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46年影响福建的台风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51
1
作者 林小红 任福民 +2 位作者 刘爱鸣 黄志刚 廖廓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1-416,共6页
对1960~2005年46年间影响福建的台风降水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福建的台风降水主要发生在5~11月,8月是台风降水最多的月份;自1960年以来台风降水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地域分布上台风降水由闽南沿海向闽西北内陆逐渐减小,最大台风降... 对1960~2005年46年间影响福建的台风降水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福建的台风降水主要发生在5~11月,8月是台风降水最多的月份;自1960年以来台风降水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地域分布上台风降水由闽南沿海向闽西北内陆逐渐减小,最大台风降水出现在闽南和闽东北地区;台风暴雨是福建地区的极端强降水事件之一,台风暴雨频发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及闽西南地区;受福建山地地形作用山脉以东的台风暴雨发生的概率要大大高于山脉西侧地区。台风降水的异常与亚洲地区500hPa大气环流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关系密切,它们可能主要通过大气环流的改变进而对影响中国台风北上路径起到调制作用,并最终引起福建地区台风降水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降水 时空特征 气候变化 福建
下载PDF
三江平原农田生产力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国志兴 王宗明 +2 位作者 刘殿伟 宋开山 宋长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9-254,F0002,共7页
为了提高农田生产力,该文基于EOS/MODIS卫星2000~2005年的MOD17A3数据集,分析了21世纪初三江平原农田生产力时间动态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显示,2000~2005年三江平原旱田净初级生产力(换算成碳量)平均值为348.06g/(m2·a),水田净... 为了提高农田生产力,该文基于EOS/MODIS卫星2000~2005年的MOD17A3数据集,分析了21世纪初三江平原农田生产力时间动态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显示,2000~2005年三江平原旱田净初级生产力(换算成碳量)平均值为348.06g/(m2·a),水田净初级生产力平均值为339.90g/(m2·a)。2000~2005年三江平原旱田年均净初级生产力下降率为7.2%,水田年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下降率为9.9%。研究表明,三江平原地区气候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下降有一定影响,同时随着该地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增加,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加剧,亦导致农田生产力的下降。旱田和水田生产力空间分布与降水分布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7和0.156,表明降水对农田生产力空间差异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特征 遥感 气候因子 三江平原
下载PDF
近20年苏州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一琼 白俊武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64,共7页
针对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地区土地利用矛盾突出的问题,该文以苏州市为例,对其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以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采用了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标准差椭圆、点密度分析和热点分析等多个方法,讨论苏州市20年来土地利用数量... 针对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地区土地利用矛盾突出的问题,该文以苏州市为例,对其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以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采用了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标准差椭圆、点密度分析和热点分析等多个方法,讨论苏州市20年来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的变化,并挖掘其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结果表明:1995—2015年间苏州土地利用发生了剧烈变化,城镇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大量农田急剧消减;扩张的城建用地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连片分布趋势;并且土地利用变化位置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集中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热点分析 时空特征
原文传递
河北地区高温热浪时空特征及其对工业、交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可慧 李正涛 +2 位作者 刘剑锋 刘芳圆 白洁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95,共6页
高温热浪是我国大部分地方的灾害性天气,特别是近几年,高温强度有所增强,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文选取高温日数、高温热浪频次、极端高温等指标,对河北地区1956-2009年高温热浪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地... 高温热浪是我国大部分地方的灾害性天气,特别是近几年,高温强度有所增强,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文选取高温日数、高温热浪频次、极端高温等指标,对河北地区1956-2009年高温热浪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地区高温热浪由北向南逐渐增强,形成以南宫为中心的高温热浪中南部中心;近20年高温热浪发展较快,重度热浪尤为活跃,且河北地区高温热浪多发生在6月、7月,8月较少。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高温热浪对城市供电供水、工业生产和交通的影响,并提出了该区工业、电力及社会综合应对高温热浪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浪 时空特征 对策 工业 交通 供电供水
