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1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特征、变化及影响 被引量:138
1
作者 程国栋 赵林 +7 位作者 李韧 吴晓东 盛煜 胡国杰 邹德富 金会军 李新 吴青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2783-2795,共13页
青藏高原是全球中纬度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对东亚季风乃至全球气候系统都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基本特征的现状,主要包括活动层厚度,多年冻土面积、温度和厚度的... 青藏高原是全球中纬度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对东亚季风乃至全球气候系统都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基本特征的现状,主要包括活动层厚度,多年冻土面积、温度和厚度的空间分布,以及多年冻土区地下冰和土壤碳储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补充最近监测资料,阐述了高原尺度活动层和多年冻土热状况的动态变化过程及趋势,并分析了这种变化的水文效应.随后,概述了多年冻土与生态系统、多年冻土与碳循环相互作用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在过去数十年来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对多年冻土区地表的水、土、气、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进而影响着区域水文、生态乃至全球气候系统.本研究可为冻土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关系的机理研究提供思路,为寒区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活动层 温度 水热过程 特征
原文传递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黄羊山花岗岩和包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8
2
作者 杨高学 李永军 +3 位作者 吴宏恩 司国辉 金朝 张永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97-3207,共11页
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11±12Ma,首次获得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00±6Ma,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均属于晚石炭世,前者代表黄羊... 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11±12Ma,首次获得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加权平均^(206)Pb/^(238)U年龄为300±6Ma,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均属于晚石炭世,前者代表黄羊山岩浆混合花岗岩成岩年龄,后者代表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的形成年龄,表明两者是同时代形成的,属于300Ma前后准噶尔周边地区后碰撞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寄主岩石具有高硅、低铝、贫钙镁、富碱和高分异的特征,寄主岩石、包体和辉绿岩脉成分均落在了混合趋势线上,寄主岩富集Rb和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Sr、Ta和Ti等元素,δEu值(为0.01)极低,具有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和高正的ε_(Nd)(t)值。黄羊山碱性花岗岩是在后碰撞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幔源岩浆发生底垫作用,由于幔源岩浆底垫作用,下地壳温度升高而熔融形成酸性壳源岩浆,部分幔源岩浆沿着地壳中的深断裂带上涌,发生不同程度壳幔混合形成的,其中闪长质微细粒包体就是基性的幔源岩浆和酸性的壳源岩浆不同程度的混合的记录者,研究区的辉绿岩脉是幔源岩浆直接分异演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卡拉麦里地区 黄羊 混合花岗岩 包体 锆石 U-PB 测年 地质意义 EASTERN JUNGGAR AREA MAGMA MIXING 幔源岩浆 HOST ROCK HIGH temperature 加权平均 辉绿岩脉 底垫作用 PRODUCT MIXING process
下载PDF
亚洲中部干旱半干旱区近100年来的气温变化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王劲松 陈发虎 +4 位作者 张强 靳立亚 李静 金明 陈建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35-1045,共11页
利用亚洲中部干旱半干旱区1961—2003年共计69个站的气温实测资料,并通过EOF展开的延长插补方法,将研究区的气温序列延长到1901年,进而分析了这一区域近100年来的气温变化。研究表明,该区域气温的一致性变化占主导地位,同时存在东... 利用亚洲中部干旱半干旱区1961—2003年共计69个站的气温实测资料,并通过EOF展开的延长插补方法,将研究区的气温序列延长到1901年,进而分析了这一区域近100年来的气温变化。研究表明,该区域气温的一致性变化占主导地位,同时存在东部季风区、中亚、蒙古高原和塔里木干旱区等4个主要温度变化分区,均表现出显著的增暖趋势,其代表站近100年来线性拟合的增温率分别为0.19,0.16,0.23和0.15℃/10a,研究区平均增温率为0.18℃/10a,冬季达0.21℃/10a,远高于北半球、全球和我国的增温率,但与青藏高原增温率相近。除20世纪10年代和50年代外,研究区气温变化主要取决于冬季温度的变化。研究区近100年来的气温变化经历了70年代以前的相对缓慢升温和以后的显著升温过程,且增温率越来越大。亚洲中部干旱半干旱区的气温变化过程与我国东部地区显著不同,没有出现明显的20~40年代暖期,整个升温过程由6次明显的锯齿状的升温-降温变化过程(即20,40,60,80,90年代和本世纪初气温变化过程)构成,升温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幅度较大,而降温阶段时间短,幅度小,但不论升温还是降温过程,其变化幅度均大于我国东部和全球平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中部干旱半干旱区 气温变化 温度序列 锯齿状的变化过程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测及其温度应力分析 被引量:40
