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晓青 李玉江 《西北人口》 2005年第6期30-33,共4页
研究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及解释其成因,对合理制定人口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时空角度探讨山东省人口老龄化进程,构造模型分析老龄化空间分异变动的制约因素,采用两种分布比较方法定量研究各制约因素的影响程度,最终揭示老龄化... 研究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及解释其成因,对合理制定人口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时空角度探讨山东省人口老龄化进程,构造模型分析老龄化空间分异变动的制约因素,采用两种分布比较方法定量研究各制约因素的影响程度,最终揭示老龄化程度区域差异扩大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山东省老年人口比重出现极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自身的惯性作用,包括人口年龄结构和出生率的共同作用,此外还受到经济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人口老龄化 空间分异 形成机制 人口发展战略
下载PDF
西部地区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黎霞 雷丽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7-114,共8页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0余年间,西部地区入境旅游有了长足发展,但各省(区/市)在入境旅游经济规模与质量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势必对西部地区未来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制约.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绝对集中指数、首位度、旅游...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0余年间,西部地区入境旅游有了长足发展,但各省(区/市)在入境旅游经济规模与质量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势必对西部地区未来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制约.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绝对集中指数、首位度、旅游流流质指数、四象限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各省(区/市)2000-2012年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的13年间,西部12个省(区/市)入境旅游流流量的空间绝对差异越来越大,相对差异总体上较为平稳,流量位序变化呈现出"高、低位态势平稳,中间位激烈竞争"的局面,空间集中形态长期处于极高寡占型,首位分布结构较为合理;重庆、西藏、陕西的入境旅游流流质长期高效,四川、广西、甘肃的入境旅游流流质长期低效;西部各省(区/市)入境旅游流流质变化主要存在"有效改善"、"逐步倒退"、"平稳波动"、"剧烈波动"等4种类型;西部各省(区/市)入境旅游流按"流量-流质"可划分为4种类型:"大流量-高流质"(云南、陕西、内蒙古、重庆)、"大流量-低流质"(广西、四川)、"小流量-高流质"(新疆、西藏)、"小流量-低流质"(贵州、甘肃、青海、宁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流量 流质 时空差异 西部地区
下载PDF
山东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于清涛 李华香 李玉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66-68,共3页
山东是中国第二人口大省,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山东省老龄化现状特征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了山东人口老龄化的时间变动特征和空间差异特征.结果显示,山东人口老龄化进程快,持续时间长,具有空间... 山东是中国第二人口大省,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山东省老龄化现状特征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了山东人口老龄化的时间变动特征和空间差异特征.结果显示,山东人口老龄化进程快,持续时间长,具有空间不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时空分异 山东
下载PDF
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FDI)时空演变及区位决策因素 被引量:22
4
作者 陶修华 曹荣林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7-221,共5页
1990年代以来,江苏省实际利用FDI增长迅速。随着时间的推移,FDI的利用方式、来源国或地区、行业分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FDI的利用在苏南、苏中、苏北之间以及县(市)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借助经济计量方法,对空间差异形成因素进行... 1990年代以来,江苏省实际利用FDI增长迅速。随着时间的推移,FDI的利用方式、来源国或地区、行业分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FDI的利用在苏南、苏中、苏北之间以及县(市)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借助经济计量方法,对空间差异形成因素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区位因素、经济因素、劳动力因素、积聚因素和对外开放程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时空演变 空间差异 区位决策因素
下载PDF
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业绩与潜力的时空差异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彰平 闫小培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0-630,共11页
回顾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历史,选取10项影响其直接投资潜力的要素指标,构建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进行定量分析认为:(1)广东省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外商直接投资业绩,但是外商直接投资业绩指数总体上呈稳定而缓慢的下降趋势。(2)无论是潜力还是... 回顾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历史,选取10项影响其直接投资潜力的要素指标,构建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进行定量分析认为:(1)广东省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外商直接投资业绩,但是外商直接投资业绩指数总体上呈稳定而缓慢的下降趋势。(2)无论是潜力还是业绩,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一直是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高水平区域,珠江三角洲外商直接投资分散化空间分布趋势主导了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分散化趋势。(3)广东省大部分地市外商直接投资业绩水平的增长快于潜力水平的提高,但广州、深圳和佛山等中心城市外商直接投资业绩都不同程度地滞后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业绩 潜力 时空差异 广东省 外商直接投资 广东省 业绩 潜力 时空差异 珠江三角洲 定量分析 指数总体 空间分布 中心城市
下载PDF
内蒙古旅游气候舒适度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公为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4,共7页
选取1981~2010年期间内蒙古的长期气候观测数据,采用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WCI)、着衣指数(ICL)以及综合舒适指数(CCI)对内蒙古各地区不同月份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定量测评。研究发现:(1)内蒙古旅游气候整体上属于夏适型气候,各旅... 选取1981~2010年期间内蒙古的长期气候观测数据,采用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WCI)、着衣指数(ICL)以及综合舒适指数(CCI)对内蒙古各地区不同月份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定量测评。研究发现:(1)内蒙古旅游气候整体上属于夏适型气候,各旅游城市在夏季均处于气候舒适期或较舒适期,在冬季均处于不舒适期;(2)东北部旅游区气候舒适期一般在6~8月,东中西部旅游区气候舒适期一般在5~9月,按照年度综合舒适指数均值排序,各地区旅游气候舒适度排序依次为西部>中部>东部>东北部;(3)依据气候舒适度水平和舒适期跨度,将内蒙古21个主要旅游城市划分为2种类型:(1)夏适型旅游气候,包括:满洲里、海拉尔、阿尔山、乌兰浩特、克什克腾旗、锡林浩特、二连浩特、四子王旗、集宁、希拉穆仁、额济纳旗;(2)春夏秋适宜型旅游气候,包括:通辽、赤峰、呼和浩特、包头、东胜、伊金霍洛旗、临河、乌海、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旅游 旅游气候 气候舒适度 时空差异