下载PDF
泾河流域温度与器皿蒸发量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佩 邱国玉 +2 位作者 尹婧 熊育久 谢芳 《干旱气象》 2008年第1期17-22,共6页
利用泾河流域周边14个气象站点1957~2002年逐日温度、器皿蒸发数据,分析了近45 a来气温、器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Mann-Kendall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泾河流域气温变化趋势与同期我国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均温存在显著变暖的总趋势... 利用泾河流域周边14个气象站点1957~2002年逐日温度、器皿蒸发数据,分析了近45 a来气温、器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Mann-Kendall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泾河流域气温变化趋势与同期我国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均温存在显著变暖的总趋势,增温率为0.29℃/10 a。流域北部气候变暖趋势高于流域南部,变暖的季节主要是秋冬季节。年器皿蒸发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倾向率为-39.3 mm/10 a,在空间上变率表现为流域南部、北部减少趋势明显,中部变化趋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河流域 气温 器皿蒸发 时空变化 趋势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特征及年际异常成因 被引量:22
6
作者 保云涛 游庆龙 谢欣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9-910,共12页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日积雪深度的台站观测资料以及JRA55提供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61 2013年前冬(11月至次年1月)和后冬(2 4月)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积雪深度(以下简称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了影响高原中东部整体积雪...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日积雪深度的台站观测资料以及JRA55提供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61 2013年前冬(11月至次年1月)和后冬(2 4月)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积雪深度(以下简称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了影响高原中东部整体积雪异常和年际变化的环流形态及水汽条件。结果表明,高原积雪以显著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为主,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海拔越高,积雪的年际变率越大。不论前冬还是后冬,高原中东部积雪最主要的变化形势均为全区一致型。1961 2013年前冬和后冬积雪无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前冬的积雪在1996年以前显著增加,1996年以后转为减少趋势。从高原积雪年际变化的成因来看,前冬积雪很可能同时受北极涛动和高原附近位势高度年际变化的主导,后冬积雪受高原附近位势高度变化的主导,并受北极涛动年际变化的调节。当高原积雪偏多时,阿拉伯海到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的位势高度偏低,导致南支槽活跃,高原南侧西风急流加强,槽前携带的水汽增加,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同时其外围携带的水汽增加;贝加尔湖脊加强有利于引导冷空气南下,冷空气和暖湿空气在高原东部交汇使得高原中东部降雪和积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积雪分布 时空特征 北极涛动 环流成因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与相对湿度和颗粒物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晓敏 韩军彩 +2 位作者 陈静 钤伟妙 岳艳霞 《干旱气象》 2016年第4期648-655,共8页
利用1980—2013年石家庄地区12个气象台站能见度资料,结合相对湿度和PM_(2.5)、PM_(10)浓度数据,分析了石家庄地区能见度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研究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和PM_(2.5)、PM_(10)浓度的关系,建立大气能见度的多元非线性预报模型。... 利用1980—2013年石家庄地区12个气象台站能见度资料,结合相对湿度和PM_(2.5)、PM_(10)浓度数据,分析了石家庄地区能见度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研究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和PM_(2.5)、PM_(10)浓度的关系,建立大气能见度的多元非线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1980年以来石家庄地区年平均能见度以-1.0 km·(10 a)^(-1)的速率呈下降趋势,夏季下降趋势最明显,春季下降趋势最小;(2)1998年前后石家庄地区能见度变化较大,1999—2013年平均能见度较1980—1998年下降了15.3%,且空间变化也较明显,1998年之前分别在中北部和中南部存在2个高值中心,在市区和赵县存在2个低值中心,1998年之后则呈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分布形势;(3)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存在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而与PM_(2.5)和PM_(10)浓度均呈幂函数关系。据此建立的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和PM_(2.5)、PM_(10)浓度的多元非线性拟合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能见度的变化规律,并对能见度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相对湿度 颗粒物浓度 时空特征 非线性拟合
下载PDF
多模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视频表情识别 被引量:19
8
作者 潘仙张 张石清 郭文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3-970,共8页
