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性存在的让渡:旧京的庙会与庙市 被引量:7
1
作者 岳永逸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8,共12页
有城墙区隔的旧京是一座与农耕文明相匹配的乡土性城市。这种乡土性既体现在对土地敬畏的神圣性之中,更体现在家、街、城同构性的空间美学。不仅宫、观、庙、庵、坛、祠、寺等以不同的阶序密布旧京,对民众而言,供奉碧霞元君的"三... 有城墙区隔的旧京是一座与农耕文明相匹配的乡土性城市。这种乡土性既体现在对土地敬畏的神圣性之中,更体现在家、街、城同构性的空间美学。不仅宫、观、庙、庵、坛、祠、寺等以不同的阶序密布旧京,对民众而言,供奉碧霞元君的"三山五顶"还拱卫着京师。西直门内大街这样普通的街巷也有着有"九龙二虎"之称的众多小庙。曾经普遍存在的四大门信仰使得旧京众多的家居空间同样多少具有"庙"的性质。与此相连,旧京的庙会是一种与旗人闲适典雅的日常生活相连接,并集中呈现日常生活,展现个体价值的精神性存在。在以西方为标杆的近现代化历程中,旧京必然性地经历了去神化和对以敬拜为核心的庙会的污名化历程。庙会整体性地衰减为彰显人力与物欲的庙市,沦为一种物化性的存在。随着21世纪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庙市又向庙会进行了有限度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京 庙会 庙市 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明清佛山庙会的酬神戏——以佛山祖庙北帝诞庙会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3
2
作者 申小红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2-15,93,共4页
在"神"支配一切的传统社会里,人们祈雨贺晴、消灾祈福、求子生财等都依靠神明的保佑,因此酬神献戏便成为一种风俗。酬神献戏往往以家族、宗族为主导,在佛山,酬神戏或神功戏则以八图里甲、世家大族为主导。在节庆时聘请戏班演... 在"神"支配一切的传统社会里,人们祈雨贺晴、消灾祈福、求子生财等都依靠神明的保佑,因此酬神献戏便成为一种风俗。酬神献戏往往以家族、宗族为主导,在佛山,酬神戏或神功戏则以八图里甲、世家大族为主导。在节庆时聘请戏班演出酬神戏有利于社区的整合及和谐氛围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会 北帝诞 酬神戏 社会整合
下载PDF
西府庙会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冬妮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42-45,共4页
庙会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集中体现,也是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府庙会所具有的数量多、品位高、内涵丰富等特点,使本地民俗旅游业极具发展潜力。在开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借鉴、创新、宣传等形式打造西... 庙会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集中体现,也是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府庙会所具有的数量多、品位高、内涵丰富等特点,使本地民俗旅游业极具发展潜力。在开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借鉴、创新、宣传等形式打造西府民俗旅游品牌,提高西府民俗旅游的知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会 西府 民俗文化 创新 旅游品牌
下载PDF
台湾夜市及其饮食文化探原 被引量:1
4
作者 姚振黎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4,共4页
台湾夜市文化源远流长,在台湾特殊的经济环境、港埠荣景以及酬神庙会因素的影响下,台湾夜市主要分为商圈夜市、观光夜市和流动夜市。各式各样的夜市,给台湾带来丰厚的经济功能和人文效应,如促进零售业发展、吸引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
关键词 台湾夜市 饮食文化 经济 庙会
下载PDF
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研究综述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耿占军 涂俊 《唐都学刊》 2015年第1期47-50,共4页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研究现状的分析,厘清当前研究的重点和薄弱之处,分析研究所需的内容和方向,阐明了文化空间所具有的地缘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核心价值,并以道教文化主导下的二月二庙会及民俗活动为典型案例,分析认为文化空间...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研究现状的分析,厘清当前研究的重点和薄弱之处,分析研究所需的内容和方向,阐明了文化空间所具有的地缘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核心价值,并以道教文化主导下的二月二庙会及民俗活动为典型案例,分析认为文化空间所涉及的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混合物化的文化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支撑,是促进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 庙会
