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休闲型乡村时空修复与潜在风险——以莲花池村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娟 王茂军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76,共8页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消费文化的兴起,促使乡村成为资本青睐和占用的空间,其实质是资本为缓解过度积累危机而进行的“时空修复”。基于此,本文在引介时空修复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北京市莲花池村时间修复和空间修复过程,剖析了其背后隐...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消费文化的兴起,促使乡村成为资本青睐和占用的空间,其实质是资本为缓解过度积累危机而进行的“时空修复”。基于此,本文在引介时空修复理论基础上,探讨了北京市莲花池村时间修复和空间修复过程,剖析了其背后隐含的潜在风险.研究发现,莲花池村经由资本三级循环实现了空间转型,乡村空间本身成为资本增值元素,内外资本的流动在实现地理空间拓展的同时,造成聚落空间形态的重构和地方组织模式的调整,并孕育了村民内部分层、空间生产同化、空间正义缺失、传统文化消融等多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型乡村 时空修复 潜在风险 北京市
原文传递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空间生产理论”:比较与借鉴 被引量:4
2
作者 巩潇然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122,共14页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空间生产理论”族系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针对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以及严重的社会结构分化导致的城市空间分化,既有的“区位理论”以及“实证主义地理学”失去了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新马...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的“空间生产理论”族系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针对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以及严重的社会结构分化导致的城市空间分化,既有的“区位理论”以及“实证主义地理学”失去了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旨在用资本逻辑主导的“社会—空间分析范式”探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问题。代表学者列斐伏尔、哈维和史密斯分别以固定资本投资、资本时空修复和资本周期运动为线索构建了社会空间生产理论、建成环境生产理论和地理空间生产理论,强调生产关系中经济结构性因素对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发展的决定作用。通过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空间生产理论”的比较研究,基于我国“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以创新为驱动力建设更高水平中心城市、多空间尺度联动提升城镇化空间布局协调性和以人的感受为根本标尺推进新型城市建设等可资借鉴的理论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 空间生产 时空修复 资本周期运动 新型城镇化
原文传递
时空修复、积累模式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铁军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9,共10页
文章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0年以来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本质视为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资本过度积累的危机。为了应对危机,欧洲国家形成了以德国为代表的以"空间修复"为主要特征的"出口驱动型"积累模式和以英国... 文章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0年以来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本质视为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资本过度积累的危机。为了应对危机,欧洲国家形成了以德国为代表的以"空间修复"为主要特征的"出口驱动型"积累模式和以英国、爱尔兰、及欧元区边缘国家为代表的以"时间修复"为主要特征的"融资融债驱动型"积累模式,而欧洲经货同盟本身的制度设计特征有利于前者却加重了后者的问题和困难,使国际金融危机转变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积累模式的差异导致危机解决方案的分歧,使欧洲各类社会力量在去欧洲化、进一步欧洲化和维持现状这三种发展趋势间摇摆不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修复 出口驱动型积累 融资融债型积累 主权债务危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