由于视频中的手工特征和主观情感之间的直接相关性很小,识别视频序列中的面部表情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任务,为了克服这个缺陷,有效提高视频中的人脸表情识别性能。本方法采用两个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即空间卷积神经网络和时间卷积神经网络... 由于视频中的手工特征和主观情感之间的直接相关性很小,识别视频序列中的面部表情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任务,为了克服这个缺陷,有效提高视频中的人脸表情识别性能。本方法采用两个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即空间卷积神经网络和时间卷积神经网络,用于视频中的时空表情特征学习。其中,空间卷积神经网络用于提取视频中每一帧静态的表情图像的空间信息特征,而时间卷积神经网络用于从视频中多帧表情图像的光流信息中提取动态信息特征。然后,将这两个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到的时空特征进行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BN)的特征层融合,输入到支持向量机实现视频中的人脸表情分类任务。在公共的RML和BAUM-1s视频情感数据集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分别取得了71.06%和52.18%的正确识别率,明显优于现有文献报导的结果。多模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能提高视频中人脸表情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多模深度学习 表情识别 时空特征 深度信念神经网络
下载PDF
武夷山国家公园植被覆盖演变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8
9
作者 林森 胡喜生 +1 位作者 吴承祯 洪伟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7-355,共9页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空间信息和植被指数方法估算武夷山国家公园2000、2005、2010、2015、2018年5个关键时期的植被覆盖度,揭示了不同发展阶段下武夷山国家公园植被覆盖演变时空特征以及不同功能分区下的演变规律。结...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空间信息和植被指数方法估算武夷山国家公园2000、2005、2010、2015、2018年5个关键时期的植被覆盖度,揭示了不同发展阶段下武夷山国家公园植被覆盖演变时空特征以及不同功能分区下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增强植被指数估算效果能较好优化复杂山区地形且高植被覆盖区的植被信号。武夷山国家公园植被覆盖演变时空特征,总体保持良好且呈上升趋势。2000-2018年时间格局演化上,植被覆盖度均值分别为94.97%,90.73%,93.55%,98.10%,98.02%。年均植被覆盖度突变发生于2012年,说明生态环境质量趋于稳定。植被覆盖空间格局长期保持以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2000-2005年受气候条件和人为的干扰,高植被覆盖区下降了7.32%;2005-2018年,植被覆盖度逐年上升;至2018年武夷山国家公园高植被覆盖区增加了129.82 km^2,而中高植被覆盖区、中植被覆盖区以及中低植被覆盖区分别减少了57.49、40.66和25.64 km^2。武夷山国家公园植被覆盖演变主要在生态修复区和传统利用区,核心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常年保持在97%以上,说明原生性植被对极端气候有较强的抵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国家公园 植被覆盖演变 时空特征
下载PDF
夏季北极涛动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小怡 胡跃文 +1 位作者 郭品文 马柱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9,共8页
运用NCEP/NCAR SLP再分析月资料,分析研究了北极涛动的季节性差异,着重讨论了夏季北极涛动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除了强弱的季节差异,夏季北极涛动与冬季北极涛动在空间模态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夏季北极涛动的中纬度强活... 运用NCEP/NCAR SLP再分析月资料,分析研究了北极涛动的季节性差异,着重讨论了夏季北极涛动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除了强弱的季节差异,夏季北极涛动与冬季北极涛动在空间模态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夏季北极涛动的中纬度强活动中心从北大西洋地区转移到亚洲大陆上,其亚洲中心只在对流层低层比较明显,强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因而在对流层中呈现出比冬季北极涛动更强的斜压性。这种模态在年际和月际时间尺度上均有所体现。夏季北极涛动在近50年来一直存在稳定的准22年周期,其次为6~7年周期。另外,从1970年左右开始出现准2年周期振荡,而1970年代以前准2年周期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涛动(AO) 季节性差异 时空特征 斜压性
下载PDF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省域视角及2003—2016年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徐小琪 李燕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58-66,共9页
基于2003-2016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统计数据对省域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并对其演进趋势予以分析。结果表明:省域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均呈现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但省域间有较大差异,呈现出东部沿海>东北... 基于2003-2016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统计数据对省域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并对其演进趋势予以分析。结果表明:省域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均呈现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但省域间有较大差异,呈现出东部沿海>东北>中部>西北>西南的空间格局。而根据动态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两者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外商投资、居民消费等因素对省域“两化”协调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同时省域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存在正的空间外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时空特征 省域差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四川盆地高温热浪时空特征及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长春 汪丽 +2 位作者 郭善云 宋亚文 杨越峰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4年第3期51-57,共7页