原文传递
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及其净碳排放压力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樊高源 杨俊孝 胡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2-360,共9页
对新疆1996—2013年农业生产5大碳源碳排放及种植业碳汇进行测算,从时间、空间、结构3方面分析其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在农业净碳排放的基础上,构建净碳排放压力指数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生产净碳排放压力变动趋势。研究表明,新疆农业... 对新疆1996—2013年农业生产5大碳源碳排放及种植业碳汇进行测算,从时间、空间、结构3方面分析其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在农业净碳排放的基础上,构建净碳排放压力指数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生产净碳排放压力变动趋势。研究表明,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在总量上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总体上保持下降;在区域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喀什地区碳排放量最高,是克拉玛依市的72倍;从结构特征看,牲畜养殖、农用物资、农业活动占碳排放源的96%以上。牲畜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农业活动、农用物资碳排放呈明显增长趋势。碳汇总量增加较为迅速,农业生产净碳排放量整体保持下降趋势。净碳排放量大致分为"持平—下降"两个阶段变化特征。由净碳排放压力指数看出,新疆农业碳排放压力呈逐年递减状态。由此可知,要根据新疆实际合理适时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化现代化;宏观布局,制定差异化的农业发展路线;加强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回收利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农业净碳排放 时空差异 结构差异 碳排放压力指数 新疆
下载PDF
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演变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建兴 韩申山 侯沛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7期194-199,共6页
为了研究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特征,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均衡发展,依据陕西省各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运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对陕西省农业经济的差异进行测算,分析农业经济差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2001—2013年... 为了研究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特征,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均衡发展,依据陕西省各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运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对陕西省农业经济的差异进行测算,分析农业经济差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2001—2013年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增长速度存在差异;(2)三大地区的农业经济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关中地区比重略有下降,陕南地区比重减少了3.09%,陕北地区比重提高了4.10%;(3)市域间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不断扩大,相对差距波动变化;(4)三大地区内部农业经济的相对差距变化出现分化,陕南地区的相对差距缓慢小幅扩大,关中地区保持稳定,陕北地区的相对差距先迅速减少后缓慢扩大。各个地区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时空差异 演变分析 陕西省
下载PDF
基于县域单元的武汉城市圈经济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晓旭 何建华 《地理空间信息》 2014年第3期27-32,5,共6页
将传统统计分析方法与ESDA方法相结合,借助OpenGeoda1.0和ArcGIS9.3,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和关联性三个侧面对1996~2010年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 将传统统计分析方法与ESDA方法相结合,借助OpenGeoda1.0和ArcGIS9.3,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和关联性三个侧面对1996~2010年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存在明显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且具有持续增强的趋势;区域经济初步表现出“二元结构”发展特征,以武汉市为中心的经济高值区辐射效应较弱,极化作用显著;“俱乐部趋同”现象在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发展中初步显现。着重分析了区域发展战略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时空差异 ESDA 武汉城市圈
下载PDF
宁夏新型城镇化测度与时空差异研究
10
作者 王重玲 程淑杰 韩莉 《住宅与房地产》 2017年第12X期5-7,共3页
文章运用变异系数法、线性加权和法、灰色关联法等研究方法,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对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固原市五个地级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时空差异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来看,2005~2015年,宁夏五市城... 文章运用变异系数法、线性加权和法、灰色关联法等研究方法,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对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固原市五个地级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时空差异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来看,2005~2015年,宁夏五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以2010年~2015年表现最为显著,原因在于2012年以后诸如内陆开放试验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各种政策导向,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特别是首府银川市发展最为快速;(2)从各子系统评价结果来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在上升,但可能因为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导致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带来诸多如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缺、环境脏乱差等因素,使居民生活质量自2010年之后上升速度明显放缓,城乡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2010年之后发展水平上升较快。研究对于城乡规划与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时空差异 宁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