下载PDF
近代辽宁地区庙会空间与市场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扬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67-70,共4页
近代辽宁庙市为周边民众提供了获取生活资料及商品的便利条件,起到了弥补集市不足,并且利用消费链条带动了地区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城镇的发展。同时也带来社会效应,成为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 近代辽宁庙市为周边民众提供了获取生活资料及商品的便利条件,起到了弥补集市不足,并且利用消费链条带动了地区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城镇的发展。同时也带来社会效应,成为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甚至促进传统生活方式的改良。受顽强的传统习俗,无序的市场运行机制,特殊的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代辽宁庙市无法向大型集市贸易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辽宁 庙市 市场
下载PDF
昆明北郊上坝村胜景寺庙会田野调查报告
7
作者 邱运胜 《昆明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4-87,共4页
胜景寺庙会是昆明北郊盘龙江上游上坝村宗教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逻辑将庙会的主要环节、仪式过程、人际交往、组织运作串联在一起,共同构成富含大量民俗文化事象的乡村集体生活文化。由于胜景寺坐落在松华坝水库... 胜景寺庙会是昆明北郊盘龙江上游上坝村宗教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逻辑将庙会的主要环节、仪式过程、人际交往、组织运作串联在一起,共同构成富含大量民俗文化事象的乡村集体生活文化。由于胜景寺坐落在松华坝水库保护区内,其庙会运行存在着一种公共水源保护与民间宗教活动于空间上的互动关系。寺庙方与水库方在水源保护意识的共同促使下,于库区内外采取互相协作的策略,从而达到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北郊上坝村胜景寺 庙会 田野调查 庙会仪式 水源保护 互动空间
下载PDF
庙宇重建、仪式复兴与地方社会构建——基于浙江观海卫都神殿及其庙会的考察
8
作者 陈科锦 《泰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95-101,共7页
五都大帝信仰是源于浙江慈溪观海卫东山头的地方性神明崇拜。"五姓一柱"六个家族在都神殿的日常管理与信仰仪式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信仰的复苏以及与其相伴随的庙宇重建与庙会兴盛,起到了构建地方社会... 五都大帝信仰是源于浙江慈溪观海卫东山头的地方性神明崇拜。"五姓一柱"六个家族在都神殿的日常管理与信仰仪式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信仰的复苏以及与其相伴随的庙宇重建与庙会兴盛,起到了构建地方社会关系的功能。个案体现了江南庙会的宗族性和社区性以及南方神灵符号的多元化和地方化特征,对地方社会史研究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神殿 五都大帝 庙会 地方社会
下载PDF
从“过会”看关中西部农村中老年妇女的信仰活动与人际交往
9
作者 仵军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2-55,共4页
"过会"是乡村民众朴素而常见的祈福信仰活动与情感交流方式,本文立足对关中西部农村中老年妇女"过会"活动的考察,在对"过会"类别与形式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信众祈福、行善的世俗性心理,指出"过会&qu... "过会"是乡村民众朴素而常见的祈福信仰活动与情感交流方式,本文立足对关中西部农村中老年妇女"过会"活动的考察,在对"过会"类别与形式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信众祈福、行善的世俗性心理,指出"过会"在中老年妇女的情感寄托和人际关系协调中的价值与作用,强调了"过会"在稳定乡村秩序等层面的"负熵"功能,以期为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西部 中老年妇女 乡村庙会 家中过会 人际交往
下载PDF
以河南为中心的明清中原庙会墟市与戏剧的关系
10
作者 田仲一成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第1期95-112,共18页
明朝许多庙宇都有戏台。在中国北方地区,循迹寺庙戏台上的演出以及对戏剧演出的描述记载,可以勾画出戏剧繁荣地带的版图。这些区域被称为'戏剧圈',核心区域主要跨布山西、陕西、河南三个地区。'戏剧圈'的存在与明朝盐... 明朝许多庙宇都有戏台。在中国北方地区,循迹寺庙戏台上的演出以及对戏剧演出的描述记载,可以勾画出戏剧繁荣地带的版图。这些区域被称为'戏剧圈',核心区域主要跨布山西、陕西、河南三个地区。'戏剧圈'的存在与明朝盐业贸易有直接关系。无论乡村还是城市,商业对戏剧演出的场次以及规模都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地区 明清时期 庙会墟市 戏剧