利用四川1960-2009年逐日最高气温、欧洲中心ERA Interim1.5°*1.5°再分析资料和ECWMF2.5°*2.5°模式预报场资料,分析四川盆地高温热浪的时空分布特征,归纳出四川盆地高温热浪天气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四川盆地高... 利用四川1960-2009年逐日最高气温、欧洲中心ERA Interim1.5°*1.5°再分析资料和ECWMF2.5°*2.5°模式预报场资料,分析四川盆地高温热浪的时空分布特征,归纳出四川盆地高温热浪天气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四川盆地高温热浪天气有三个异常区;区域性高温热浪过程期间100hPa南压高压明显东进,我国至俄罗斯南部地区显著增高;500hPa有青藏高压型、副高型和带状高压型三种环流型。四川盆地高温热浪天气的预报模型为:1)500hPa四川盆地上空为青藏高压或副高或带状高压控制,位势高度达584位势什米以上,其中青藏高压和西太副高需达588位势什米;2)四川盆地上空850hPa上未来三天都为大于24℃的闭合等温线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高温热浪 时空特征 预报模型
下载PDF
时空因素影响下在线短时交通量预测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林超 何赏璐 张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5-171,共7页
考虑交通流的时空因素进行短时交通流预测,能够提高预测的精度.为此,引入径向基核函数,将复杂的预测问题转化为高维空间的回归问题;然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并考虑时空因素影响作用建立在线的短时交通量预测模型,通过网格搜索的方法对... 考虑交通流的时空因素进行短时交通流预测,能够提高预测的精度.为此,引入径向基核函数,将复杂的预测问题转化为高维空间的回归问题;然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并考虑时空因素影响作用建立在线的短时交通量预测模型,通过网格搜索的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最后,构造时间—空间状态向量,通过不同的状态向量对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高速公路检测器数据,对比不同模型的精度,对在线短时交通量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线模型精度优于传统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考虑时空因素影响后交通量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短时交通量预测 支持向量回归 时空因素 状态向量
下载PDF
江苏地区沙尘天气时空特征及气候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俞剑蔚 王元 +1 位作者 沈树勤 韩桂荣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9,共5页
利用江苏省59个测站1960—2006年的沙尘天气观测资料,通过时间序列线性变化趋势、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江苏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沙尘天气在空间上呈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年发生频数差异明显的特征;... 利用江苏省59个测站1960—2006年的沙尘天气观测资料,通过时间序列线性变化趋势、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江苏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沙尘天气在空间上呈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年发生频数差异明显的特征;47a江苏年沙尘日数年际变化明显,总频次呈减少趋势,沙尘强度呈减弱趋势;江苏沙尘天气季节分布不均匀,3—4月份为多沙尘月,6—10月基本没有沙尘天气发生,11月后沙尘天气开始增多;从小波分析的结果看,江苏沙尘天气具有2、4、6、8a的年际周期变化和11、20a左右的年代际周期振荡,其中8a和20a周期振荡是主要特征,20a的周期振荡贯穿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 时空特征 气候变化 江苏地区
下载PDF
浙江省大暴雨的气候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庞茂鑫 斯公望 《科技通报》 1994年第6期350-355,共6页
使用1951~1989年浙江省68个气象测站资料,统计分析了该省大暴雨的时空特征。梅讯期(5月~7月中旬)大暴雨集中在6月中下旬,主要出现在浙西和浙西南地区;台汛期(7月下旬~10月)集中在7月底8月初和9月前半月,... 使用1951~1989年浙江省68个气象测站资料,统计分析了该省大暴雨的时空特征。梅讯期(5月~7月中旬)大暴雨集中在6月中下旬,主要出现在浙西和浙西南地区;台汛期(7月下旬~10月)集中在7月底8月初和9月前半月,多发生在浙东南沿海地区,在不同季节的环流背景下,产生大暴雨的天气系统迥然不同,梅汛期主要是西风带偏西气而和副热带高压后部的西南气流形成的梅雨锋及与它产生作用的高原槽、西风槽、西南涡、切变线等天气系统.台汛期主要是东风带控制下的台风、台风倒槽、东风波等天气系统。最后指出,大暴雨产生与区域地形存在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时空特征 气候 浙江
下载PDF
1900~2018年全球自然灾害时空演变特征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金汝 陈芳 陈晓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6-991,共16页
全球紧急灾难数据库EM-DAT(Emergency Events Database,简称EM-DAT)中1900~2018年的自然灾害数据,综合趋势检验及突变点检测方法、标准差椭圆空间统计方法,探究灾害的时空分布、演变趋势及不同灾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洪水、干... 全球紧急灾难数据库EM-DAT(Emergency Events Database,简称EM-DAT)中1900~2018年的自然灾害数据,综合趋势检验及突变点检测方法、标准差椭圆空间统计方法,探究灾害的时空分布、演变趋势及不同灾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洪水、干旱和风暴的危害性较大。其中,洪水发生次数最多,干旱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风暴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为惨重;(2)从时间上来看,灾害发生次数先增加后稍有减少,总体呈上升趋势;因灾死亡人数则自1932年后大幅度减少,呈下降趋势;灾害经济损失持续增加,呈上升趋势;(3)从空间上来看,灾害发生次数分布格局呈南北方向扩张、东西方向收缩趋势,整体往东南方向移动;灾害死亡人数空间分布先呈现西北-东南分布格局,后转变成西南-东北格局,且这种格局不断弱化,直到最后重新呈现西北-东南分布格局;灾害经济损失重心东西方向移动距离大于南北方向,经济损失主方向总体向西北方向转移;(4)洪水、风暴、地震、流行病、滑坡5种灾害与所有灾害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都达到0.57以上,相互作用较强,其中,地震与风暴两种灾害间的相关性系数最高(为0.9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时空分布 演变趋势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水污染变动的时空特征及其经济驱动因素——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施 冷建飞 《资源与产业》 2017年第1期101-107,共7页