4
作者 叶雯 杨永民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4-107,共4页
早期混凝土受自身水化温升和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易于产生温度裂缝。监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工程检测的重要工作。通过试验室足尺混凝土试验进行混凝土施工前的温度的观测,由温度结果分析得出适宜的施工工艺。对调整施... 早期混凝土受自身水化温升和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易于产生温度裂缝。监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工程检测的重要工作。通过试验室足尺混凝土试验进行混凝土施工前的温度的观测,由温度结果分析得出适宜的施工工艺。对调整施工工艺后的结构混凝土进行温度观测及温度应力分析表明,调整后的施工工艺明显降低了混凝土的温度及应力,该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符合工程的要求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温度观测 施工工艺 应力
下载PDF
中式烹饪热/质传递过程数学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4
5
作者 邓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5-292,共8页
中式烹饪是中国传统食品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2010年烹饪消费金额在3.0万亿元以上。烹饪产业出现快速发展局面,急需基础研究。通过解析烹饪过程,认为典型中式烹饪是开放容器中流体-颗粒食品的传热、传质、相对运动和品质变化过程,过程传... 中式烹饪是中国传统食品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2010年烹饪消费金额在3.0万亿元以上。烹饪产业出现快速发展局面,急需基础研究。通过解析烹饪过程,认为典型中式烹饪是开放容器中流体-颗粒食品的传热、传质、相对运动和品质变化过程,过程传递-反应动力学-食品品质变化是烹饪的核心原理。针对典型烹饪过程中热源→容器→液体→食品颗粒传热,通过热质平衡建立了烹饪过程中热/质传递的代表性控制方程组,其中针对烹饪中的液体-颗粒建立了热/质传递的多相多孔介质模型。上述方程组可以应用于烹饪过程的控制参数分析、烹饪传热现象解释、品质动力学计算。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烹饪热/质传递的一些最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数学模型 食品加工 中式烹饪 质传递 控制方程
下载PDF
填充料和通气对污泥堆肥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艳霞 王敏健 +1 位作者 王菊思 陈同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15-1020,共6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填充料和通气状况对污泥堆肥起始升温的影响。结果表明 ,填充料含量高的配比升温速度明显比填充料含量低的配比快 ;高填充料配比的堆体 (填充料占堆料的 1 /2~ 1 /3)在起始升温阶段可以不进行氧气的供给 ;低填充... 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填充料和通气状况对污泥堆肥起始升温的影响。结果表明 ,填充料含量高的配比升温速度明显比填充料含量低的配比快 ;高填充料配比的堆体 (填充料占堆料的 1 /2~ 1 /3)在起始升温阶段可以不进行氧气的供给 ;低填充料的配比和加入回流堆肥的配比 (填充料占堆料的 1 /4~ 1 /9) ,由于堆体的孔隙少 ,则必须进行通气量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填充料 通气量 温度 堆肥过程
下载PDF
聚氯乙烯激光透射焊接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会霞 邢安 +3 位作者 张惠中 李品 向宝珍 王霄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01-1807,共7页
使用ANSYS软件,建立了使用激光透射焊接技术焊接透明聚氯乙烯(PVC)的三维有限元热分析模型,利用APDL编程实现高斯型热源的动态加载,得到了温度场的分布;进一步分析了焊接速度、激光平均功率和光斑直径等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并计... 使用ANSYS软件,建立了使用激光透射焊接技术焊接透明聚氯乙烯(PVC)的三维有限元热分析模型,利用APDL编程实现高斯型热源的动态加载,得到了温度场的分布;进一步分析了焊接速度、激光平均功率和光斑直径等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并计算出焊缝宽度。结果表明,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焊缝区域的最高温度逐渐降低,焊缝宽度逐渐减小;当激光平均功率增大时,焊缝区域的最高温度增高,焊缝宽度增大;而当光斑直径增大时,焊缝宽度增大,但焊缝处的最高温度有所下降。焊缝宽度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相比,二者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温度场 激光透射焊接 工艺参数
原文传递
