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汉时间的空间隐喻化认知对比研究
1
作者 杨洋 夏日光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81-84,98,共5页
本文根据隐喻认知理论,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时间概念空间隐喻化的对比,分析英汉两个民族在时间概念认知模式上的异同,从而更好地了解时间的空间隐喻的实质及文化内涵,以期更好地促进英语学习者对时间的空间隐喻的理解,并以此指导英... 本文根据隐喻认知理论,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时间概念空间隐喻化的对比,分析英汉两个民族在时间概念认知模式上的异同,从而更好地了解时间的空间隐喻的实质及文化内涵,以期更好地促进英语学习者对时间的空间隐喻的理解,并以此指导英语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的空间隐喻 认知 英语教学
下载PDF
《年轻的古德曼·布朗》的含混主题论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小川 甘文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763-766,共4页
《年轻的古德曼.布朗》是美国作家霍桑最著明的短篇小说之一,作者在这篇小说中将自己对人性善恶的复杂理解通过富有象征意味的人名、意象和时空隐喻以及主人公古德曼.布朗和费丝言行的含混矛盾表现出来,从而突现了小说的"含混"... 《年轻的古德曼.布朗》是美国作家霍桑最著明的短篇小说之一,作者在这篇小说中将自己对人性善恶的复杂理解通过富有象征意味的人名、意象和时空隐喻以及主人公古德曼.布朗和费丝言行的含混矛盾表现出来,从而突现了小说的"含混"主题——人性本质的亦"善"与亦"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混主题 人性善恶 人名 意象 时空隐喻 象征
下载PDF
时空隐喻的认知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善芳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81-84,共4页
时间是一个抽象概念,人类对时间的表征,时空隐喻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认为空间概念是时空隐喻的原型,人们对时间认知的心理基础是空间心理图式的跨域映射。如同空间概念一样,人类对时间的认知虽然基于静态与动态两套认知系统,但... 时间是一个抽象概念,人类对时间的表征,时空隐喻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认为空间概念是时空隐喻的原型,人们对时间认知的心理基础是空间心理图式的跨域映射。如同空间概念一样,人类对时间的认知虽然基于静态与动态两套认知系统,但各民族在两套系统的使用频率上存在差异。汉民族还借用垂直空间概念来表征时间,这与汉民族的认识论、传统文化和语言体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隐喻 静态模式 动态模式 上/下 前/后
下载PDF
汉语时间-空间隐喻加工垂直偏向性的稳固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颖颖 于方静 +1 位作者 周治金 陈宝国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6-452,522,共8页
前人的研究发现,汉语时间-空间隐喻的加工表现出一定的垂直偏向性。本文两个实验采用空间启动的范式,考察汉英双语者二语(英语)经验对汉语时间-空间隐喻加工偏向性的影响。实验1以中国内地汉英双语大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在垂直空间启... 前人的研究发现,汉语时间-空间隐喻的加工表现出一定的垂直偏向性。本文两个实验采用空间启动的范式,考察汉英双语者二语(英语)经验对汉语时间-空间隐喻加工偏向性的影响。实验1以中国内地汉英双语大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在垂直空间启动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更快,垂直性时间问题的反应时最短,正确率最高,即表现出时间-空间隐喻加工的垂直偏向性,这说明英语经验未影响汉语时间-空间隐喻加工的垂直偏向性。实验2采用英语熟练程度更高,来自我国港、澳地区的汉英双语大学生为被试,得到了和实验1类似的结果。两个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非平衡的汉英双语者而言,英语经验并未对汉语母语时间-空间隐喻加工的偏向性产生影响,汉语时间-空间隐喻加工的垂直偏向性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稳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时间-空间隐喻 二语经验
下载PDF
英语现在时非现在时间指称用法的认知研究述评 被引量:2
5
作者 江桂英 李恒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3,共4页
传统英语语法对动词现在时的非现在时间指称用法缺乏足够的理据性解释,容易造成对时态用法的误解和语法教学的困难。本文阐述了Langacker的认知语法、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和源于Lakoff概念隐喻的时间-空间距离隐喻观对其形成机制... 传统英语语法对动词现在时的非现在时间指称用法缺乏足够的理据性解释,容易造成对时态用法的误解和语法教学的困难。本文阐述了Langacker的认知语法、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和源于Lakoff概念隐喻的时间-空间距离隐喻观对其形成机制做出的认知解释,并逐一做了述评,认为上述三种理论对该问题的论述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这三种理论均认为语法是对认知机制的描写,符合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特征。尽管它们存在各自的不足和缺陷,但却能起到互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在时 非时间指称用法 认知语法 时间-空间隐喻 心理空间
原文传递
“前”“后”的时间指向及时间认知的古今差异
6
作者 何亮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2-59,共8页
认为"前""后"既表示过去又表示将来,是混淆了"前""后"的时空概念。"前""后"的空间或时间义与人们的关注焦点有关,也与其出现的句法环境、与之组合成分的语义特征有关。就... 认为"前""后"既表示过去又表示将来,是混淆了"前""后"的时空概念。"前""后"的空间或时间义与人们的关注焦点有关,也与其出现的句法环境、与之组合成分的语义特征有关。就时间指向而言,"前"均表示时间较早或顺序在先,"后"表示时间较晚或顺序在后。"前""后"所体现的时间认知方式古今并无不同。但是,在汉语史上,"前""后"所体现的"人动时静"认知方式的表达形式有一个由潜隐到显露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指向 时空隐喻 语义特征
下载PDF
带有华南特色的创意写作发展道路——评江冰、黄健云《大学创意写作实训教程》
7
作者 葛红兵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2,共2页
《大学创意写作实训教程》以创意激发为主线,以案例教学法为重点,以充分的实践性作为特色,是创意写作学科近年非常重要的一项成果,显示了当下创意写作在华南地区的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 《大学创意写作实训教程》 创意激发 华南特色
下载PDF
从二元补衬的视域看梁潮诗歌的诗性哲学
8
作者 李涵颖 王卫云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9-34,2,共7页
从"二元补衬"的诗学视角进行考察,发现梁潮的诗作引入"时空隐喻"的理念和流转轮回的辩证思维,消解了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为建构和谐的男女社会进行更加合情合理的两性叙事,并以后现代的先锋姿态打破时空的界限,表... 从"二元补衬"的诗学视角进行考察,发现梁潮的诗作引入"时空隐喻"的理念和流转轮回的辩证思维,消解了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为建构和谐的男女社会进行更加合情合理的两性叙事,并以后现代的先锋姿态打破时空的界限,表达死亡哲学的诗性沉思,探索永恒世界的建构与拓展,寻求"诗意地栖居"的月光领地与精神寓所。与此相应,他的诗作在象征语义上具有既断裂又弥合的张力,能够形成审美的延宕,增强意象的耐读性和意味的持续性,引发读者的期待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潮 独秀作家群 二元补衬 两性叙事 时空隐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