基于2007—2014年江苏省各地区的经济与水污染数据,运用全局Moran’s I指数、LMDI指数及LISA聚集图,将水污染的经济驱动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科技消费效应及技术污染效应,探究江苏省水污染的时空变动特征。结果表明,GDP与水... 基于2007—2014年江苏省各地区的经济与水污染数据,运用全局Moran’s I指数、LMDI指数及LISA聚集图,将水污染的经济驱动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科技消费效应及技术污染效应,探究江苏省水污染的时空变动特征。结果表明,GDP与水污染总量在空间上呈正相关关系,2007—2014年相关性先增后减。在时间维度上,规模效应及科技消费效应的变化增加了江苏省各地区的水污染效应,结构效应及技术污染效应的变化则减少了水污染效应;在空间维度上,规模效应及科技消费效应存在低值聚集效应,结构效应不存在显著的空间聚集效应,技术污染效应存在高值聚集效应及高低值聚集效应;江苏省水污染重心为119.6395°E—119.6892°E,32.1038°N—32.2075°N的区域,水污染重心自南向北转移,在东西方向上选择性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经济驱动因素 时空特征 江苏
下载PDF
贾鲁河流域农业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富强 闫旭 杨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6期59-65,共7页
土壤相对湿度可以反映土壤水分状况和地表水文过程的大部分信息,是表征农业干旱的一项重要指标。利用贾鲁河流域内郑州、许昌、西华3个站点1991—2013年的土壤相对湿度逐旬监测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系统分析了... 土壤相对湿度可以反映土壤水分状况和地表水文过程的大部分信息,是表征农业干旱的一项重要指标。利用贾鲁河流域内郑州、许昌、西华3个站点1991—2013年的土壤相对湿度逐旬监测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系统分析了贾鲁河流域农业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3年,贾鲁河流域的土壤相对湿度总体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1993年、1995年、2013年分别出现突变点;时间尺度上,存在8~12 a、12~16 a的变化周期,14 a为第一主周期,且年内农作物不同生长季农业干旱的发生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春末夏初旱、初春旱、伏期旱、秋季旱;空间尺度上,贾鲁河流域农业干旱的发生频率呈现出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的变化趋势,特殊干旱年份的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上、中游,下游基本无旱情发生。此研究结果可为贾鲁河流域农业干旱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土壤相对湿度 小波分析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时空特征 贾鲁河流域
下载PDF
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差异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枫 汤惠君 杜继丰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4,共8页
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泰尔指数、重心模型等方法分析了1996―2008年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差异的时空特征,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1996―2008年,... 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泰尔指数、重心模型等方法分析了1996―2008年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差异的时空特征,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1996―2008年,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总体差异波动增大,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重心向西北偏移;2)广东省各城市之间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差异显著,空间格局上存在较明显的集聚和峰值效应;3)广东省各城市之间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相对发展速度差别较大,按基础水平和提高速度的差异划分为4种类型区,其中基础高密度提高较慢类型区和基础低密度提高较慢类型区涉及城市数量较多;4)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资本与劳动力投入规模的增大、交通区位的改善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的经济效益将会得到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 时空特征 影响机理 广东省
下载PDF
基于时空特征挖掘的交通流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孔繁钰 周愉峰 陈纲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22-326,共5页
基于神经网络和大数据的交通流量预测方法层出不穷,但对交通流量预测的精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挖掘的交通流量预测方法。该方法使用改进的CNN来挖掘交通流量的空间特征,使用递归神经网络来挖掘交通... 基于神经网络和大数据的交通流量预测方法层出不穷,但对交通流量预测的精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挖掘的交通流量预测方法。该方法使用改进的CNN来挖掘交通流量的空间特征,使用递归神经网络来挖掘交通流量的时间特征,能够充分利用交通流量的每周/每天的周期性和时空特征。此外,在该方法中还使用了一种基于相关性的模型,它可以根据过去的交通流量实现自动学习。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几种较新的预测方法,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交通流量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改进卷积神经网络 交通流量预测 时空特征 大数据 自动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