原文传递
淮河流域民间信仰习俗中的音乐文化研究
11
作者 李文正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7期81-84,共4页
民间文化是古老的传统,亦是追随时代的楷模。因为无论在社会发展的哪个阶段,它都以顽强的生命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民间信仰习俗则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最有意义的习俗文化之一,它甚至可以追... 民间文化是古老的传统,亦是追随时代的楷模。因为无论在社会发展的哪个阶段,它都以顽强的生命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民间信仰习俗则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最有意义的习俗文化之一,它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形成的初级阶段。淮河流域的民间信仰习俗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淮河绚烂文化中具有浓厚色彩的一笔。在此通过对于淮河流域中涉及的庙会、祭祀、节日等民俗信仰中的音乐文化做研究,找出其地域的特征性、差异性和趋同性,并为进一步研究淮河流域的民间习俗和仪式音乐打下前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庙会 祭祀 节日 音乐文化
下载PDF
从交流到认同——华北村落庙会的文化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旭东 《文化艺术研究》 2011年第4期1-10,共10页
华北乡村定期在各处村落或集镇举行的庙会活动,是个体之间以及人神之间相互交流机制中的一种。本文专门在属于这个区域的地方考察了由这种社会意义的个体交流逐渐转变为集体性的文化认同以及这期间相互激荡的过程和影响要素。其中包括... 华北乡村定期在各处村落或集镇举行的庙会活动,是个体之间以及人神之间相互交流机制中的一种。本文专门在属于这个区域的地方考察了由这种社会意义的个体交流逐渐转变为集体性的文化认同以及这期间相互激荡的过程和影响要素。其中包括作为借人神上下交流而有的村落之间进行象征性交换的"香油钱"这一媒介;还有摄影师和剃头匠之间所显露出来的事实与呈现之间的文化翻译过程,这种翻译过程借助了一些核心的影响要件,包括真和假的信仰、民众对公民的界定、对龙牌的不同表白以及灵验的观念。所有这些,都体现出这样的交流更多意义上是一种文化社会学意义上的以及地方性的对于什么是真正的交流的界定,而它的含义也一定是在民间信仰这一概念之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 认同 华北村落庙会 灵验 文化的翻译
下载PDF
传统庙会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以绍兴舜王庙会为个案的讨论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瑾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6年第2期89-94,共6页
近年来,传统庙会作为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型文化活动而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传统庙会的复兴不仅重构了民众的信仰生活空间,也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情境与时空。活跃于绍兴会稽山区的舜王庙会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庙宇群落... 近年来,传统庙会作为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型文化活动而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传统庙会的复兴不仅重构了民众的信仰生活空间,也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情境与时空。活跃于绍兴会稽山区的舜王庙会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庙宇群落、会社组织、群体心理认同,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其极具向心性的稳定空间形态。从空间的地理承载、基本结构和公共精神3个维度入手,对舜王庙会历史形成的传统空间结构进行剖析,通过梳理基本特征讨论现代转型,以实现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的保护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庙会 公共文化空间 传承 保护发展
下载PDF
对民间庙会复兴的文化思考——基于长武地区庙会的历史和现状 被引量:5
14
作者 洪东海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3-55,共3页
当前,民间庙会正在复兴,其复兴有深刻的历史必然和迫切的现实需求。庙会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是净化心灵、关注生存、关爱生命的精神家园,是民间文化制作和消费的超级市场,是一种多元空间文化形态。
关键词 民间庙会 复兴 空间文化形态.