花后高温、弱光及其双重胁迫对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与增重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霞 穆春华 +2 位作者 尹燕枰 姜春明 王振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7-681,共5页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花后不同时期高温、弱光和温光双重胁迫对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与增重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中期温光双重胁迫处理对小麦粒重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时期3种处理后,单粒重的降低主要是缓增期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花后不同时期高温、弱光和温光双重胁迫对小麦籽粒内源激素含量与增重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中期温光双重胁迫处理对小麦粒重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时期3种处理后,单粒重的降低主要是缓增期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显著降低所致,而灌浆持续期对其影响较小。灌浆进程中籽粒GA3含量的降低或ABA含量的升高可能是导致平均与最大灌浆速率以及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变化的生理原因。对籽粒各内源激素变化速率之间及其与籽粒平均灌浆速率的相关分析表明,对籽粒灌浆速率的调节作用GA3主要体现在灌浆前期(开花后7~12d)和后期(开花后19~28d);而ABA主要是在灌浆中期(开花后12~19d),且籽粒平均灌浆速率与ABA之间的关系要比其与GA3的关系相对密切。整个籽粒灌浆过程,ZR和IAA含量变化与籽粒平均灌浆速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温 弱光 双重胁迫 内源激素 籽粒 灌浆进程
下载PDF
有机生活垃圾高温干式厌氧处理技术探讨 被引量:26
9
作者 吴满昌 孙可伟 李如燕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5年第4期187-191,共5页
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基本原理和高温干式厌氧消化工艺,温度对干式厌氧消化的影响,随着固含率的升高,中低温已不能满足厌氧消化的要求。对城市生活垃圾的湿式/干式厌氧消化工艺进行了比较,同时介绍了干式厌氧消化/好氧堆肥工艺... 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基本原理和高温干式厌氧消化工艺,温度对干式厌氧消化的影响,随着固含率的升高,中低温已不能满足厌氧消化的要求。对城市生活垃圾的湿式/干式厌氧消化工艺进行了比较,同时介绍了干式厌氧消化/好氧堆肥工艺。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实现垃圾循环利用的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高温 干式厌氧消化 工艺
下载PDF
焊接温度场和应力场的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谭险峰 张华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1-74,84,共5页
针对低碳钢薄板件TIG对接焊工艺 ,应用双椭圆分布热源模型 ,建立了TIG对接焊三维温度场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 ,将温度场有限元解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 ,考虑材料非线性并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 ,得到了不同时... 针对低碳钢薄板件TIG对接焊工艺 ,应用双椭圆分布热源模型 ,建立了TIG对接焊三维温度场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 ,将温度场有限元解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 ,考虑材料非线性并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 ,得到了不同时刻热应力场的演化过程 ,为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 应力场 热弹塑性有限元 焊接 热源模型
下载PDF
热压罐工艺环境对于先进复合材料框架式成型模具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铖 梁宪珠 +2 位作者 王永贵 张博明 岳广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7-553,共7页
热压罐固化工艺过程中的模具温度分布对于先进复合材料成形质量影响很大。本文在之前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模具温度场分布的工艺环境因素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工艺环境因素中,风速、升降温速率对于模具型面温差影响显著,而模... 热压罐固化工艺过程中的模具温度分布对于先进复合材料成形质量影响很大。本文在之前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模具温度场分布的工艺环境因素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工艺环境因素中,风速、升降温速率对于模具型面温差影响显著,而模具在罐内的摆放位置则对模具型面温度场温差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温度场 热压罐工艺 工艺参数 模拟
下载PDF
高强混凝土高温后剩余强度及无损检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赵东拂 刘梅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65-372,共8页
对经历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恒温时间工况下C60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恒温时间的增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总体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利用超声、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汞压力测孔及显微硬度... 对经历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恒温时间工况下C60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恒温时间的增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总体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利用超声、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汞压力测孔及显微硬度检测等综合手段,从不同角度研究材料经历不同温度及不同恒温时间后的微观结构变化,对高温过程中高强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化学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高温历程 力学性能 无损检测
