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形束CT测量分析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改变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超然 李志勤 +2 位作者 史培良 冯春月 殷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4950-4955,共6页
背景:掩饰性治疗安氏Ⅲ类前后颞下颌关节的变化特点尚无较多研究报道。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的骨性结构改变。方法: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 背景:掩饰性治疗安氏Ⅲ类前后颞下颌关节的变化特点尚无较多研究报道。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的骨性结构改变。方法: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初诊年龄平均(16.5±2.6)岁,均为汉族。所有受试者及监护人对试验过程完全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均采用固定矫治器矫正,配合Ⅲ类牵引及摇椅弓治疗,于治疗前后拍摄CBCT影像,在重建后的图像下进行测量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关节窝形态、髁突形态、髁突轴向、髁突生长量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治疗后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关节结节倾斜角、关节窝深度、髁突矢状面倾斜角及髁突长轴比治疗前增大,髁突上部高度减小,髁突位置更靠后,且以上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2)髁突短轴及轴面倾斜角的前后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但髁突短轴有增大的趋势,髁突轴面倾斜角有减小的趋势;(3)结果说明,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治疗前后的形态结构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锥形束CT 安氏Ⅲ类 错牙合 颞下颌关节 掩饰性治疗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季洪超 徐巍巍 +2 位作者 邓旭霞 刘兰 李薇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034-1037,1047,共5页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隐形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隐形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隐形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隐形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相关指标(关节结节倾斜角、关节窝深度、髁突短轴长度、髁突长轴长度、髁突-正中面距、髁突上部高度、下颌骨升支高度、下颌骨长度、下颌骨升支高度与下颌骨长度比值),以及颞下颌关节间隙(颞下颌关节前间隙、颞下颌关节后间隙、颞下颌关节上间隙),并计算关节间隙指数(R值)。结果(1)两组内治疗前后的关节结节倾斜角、髁突长轴长度、髁突-正中面距、下颌骨升支高度、下颌骨长度、下颌骨升支高度与下颌骨长度比值及常规组治疗前后的关节窝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隐形组治疗后的关节窝深度较治疗前变小,两组治疗后的髁突短轴长度、髁突上部高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且隐形组的髁突短轴长度、髁突上部高度均较常规组增加(均P<0.05)。(2)常规组治疗前后的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及关节后间隙,以及两组内治疗前后的颞下颌关节上间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R值,以及隐形组的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及关节后间隙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但隐形组的R值、颞下颌关节前间隙、颞下颌关节后间隙及颞下颌关节上间隙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可有效增加髁突短轴长度及髁突上部高度,有助于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及咬合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 隐形矫治器 矫治 青少年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对髁突特发性吸收与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相关性的探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博 张丹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471-475,共5页
髁突特发性吸收(idiopathic condylar resorption,ICR)是一种不明原因的髁突渐进性吸收,会导致髁突体积减小、下颌升支高度降低、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前牙渐进性开[牙合],形成骨性Ⅱ类高角开[牙合]的不协调面型,严重影响颌面部美观及功... 髁突特发性吸收(idiopathic condylar resorption,ICR)是一种不明原因的髁突渐进性吸收,会导致髁突体积减小、下颌升支高度降低、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前牙渐进性开[牙合],形成骨性Ⅱ类高角开[牙合]的不协调面型,严重影响颌面部美观及功能。本文从髁突特发性吸收的病因出发,着重探究关节盘前移位与髁突特发性吸收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有力的生物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髁突特发性吸收 前移位 相关性
下载PDF