下载PDF
文化表征与政治本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庙会叙事的价值建构
15
作者 马慧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中华文化是一个整体性一体化的精神体系。古往今来,国家以民俗叙事的方式与民间社会进行着情感交流与话语对接,形成了大小传统礼俗互动的文化权力网络。庙会作为一种官民范畴的“过渡地带”,沟通联结着国家主流社会,它以“三皇五帝”信... 中华文化是一个整体性一体化的精神体系。古往今来,国家以民俗叙事的方式与民间社会进行着情感交流与话语对接,形成了大小传统礼俗互动的文化权力网络。庙会作为一种官民范畴的“过渡地带”,沟通联结着国家主流社会,它以“三皇五帝”信仰、宗庙祖先崇拜、佛道教化为基础,推动着国家上层建筑与民间社会的交流互动。国家通过伞式结构力量自上而下的扶植、改造庙会叙事传统,构建起标准化的国家正祀体系;民间以蜂窝式结构力量重构信仰,促成了民间自下而上的信仰国家化。在文化与政治的统合下,庙会叙事塑造社会群体认同,凝聚爱国情感,重构集体意识,为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会叙事 政治整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元社会”结构
下载PDF
庙会文化中的和合精神——以关陇地区传统庙会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德利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46-48,共3页
传统庙会是举办方与参与者依某寺庙场地,怀着敬畏之心而共同建构起来的具有信仰性思想情感为基础的文化活动,内中蕴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庙会祭祀是一种和合的表现。人们祈望通过祭祀祈祷的方式,将矛盾冲突协调化解,实现人神天... 传统庙会是举办方与参与者依某寺庙场地,怀着敬畏之心而共同建构起来的具有信仰性思想情感为基础的文化活动,内中蕴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庙会祭祀是一种和合的表现。人们祈望通过祭祀祈祷的方式,将矛盾冲突协调化解,实现人神天地新的融合。庙会为平民百姓提供了敬畏倾诉的平台,体现了民族传人循礼遵规的道德情怀。传统庙会为民众提供了多种愿景实现的文化场域,是一种地域生活的"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庙会 和合精神 关陇地区
下载PDF
春节庙会:造就浓厚年味的文化空间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涛 《中原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74-80,共7页
年味指过年的氛围和过年的内心体验。这两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而且以后者为重。现代春节庙会造就年味的内在逻辑在于:春节庙会增加过年的神圣感,是人们尽可能充分地庆贺新年、获得狂欢体验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在公共场所以大... 年味指过年的氛围和过年的内心体验。这两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而且以后者为重。现代春节庙会造就年味的内在逻辑在于:春节庙会增加过年的神圣感,是人们尽可能充分地庆贺新年、获得狂欢体验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在公共场所以大型集体活动完成社区内部及社区之间的年度社交礼仪的重要方式,更是现代社区过年体验年味的显著途径。春节庙会是造就浓厚年味的文化空间,声势浩大的春节庙会更是我国春节文化的良好传承方式和繁盛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节庙会 年味 文化空间
下载PDF
上党庙会书艺人的市场竞争及生存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重麟 《艺术与民俗》 2021年第3期59-68,共10页
上党地区的"庙会书"是一种在民间信仰活动中表演的说唱艺术,依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地摊书、搭棚书、舞台书等。庙会书具有一套完整而稳定的仪式程序和说唱结构,考察整个订书流程,可以发现说唱市场呈现为三种基本关系:... 上党地区的"庙会书"是一种在民间信仰活动中表演的说唱艺术,依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地摊书、搭棚书、舞台书等。庙会书具有一套完整而稳定的仪式程序和说唱结构,考察整个订书流程,可以发现说唱市场呈现为三种基本关系:以香客信任为基础的还愿交换关系、以庙宇经济为核心的集体供养关系、以村落共同体为主体的商业雇佣关系。其中,说书艺人作为庙会活动中的文化主体与经济主体,运用"垫话技巧""班主轮动制度""线上社交圈"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增加个人收入。从民间曲艺的市场化过程可以看出,礼俗社会是维持仪式性说唱神圣感的基础要素,而艺人缘际成为曲艺展演生活化的变量,两者在民间"行好"的行动逻辑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会书 说书艺人 生计方式 行好 市场关系
原文传递
庆阳庙会文化散论
19
作者 刘治立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7-81,共5页
庆阳有着深厚的农耕文化的基础,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产物——庙会活动比比皆是, 形式多样,蕴涵深邃,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
关键词 庆阳 庙会文化 民俗
下载PDF
流变与开发:基于文化空间生产理论的城市传统节庆研究——以晋祠庙会为例
20
作者 胡锐翔 王忠 《梧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54-60,共7页
该文以目前学界研究对传统节庆中的民族节庆讨论较多而对城市传统节庆的着墨相对较少为研究背景,首先阐释了选取庙会作为城市传统节庆研究的代表性和目前学界普遍使用的"文化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范式,然后总结出在文化空间生... 该文以目前学界研究对传统节庆中的民族节庆讨论较多而对城市传统节庆的着墨相对较少为研究背景,首先阐释了选取庙会作为城市传统节庆研究的代表性和目前学界普遍使用的"文化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范式,然后总结出在文化空间生产中起主导性作用的政府、关键性作用的市场、主体性作用的民众和基础性作用的文化4个方面的具体分析视角,并用这些视角分析了晋祠庙会流变的原因以及现存的问题。最后,依据上述4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政府服务职能、促进精细化发展、提高民众参与度以及实现文化再生产的开发建议,希望可以"以小见大",通过这一个庙会的分析为城市传统节庆活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生产理论 城市传统节庆 晋祠庙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