原文传递
电火花线切割温度场有限元分析及参数验证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志东 程国柱 李建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2,共5页
建立了电火花线切割脉冲放电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单脉冲放电的温度场分布。计算出该条件下工件及电极丝放电凹坑几何特征,与实际切割条件下的表面粗糙度、电极相对损耗比、切割速度等工艺指标进行了对比,并根据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 建立了电火花线切割脉冲放电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单脉冲放电的温度场分布。计算出该条件下工件及电极丝放电凹坑几何特征,与实际切割条件下的表面粗糙度、电极相对损耗比、切割速度等工艺指标进行了对比,并根据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特点进行了修正,研究了电火花线切割的蚀除规律。结果表明:模拟的单脉冲放电凹坑几何特征经修正后可以近似表征实际连续切割时的表面粗糙度;实际切割中放电点在电极丝上的通道转移是导致电极丝相对损耗较低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实际切割相关因素,对理论切割速度进行修正后,其值与实际值是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有限元 温度场 蚀除机理 工艺指标
下载PDF
常规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4
作者 卢志敏 李国明 《上海涂料》 CAS 2005年第12期23-28,共6页
就常规乳液聚合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单体、乳化剂、引发剂、缓冲剂、温度、搅拌强度以及聚合工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综述。
关键词 乳液聚合 单体 乳化剂 引发剂 缓冲剂 温度 搅拌强度 聚合工艺
下载PDF
温度对SBBR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可方 凌忠勇 +1 位作者 张立秋 董佳驹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7-30,34,共5页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广州地区的城市污水,当温度为21~35℃时均能实现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随着温度的上升,氨氧化速率及对TN的去除速率均加快,31℃时达到最大值,其中氨氧化速率为4.71mgNH4+-N/(L.h),对TN的去除率为84...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处理广州地区的城市污水,当温度为21~35℃时均能实现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随着温度的上升,氨氧化速率及对TN的去除速率均加快,31℃时达到最大值,其中氨氧化速率为4.71mgNH4+-N/(L.h),对TN的去除率为84.8%;但当温度升高到35℃时去除速率会略有下降,且所需反应时间延长。在21~35℃的范围内,温度对反硝化菌的影响要小于对亚硝酸菌的,随着温度的升高,SBBR的同步反硝化效果相对得到了加强。利用DO、pH和ORP的变化规律判定反应结束时刻,可以实现对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生物膜法 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 温度 过程控制
下载PDF
低温冻害过程中枣树枝条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1
16
作者 吉春容 刘海蓉 +3 位作者 罗继 杨明凤 范金霞 邹陈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5-554,共10页
2014年1月中旬通过采集不同抗寒性枣树(骏枣和灰枣)枝条,每品种设置-10(CK)、-18、-21、-24和-27℃共5个低温处理,每个处理均分别持续5、12和24h,-10℃条件下恢复24h后测定枝条叶绿素荧光、质膜透性、膜脂过氧化、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 2014年1月中旬通过采集不同抗寒性枣树(骏枣和灰枣)枝条,每品种设置-10(CK)、-18、-21、-24和-27℃共5个低温处理,每个处理均分别持续5、12和24h,-10℃条件下恢复24h后测定枝条叶绿素荧光、质膜透性、膜脂过氧化、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等指标,分析低温冻害过程中两品种枝条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枣树枝条基础荧光(Fo)逐渐上升,光系统II(PSII)光能转化效率Fv/Fm值呈明显下降趋势。枝条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加,至-24℃时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低温持续时间以24h低温处理变化最显著,抗寒性较强的骏枣相对电导率变幅相对较小。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至-24℃低温处理时枝条MDA含量达到最大、SOD活性升至最高,处理温度再降至-27℃时二者均有所下降;同一处理温度下均以12h低温持续时间枣树枝条的MDA含量和SOD活性变化最显著,不同品种间骏枣MDA含量变幅较小,其受低温诱导SOD活性变化比灰枣更活跃。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枣树枝条的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逐渐增加,至-24℃低温时达最大值,随后有所下降;各低温持续时间处理均以12h的变化最显著,骏枣的变幅均显著高于灰枣。研究结果说明枣树受低温激发通过诱导不同生理生化过程的动态变化以应对冻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低温 持续时间 生理特征 影响过程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直流电缆料高温空间电荷行为特性 被引量:21