Forsus矫治器矫治下颌后缩患者牙颌及颞下颌关节变化的CBCT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超然 李洪发 +2 位作者 李志勤 赵伟 殷野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评价分析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下颌后缩患者对牙颌及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选取21例下颌后缩的安氏Ⅱ类错畸形的青少年患者,使用Forsus矫治器引导下颌向前,每位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CBCT扫描,通过Invivo 5软件分别对治疗前... 目的:评价分析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下颌后缩患者对牙颌及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选取21例下颌后缩的安氏Ⅱ类错畸形的青少年患者,使用Forsus矫治器引导下颌向前,每位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CBCT扫描,通过Invivo 5软件分别对治疗前后的颌骨、牙与牙槽、颞下颌关节有关数据进行测量,并应用Pancherz分析法对治疗前后的颌骨变化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对比发现在治疗前后两组中,与髁状突在关节窝内位置的有关测量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与颌骨相对位置有关的Pancherz测量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安氏Ⅱ类错下颌后缩的青少年患者经Forsus矫治器治疗后,颞下颌关节髁状突位置改变较少,下颌骨发生明显的向前生长,侧貌的改善和咬合关系的纠正主要是由牙槽骨的适应性改建和颌骨的生长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SUS矫治器 安氏Ⅱ类错 颞下颌关节 CBCT
下载PDF
髁突位置测量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黄静 张端强 《医学综述》 2011年第7期1049-1051,共3页
在进行正畸治疗前,对颞下颌关节尤其是对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测量髁突位置有多种方法,其中架法是一种简单易行且科学的方法。板能诱导髁突移位,使颞下颌关节趋于协调,症状得以改善。运用板可以得到更加良好的盘突... 在进行正畸治疗前,对颞下颌关节尤其是对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测量髁突位置有多种方法,其中架法是一种简单易行且科学的方法。板能诱导髁突移位,使颞下颌关节趋于协调,症状得以改善。运用板可以得到更加良好的盘突关系,暂时恢复的盘-髁关系可以提供使组织适应或修复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髁突位置 架法
下载PDF
开放性手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病损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6
作者 陈晓阳 陈传俊 王军民 《安徽医学》 2014年第6期782-783,共2页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病损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颞下颌关节病的效果。方法收集17例颞下颌关节病病例,通过开放性手术治疗,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2~6个月,16例患者颞下颌关节病症状消退,咬合恢复,骨吸收较少,口外创口Ⅰ期愈合...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病损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颞下颌关节病的效果。方法收集17例颞下颌关节病病例,通过开放性手术治疗,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2~6个月,16例患者颞下颌关节病症状消退,咬合恢复,骨吸收较少,口外创口Ⅰ期愈合,无严重面神经损伤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复发颞下颌强直。结论通过开放性手术可以较好改善颌关节病损症状,对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开放性手术 关节盘 髁突骨折
下载PDF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颞下颌关节特征的锥形束CT研究
7
作者 谢勤 林立 +3 位作者 张玉华 李多 林斌 林珊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8期95-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颞下颌关节特征的锥形束CT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口腔正畸科的16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CL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科室正畸治疗的16例正常牙牙合患者... 目的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颞下颌关节特征的锥形束CT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口腔正畸科的16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CL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科室正畸治疗的16例正常牙牙合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锥形束CT检查,比较两组的髁突上部高度(CH)、升支高度(RH)、髁突高度(H)、髁突颈部宽度(W)等指标,并计算CH/RH、H/W,同时比较两组的髁突形态类型。结果研究组健侧的CH、H、W、CH/RH、H/W与对照组同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RH、H/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侧的CH、H、W、CH/RH、H/W与对照组同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RH、H/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侧的正常型、异常型髁突形态与对照组同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71,P=0.000);研究组健侧的髁突形态类型与患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67,P=0.000)。结论锥形束CT在单侧UCCLP患者颞下颌关节特征的检查中具备较高的诊断价值,相较于非UCCLP健康人群,UCCLP患者髁突相对下颌升支短小且颈部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颞下颌关节 锥形束CT
