缝不发育,压裂面临施工压力高、压力窗口窄、敏感砂比低、加砂难度大的难题。大型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威荣区块深层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形态以主缝+分支缝为主,裂缝复杂程度较低。根据地质、工程因素优化分段分簇位置,以最大改造体积为目标优化分段分簇数量,实现了对地层的密切割;采用密切割及复合暂堵压裂技术,提高了水平段裂缝的横向覆盖率;通过研究支撑剂输送规律,优化了3级粒径支撑剂的铺置方式,提高了加砂强度;采取缝内暂堵、二次压裂、增加压裂液黏度和施工排量等措施,提高了缝内净压力及裂缝复杂程度。采用以上技术,最终提高了压裂有效改造体积和最终可采储量。研究成果在威荣区块页岩气井得到了成功应用,平均单井加砂强度提高到2.00 m^(3)/m,平均单井无阻流量为48.2×10^(4) m^(3)/d,平均单井最终可采储量为1.10×10^(8) m^(3),改造效果较前期显著提高。压后评估表明,最终可采储量与加砂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提高深层页岩气加砂强度、控制用液强度,是经济有效压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密切割压裂 加砂强度 暂堵转向压裂 改造体积
下载PDF
三层及以上多层压裂技术在川西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任山 王兴文 +2 位作者 林永茂 刘林 黄小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47,共4页
针对川西气田中浅层气藏具有多层系、砂体叠置率高、层间距范围较大等特征,在两层压裂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封隔器+投球"、"多层段组合式"和"多封隔器组合"为主的三层及以上不动管柱多层压裂工艺技... 针对川西气田中浅层气藏具有多层系、砂体叠置率高、层间距范围较大等特征,在两层压裂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封隔器+投球"、"多层段组合式"和"多封隔器组合"为主的三层及以上不动管柱多层压裂工艺技术体系,这些工艺具有针对性强、费用低、工艺简单、作业时间短、返排及时、压裂效果好的特点,达到了提高气井的可采储量和延长气井的稳产时间,节约开发和钻井投资的目的,对多层系气藏的高效开发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三层及以上多层压裂工艺在川西气田中浅层气藏进行了多次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气藏纵向钻遇砂体利用率,目前成为了川西气田经济高效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管柱 分层压裂 投球压裂 组合压裂 封隔器 配套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