17
作者 程子霞 鲁泽楷 +3 位作者 张灵 周远翔 张云霄 陈铮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64-2671,共8页
为研究进口交联聚乙烯(XLPE)直流电缆料高温空间电荷行为,开展了XLPE试样脱气前后的直流电导、介电和高温下空间电荷稳态暂态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未脱气XLPE的电导电流和介质损耗均大于脱气XLPE;在-30 MV/m下脱气前后XLPE内部均为负... 为研究进口交联聚乙烯(XLPE)直流电缆料高温空间电荷行为,开展了XLPE试样脱气前后的直流电导、介电和高温下空间电荷稳态暂态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未脱气XLPE的电导电流和介质损耗均大于脱气XLPE;在-30 MV/m下脱气前后XLPE内部均为负极性电荷积聚,且在30℃和70℃下电场畸变率不超过25%;70℃、-100 MV/m下极化初始2 s的快速测量发现,脱气XLPE出现正空间电荷包的快速迁移,而-150 MV/m下则出现了负空间电荷包的注入与迁移,正、负空间电荷包的运动过程均遵循负微分迁移率。分析认为:脱气处理降低了XLPE交联副产物的含量,减少了离子电离,从而减小了低频区的电导率;在-30 k V/mm时,试样内部积聚的少量负电荷主要由交联副产物及杂质电离所产生,随着场强的提高,开始出现由电极注入的正电荷且杂质离子产生的速率要高于正电荷的注入速率;70℃、-150 MV/m下极化初始阶段,正电荷快速迁移至阴极附近,致使阴极附近电场严重畸变(畸变率最大达61.5%),导致阴极大量注入负电荷并在试样内部形成负空间电荷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缆 交联聚乙烯 空间电荷 高温 暂态过程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牛国庆 颜爱华 刘明举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5-248,共4页
介绍了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在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测定结果证实了在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瓦斯的膨胀做功过程并非绝热过程,而是一个接近于等温过程的多变过程。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煤体温度 多变过程
下载PDF
哈齐客专细圆砾土冻结温度测试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吴镇 岳祖润 王天亮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37-40,共4页
以哈齐客运专线细圆砾土路基填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冻结温度试验装置测定了细圆砾土冷却与冻结过程及不同细颗粒含量下细圆砾土的冻结温度,分析了细圆砾土冻结温度随细颗粒含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粗颗粒土的冷却与冻结过程和... 以哈齐客运专线细圆砾土路基填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冻结温度试验装置测定了细圆砾土冷却与冻结过程及不同细颗粒含量下细圆砾土的冻结温度,分析了细圆砾土冻结温度随细颗粒含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粗颗粒土的冷却与冻结过程和细粒土的类似,同样存在过冷、结晶和冻结稳定三个阶段;土样在最优含水率条件下,不同细颗粒含量的细圆砾土冻结温度随着细颗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圆砾土 冻结温度 细颗粒含量 冻结过程
下载PDF
中试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运行性能及其过程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6
20
作者 唐崇俭 郑平 +4 位作者 张吉强 陈建伟 丁爽 周尚兴 丁革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34-1838,共5页
研究了上流式中试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反应器在环境温度下的运行性能及其过程动力学特性.基质浓度试验表明,中试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可在进水亚硝酸盐浓度为(380.4±18.3)mg.L-1稳定运行,继续提升至(480.... 研究了上流式中试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反应器在环境温度下的运行性能及其过程动力学特性.基质浓度试验表明,中试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可在进水亚硝酸盐浓度为(380.4±18.3)mg.L-1稳定运行,继续提升至(480.5±21.9)mg.L-1时,反应器性能恶化.在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试验中,HRT可缩短至3.43 h,反应器容积基质氮去除速率可达3.45 kg.(m3.d)-1.长期运行中,温度对中试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性能影响较大.采用改进型的Stover-Kincannon模型可较好地模拟非抑制状态下中试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不同温度范围下的行为.获得的Stover-Kincannon模型动力学参数及其出水总基质浓度预测公式和总基质去除率预测公式,可用于指导中试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实际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试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运行性能 温度 过程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