下载PDF
局部阻滞与手法复位治疗麻醉后颞下颌关节脱位3例报告
8
作者 温满清 程曼文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0年第1期33-34,共2页
颢下颌关节脱位是全麻气管插管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报告3例行局部阻滞后采用口内法1例,外口法2例3次手法复位成功。处理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术后麻醉科医师一定要随访患者,及早治疗。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脱位 局部阻滞 手法复位
原文传递
单侧不完全截骨牵张时颞下颌关节位移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长健 孙一丹 +5 位作者 李岩峰 王金生 吕源 陈展 聂嘉 张建强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利用犬单侧下颌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有限元模型,观察牵张侧颞下颌关节(髁突)位移状况。方法:利用有限元法模拟不完全截骨模型(截骨处剩1 mm舌侧皮质骨),观察一侧下颌骨滑动骨块未被牵开和被牵开时,牵张侧颞下颌关节2个标志点位移状... 目的:利用犬单侧下颌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有限元模型,观察牵张侧颞下颌关节(髁突)位移状况。方法:利用有限元法模拟不完全截骨模型(截骨处剩1 mm舌侧皮质骨),观察一侧下颌骨滑动骨块未被牵开和被牵开时,牵张侧颞下颌关节2个标志点位移状况。结果:当滑动骨块未被牵开时牵张侧髁状突前斜面前缘中点、髁状突后斜面后缘中点均无位移;当滑动骨块被牵开l mm时,上述两点位移均有不同程度变化。结论:犬下颌单侧不全截骨牵张时,在内外(左右或X轴)方向上髁状突前斜面前缘中点具有向外运动的趋势,髁状突后斜面后缘中点具有向内运动的趋势,此变化不足以对颞下颌关节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单侧不全截骨 颞下颌关节 有限元
原文传递
比较体外电磁式冲击波和辣椒碱乳膏局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雷安文 郭平 +5 位作者 李金元 王之恒 孟恋亲 王君 刑新 周嵩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616-621,共6页
目的 比较体外电磁式冲击波和辣椒碱乳膏局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8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41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的局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体外电磁式冲击波局部治疗组(20... 目的 比较体外电磁式冲击波和辣椒碱乳膏局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8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41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的局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体外电磁式冲击波局部治疗组(20例)和辣椒碱乳膏局部治疗组(21例)两组,两组均连续局部治疗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张口度、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值(Dysfunction index, DI),比较两种不同局部治疗方法后1个月和治疗后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在VAS评分、张口度和DI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治疗,辣椒碱乳膏局部治疗组在VAS评分低于再体外电磁式冲击波局部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个月治疗,体外电磁式冲击波局部治疗组在VAS评分低于辣椒碱乳膏局部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治疗,两治疗组在张口度上无明显的差异(P>0.05);经过2个月治疗,体外电磁式冲击波局部治疗组在张口度上大于辣椒碱乳膏局部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治疗,两组在DI值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个月治疗,体外电磁式冲击波局部治疗组在DI值低于辣椒碱乳膏局部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1个月的治疗,辣椒碱乳膏局部治疗在治疗关节疼痛方面效果好;在治疗张口度和颞下颌关节临床障碍方面,两组无明显区别;经过2个月的治疗,体外电磁式冲击波局部治疗在治疗关节疼痛、张口度和颞下颌关节临床障碍的临床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 体外电磁式冲击波 辣椒碱乳膏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下载PDF
3.0T磁共振颞颌关节扫描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林栋 张建华 +1 位作者 吴刚 吴前芝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9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颞颌关节的磁共振(MR)扫描技术及扫描参数。方法 28例受检者行颞颌关节MR检查,分别扫描颞颌关节闭口位和开口位的斜矢状位和斜冠状位,扫描序列包括:T1W-Atse、T2W-TSE、T2-SPAIR、PDWI。结果受检者均能够得到很好的图像,其颞下... 目的探讨颞颌关节的磁共振(MR)扫描技术及扫描参数。方法 28例受检者行颞颌关节MR检查,分别扫描颞颌关节闭口位和开口位的斜矢状位和斜冠状位,扫描序列包括:T1W-Atse、T2W-TSE、T2-SPAIR、PDWI。结果受检者均能够得到很好的图像,其颞下颌关节的解剖形态显示清晰完整,所有成像序列均能够显示关节盘、关节窝、关节间隙、髁突骨质形态、盘周组织以及翼外肌等。结论 3.0TMR扫描序列及参数的优化组合、病人体位及扫描方位的正确选择均有助于检测引起临床症状或体征的颞颌关节盘及周围组织的解剖与病变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 3 0T磁共振 质子加权成像 关节盘 关节腔造影
下载PDF
三维可调式人工颞下颌关节的设计与性能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张益 张震康 +2 位作者 马绪臣 徐英忱 许光昶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1998年第3期115-118,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三维可调式人工颞下颌关节(简称TDATMJP),详细阐述了结构组成、装配连接、功能实现。在动物体内植入半年后,对各部件表面裂伤、表面形貌、材料成分、连结轴紧固强度、钛部件生物相容性做了试验检测和分析,初步性能结果符... 本文提出了一种三维可调式人工颞下颌关节(简称TDATMJP),详细阐述了结构组成、装配连接、功能实现。在动物体内植入半年后,对各部件表面裂伤、表面形貌、材料成分、连结轴紧固强度、钛部件生物相容性做了试验检测和分析,初步性能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颞下颌关节 TDAMJP
下载PDF
改良Twinblock矫治Ⅱ~1类错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鹏 惠英 +3 位作者 王笑茹 霍峰 黄跃雁 张艳波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663-664,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Twinblock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类错[牙合]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21例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的恒牙早期安氏Ⅱ^1类错[牙合]病例,分别在治疗前(T1)、戴用矫治器后1周(T2)、治疗结束时(T3)拍摄双侧闭口薛氏位X线... 目的观察改良Twinblock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类错[牙合]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21例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的恒牙早期安氏Ⅱ^1类错[牙合]病例,分别在治疗前(T1)、戴用矫治器后1周(T2)、治疗结束时(T3)拍摄双侧闭口薛氏位X线片,行颞下颌关节间隙测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戴矫治器后1周关节前后间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矫治前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可引导后缩的下颌及髁突前移改建,并稳定于正常关节位,矫治结束后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不受矫治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 Ⅱ'类错[牙合] 颞下颌关节 口腔科学
下载PDF
改良贴壁组织块法与改良Ⅰ型胶原酶消法对成骨细胞增殖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倪滔 张文丽 罗应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23-28,共6页
目的 比较改良贴壁组织块法与改良Ⅰ型胶原酶消法对SD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的增殖效果.方法 取10只出生1 -3dSD乳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下骨,将骨片平分成2份,分别采用改良贴壁组织块法和改良Ⅰ型胶原酶消法培养颞下颌关... 目的 比较改良贴壁组织块法与改良Ⅰ型胶原酶消法对SD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的增殖效果.方法 取10只出生1 -3dSD乳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下骨,将骨片平分成2份,分别采用改良贴壁组织块法和改良Ⅰ型胶原酶消法培养颞下颌关节髁突成骨细胞,并标记为Ⅰ组和Ⅱ组,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HE染色、ALP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取第4代成骨细胞进行细胞计数、MTT生长曲线及流式细胞仪周期分析,比较2种原代培养方法对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异同.结果 (1)Ⅰ组和Ⅱ组培养的细胞经鉴定均为成骨细胞; (2) Ⅱ组成骨细胞总量约为Ⅰ组细胞总量的1.5倍; (3) Ⅱ组成骨细胞MTT生长曲线较Ⅰ组细胞提前2d进入对数生长期及达到生长高峰; (4)2组细胞在达到第4代时,细胞周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贴壁组织块法和改良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均适用于颞下颌关节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的培养,但改良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可以更快速有效地获得大量成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贴壁组织块法 改良Ⅰ型胶原酶消法 髁突 成骨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改良型生物调节器矫治Ⅱ类错对颞颌关节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毛靖 曾引萍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 观察改良型生物调节器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对颞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10 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进行矫治前、中、后及追踪复查的颞颌关节薛氏位片的测量 ,分析改良型生物调节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各个时期颞颌关节的改... 目的 观察改良型生物调节器矫治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对颞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10 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进行矫治前、中、后及追踪复查的颞颌关节薛氏位片的测量 ,分析改良型生物调节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各个时期颞颌关节的改变。结果 矫治前、中、后及追踪复查的比较 ,关节前后间隙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而矫治前与后期追踪复查的比较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结论 本矫治器可引导后缩的下颌及髁突前移 ,并稳定于正常关节位 ,恢复了牙位、肌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性生物调节器 Ⅱ类错He X线诊断 颞颌关节 口腔正畸
原文传递
新型锚固钉的抗力性分析
16
作者 周知航 毛懿 +3 位作者 陈旭卓 张善勇 孙守福 甄锦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34-939,共6页
目的·对新型锚固钉及其抗力性进行评估。方法·实验包括拉力测试和有限元分析2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分别将传统锚固钉和新型锚固钉植入髁突皮质骨,使用拉力机对其进行拉力测试;第二个部分,建立植入新型锚固钉后的下颌髁突三... 目的·对新型锚固钉及其抗力性进行评估。方法·实验包括拉力测试和有限元分析2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分别将传统锚固钉和新型锚固钉植入髁突皮质骨,使用拉力机对其进行拉力测试;第二个部分,建立植入新型锚固钉后的下颌髁突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从3个不同方向施加力的作用,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传统锚固钉和新型锚固钉所能承受的最小拔出力分别为48.2 N和200.0 N;配合3-0缝线使用的传统和新型锚固钉在抗拉强度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此外,3-0缝线的传统锚固钉与2-0缝线的新型锚固钉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相比传统锚固钉,新型锚固钉抗力性能更佳,配合使用2-0缝线时尤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锚固术 下颌髁突 锚固钉 锚固线 张力测试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牵张成骨技术治疗严重小下颌畸形5例报告
17
作者 姚宏 曹健 +1 位作者 马东洋 田文艳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第8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技术在严重小下颌畸形矫治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严重小下颌畸形患者,术前评估正颌手术难以矫正者,采用牵张成骨技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顺利完成牵引计划,并在3个月后拆除牵引器,通过治疗,患者面容获得...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技术在严重小下颌畸形矫治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严重小下颌畸形患者,术前评估正颌手术难以矫正者,采用牵张成骨技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顺利完成牵引计划,并在3个月后拆除牵引器,通过治疗,患者面容获得极大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症状消失。结论:牵张成骨技术为临床上严重小下颌畸形的矫治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下颌畸形 牵张成骨 颞下颌关节强直
原文传递
颞下颌关节MR冠状影像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贺建军 王美青 +1 位作者 刘满生 张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1-483,490,共4页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冠状面形态结构的关系。方法 将福尔马林液浸泡 1年以上的 ,能将下颌固定在牙尖交错位的 15具尸头的 2 8侧TMJ,斜冠状位磁共振质子加权扫描 ,以下颌升支中线为基准 ,作相应测量。结果 ①横径由大到小排序为 :关...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冠状面形态结构的关系。方法 将福尔马林液浸泡 1年以上的 ,能将下颌固定在牙尖交错位的 15具尸头的 2 8侧TMJ,斜冠状位磁共振质子加权扫描 ,以下颌升支中线为基准 ,作相应测量。结果 ①横径由大到小排序为 :关节窝内外径、髁突内外径、关节窝内径、髁突内径、髁突外径、关节窝外径。②髁突外径与关节窝外径间 ,髁突内径与关节窝内径间 ,髁突内外径和关节窝的内外径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③变异系数关节窝外径大于髁突外径、内径大于其他横径。④关节间隙面积与关节盘断面面积正相关。结论 颞下颌关节各结构的冠状形态及大小具有高度协调性 ,髁突相对于关节窝的内外位置关系具有较大的变异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磁共振 解剖学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